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真理

同光五年(920)九月初六,晴。

洛陽城西五里的臨都驛外,儀仗如林,蔚爲壯觀。

大夏帝國的無上皇帝邵樹德蹕臨此處,迎接遠道而來的波斯學者,消息甫一傳出,立刻引起了規模不小的轟動。而隨着消息的越傳越遠,影響力還在持續擴散之中。

原來,從西陲“小國”波斯來的十餘學者,竟然得聖人如此看重!

他們到底有什麼本事?又有何特異之處?這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消息。

其實,這也是邵樹德的目的。

新朝雅政麼,身爲天子的他怎麼能不做出表率呢?

他做出了表率,自然會引導一部分人走上這條路,哪怕只有一個兩個,都是好的。

太子緊隨其後,默默看着。

對於新朝雅政,他的理解沒有父親透徹。就目前爲止,他認爲最大的用處大概就是收稅了。

前些時日的財稅改革,他雖然參與得較少,但最後形成統一方案,上會問對的時候,他可是在場的。

就一個感受:大夏離不開商稅。而新朝雅政,無疑是在極大促進商業發展,對朝廷收稅有極大的好處。

第二個認知,自然就是漢宣帝的那句名言了:“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除此之外,還有向外移民,爲以後人口增長騰出空間,延緩人地矛盾的危機。

他對新政的理解,大體上就僅限於這三個部分了。

前些時日,父親大張旗鼓提出要迎接波斯人時,他就有些意外。

十二個波斯人,說好聽點是波斯士人,說難聽點就是匠人,結果受到這番禮遇,不光大臣們沒想不到,作爲兒子的他也很驚訝。

遙想前唐太宗李世民,迎接玄奘法師,並與他並坐於上。這番禮遇,同樣令人動容。

你不用管李世民的目的是什麼,他這個表率一做出,就奠定了釋家在唐代的地位。

有唐一代,儒家士人們不但要和武夫鬥,還要與佛道爭鬥,非常辛苦。

終夏一朝,或許就因爲父親今日的舉動,就一舉奠定了某些學問的地位。

突然之間,前方鍾罄齊鳴,鼓樂大作。

邵承節提起精神,目視前方。

提前灑掃過的驛道上,數十騎士勒住馬繮,然後散往兩側,露出了一輛四輪馬車。

馬車之後,出現了第二輛、第三輛……

“竟然是銀鞍直武士親自護送。”邵承節壓住心中的驚訝,臉上慢慢浮現出了幾絲笑容。

馬車上的波斯人東張西望,神色間既有驚訝,又有喜悅,可能還帶有一絲惶恐。

這般隆重的場面,如果事情沒辦好,其實要遭到汗的責罰?

會被怎麼處刑?綁在馬尾上拖曳,還是馬蹄踐踏,又或者乾脆絞死?

大抵是這樣的想法吧。

邵承節臉上的笑容更盛。他與波斯、大食商人打過交道,對他們腦海中帶有的刻板印象稍有了解。而父親在西邊的形象,更大可能是“可汗”,而不是“天子”。

音樂漸漸停止了,馬車也停了下來。

十二名波斯學者,在鴻臚寺小吏的引導下,緩步上前。

******

“諸位歷經風霜雨雪,跋涉上萬裡,遠來洛陽,傳授真理。”待禮賓官一一介紹完十二個波斯學者後,邵樹德笑容滿面地說道:“此等壯舉,必然彪炳史冊。後人於字裡行間看到,必然能感受到今日之盛景。來,請與朕同乘一車。”

說完,邵樹德上前拉住領頭的名叫巴爾迪亞的波斯學者,在他侷促不安的表情中,登上了御輦。

其餘十一人也被一一引至其他御輦上。

隨駕出迎的皇親、官員、軍將們看着這隆重的禮遇場面,百感交集。

能和聖人同乘一車的人可不多,波斯人何德何能,受此隆恩,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鼓樂聲再起,御輦轔轔向前,宮廷侍衛們高舉依仗,簇擁左右,往洛陽而去。

“君可會說回鶻語?”邵樹德用回鶻語問了一句。

巴爾迪亞聽聞,有些茫然。

其實,如果他會說突厥語,也能聽個大差不差,但顯然不會。

在御輦旁策馬緩行的翻譯先用粟特語說了一遍,然後再用波斯語複述。

“尊貴的汗,我能說粟特語和波斯語。”巴爾迪亞的緊張情緒微微有些消解,輕聲說道。

翻譯立刻用漢語複述他的話。

邵樹德點了點頭,道:“聽聞你在途徑敦煌時,給學生講解數學?”

“尊貴的汗,我很驚訝你治下的城市內,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學校,而且還教授數學。”許是談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他的緊張情緒大部消散,說道:“我給他們講授了一些教師也沒有掌握的知識,他們的反應並不是很強烈,但有一種朦朧的好奇。”

“哦?你是說什麼不喜歡新知識嗎?”邵樹德問道。

“不,恰恰相反。”巴爾迪亞說道:“我給一位少年贈送了在撒馬爾罕印刷的習題冊,他謹慎地表達了謝意。但沒過多久,已經放學回家的少年們也來了,每個人都想得到一份習題冊,我只贈送出去了兩份,這已經是我的全部。”

邵樹德高興地笑了。

他在敦煌遇到的應該是沙州州學的少年們,他們中確實有一部分人學習數學,數學博士的水平嘛,只能說一般般。

但看到大家的求知慾這般旺盛,他還是很高興的。

“一路走來,有什麼感覺?”他問道。

“尊貴的汗,我不知道中國是否是我夢想中的聖地,能夠讓我施展才華,在歷史中留下獨一無二的印記。”巴爾迪亞說道:“我已經領略了貴國的西半部分國土,對一些習俗、文化有所瞭解。但我認爲這並不是全貌,充其量只是真實情況的一個縮影,一個尚不完整、未經翻閱的序言,中國這部鴻篇鉅製即將向我和我的朋友們打開。”

邵樹德聽完笑容更盛。

他閱讀過一些波斯、大食商人在唐朝的散記,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那些人往往會把自己看到的中國社會一角以爲全部,然後向家鄉人介紹。這就像盲人摸象,有點似是而非的感覺。

但這位數學家巴爾迪亞卻很謹慎,邏輯思維能力也很強。不輕易下結論,一定要得到證明,這就是理科男的世界觀嗎?

“從你的視角來看,波斯國內對我國是什麼看法?”邵樹德問道。

“他們認爲汗是一個野心極大、十分自負的人。”巴爾迪亞說道:“貴國的戰爭行爲違反常識,得不償失。”

“你的看法呢?”

“我不急於提出不利的結論。我個人認爲,中國是一個在多方面值得稱讚的國家。”

“比如?”

“你們的軍隊十分強大,這在戰場上得到了證明。”巴爾迪亞說道:“你們的城市規模巨大,我通過眼睛得到了證實。道路很寬闊,得到了妥善的維護,人們很文明,並不野蠻。官員們通曉哲學、法律和農業知識,他們中的大部分思想卓越,情感微妙,我認爲,接下來的一百年是屬於他們的英雄時代。”

這個彩虹屁,威力好像比塔姆還強一些啊!

不過邵樹德還能穩住。他知道,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異的,他們說話的口吻就那樣,即便是理性的數學家,也不避免受到文化傳統的影響,感情相對奔放、外露。

如果他們說話的語氣、用詞、格式像中國人這麼含蓄,那纔是扯淡呢。

五里的路程一駛而過,馬車很快靠近了洛陽城南的定鼎門。

當巍峨的城牆出現在前方時,邵樹德又問道;“這座城市怎麼樣?”

“同樣的驚訝,這是我第二次經歷了,上次還是在長安。”巴爾迪亞擡起頭,看着這座舉世罕見的巨大城池,說道:“其實,在剛進入貴國土地的時候,我看到汗的人民在修建房屋和倉庫,並與工人們交談過。”

“有什麼感受嗎?”

“請恕我直言。”巴爾迪亞說道:“貴國在建築方面,並沒有廣泛應用理論知識。所使用的工藝,往往是在狹窄的既定道路上緩慢前行,世代口口相傳積累的成果。數學、建築、力學知識完全缺失,貴國的建築是一個沒有大腦和思想的存在。”

這個評價就相當不客氣了。巴爾迪亞相當專業地指出,大夏的建築工人們只有口口相傳的經驗,只知道該這麼做,不知道爲什麼這麼做。

邵樹德不確定他看到的是什麼建築,大概是私人修建的房屋或倉庫吧,還是在西域那種地方。如果是朝廷的工程,是一定會請營建士出圖設計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爭這些毫無意義。營建士們的水平也未必多高,在這位花拉子米傳人的眼裡,可能也就那樣吧。

“這正是我把你們請來的目的,因爲你們掌握了無與倫比的知識,我希望它能得到分享。”邵樹德說道。

“知識的海洋無比廣闊,我只採擷了少許果實。”巴爾迪亞說道:“中國是一個強盛的文明國家,擁有漫長的往昔和讓我難以盡窺全貌的現在,這裡面毫無疑問積累了大量令人陶醉的知識。而且,就像汗所展現出來的熱情和禮遇,這裡沒有對外來人的排斥,沒有高大的圍欄把自己封閉起來。因此,我必須進行嚴肅的研究。就像穆聖所說的,‘知識,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這裡歡迎真理,以及追求真理的所有人。”邵樹德被他的態度所感染,收起臉上的笑容,鄭重其事地說道。

第1184章 棣州城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585章 諸葛第十五章 趙植高昌回鶻世系第二十章 河清第1131章 手藝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七十章 加班!第1186章 考試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056章 態度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一章 效節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三十六章 奏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四十章 大魚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023章 落實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1131章 手藝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1202章 馬城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二十三章 資源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1195章 耐心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十一章 震動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64章 說客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五章 戰第983章 安全感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二十章 邙山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591章 莎城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十二章 舊事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八章 學習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六章 夏、皋第二章 包圍網
第1184章 棣州城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585章 諸葛第十五章 趙植高昌回鶻世系第二十章 河清第1131章 手藝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七十章 加班!第1186章 考試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056章 態度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一章 效節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三十六章 奏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四十章 大魚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023章 落實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1131章 手藝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1202章 馬城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二十三章 資源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1195章 耐心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十一章 震動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64章 說客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五章 戰第983章 安全感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二十章 邙山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591章 莎城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十二章 舊事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八章 學習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六章 夏、皋第二章 包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