第262章 逃出生天的契機
“老師,我們必須做些什麼。”
燕北大學,智華樓辦公室中,袁新毅焦急的大聲說道。
他已經在這裡呆了好幾天時間,回到華夏的第一時間他就來找到了老師,王啓明也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發動自己的人脈爲此奔波。
可惜,他們都沒有取得什麼成效。
似乎沒有人願意幫他們。
“新毅,這個時候不能着急。”
田剛不厭其煩的解釋,“我們現在越是表現得急切,對陳輝就越是不利。”
“越是危急關頭,我們越是要冷靜才行,我們可以儘可能的擴大這件事在學術圈的影響,但官方不能直接插手。”
“我冷靜不了!”
袁新毅負氣說道,若只是學術圈,以他如今的地位,根本用不着來求老師,陳輝本身更是學術圈頂流,這件事在學術圈的影響已經根本不用他們來擴大。
他知道老師說的是對的,但他實在無法忍受眼看着學生被困在阿美莉卡,自己卻什麼也做不了的感覺。
說完,他徑直走出辦公室,往對面清華走去。
田剛看着負氣離開的袁新毅,輕嘆一聲,他早就把陳輝當成了自己孫輩,他心中的急切一點不比袁新毅少,但他知道,這個時候需要忍耐。
他是從黑暗時代走過來的,這點些許忍耐,算不得什麼。
清華大學,邱成梧數學中心,
“邱老,陳輝也算是你徒孫,你一定得爲他做些什麼。”
剛從燕北大學過來的袁新毅已經出現在邱成梧辦公室。
邱成梧苦笑,“放心吧,現在陳輝很安全,至少暫時是這樣的。”
畢竟是從哈佛回來的學者,邱成梧在阿美莉卡也有不少關係,知道陳輝如今的處境。
“反正他是搞理論的,在哪搞都是一樣的。”
“去普林斯頓對於他來說未必是壞事。”
邱成梧苦口婆心的勸說到。
袁新毅搖頭,聽到邱成梧這話後,也不再懇求,但眼神堅定,“陳輝可以去普林斯頓,但那是他自己想去,而不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去!”
說完他轉身就離開了邱成梧辦公室,一直離開了清華。
袁新毅沒有再去求人幫陳輝脫困。
他忽然想通了一件事情,搞理論數學,救不了華夏!
一念及此,袁新毅沒有在京城多呆,徑直回了江城大學,開始蒐集華夏在工業方面遇到的難題,去聯繫這方面的團隊和企業,嘗試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
他要從理論數學轉向應用!
……
京城,四合院,葡萄架下石桌上,
這一次兩位老人沒有下棋,而是擺了兩杯茶在石桌上,各自在沉思,偶爾閒聊兩句。
“袁新毅那小傢伙轉去搞應用數學了。”
“我們現在不缺頂級工程師,反倒是基礎理論方面,好不容易有突破,對未來是好事。”
“他爲什麼轉應用你看不出來嗎?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再考慮未來的事情吧!
菲獎得主,說不定還真能搞出些東西來。”
“那也未必,應用數學跟理論數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擅長理論數學還真不一定搞得好應用數學。”
“哦?你是說陳輝嗎?”
小院中沉默了許久。
“隨他去吧。”
老人也不再爭辯,雙眼微眯,看向萬里無雲的天空,一絲若有若無的殺氣在小院中繚繞,“抓緊推進七代機的建造,纔是當務之急!”
“陳輝目前還是安全的,但我們得儘快,阿美莉卡的總統四年一換,衆所周知,換一個總統政策就掉一次頭,誰也不知道下一位上來的總統對陳輝是什麼態度。
已經只剩兩年了。”
“放心吧,我已經派人去保護陳教授了,等到東風起了,就幹一票大的,讓這個世界看看,飛在天上的龍是什麼樣的!”
兩位老人意氣風發,都是擡頭望天,彷彿已經看到一條神龍在天空遊走逞威。
陳輝被釋放,在普林斯頓任教的消息早已人盡皆知。
這件事看似告一段落,但大家的記憶也並沒有那般短暫,依舊有不少網友在網上爲陳輝鳴不平,大聲斥責阿美莉卡的卑鄙無恥。
甚至不少網友還發起了抵制阿美莉卡商品的活動,一時間聲勢浩大,看得阿美莉卡商人們憂心不已。
“放心吧,他們堅持不了多久的,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冷處理就好。”
“我們華夏人就是這樣,喜歡運動式的活動,等到風頭過了,熱情消退,就該怎樣就還是怎樣了。”
一位華夏區高管信誓旦旦的說道,“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華夏發生過不知道多少次了,比如之前抵制東瀛商品,現在誰還記得?”
事實勝於雄辯,兩位阿美莉卡高管大喜,對眼前這位女人越發信服起來,“果然,朱女士不愧是土生土長的華夏人,這種事情還得交給朱女士才行,華夏區的事情以後就多拜託朱女士了!”
“放心吧,由我接手後,增長、利潤只會以驚人的速度增漲,我可以保證!”
朱小靜自信滿滿的昂着頭,嘴角微翹,得意的說道。
他創造的利潤奇蹟有跡可查,否則山姆也不會讓她擔任華夏區總裁。
“朱女士辦事,我們放心!”
兩位阿美莉卡高管笑着離開朱小靜辦公室。
很快,朱小靜就召集山姆華夏區高管,召開一場短會。
“這些商品都是什麼?”
“利潤這麼低,放在貨架上就是佔地方,這些全部下架,換成好利來……”
……
七月的普林斯頓最高氣溫也不過才30度,比起火爐江城相差甚遠。 卡內基湖旁,陳輝穿着一件運動背心,吭哧吭哧的沿着湖邊慢跑。
這幾年一直忙着刷熟練度,攻克各種難題,原本熟練度最高的體育等級卻是完全落下了,若不是數據面板有保級的隱藏功能,他的身體素質恐怕早就一落千丈。
現在正好有時間慢慢將熟練度刷上去。
說起來,刷體育熟練度是非常划算的投資,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提升數學家的學術壽命,越是天才的數學家,時間就越是寶貴。
如今陳輝已經不再需要追求眼前利益,可以謀劃未來了。
風物長宜放眼量!
陳輝腦海中浮現出了教員這首詩。
除了恢復體育鍛煉,陳輝也開始關注起語文的熟練度來,尤其是在他如今的記憶力加持下,語文的熟練度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如今他數學早已達到5級,英語因爲不斷英文文獻,都已經快到4級了,解決兩道與物理相關的千禧年難題,讓他的物理同樣快接近5級,研究材料讓他化學水漲船高,已經是3級。
也就是說,只要他將生物的等級刷上去,就能再次獲得一個自由屬性點,這無疑是非常划算的。
呼哧……呼哧……
腦中想着事情,陳輝已經開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
看了看手錶,今日5KM計劃已完成。
陳輝也沒有逞強,放慢速度,開始慢走。
雖然久不鍛鍊,但身體底子還在,跑個五公里還是沒問題的,但要是再遠,就有些超負荷了。
剛放慢速度,旁邊一道靚影就風一般的從身旁衝了過去,超過陳輝時,還回頭看了陳輝一眼,嘴角微撇,顯然對陳輝的體力很是鄙夷。
“陳教授在數學上無人能比,但這跑步,可就差得有點遠了。”
又是一人從他身旁跑過,還笑嘻嘻的調侃了一句,竟然是費弗曼教授。
自己現在竟然連個六十多歲的老頭都跑不過了,陳輝也有些無奈。
不過他也沒有逞強,慢走一段後,在卡內基湖旁的長椅上坐着休息了一會兒,這座由安德魯·卡內基捐資修建的人工湖,此刻正被薄霧織成半透明的紗幔,湖面像一塊被晨光慢慢焐熱的祖母綠翡翠。
陳輝只是單純的坐着,放空大腦,欣賞眼前湖景。
【你的語文熟練度由2級72%提升到73%】
一條彈幕從眼前閃過。
陳輝倒是沒想到自己只是看看景色都能提升語文熟練度的。
心滿意足的起身。
回到學校給自己準備的公寓,洗了個澡,拿出一疊黎曼猜想相關的論文,鑽研起來。
接連解決兩道千禧年難題,都獲得了自由屬性點,陳輝猜測,解決黎曼猜想,大概率還能獲得一個自由屬性點。
既然一時半會無法進行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陳輝索性轉變思路,先提升自身屬性,等到回去後,很多問題想必就能迎刃而解了。
黎曼猜想的內容很簡單,黎曼ζ函數的所有非平凡零點均位於複平面上的臨界線(Re(s)=1/2)上。
這也是黎曼猜想民科含量超標的原因,似乎任何一個上過小學的人都能對它指指點點。
但想要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卻並沒有那麼簡單。
黎曼的這個猜想主要是用來描述自然數中素數的分佈。
目前計算機已經驗證了前15億個非平凡零點均位於臨界線上,但嚴格數學證明仍未完成,如果這個猜想能得到嚴格的數學在證明,可精確描述素數在自然數中的分佈規律。
那麼數論中數以百計的懸而未決問題,比如孿生素數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將會迎刃而解,使這些依賴黎曼猜想的命題升級爲定理,極大完善數論體系。
同時證明過程可能需要革命性的方法,如非交換幾何、隨機矩陣理論等,其價值可能遠超猜想本身,類似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催生了橢圓曲線理論,黎曼猜想的解決或將爲代數幾何、複分析等領域開闢新方向。
對黎曼ζ函數性質的深入理解將推動複變函數論、調和分析的發展,併爲物理和工程領域的數學模型提供更精確的工具,這也是陳輝選擇了黎曼猜想作爲下一個課題的原因之一。
同時,RSA等公鑰加密算法依賴大素數分解的困難性,若黎曼猜想揭示素數分佈規律,將會加速破解此類算法的效率,到時候,互聯網上將不會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安全。
或許,這會是他逃出生天的契機。
搖了搖頭,甩出腦海中的雜念,繼續專注於眼前的論文。
歷史上很多著名數學家都研究過素數的規律,但想到用函數來表達素數分佈,卻還要從高斯說起。
高斯在1792年通過素數分佈統計提出素數定理猜想,預言素數計數函數漸近行爲(π(x) x/ln x),爲問題奠定基礎。
狄利克在1837年首創L函數並證明算術級數中的素數無限性,開創解析數論方法。
切比雪夫在1852年以函數θ(x)=Σ_{p≤x} ln p爲工具,首次嚴格量化PNT邊界,逼近證明門檻。
1859年,黎曼發表劃時代論文《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徹底重構問題框,他定義復變ζ函數(ζ(s)=Σn, Re(s)>1),通過解析延拓覆蓋全複平面,並揭示素數分佈的核心秘密蘊藏於ζ函數的非平凡零點——即實部在[0,1]內的零點。
據此,黎曼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猜想,即所有非平凡零點的實部均爲1/2,並給出顯式公式π(x)= Li(x)-Σ_ρ Li(x^ρ)+低階項,證明若RH成立,則素數分佈誤差將被壓縮至最優階O(x^{1/2+ε})。
20世紀初,研究進入理論攻堅期。
阿達馬與瓦萊·普桑基於ζ函數在Re(s)=1無零點(弱於RH),獨立證明PNT,首次嚴格驗證高斯猜想。
哈代突破性地證明無限多個零點位於臨界線,其構造的實值函數Z(t)= e^{iθ(t)}ζ(1/2+it)成爲後續計算驗證的基石,哈代與李特爾伍德進一步提出ζ函數矩猜想,爲零點密度研究建立分析框架。
塞爾伯格則通過跡公式與篩法創新,證明臨界線上零點存在正比例,徹底消除“臨界線可能僅含零星零點”的疑慮,並因此獲得了1950年的菲爾茲獎。
黎曼猜想的誕生與發展,是數論從經驗觀察邁向現代解析理論的縮影。
陳輝翻到論文最後一頁,眼中似乎還有公式在流轉。
這些天他已經看完了相關研究的所有論文,接下來,就到了他出招的時候了。
前人對於黎曼猜想的研究無疑已經進展到很深入的階段了,但毫無疑問,無論是篩法還是圓法,都距離那個終極答案還有一定距離。
篩法是華夏數學家很擅長的一種方法,陳景潤就是通過改進篩法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弱化定理1+2,可惜距離1+1還有很長的距離。
張一堂同樣是通過優化篩和L函數分析,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對間隙小於7000萬的相鄰素數對,可惜,距離徹底證明孿生素數猜想同樣還有很長的距離。
似乎總是差那麼一點。
是沿着哈代建立的框架,繼續深入研究,還是通過優化篩法來證明黎曼猜想?
陳輝依舊沒什麼頭緒,他還需要更多的靈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暫時沒有頭緒,陳輝也沒有着急,轉而放鬆大腦,打開了費弗曼發來的郵件,裡面是通過普林斯頓數學院初篩後的學生簡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