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各個擊破

第1337章 各個擊破

頭下軍州制度,是契丹人蹣跚學步的開始,也是他們經濟實力慢慢提升的基礎。

貴族築城,通過安置渤海、漢人奴隸的方式,大力發展農業、手工業,這條路子是對的。

耶律釋魯最先這麼做,可見他確實是個人才,八部于越不是白當的,眼光比阿保機還強上那麼幾分。

若非歷史上他兒子滑哥懼怕玩弄花姑的事情暴露,將父親釋魯殺了的話,天知道契丹會是什麼走向。

英雄的崛起,需要時勢。

釋魯年輕時契丹實力還很弱小,等到契丹強大起來時,他又老了,還被兒子弒殺,只能徒喚奈何。

當然阿保機的見識也不錯。

他本就喜歡漢地文化,見到伯父釋魯首築越王城時,立刻大力推廣。但他也沒有時勢,這才區區幾年時間,契丹的積累還遠遠不夠,就被中原大軍打上門來了——邵樹德對在歷史上證明過自己的人,向來毫不留情。

攻克白望城後,邵承節特地過河向老父稟報。

“吾兒壯哉!”邵樹德笑道:“若盡數擊破契丹八部的頭下軍州,讓他們重回遊牧,又有何懼哉?”

遊牧的部落,糧食不足,藥品不足,鐵器不足,生活物資不足,可謂什麼都缺,實力極其弱小。他們要想強大起來,只有一個機會:遇到走下坡路的農耕政權,然後這個政權還得武力衰弱,文恬武嬉,然後以小博大,一舉擊敗之,再滾雪球發展。

金滅遼、蒙滅金,就是這麼個情形。

但如果農耕政權並未衰弱,即便你自己做到了極致,那也是完蛋的節奏。

吐蕃本身有一定的農業基礎,又從中亞、南亞搞到了各種技術,自身制度方面也相當不錯了,與阿骨打的猛安謀克、成吉思汗的萬戶制度大同小異,但這個農耕、遊牧複合型政權運氣不好,遇到了安史之亂前的大唐,在玄宗時期連連失利,敗亡之勢非常明顯。

契丹如果僅僅是個遊牧政權,對邵樹德的百戰精兵,又有什麼威脅?

說句難聽的,你連馬都沒我多。

巔峰期的唐朝養馬七十萬匹,巔峰期的遼國養馬百餘萬匹,如果是初生期的契丹呢?

大夏有河陽、廣成、虢州、沙苑、銀川、永清、黑水、刪丹、東使、西使、南使、樓煩等十餘個官牧,契丹八部要不來比一比,到底誰的馬多?

“大人,白望城俘獲男女丁口四萬餘人,多爲渤海百姓,如何處置?”邵承節問道:“兒自營口北上,一路還俘獲契丹、奚、渤海人萬餘,牛羊十三萬,眼下也無處安置。”

“安東府現有多少府兵部曲?”邵樹德問道。

“應……應有十萬吧。”邵承節有些不確定。

“哼!”邵樹德冷哼一聲,道:“阿爺告訴你,是七萬三千餘人。別把心思都放在軍事上,有些東西,你該要了解一下了。大郎就比你清楚得多。”

“兒受教。”邵承節低頭應是。

“這五萬多人,交給杜光乂。”邵樹德說道:“安東府一萬七千府兵,還有多少人沒分地,沒部曲的,打完這仗後,你再點檢一番。這是爲父交給你的任務,別就知道打打殺殺。”

府兵,其實是爲了解決數量龐大的職業武夫而推出的一個低成本解決方案。朝廷給五年過渡期,歸德軍因爲態度較好,願意接受當府兵,故最先開始分地、分部曲,他們這批人的五年過渡期剛好在去年(建極六年)結束。

龍武軍一開始整體比較牴觸,只有一少部分人願意跟着歸德軍一起當府兵。後來一部分人想通了,每年都有人陸陸續續願意當府兵,故整體到期的時間拉得比較開,至今還有很多人處於過渡期,拿朝廷軍餉,分到地的人大概有一半的樣子。

清夷軍的過渡期結束得更晚,大部分人名爲府兵,實際上還是募兵,還在排隊等待分地。

“大人,新打下的這些地方,也歸安東府麼?”邵承節問道。

“阿爺打算新置一州,曰瀋州。”邵樹德說道:“這樣吧,安東府尚未分地之府兵,能在當地安置的,便置於安東府,如果不夠的,便發往瀋州。”

按照他的打算,安東府今後侷限於遼東半島上,再往北,還得新設州縣。

作爲中原王朝的威脅來源,西北已經越來越不行了,今後將是東北,必須重點控制。

“兒明矣。”邵承節應道:“若無他事,兒這就過河,督促諸軍奮戰。”

“去吧。”邵樹德擺了擺手,目送兒子渡河東去。

契丹的主力並不在這一片。

雖然遼河流域是上好的建設頭下軍州的地方,但出於慣性或其他因素,重心依然在北方。

******

木葉山其實根本稱不上山,充其量只是草原沙漠中的一處小土包罷了,位於後世雙遼市東北十里左右,即新開河與老哈河匯流處附近。

宋代蘇轍出使遼國,作木葉山詩,稱“茲山亦沙阜”。

但契丹人卻視此爲神山,因爲他們的古代傳說中,有太多內容與這個沙包有關。

阿保機對木葉山也充滿了感情。

因爲在四個月前,他就是在這裡舉行儀式,祭天登基,成爲契丹八部新的大汗。

那時候,各部貴人們無論情不情願,盡皆拜倒在地,讓他憑空生出了萬丈豪情。

四個月後,貴人們再一次齊聚木葉山。這一次,他們臉上的表情十分凝重,甚至可以看出恐懼、害怕的意味。

情況已經很明瞭了。夏國三路出師,直攻契丹。

根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夏主邵樹德已經親至營州,總督大軍北進。

而在其左右兩翼,還各有一路兵馬。

其中,左翼由他們的老熟人、柔州行營都指揮使樑漢顒指揮,兵衆號稱二十萬。

五月初的時候,楮特部派人抵近偵察,發現夏人在西邊的草原上放牧牛羊,一邊放牧,一邊東進。正待試探性攻一下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夏軍馬隊。楮特部遊騎退走,夏人並未追擊。

這一路,不是虛兵,而是實實在在的大軍。縱然沒有二十萬,十萬人估計還是有的。

楮特部還在繼續打探,試圖弄清楚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邵樹德的右翼有一路兵,同樣是他們的老熟人,來自安東府的兵馬。他們號稱十萬衆,沿着大遼水北上。

迭剌六部奚派人試探性進攻,在付出了一定的傷亡後,依然毫無辦法。

他們輜重、糧草多置於船上,且有強弓勁弩射出,真的無處下手。

遼水兩岸亦有步騎行走,外以車爲屏障,內置精兵甲士。進攻之時,賊人不亂,鎮定自若,讓人想起了當年一路直進遼陽的劉鄩。

這一路已經攻克了菩薩奴的頭下軍州白望城。守城兵丁全軍覆沒,竟然沒一個人逃出來。可見其戰鬥力還是很強勁的,兵力也不少,應該在五萬人上下。

邵賊的主力也已經北進,目標直指他們的老衙帳。這一路的兵似乎比左右兩翼都要多,因爲行軍之時,旌旗鋪天蓋地,鼓聲十餘里之外亦可聽聞。而且,他們的騎兵非常多,遠遠驅逐遊騎,不讓任何人靠近,很難估算其正確兵力。

統兵的將領叫臧都保,名不見經傳,但他居然帶着“大軍五十萬”,可見不是等閒之輩。

另外,就在數日前,鄚頡府方向來報,有渤海兵窺伺。再遣人深入敵境打探,居然見到了正鋪天蓋地行軍的渤海大軍,大概三四萬人的樣子,步兵居多,騎兵只有四五千。

想辦法捕了幾個俘虜後,得知勃海王大瑋瑎病中遣王弟大澍賢統軍西進,攻契丹。據說是受了夏人的蠱惑,將國內精兵盡數搜刮出來,打算畢其功於一役了。

而在夏人的長夏宮、濡州方向,也有輕騎突入境內,四處燒殺搶掠,很難說他們後方有沒有跟着主力大軍。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所有人都知道了,所有人都頭皮發麻。

邵賊這次到底出動了多少兵馬?數下來都超過三十萬了吧?他瘋了不成?楊廣帶着一百萬大軍徵高句麗,把自己國家打沒了,你出動三十萬大軍,一旦失敗,立國不過數年的夏朝必將土崩瓦解。

你這麼做,還有絲毫理智嗎?值得嗎?

真是瘋了!

“阿保機,你是大汗,你拿主意吧。”釋魯昨天一夜沒閤眼,心中焦躁不安,多次想要說些什麼,最終都放棄了。

阿保機看了伯父一眼,點了點頭,道:“諸位也不用太慌。昨日撒剌只尋青牛白馬問計,傾聽半晌,已有定計。”

“阿保機,你說吧,我們聽你的。”

“事已至此,該團結一下了。阿保機你做主吧,大不了一死。”

“看夏人這個樣子,求和也是不可能了。出動了這麼多兵馬,總得撈回點什麼,咱們怕是給不起啊。”

“夏賊懸師深入,誰勝誰敗還不一定呢,怕什麼?殺就是了。”

“對!與他們拼了!”

阿保機靜靜掃了衆人一眼,聲音漸漸平息了下去。

“諸位有這份戰意,我便放心了。”阿保機說道:“撒剌只只有一句話,各個擊破!分進合擊,是漢人的重要兵法,但這種兵法,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玩好的。如今我們面臨着四路敵人,他們有的強,有的弱,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勇敢,有的膽怯……”

說到這裡,阿保機的右手一揮而下,道:“正好各個擊破。現在聽我命令,八部男女老幼,不要遲疑,已經撤離的,不要回頭。還沒撤的,趕緊去北樓。丁壯、戰馬繼續徵集,三戶出一丁是不夠的,而今生死存亡之際,三戶當出兩丁,自備糧馬、器械,聽我號令。憑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這一仗,我們能贏!”

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1028章 泗州第六章 三鬥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十章 殘局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四十章 會蕭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十七章 道路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六章 茅店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47章 陰鬱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七十章 梳理第1272章 歸心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七章 三北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1110章 逃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1297章 巡視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八章 暗流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1304章 臘日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七章 用人第三章 上元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三章 調查(三)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十章 泥潭第1048章 一天第1216章 撫寧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1115章 處置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1050章 豪氣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225章 新土第五章 鄉村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六十章 朱瑄第八章 暗流第1058章 道第1113章 賣第1311章 調動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1212章 李遁第三十章 憂慮
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1028章 泗州第六章 三鬥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十章 殘局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四十章 會蕭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十七章 道路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六章 茅店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47章 陰鬱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七十章 梳理第1272章 歸心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七章 三北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1110章 逃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1297章 巡視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八章 暗流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1304章 臘日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七章 用人第三章 上元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三章 調查(三)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十章 泥潭第1048章 一天第1216章 撫寧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1115章 處置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1050章 豪氣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225章 新土第五章 鄉村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六十章 朱瑄第八章 暗流第1058章 道第1113章 賣第1311章 調動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1212章 李遁第三十章 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