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潼關驛

第955章 潼關驛

王師範在洛陽逗留了幾日。

在這裡他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有蕃僧帶着學生在討論橋樑怎麼建造。那是橫跨洛水的石橋,堪稱天津橋第二。因爲需要考慮漕運的因素,這座橋會被建造爲拱橋。

蕃僧煞有介事地在紙上寫寫畫畫,作了一個又一個圓,與學生們認真討論哪種更合理。

王師範親耳聽到蕃僧問學生,如果漕船更高一些,石拱需要造得更大,怎麼設計?這樣會不會坍塌?爲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造一座橋罷了,按故老相傳的口訣便是,左邊幾塊,右邊幾塊,就這麼迭放不就行了?不要問爲什麼,照做就是了。

但這些人偏偏仔細在那分析,說的話也都挺唬人的,王師範反正沒聽懂,但他還是覺得很有意思。

王師範還遇到了記錄洛水、谷水、瀍水寬度、深度的一幫人。他們同樣煞有介事,仔細記錄每年多雨季節河水有多深,下多少天雨,下多少雨。上陽宮畢竟是水景宮殿,以前有過發大水的記錄,爲此玄宗時還修建了兩道堤壩,以御洪水。

這樣做似乎也可以理解。

總之,新鮮的東西還是不少的。王師範看了後,頓覺以前窩在青州那個小地方眼界有些淺了,想不到世間還有如此之多的有趣的東西。

十二月十八,離冬至沒有幾天了,王師範一行人離開了洛陽,往長安而去。

臨走之前,他在坊市內賣掉了財貨,換成了厚厚一迭可以在長安坊市使用的銀元票,輕車簡從前往長安。

爲了保險起見,河南府州軍指揮使韓洙奉命調了五百騎兵護送。

從洛陽往西去長安,當然要過崤函穀道了。

歷經多年戰火的穀道已經恢復了寧靜。

邵樹德最早一批關西移民就安置在這一片。開始是崤縣,後來慢慢擴展到其他地方。

這些党項山民幾乎已經完全變成了唐人的模樣,髮飾、服裝變了,也沒人戴耳環了,只有從口音及食物之中,方能窺得一絲他們真正的來歷。

党項山民張口閉門“邵聖”,以邵聖元從自居,對後來的嗢末、回鶻、吐蕃人呼來喝去,盛氣凌人。

王師範看得津津有味,同時也對他們的軍事傳統非常羨慕。

青州承平多年,又商貿發達,卻是不如這些人吃苦耐勞了。寒冷的冬日,里正一聲令下,鄉勇迅速集結,在曠野之中操練。

看他們認真的模樣,王師範不住嘆氣。

曾幾何時,平盧軍的後裔也是這般勇武,這般吃苦耐勞。然而,精氣神這種東西,最抵不過時光的消磨。不過區區數十年之後,一個個就只想着與外界做買賣,而不是辛苦練習刀矛之術了。

邵樹德治下的這些百姓,第一代人固然勇悍絕倫,第二代或也能保持刻苦訓練的精神,第三代、第四代呢?或許也會墮落吧。

王師範突然發現自己有些多愁善感。

崤函古道,自秦時起,無數人在此廝殺,書寫了許許多多的傳奇或悲歌。但這又如何?崤山依舊在,英雄人物卻已雨打風吹去。

管那麼多作甚?王師範收拾心情,繼續西行。

二十五日,一行人抵達了潼關,住進了館驛之內。

從關城之上可以遠遠看到對岸的風陵渡。此時黃河冰封,凍得結結實實。渡口旁居然還有人進進出出,通過黃河冰面抵達岸這邊的華陰。

來的主要是商徒,帶來的許多河中的貨物,以及最新的消息。

“河中最近不太平,最好不要過去了。”有商徒說道:“我販完這趟布,就去華州姐夫家裡住一陣子,避避風頭。”

“柳二,你聽到什麼消息了?”有人問道。

“河中馬步都虞候封藏之在城外的莊子亂兵洗劫了,死了幾十個人。”柳二說道:“據聞封藏之打算要去莊子的,臨時有事沒去,僥倖逃過一劫。”

這話一出,衆皆驚歎。如果亂兵人多勢衆,封藏之猝不及防之下,估計就像當年的王重榮,直接讓人宰了。

“此事可真?”有人不相信。

河中雖然談不上多安寧,但也有些年頭沒動亂了,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我騙你作甚?河東縣百姓都知道,領頭作亂的軍校名叫陶堅,慈州人,聚攏了三百餘亂兵,王帥都差點嚇得跑了。”柳二說道。

“你莫不是王瑤胯下的馬,怎知他要跑?”有人譏諷道。

柳二聞言大怒,一拍桌子,道:“坊間都這麼說的,這還有假?”

“柳二說得不對。”另外一位操蒲州口音的商徒說道:“這是兩件事。陶堅作亂之後,封藏之大怒,率軍圍殺亂兵,三百餘人盡斬之,皆懸首城門。隨後又遷怒其家人,連殺百餘。前去鎮壓亂兵的軍士起了兔死狐悲之感,隱隱鼓譟,王瑤大懼,連夜奔往夏兵大營。”

這位說得更邪乎,好像他就在現場,就是鼓譟軍士中的一員。

“說得都不對。”呃,今天在場的蒲州商人還真不少,只聽又一稍稍年長之人說道:“其實是夏王令王帥揀選精兵兩千,發往洛陽。虞候李殿成煽動軍士,言‘我等世居河中,自不樂徙,況蒲兵數次出師,死傷頗衆。今又驅我輩上陣送死,與其暴骨沙場,不若據城自守,事成富貴,不成則爲羣盜耳’。”

好吧,一個說得比一個誇張,這位更是繪聲繪色,連亂兵密議的話都有了。

王師範在一旁聽得差點笑出聲。

這話呢,確實像模像樣,也是桀驁武夫的口吻。他們可不一定會權衡利弊,脾氣一發,腦子一熱,什麼事幹不出來?事後再後悔也沒用了,況且也不一定會後悔。

但伱是李殿成什麼人?居然能聽到這麼機密的事?莫不是亂兵之一?

柳二今天被人兩次打臉,有些惱火,反問道:“據城而守?我臨走之時,河東確實人心惶惶,但也沒見誰據城而守。”

“亂兵走到半路才反的,佔了虞鄉縣。而且已經不止兩千人了,不少衙兵聽聞他們據城而叛,紛紛投奔過去,這會怕是三五千了。”年長商徒說道:“絕不會假。我有好友在虞鄉,那邊亂得很。年都過不好,作孽喲。”

柳二心中憋着一股氣,道:“怕是捕風捉影吧。”

“捕風捉影個屁!跟你賭一百緡錢,賭不賭?”年長商徒脾氣還挺大,怒問道。

柳二愣住了,囁嚅着不敢說話。

衆人一看,紛紛鬨笑。

王師範也笑了,不過他的笑更有深意。

邵樹德壓榨附鎮這麼狠,要錢要糧,出兵打仗,這次又要揀選精銳去洛陽,千方百計削弱附庸藩鎮的實力,出事是早晚的。

王瑤本身得位不正,威望不高,封藏之又是公認的邵氏走狗,吃裡扒外之輩,這兩人被河中武人厭惡也就很正常了。

同時也很感慨,一河之隔,兩岸百姓對夏王的觀感卻天差地別。

“罷了,我也不和你賭了,賭贏了也沒甚意思。”年長商徒灌了一口酒,神色悲慼道:“打來打去,把地方上打個稀巴爛才滿意是吧?把李克用引過來纔開心是吧?原來總有人說,河中不會打仗,要打也是在河陽。如今看來,河中搞不好要做了河陽的替死鬼,唉!”

他這麼一說,衆人也都安靜了下來。

“還不如讓夏王直領河中節度使算了。宣武軍他領了,能免稅三年。鄆州打下來了,免稅。青州多半也免稅了吧?河中——唉!”柳二也仰脖灌下一口酒,大聲道:“王瑤有什麼用?我看讓他和王師範一樣,入朝算了,反正都是廢物。”

王師範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柳二,你喝多了,以後還回不回蒲州了?”有人拉了拉他的衣袖,勸道:“別說了。”

柳二也反應了過來,扭頭向那人致謝,閉口不言了。

館驛內人來人往,但氣氛卻越來越壓抑。

王師範心情不佳,也喝起了悶酒。

司空頲到了洛陽,定然是去拜見夏王的。所談之事,他也能猜出一二。

夏、晉之爭,已是箭在弦上。魏博很可能會成爲主戰場,司空頲多半是奉羅紹威之命,來做最後的努力,不出意外的話,最終會一無所獲。

在王師範原本的猜想中,明年二月之後,邵樹德會在相衛之地與河東、魏博聯軍交戰。成德王鎔說不定也會參與進來。

至於滄景盧彥威,這廝應該還是會南下奪取棣州,但那個戰場影響不了大局。焦點還是在相衛甚至是邢洺磁。

但如今看來,河中爆發大戰的可能性大大升高了。邵樹德會怎麼應對?他不覺得自己的攤子鋪得太大了嗎?

或許會以守爲主吧,爭取先拿下兗州、徐州,然後抽出大量兵力北上。但戰局的走向,真的會如他所願嗎?

王師範不知道。他只能長嘆一聲,希望別打得生靈塗炭,波及太多無辜的百姓吧。

乾寧五年的最後一天,王師範緊趕慢趕,終於在日落前抵達了長安,住進了事先安排好的淄青鎮進奏院之內。

時近年關,衙門都已休沐放假。本來以爲可以清閒一段時日,不料聖人聽聞他到來之後,突然傳召,讓王師範很是意外。

匆匆整理一番後,他便進宮面聖了。

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1313章 奔喪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1235章 奴部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1157章 白登山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1251章 柳城第二十章 邙山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1036章 班底第五十章 交易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五十章 大計第三章 牛市第1061章 菜,愛玩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兩個軍亂典型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十五章 天降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隨便侃侃第1078章 秉政第十一章 處理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三章 牛市第十二章 去諸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六章 辦法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1010章 嘗試第989章 試驗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1190章 戰術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002章 彷徨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1271章 郡王第四十章 咸陽第四章 使團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七十章 梳理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1132章 大棋局第四章 掙扎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上供
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1313章 奔喪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1235章 奴部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1157章 白登山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1251章 柳城第二十章 邙山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1036章 班底第五十章 交易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五十章 大計第三章 牛市第1061章 菜,愛玩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兩個軍亂典型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十五章 天降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隨便侃侃第1078章 秉政第十一章 處理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三章 牛市第十二章 去諸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六章 辦法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1010章 嘗試第989章 試驗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1190章 戰術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002章 彷徨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1271章 郡王第四十章 咸陽第四章 使團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七十章 梳理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1132章 大棋局第四章 掙扎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