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

看很多讀者提到分封之事。

我問一句,直到清末,中國有分封嗎?

我的答桉是有,而且很多,世襲土官不就是麼?甚至建國前夕都有。

本書裡主角分封了嗎?

可以說沒有,因爲中原精華之地一個都沒給出去。

也可以說有,因爲草原、南疆分封了不少。

這些地方,你不分封,也得羈縻統治,任命世襲土官,明白嗎?

前文提到能力的邊界是哪裡,這個一定要弄清楚。

很多讀者以爲主角無所不能,在江西都有世襲土官,湖南、湖北各只有百把萬人,貴州幾乎全境土官,四川南部蠻獠占人口多數的情況下,還要把雲南甚至緬北直接控制在手裡,一個都不分封……

怎麼會有這種想法?我很震驚。

雲南那地方,直到清末,主角給兒子分封的地區還是世襲土官爲主,你們的意思是可以羈縻統治,用外姓酋長,不能用皇子?

是不是沒有考慮南方的開發程度?

明朝時湖南湖北已經是熟地了,雲南還是分封,還是給義子,那是好地方嗎?

歷朝歷代的地圖,別看很多地方寫的是正州,實際情況出了縣城二十里,就是言語不通的蠻獠部落。

播州在唐代是正州,實際情況如何?羅氏家族世襲刺史,後來被楊氏奪取,一直世襲到了明朝後期。

正州不“正”,蠻獠遍地,戶口稀少,朝廷命令只在縣城管用,出了城就得與洞主、酋長、首領們商量,這在古代西南很尋常。

南方是一步步開發的,即便龍傲天來了,也沒那個本事說一不二,該妥協還是要妥協。

三國時孫權的地盤內部是什麼情況?恨不得天天打山越。

東晉時代,南方仍然是一個個“殖民點”的形式。

地圖上劃得老遠,又是置某某郡、某某州,一看戶口,幾十戶、幾百戶,也就圖一樂罷了。

那個時代,縣令、太守被蠻獠殺掉並不是新聞……

本書提過好多次,唐代重點開發了江東、江西。

宋代重點開發了湖南、湖北,尤其是北宋末、南宋初,大量北方人口南下,又有支持襄陽的需求,於是對湖南、湖北的開發加速。

岳飛就是在這一片建立根據地。

元朝將大理納入版圖。其實南詔—大理一系國家,對開發雲南幫助極大,教化了很多比他們更落後的蠻夷,發展農耕、紡織,歷經兩宋數百年,給雲南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在南詔出現之前,雲南是什麼樣子?唐代置姚州,只有三千戶,昆明都是蠻荒之地。

南詔奪取昆明後,發現當地啥都沒有,硬是移民屯墾、築城修路,開發了幾十年,才漸漸興旺起來。

南詔兩京之外,最好的地方就是永昌鎮(保山、騰衝一線),其他地方都不行。

元朝滅亡、明朝建立之後,因爲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在之前各個朝代的開發中出了成果,於是開始對廣西、雲南、貴州三省進行開發,且有明一代三百年還完成不了,清朝接力,纔有了現在的成果。

其實即便到了現在,你再看看西南,少數民族自治州不還是一大堆?

這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再回到主角所處的唐末五代,連四川南部都沒開發完成呢。宜賓、瀘州、自貢這些地方,還是蠻獠爲主。四川北部、漢中南部的大巴山區,更是大片的部落區。

都在想啥呢?

最後再說說朱元章。

有人說主角分封和朱元章一樣。

我說不一樣。

朱元章封的藩王,我們一個個數。

1、秦王:西安,書中是西都,三京之一,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2、晉王:太原,書中是太原府,河東勢力老巢,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3、燕王:北平,書中是北都,三京之一,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4、周王:開封,書中是汴州,關東大都會,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5、楚王:武昌,書中是鄂州,湖北道首府,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6、齊王:青州,書中是青州,海貿港口,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7、潭王:長沙,書中是潭州,馬殷首府,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8、魯王:兗州,書中是兗州,朱瑾的老巢,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9、蜀王:成都,書中是成都府,西南核心,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10、湘王:荊州,書中是荊州,原江陵府,荊南節度使理所,比鄂州還好,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11、代王:太原,前文已述。

12、肅王:蘭州,書中是蘭州,隴右重鎮,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13、遼王:廣寧,書中是營州,遼西走廊重鎮,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14、慶王:寧夏,書中是靈州,關北核心,老邵起家之地,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15、寧王:寧城,書中是護聖州,藩王封地。

16、岷王:岷州,書中是岷州,隴右道屬州,其實可以封,但沒捨得封,怕出事。

17、谷王:宣化,書中是新州,其實可以封,但沒捨得封,怕出事。

18、韓王:開原,書中是沉州,遼東道重鎮,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19、沉王:潞州,書中是潞州,昭義鎮理所,對洛陽有高屋建瓴之勢,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20、安王:平涼,書中是原州,京西北諸鎮之一,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21、唐王:南陽,書中是鄧州,洛陽南方腹地,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22、郢王:安陸,書中是郢州,湖北道屬州,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23、尹王:洛陽,書中是東都,三京之一,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24、靖江王:桂林,書中是桂州,靜江軍理所,絕對不可能封出去。

老朱絕大多數親王,都封在內地大城市。

老邵兒子,全在邊地。這些地方即便不分封出去,也是羈縻統治,換個外姓人世襲。

看出區別了嗎?

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階段總結兼感謝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071章 滾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020章 迎駕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1226章 榮譽第九章 埋伏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944章 負擔第1020章 迎駕第一章 基本盤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1178章 外來戶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二章 馴化第十六章 突破第四十章 離奇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十二章 去諸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十六章 發力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1117章 討論第八十章 分裂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1232章 檢閱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西行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1025章 徵行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四十章 軍心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1155章 大冤種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四章 鐵盤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五十章 挑撥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十七章 破騎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十六章 合圍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046章 計劃第949章 亂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六章 東面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七十五章 倉皇
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階段總結兼感謝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071章 滾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020章 迎駕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1226章 榮譽第九章 埋伏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944章 負擔第1020章 迎駕第一章 基本盤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1178章 外來戶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二章 馴化第十六章 突破第四十章 離奇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十二章 去諸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十六章 發力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1117章 討論第八十章 分裂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1232章 檢閱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西行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1025章 徵行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四十章 軍心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1155章 大冤種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四章 鐵盤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五十章 挑撥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十七章 破騎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十六章 合圍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046章 計劃第949章 亂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六章 東面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七十五章 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