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猜測

顏觀離開之後,龐雨又看了片刻地圖道,“我們有一半的重甲步兵,建奴的主力則是騎兵,多達數萬的騎兵,我們的機動能力不能與他們相比,最好的辦法就是

用防禦增加力量,對抗建奴可能的攻擊,如果需要一個進行防禦的地方,應當選何處?”“按兩千兵數,應城牆三丈五尺以上,城周不超過五里的縣城最爲合適。”塗典吏看着龐雨道,“離此最近的是清平縣、博平縣、茌平縣,大一些的有高唐州、東

昌府,但小人以爲,這些州縣都不會放我等客軍入城,甚至近城紮營也未必能夠,若是我軍貿然前往,一旦不能入城,將在城外與上萬韃子交戰。”此時陳如烈道,“一路過來,州縣都是城門緊閉,眼下宣大兵馬覆滅,到處人心惶惶,這些州縣恐怕更不會開門了,也不會提供行糧,還不如選一處運河水驛,至

少還不缺糧。”

龐雨沉吟片刻道,“魏家灣也算水驛,此地駐防是否可行?”站着的龐丁聽了,眼神朝着龐雨偷偷打量,仔細觀察了片刻,他也分不清龐雨是否真心想留在魏家灣。陳如烈和莊朝正低聲商議了兩句,蔣國用神色如常,吳達

財欲言又止。塗典吏思考片刻道,“魏家灣糧貨豐富,但市集範圍過大,其間道路交錯屋牆交割,營伍恐會打亂編配,其二此地沒有城牆,土地凍得太硬,不便建造壕溝土牆,其三此地必定在建奴大軍主要行進道路上,我軍若是截斷此地,建奴後續車架輜重難行,建奴必定會彙集各旗圍攻,因此地糧貨豐聚,有沒有城牆。是以屬下仍提議往南走,先到博平縣,若是不能入城便走過東昌府,在東阿以北選三十里鋪或銅城驛設防,此兩地市鎮我軍來時曾經過,大小遠不及魏家灣,我兩千兵馬沿

市鎮邊緣設防合適,其中仍有糧貨可用軍資,屬下以爲建奴兵鋒不會超過東阿,我軍避開其鋒銳,距離其大隊亦不遠,待其前鋒一過,即可牽制後續行軍隊伍。”龐雨站起身來走了兩步,贊畫司已經給了南撤的建議,其他軍官也沒有反對,但龐雨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對回撤顯得很慎重。連龐丁也看不出來,少爺是裝樣子

還是真的遲疑。過了好一會之後,龐雨迴轉到桌邊坐下,語氣沉穩的道,“本次勤王行動,安慶奇兵營的目標從不是守衛某處地方,而是消滅建奴軍隊,確切點說,是消滅一部分建奴軍隊。這個目標始終沒有變,但我們必須依據形勢來調整具體行動,如果是先前預想般,宣大擊潰一旗,勤王兵馬四集,建奴軍心不振被迫北撤,在此種情

況下,他們如前往魏家灣,我們就應當駐守此地,象第三司在二郎鎮一般牢牢遏制住官道,無論多大死傷絕不後退。”塗典吏默默點頭,龐雨看看威縣的位置,“但實際在發生的形勢卻非如此,數萬韃子就在兩百里外,中間隔了一個臨清,宣大軍隊敗沒,遼鎮潰逃龜縮臨清,其他援軍必定也全無戰心,在這片作戰區域內,我們沒有友軍,此時我們的目標不是殺多少韃子,是優先保存自己等待更有利的形勢。所以我們不是如遼鎮一般的逃

竄,而是如同兩人交鋒,先避過對手的拳腳,等待他的胸腹露出空檔。”

在座的人都一起點頭,龐雨絲毫沒提上官或是兵部,也沒有提到朝廷可能的追究,衆人也都沒問及。龐丁聽到這裡才鬆了一口氣,塗典吏則並無欣喜之情,贊畫房此前的判斷完全錯誤,這次龐雨仍採信了贊畫房的意見,塗典吏雖然沒有上陣打仗,但仍揹負着巨

大的精神壓力。龐雨直接下令道,“贊畫房制定行軍和防禦計劃,按方纔說的線路,確定一個防禦地點,鎮撫隊和騎兵派出先遣隊到此地預備陣地。陳如烈派兩個局的騎兵,加強

此處至臨清各道路哨探,每十里設伏路哨一處,務必嚴密掌控此區域形勢。傳令給前方遊騎兵和遠哨隊,與建奴保持接觸,以上命令即可開始執行。”

衆軍官齊齊起身,行禮後離開了大帳。他們剛消失,龐雨就呼的吐了一口氣,龐丁連忙把水端過來,龐雨這次牙齒很穩定,他喝了兩口之後道,“還好塗典吏提議南撤,要是他非要守魏灣鎮,老子還不

知道該如何說。”

“或是他也怕,或許明事理,我看吳達財他們也都怕,誰不想往南撤些。”龐丁拍拍手,“那斬首功要不要儘快上報?”龐雨皺眉想了想後搖頭道,“不必,報斬首功必須府縣兩級點驗首級,還要兵備道複驗,跟地方打交道就暴露了行蹤,現在韃子都是威縣,我們報功就說明安慶奇兵營已經到達戰場,那之後這裡發生任何壞事都跟我們有關,所以眼下不能報功。把人頭硝過存好,等更有利時機再報。眼下我不希望朝廷留意到我,更不希望

建奴留意到我,現在咱們專注到作戰上,這次北上以來,我們沒猜對一次韃子的動向,看這次又如何。”

……“今日接到千總部轉來的中軍令信,贊畫房分析認爲建奴可能調頭再攻臨清,連夜傳令過來,讓所有遊騎兵注意警戒,留意建奴可能快速行軍,不要被建奴斷了逃

路。”

十二月十七日清晨,天色還沒全亮,威縣和臨清交界處的一座土地廟內,騎兵第二司的遊騎兵圍了一個圈,聽旗總傳達的軍情。楊光第在屋脊上放哨,眼睛望着外面,但也在聽旗總講話。伏擊清軍小隊之後,遊騎兵立刻脫離了交戰地區,在三十里鋪過夜時甚至沒有點火,十六日繼續向東

撤回,以防止清軍報復,這兩天都在臨清交界區域活動。滿達兒和楊石三也在院中,身邊還有兩個人,他們當日離開安慶兵去臨清投遼鎮,在半道就碰到另外兩個山西鎮的騎兵,這兩人是從臨清返回的,說臨清各門緊

閉,城外各個營地深溝高壘,根本不讓人接近。

兩人只得返回三十里鋪,就此錯過了當日的伏擊戰,這兩日只能跟隨遊騎兵白吃白喝,地位有點尷尬。秦九澤沒有站在遊騎兵的人圈裡,也沒跟滿達兒他們站在一處,而是在靠外一層獨自站着。雖然站得遠些,但仍仔細在聽,遊騎兵的簡報和晨會都讓他有點新奇

各個軍鎮的哨騎都是有特殊待遇的,因爲往往需要遠離主力,作戰的自主性都比較大。安慶的司以上編制中都有遊騎兵,的騎兵千總部有直屬的遊騎兵局,楊光第他們是第二司的遊騎兵旗隊。但遊騎兵並非是到處亂跑,遠離主力執行哨探任務時,

是由千總部的遊騎兵百總統一調度,不同旗隊會被分派到不同方向和道路,以防止漏掉敵人。如果在安慶作戰,百總會明確到每條道路,但在北方陌生地區他們沒有精確地圖,百總只會給一個方向,當日遼鎮潰退的特殊情況下,旗總可以變更偵察區域,

但仍需要跟百總回報。按照規定的方向,旗隊每日都必須向百總回報偵察結果,如果沒有回報,百總就會默認這個方向的旗隊遭遇敵人而覆滅了,從而調派後備旗隊對該方向強化偵察

,也就是說即便遊騎兵被敵人殺死了,也是有情報價值的。每日傳遞消息的都是雙人雙馬,百總方面也會派雙人雙馬向各個旗隊通報最新的敵情。所以不光是打探消息,遊騎兵對情報傳遞的要求也很高,當天必須完成情

報收集和交接的任務,保證兩百里外的龐雨在第二天天黑前能收到最新情報。

晨會的時候旗總都是先通報百總分發的情報,讓遊騎兵掌握周邊形勢,然後會發布今日的作戰任務,將三個小隊分派到這片任務區域內不同方向。

旗總介紹完百總的通報後問道,“形勢通報有沒有問的?”

“旗總我有,既然贊畫房說建奴要往東,咱們就在威縣東面,韃子過來咱們不就被撞上了,要不要先撤一點。”

旗總擡頭看了看牆頭上的楊光第,“我們要後撤,但那是一會部署時才說的。”

餘老二舉手道,“之前贊畫房認定建奴從山西出邊,我們才一路追過來,現下知道他們錯了,如今又說要走山東,怎知他們對沒對?”“贊畫房若是次次都對,他可以改叫神仙房。”旗總掃了一眼其他人大聲道,“贊畫房怎麼判定敵人的苗頭,自有他的道理,但最大的道理是要有情報,就是咱們給他打探的消息,所以越接近戰場,與敵人交戰越頻繁,我們打探的消息就越多,贊畫房的判定就會越準,他們還有其他地方來的情報,知道的必定比我們多。

贊畫房不會次次對,也不會次次都錯,咱們不知道到底哪次會對,只能每次都打起精神。”旗總等了片刻,見沒有人繼續問,對衆人拍拍手道,“今日多一件事,好事!中軍給我們旗隊記一等戰功,秦九澤爲首功,龐大人授予秦九澤踏白勳章,升任遊騎

兵士官,月餉四兩,另加技能餉二兩五錢,合共六兩五錢,大夥恭喜秦九澤士官。”衆遊騎兵看着秦九澤紛紛喝彩,這個老頭一天收拾了三個韃子,其中一個白甲,一個包衣,活捉一個馬甲,最後的蒙語審問也是他。軍中唯重武力,從此之後遊

騎兵對他說話都很客氣,包括餘老二在內。秦九澤沒料到這麼快就會評定戰功,也沒想到是這種場景,頓時有點尷尬,不知該如何迴應,本想笑一下,但眼前這些人他大部分都還叫不出名字,甚至自己連

安慶的兵牌都還沒有,實在擠不出笑來,最後只是嘴角抽動了幾下,朝着衆人微微躬身。地上蹲着的滿達兒和楊石三把頭擡起,嘴巴半天沒合上,只以爲是聽錯了,或者是那個旗總把四錢錯說爲了四兩。秦九澤加入這股南兵總共才三天,竟然就當什

麼官了,還拿六兩的月餉,這個月餉足足是九邊家丁的三倍,還有個什麼勳章,又不知道是什麼珍寶。

屋脊上的楊光第也跟着嚎了幾聲,正要繼續叫喊的時候,突然看到遠處的官道上有騎馬的人影,立刻舉起旗總的遠鏡查看。

三名遊騎兵從前方飛馳而來,在朝這邊揮舞旗幟。

楊光第口中大喊,“伏路軍撤回來了,紅色三角號旗!”

旗總沒有絲毫耽擱,“都上馬!”

旗總大喊一聲,院中頓時一片繁忙,各人準備自己的馬匹行裝。秦九澤早就收拾好了,他徑自走到自家馬前,簡單的檢查了武備後準備上馬,擡頭看了看屋脊上的楊光第,又轉身去了楊光第的坐騎邊,幫他將弓插和箭插固定

好,順手從自己身側的布袋中抓了一把黑豆,放到大火的嘴邊,給它補充營養,因爲今天很可能需要耗費馬力。

衆人動作很快,伏路軍到門口的時候,遊騎兵基本都已經準備好。伏路軍是狂奔回來的,馬身上漉漉汗跡,他剛到門口就叫道,“實見三百騎馬韃子,聽地估算上千,沿官道來的,不分兵不耽擱,就沿着大道趕路,離這裡只剩三

五里。”旗總聽完立刻朝院子中的遊騎兵一揮手,“所有人馬上往臨清走!”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實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捉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同袍之誼第二百六十一章 賽點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三百一十章 江山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十七章 站隊第二百三十四章 小巷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五十八章 大事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預備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三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六章 南監第十五章 家奴第三百五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改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可憂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二百八十七章 同袍之誼第四百一十五章 預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六章 南監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二十章 風險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三十四章 機緣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實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捉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同袍之誼第二百六十一章 賽點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三百一十章 江山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十七章 站隊第二百三十四章 小巷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五十八章 大事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預備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三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六章 南監第十五章 家奴第三百五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改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可憂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二百八十七章 同袍之誼第四百一十五章 預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六章 南監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二十章 風險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三十四章 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