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

“……君臣赬面有憂色,皆言勿謂唐無人。自築鹽州十餘載,左衽氈裘不犯塞……”清脆婉轉的歌聲響徹整個房間,邵樹德懶洋洋地靠坐在胡牀上,又一次聽起了小曲。

他最喜歡聽這首《鹽州曲》了,還非得封絢唱。小封被他摟在懷裡,羅裳半解,雙手捂臉,面紅耳赤。

“……相看養寇爲身謀,各握強兵固恩澤……”唱完最後幾句,封絢白了邵樹德一眼。妹妹已經生了個女兒,粉嘟嘟的煞是可愛,趙玉的肚子也很大了,最近王妃折芳靄也有了身孕,家裡四個女人,就剩她一人的肚子還沒動靜。

“大王,妾之阿爺已回河中。”封絢坐到了邵樹德面前,說道。

“哦?何不來夏州?”邵樹德聞言一激動,定了定神後,坐直了身子,道:“幕府節度掌書記一職,虛位以待。”

小封從邵樹德身上下來,臉紅紅地夾着腿走了。

封絢坐近了點,幫邵樹德整了整袍服,然後靠在他懷裡,說道:“爺孃老了,想守着祖業。河中如今也算安定,便不打算再走了。有幾位兄長會過來,還推薦了一位叫盧嗣業的進士,是故交好友之子,以前在朝爲官,現在不想做了,到幕府來謀一份差事。”

“此乃好事。”邵樹德喜道:“某連個檯面上的筆桿子都沒有,每次寫奏章公文,都得你動手。州中官吏、軍將,見了這秀氣的筆跡,暗地裡不知道嘲笑過某幾回了。”

大封聞言偷笑。她纔是定難軍事實上的節度掌書記,在趙玉懷孕後,幾乎所有公文都出自她手。如今終於要有個正牌進士來接替了,此人乃父親推薦,當念得封氏的好處。幾位兄長也讀過書,國子監貢生的身份,在幕府謀份差事不成問題。若是自己再爲大王誕下個子嗣,河中封氏在夏州的地位就穩了。

“盧嗣業來了便可任節度掌書記,如今求賢若渴,真是一刻都等不及了。”邵樹德道:“來了先在夏州安住,待某班師後,再親見一次。”

馬上要出兵了。接下來一個星期,邵樹德打算住到軍營裡,與將士們同吃同睡。

九月初一,鐵林軍、武威軍、義從軍等部依次出城。

說是今日出兵,其實早在三四日前,武威軍一部兩千步騎便已先行出發了,昨日武威軍主力與部分銀州夫子又押運糧草、輜重出發。

今日邵樹德親率鐵林軍八千五百人、義從軍六千步卒,押運着糧草器械出發。在稍晚些時候,新編入義從軍的兩千草原騎卒(由副使魏蒙保率領)、衙軍一部兩千五百人,及徵發而來的綏州屯田兵三千人,還將押運大批糧草、器械西行,前往宥州。

大軍浩浩蕩蕩,算上屯田兵,達到了兩萬八千五百人。再算上抄截拓跋氏大後方的楊悅部五千兵,這麼大的陣仗,對得起拓跋思恭了。

長澤縣本屬夏州。老宥州被吐蕃攻破後,朝廷復置新宥州,寄治夏州長澤縣。後來,朝廷乾脆把長澤縣劃入宥州,作爲宥州理所。

該縣在夏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外。從這裡往西不遠便是鹽州,再往西則是靈州,位置可以說至關重要。

宥、夏之間,有一城名烏延城,屬夏州。烏延城往南可至長城烏延口,再往東南是夏州寧朔縣。

烏延城已被武威軍遊奕使李唐賓率騎兵奔馳八十里後佔住。隨後,武威軍主力及銀州夫子陸續抵達,城內糧草、軍械堆積如山,已是此戰最重要的前進基地。

九月四日午時,定難軍節度使邵樹德親率鐵林軍、義從軍萬餘人抵達。隨後兩天,諸軍雲集,烏延城內外,竟然進駐了兩萬五千大軍,外加五六千綏、銀二州的夫子,軍勢可謂鼎盛。

“都站過來。”烏延城內,邵樹德讓武威軍、鐵林軍的高級軍官們聚攏到自己身邊,然後指着掛在牆上的一副手繪地圖,道:“烏延城離長澤四十里,中間皆是草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無論哪方出兵,都不可能遮掩得住行藏,如今可有拓跋氏的動靜?”

“稟大帥,只有些許宥州遊騎,一圍上就跑了。”鐵林軍遊奕使折嗣裕答道。

“亦未發現敵軍大隊蹤跡。我部遊騎已散到宥州城西北了,無任何發現。”武威軍遊奕使李唐賓答道。

“向南拉網搜索,以百里爲限,多派遊騎,一有動靜,立刻來報。”邵樹德下令道:“這事魏將軍來辦。”

“末將遵命。”義從軍副使魏蒙保應道,隨即便匆匆出門調派兵馬了。

魏蒙保手底下有兩千草原騎兵。這些人,草原習氣還比較重,說實話並不是什麼合格的騎卒。讓他們往南搜索,捕殺敵軍斥候、信使,順便看看有沒有部落可供抄掠,這點任務還是可以勝任的。

“大帥,渾州川沒藏氏可就在南邊,魏將軍會不會遇到危險?”野利遇略還是比較實誠的,魏蒙保現在是義從軍副使,他手裡那兩千騎卒也編入義從軍了,因此倒替人家擔心了起來。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鐵林軍判官陳誠在一旁笑道:“野利軍使無需憂心。沒藏氏的家底,野利部應當很清楚,步卒或許可以抽出萬人,但絕沒有兩千騎卒。即便有,也定然不是魏將軍的對手,放心吧。”

渾州川就在後世延安西北二三十里的地方。附近地勢險要,然亦有不少山間小盆地、河谷地之類的零碎平整地面,党項沒藏部就以此爲核心,經濟上以農業爲主,兼有一些畜牧業,所以陳誠才說他們人丁多,但騎卒很少。

野利遇略對沒藏氏的家底當然很清楚,比他們部落強盛一些,但也強得有限。大家同爲南山党項,都是種地爲主,確實不如來自北面草原的人擅長騎戰。

但他仍然有些擔心,於是又道:“大帥、陳判官,沒藏氏的步卒不可小覷。其身體強健,忍飢耐寒,吃苦耐勞,多有身長七尺者,俗尚武力,重然諾,敢戰鬥。既與拓跋部聯姻,大帥兵至烏延,其部收到消息後,定然會來增援,並不很好打。”

“哦?”邵樹德有些詫異。身長七尺,豈不是兩米高?如果還身體強健,吃苦耐勞,那可是重步兵的良選啊。他不知道後世西夏的重步兵出不出名,但想來沒藏氏也沒多少鐵甲,其步卒大隊而來,老子就派兵迎戰,難道還怕了不成?

“除了沒藏氏,橫山党項還有哪些傾向於拓跋氏的?”邵樹德看向衆人,問道。

“慶州東山部。”陳誠指着地圖上慶州以北的連綿山脈,道:“無大族,小部落衆多,多附拓跋氏。本來亦是首鼠兩端,然沒藏慶香與拓跋思敬聯姻後,應有不少小族歸降,如今消息不通,不知其出兵沒有。”

大軍纔出徵數日,這些党項部落應還沒反應過來,還得繼續觀察。邵樹德點了點頭,表示已經知曉。

“鹽州吳移四族亦可能投向拓跋。”野利遇略補充道。

還沒玩沒了不是?邵樹德有些無語。幸好自己提前北上草原,又南下橫山,剪除了拓跋氏不少羽翼,不然這老賊黨羽還真不少啊!

宥州就靠着鹽州,吳移四族是人家附庸可以理解,慶州東山党項傾向於他們,也可以理解。再加上南山党項的沒藏氏,好吧,該露的敵人都露出來了,現在只需抓住主要矛盾,即擊敗拓跋氏,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

“下令,今日全軍整頓,明日一早分批出發,前往宥州城外紮營。周將軍所部及綏州屯田兵留守烏延城,看守輜重糧草。”邵樹德吩咐道。

周融有兩千五百人,都是老牌武夫,再加上楊亮、三木和尚帶的三千巢衆屯田兵,幫着大家看守糧草、器械應無問題。

“其餘各部,隨某一起向宥州進發。某倒要看看,拓跋思恭會不會出戰。”

九月八日、九日,夏州軍兩萬五千人依次抵達宥州城北的無定河畔紮營。

邵樹德爬上軍中高臺,仔細審視着元和年間所築的宥州城。

當年爲了防禦吐蕃,城牆修築得很堅固啊,而且還引了無定河水做護城河。根據掌握的情報,拓跋思恭有兵萬人,如果鐵了心守城,這事還真不好辦呢。

“遣人邀戰,看看拓跋思恭應不應。”邵樹德下令道:“另外,派人與經略軍聯絡一下,問問他們到哪了。拓跋思恭多半不願與我野戰,那麼就抄掠周邊好了,我就不信他能把所有牲畜都收回去。宥州城,可沒多大!”

李一仙下去傳令。

很快,數騎從營中奔出,靠近城池後,將數封戰書一齊射了上去。邵樹德仔細觀察着,發現半刻鐘後,宥州城頭上出現了一羣身穿戎服的人,遠遠看着不夠真切,應該便是拓跋氏一大家子了。

那羣人朝這邊指指點點,不停地說着什麼,但絲毫沒有出戰的意思。

這是鐵了心比拼耐心了啊!想耗到我走?

第六章 監軍使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十七章 破騎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1296章 默契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一章 關津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1195章 耐心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四章 掙扎第四章 掙扎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1310章 驚聞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五十章 書稿第四章 州情(一)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五十一章 債務還在客戶這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219章 外港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960章 火熱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039章 入徐第957章 潼關驛第1063章 狠辣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十七章 石橋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1103章 考覈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1018章 東遷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1183章 長白山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952章 離去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1057章 家族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1185章 彙報第969章 朱全昱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1058章 道第二章 三月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1317章 亂平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52章 邯鄲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四章 渭水道
第六章 監軍使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十七章 破騎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1296章 默契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一章 關津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1195章 耐心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四章 掙扎第四章 掙扎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1310章 驚聞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五十章 書稿第四章 州情(一)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五十一章 債務還在客戶這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219章 外港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960章 火熱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039章 入徐第957章 潼關驛第1063章 狠辣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十七章 石橋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1103章 考覈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1018章 東遷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1183章 長白山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952章 離去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1057章 家族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1185章 彙報第969章 朱全昱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1058章 道第二章 三月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1317章 亂平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52章 邯鄲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四章 渭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