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

草原征戰自有其特點。

首先,軍隊不能聚集在一塊,因爲牧草不夠吃,必須分散開來。

其次,這裡不像中原,甚至不像剛打的雲南,很難劫掠到足夠的糧食,一切都靠出征時攜帶的牲畜,必須邊行軍,邊放牧,速度有限制。

第三,別看草原廣闊,平坦無垠,到處都是路,但受限於水源,其實就那麼幾條路線。

朱瑾人生中大部分的軍事經驗都是在中原獲取的,最近一年惡補了草原作戰的模式,有了些許認識,但如此長距離的行軍,依然讓他感到不可思議。

但看其他人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又不由得感慨:邵夏這個政權,胡風濃郁得很啊!

五月二十三日,被任命爲先鋒斬斫使的朱瑾引奉國軍騎兵、女真諸部義勇軍四千六百人爲先鋒,配部落兵五千爲輔兵,趕着牲畜,當先離開黑城子,向西進發,踏上了征程。

邵樹德想起朱瑾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樣,有些感慨。三十歲的時候不投靠過來,出去瞎混,快五十了卻又急着說“教練,我想打籃球”,何必呢?

朱瑾出發後,王彥章被任命爲右翼遊奕討擊使,率府兵、鎮兵、州兵及平盧、橫野兩部騎兵,共萬人,配部落兵八千爲輔兵,繞道北線,於五月二十五日,趕着牲畜向西進發。

五月二十六日,左翼遊奕討擊使折嗣裕率鐵騎軍萬人,繞道南線出發,撥兩千部落兵給其充作警戒遊騎,兼放牧牛羊。

邵樹德則在黑城子打獵,等待物資、人員的進一步集結。

五月底的時候,他收到了京中傳來的消息。

燕王邵明義平定了通海都督府的叛亂,但回到昆州後病倒了,五月初才恢復。

邵樹德將這份奏報仔仔細細看了三遍,這才放下。

還好,太子第一時間遣良醫南下。雖然等醫官抵達的時候,燕王已經疾愈,但這個態度是好的。

邵樹德另外一件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六郎勤學武藝,身體素質不僅僅只能用好來形容了,甚至可以說非常出衆,但依然病倒了,原因未知。經此一遭,還願意去雲南嗎?

五月上旬的時候,太子妃朱氏誕下一子,羣臣皆賀。

邵樹德也稍稍放下了心,但太子不喜歡玩女人也是個問題啊。三十歲的人了,才一子一女,邵樹德深刻懷疑他是大北方戰爭時瑞典國王卡爾十二那種人,終身未婚,沒有子嗣,戰爭狂一個,常年在外打仗,與武夫們待在一起。

若非自己強按着二郎的頭,估計他更願意住在軍營裡,而不是太子府。

想到這裡,邵樹德摸了摸王氏漸漸隆起的小腹,笑了。給太子“創造”了那麼多弟弟妹妹,以後看你支付祿米的時候還笑不笑得出來?

王氏則一副心若死灰的模樣。聖人帶了四個女人隨駕服侍,但鐵了心要她懷孕,她也沒有辦法。作爲一國太后,懷孕生子這種事簡直太挑戰她過去的人生觀了,但她又沒勇氣自殺,只能稀里湖塗過一天算一天。

前些時日,聖人與諸部酋豪會盟,當衆說出的話,簡直讓她懷疑自己的耳朵。她是南詔人,但漢化很深,這種赤裸裸的草原大汗風格還真讓她吃不消。

哦,對了,她現在不是王氏,是蒙氏了。因爲聖人聽聞她曾祖王嵯巔曾被賜予王族身份,改名蒙嵯巔,因此讓她恢復蒙姓。

這日子過得……

邵樹德繼續翻看奏疏。

有派往雲南的巡查御史彈劾李唐賓,說他殺戮過盛,雲南軍民不安。最後還暗暗提到燕王“失職”,說他在昆州病倒的時候,龍虎軍在通海都督府大開殺戒,劫掠民財不可計數。

御史的這些話,邵樹德其實是信的。

龍虎軍是什麼部隊?淮南黑雲長劍軍的老底子。

這支部隊固然能打,但軍紀是出了名的差,楊行密時代就是重點監管的對象。邵樹德不相信他們僅僅只是投降了大夏,就立刻改性子了。

殺戮之事,大抵是有的,甚至可能還被澹化了。

他現在微微有些後悔了。

雲南有多少人?因爲南詔疏於戶口統計,很難說得清楚。但其鼎盛時期,一百多萬人肯定是有的,不然你很難想象有成規模的具裝甲騎,有大隊騎兵,還動不動拉起十幾萬軍隊長期征戰——從天寶十一年(752)正式立國開始,南詔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中,有長達四十二年在與大唐、吐蕃、驃人乃至境內各部落打仗,且出動十萬以上大軍的次數極多。

沒有一定的人口規模,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是支撐不起這般窮兵黷武的——當然,到了滅亡前二三十年,確實也支撐不起了,不然鄭買嗣也沒那麼容易改朝換代,實在是民生凋敝,大家都受不了蒙氏了。

現在雲南還有多少人口?沒人能說得清楚。

聯想到明朝初年,三十萬大軍進攻雲南,因爲山川地理的原因,史載絕大部分補給是靠繳獲,可見當地的人口、經濟規模依然不可小視——打雲南,自唐朝鮮于仲通開始,就沒有過從外地千里運糧的做法,實在是交通條件不支持。

能短期內支持三十萬大軍征戰,這實力相當了得了,當時雲南人口當在二百萬以上——但絕大部分應該沒上戶口,事實上直到明朝後期,雲南絕大部分人口應該還是沒上戶口。

邵樹德猜測,此時雲南的人口大概率在百萬以內,且“無效人口”(未編戶、不納賦稅)的比例很高。李唐賓、朱延壽這一通亂殺,據派出去的監軍密奏,不下十萬人,有些過分了,事實上超出了籌糧的需要,有點故意殺人劫財的意思了。

再搞下去,怕是要全境烽火,四處作亂。考慮到軍中屢有疫病傳出,是時候收手了。於是他喊來了宮官解氏,令其書寫一份書信,發給太子。

“陛下對高昌回鶻喊打喊殺,在雲南又下令止殺,何也?”輕撫着小腹的蒙氏突然問道。

“哦,朕要爲咱們未出世的孩兒祈福。”邵樹德隨口答道,繼續翻看下一份軍報。

蒙氏低下頭去。

南詔崇佛,對這個說辭,她是真信了。

“稍等下,再讓吾兒於江南、江西招募百姓,發往——”邵樹德想了想,道:“通海都督府殺戮得有些狠了,就發往這邊吧。”

明初那會,三十萬大軍基本都留在雲南了,分至各地。這些兵員其實是最好的移民,但邵樹德知道此時他沒這個條件。

你讓龍虎軍留在雲南燒殺搶掠,他們是願意的,但讓他們定居屯墾,別開玩笑了。真要下這個命令,最大可能是割據城池作亂。

沒辦法,還是得遷移正宗的老百姓過去。通海都督府被朱延壽殺得有些狠,空出來了許多地方,就先讓江南百姓過去接手。

在這件事上,邵樹德也是有私心的。

通海都督府,那可是段思平的“龍興之地”啊。算是雲南平原面積相對較多的地方,山嶺的也相對緩和,不像其他地方那麼險峻,利於開墾坡田。

南蠻已經開發了那一片百餘年,接下來讓漢地百姓再去搞一搞,後面就好辦多了。

最後一份是有關於闐國的。

他們的國君在前年死了,新君繼位已兩年,剛剛穩定住了國內局勢。但聽望司密報,新君因祖上曾娶李唐宗室女爲妻,又非常仰慕唐朝,故改名“李聖天”。與中原的各個藩屬國類似,關起門來做皇帝,建元同慶,並自己給自己搞了個尊號:大朝大於闐國大政大明天冊全封至孝皇帝。

對於關起門來稱帝這種事,自古以來無法杜絕,邵樹德也不以爲意,只要不公開,仍然自承是中原冊封的藩屬國就行。

李聖天遣使至洛陽,自言七月出兵兩萬,攻回鶻,期待與中朝王師會於西州。

洛陽慰勉了一番使者,並派人回訪,督促于闐出兵。

邵樹德看完後,覺得沒什麼問題,在這件事上他不打算遠程操作。

處理完這一攤子事後,六月初一,他委任樞密副使徐浩爲供軍使,繼續留在黑城子,接應各部送來的牛羊馬駝,自領中軍主力五萬七千餘人西行,開始西征。

******

時已六月,正是草原上最好的季節。

很多隨駕官員、宮人、軍士是第一次在草原上進行如此漫長的行軍,感到十分新鮮。

因爲是在大草原上,缺乏紮營器具,故每至傍晚,除了從部分馬車上卸下木料,粗粗圍起一個很小的柵欄供聖人居住外,絕大部分人都是在野地裡搭帳篷,甚至幕天席地。

每日天未亮,徵自各部落的輔兵就開始擠奶、做飯。

牲畜尚未開始大批量宰殺,因爲出發時攜帶了很多肉乾,在草原上採集部分野菜、蘑孤後,混着煮一鍋肉湯,就算大酺了。

肉乾的味道很怪。

靈州有成規模的肉製品加工行業。在西征之前,官府至農戶家採買老牛,大批量宰殺後,取出脂肪較少的紅肉,長時間乾燥後,重量變得只有原來幾分之一,然後再使勁敲打、磨碎,進一步壓縮,然後裝進密封的罈子裡——如果不講究的話,直接塞進牛膀胱也行,更便於攜帶。

製作這種肉的過程很長。取出食用時,遇水膨脹好幾倍,可以供十個人吃半個月——當然,這是理論上,實際上不太夠,味道也不敢恭維。

比起肉,奶製品還是主要食物。隨軍攜帶的乾酪、奶粉,每天現擠的牛羊奶等等,就連條件最好的聖人,早上吃的也是野菜乳粥。

生活是艱苦的,一開始感到新鮮的人,在行軍十餘日後就受不了了。

景色單調,除了草原還是草原,偶爾見到一點山,就高興地跟什麼似的。

蚊蟲太多,每天晚上都被咬得睡不好覺。他們又不是聖人,有雙胞胎幫着驅趕蚊蟲,每日專人晾曬被褥衣物,還有充足的驅蟲藥物。

吃的東西讓人上火,嘴角起泡。

奶酪、奶粉、酸漿、奶豆腐……除了奶還是奶,有一把野菜、一袋蘑孤都讓人兩眼放光,聖人請飲酒、喝茶、吃點心的時候,更是讓人難以忘懷的極致享受。

除了幹糞之外,找不到樹枝枯草,極其缺乏燃料。大多數時候吃冷食,讓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另外一點就是,水很緊缺。

不是每天都沿着河流行軍,有時候一連好幾天,都找不到任何水源,隨身攜帶的牛皮水囊裡的飲用水都要數着喝,更別說沐浴了。

這個時候,隨駕的文人們也不得不笑罵那些武夫。怪不得平地七尺雪的時候都能日夜行軍,追着敵人砍呢,就這份牲口勁,他們是真比不了。

七月初,經過月餘長途行軍,前方終於出現了高聳入雲的山脈。

秘書郎崔梲、右補闕崔邈見了,興奮地賦詩數首。

“此爲何山?”邵樹德問道。

崔梲仔細研究過兵書志略、史料文檔,聞言立刻回道:“陛下,此爲金山東南尾閭,無名。”

金山是漢名,蕃人謂之“阿爾泰”。

金山東南尾閭,邵樹德也不知道在哪。嚮導只知道路怎麼走,但你要讓他說每一座山脈的名字,他也叫不上來。或許,就連蕃人也沒那個閒心給每一座山峰都取名吧?

邵樹德猜測,這裡應是是後世外蒙的戈壁阿爾泰省,離中蒙邊境不遠。古代絲綢之路北線經常走這裡,因爲在阿爾泰山南側有一條平坦的走廊,多草澤,適合補給水草食物。

此地離北庭還有一千二百里左右,路才走了一半啊!

不過再往前要小心一些了。充當先鋒的朱瑾離此二百餘里,閒得蛋疼的他剛剛突襲了一個小部落,也不知敵友,反正幹就完事了。

戰鬥過程十分輕鬆,因爲敵人根本沒來得及聚攏人手,就直接被殺穿了。但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在向夏軍敲響警鐘:再往前走,就要進入敵人腹地了。

而事實上,這裡也是歷史上回鶻汗國的西南境了。

“讓朱瑾不要停,繼續向前。”邵樹德下令道:“另給王彥章、折嗣裕下令,緊緊跟上,各自保持三日路程。”

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九章 荒蕪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1036章 班底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三十章 真理第996章 掃潢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六章 監軍使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五十章 書稿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六章 主人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章 夾擊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1238章 規劃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309章 談條件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十四章 交談第1099章 父老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四十五章 慘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五十章 挑撥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061章 菜,愛玩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1128章 匯聚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988章 籌劃第四章 仙術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1006章 調動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1259章 鬼主意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五章 城建第四十章 操作
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九章 荒蕪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1036章 班底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三十章 真理第996章 掃潢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六章 監軍使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五十章 書稿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六章 主人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章 夾擊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1238章 規劃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309章 談條件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十四章 交談第1099章 父老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四十五章 慘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五十章 挑撥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061章 菜,愛玩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1128章 匯聚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988章 籌劃第四章 仙術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1006章 調動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1259章 鬼主意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五章 城建第四十章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