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腐朽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契丹牧民趕着牛羊,在水草豐美之地放牧。

他們愁容滿面,時不時派人前出,觀察敵人的動向。

車蟒蟒,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龐大的車隊之中,軍士們一邊嚼着乾酪、醋餅、肉脯,一邊前進。

他們外緊內鬆,步弓下了弦,甲冑、長槍置於車上,輕鬆地趕着路。

斥候遊騎在附近活動着,遇到契丹騎手,他們也不硬來,回去彙報便是。

這個時候就很考驗指揮官的水平了。

敵人大隊前來,行走在蒼茫的草原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打還是佯攻?你要好好判斷一一士兵的體力、精力是有限的,不要隨意揮霍。

從士兵角度而言,敵人大舉來攻,不一定是真的。或者即便真來了很多人,他們也不一定有那個決心,耗費數倍的傷亡來和你硬拼。

不要慌亂,越慌,體力消耗越快,注意力越難以集中。

敵人夜間突然襲擊,擂鼓叫喊不要慌,該睡覺的睡覺,需要你的時候自然會有人喊你起身。訓練充分、經驗豐富的軍隊,一般都遇到過敵人夜間襲營的情況。黑燈瞎火之下,你要有在敵人干擾之下睡覺的能力,不允許隨意起身,否則可能會被友軍當敵人射死,而他有功無罪。

敵人在前方挖斷道路,阻你前進,不要慌,車隊變陣,取土填平就是。誰挖土填土,誰前出警戒,誰休息預備,都有規定,不要隨意耗費體力。

敵人燃燒柴草,製造煙霧,不要慌,聽到聲音,用箭矢驅趕敵人即可。這麼空曠的地方,這麼大的範圍,煙霧的效果很有限。

其他的小技巧還有很多,這都是合格的職業武夫本該具備的素質。

經驗豐富的統帥、業務嫺熟的基層軍官,外加漠視生死、敢打敢拼的底層士兵,這三個組合在一起,輔以正確的戰術和適當的裝備,只要運氣不是太差,一般很難戰勝。

如今戰場上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從七月初三離開建安山城北上以來,整整四天時間,龍武軍使劉鄆率領六千步卒、三千夫子一路北上,大小十餘戰,以數十人傷亡的輕微代價,順利抵達了安市城以南數裡的山腳下。

紮下營盤之後,夫子上山砍柴、割草、取水,輔兵照料牲畜,給戰兵做飯,一切井井有條。

走了這百餘里,大夥早看出來了。契丹騎兵就會騎馬射箭,讓他們近戰肉搏,簡直笑死人。那個長期騎馬搞成的羅圈腿就不提了,光那可憐的裝備,荒疏的技藝,就註定了他們啥也不是。

以前真是太保守了,早知道這麼爛,就該殺上門去,砍他孃的!

「軍使,昨日有斥候來報,看到契丹牧人放牧牛羊。由此觀之,附近多半有部落駐地。不如將其找出來,我等殺上門去,端了他們的部落,將牛羊財貨掠走,既可補充軍資,又可將他們遠遠驅離。」王彥溫大膽建議道。

劉鄂聞言吃了一驚,王彥溫膽子還真大。不過仔細想想,可行性還是很高的。

雖然是遊牧部落,但並不代表他們每天都在遊動。事實上在紮下營地,開始放牧之後,在這片牧場的牧草消耗完之前,他們是不會轉場的。

而轉場搬遷也是樁繁重的體力活,必須全家男女老少一齊上陣。如果找到他們的牧場,派遣騎兵快速突襲,他們是不可能逃掉的,除非有人遲滯阻攔,或者乾脆放棄家當騎馬逃跑。

「算了,就五百騎兵,這是追打落水狗的殺手鐗,不能輕易浪費。」劉鄂最終否定了王彥溫的建議,道:「方纔斥候來報,安市城處於半廢棄狀態,沒有敵兵守禦。我看還是先佔下這塊地方,休整一番,囤積

糧草器械,再做他圖。」

「是。」見主將不想冒險,王彥溫也不強求,立刻應下了。

從積利縣到建安山城約二百里,從建安山城到安市城百餘里,在這三個地點囤積物資,派駐士兵,糧道將相當穩固。蓋因這三座城池都是高句麗時代的山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契丹又缺乏攻堅能力,從這些後勤節點中的任意一個出發,派主力部隊押運糧草,幾天時間就能抵達下一地,契丹人很難將其截斷。

只要後勤不斷,你能奈我何?

阿保機若知機,這會就該大力極強步兵建設。光靠騎兵,可沒法打勝仗。

七月初七,龍武軍甲士千餘人沿山道而上,進佔了空無一人的安市城。隨後全軍拔營起程,至山城內休整,同時派信使向東疾馳,聯絡東路軍。

******

東路軍出發比較晚,但行軍速度非常快。主要原因是此地沒有契丹勢力,屬於內線行軍,因此從平海縣出發之後,進展極速,待收到劉鄂傳來的消息之時,他們已過石汪縣了,正往橐駝灣而行。

領軍的統率是趙王邵嗣武,但實際統籌軍務的則是歸德軍使符存審。

邵嗣武知道自己的能力還不足以統御大軍,因此一路上多看、多學、多問,並不干擾符存審的決策。

閒暇之時,他則不斷翻越古籍,從前燕慕容氏與高句麗交戰開始,任何一份史料都不放過,如地學習,以做到心中有數,免得軍議之時一開口就遭人輕視。

「符都頭,劉將軍行軍好快,要不要讓他們放慢腳步?」路邊休憩之時,邵嗣武比劃了下地圖,問道。

「殿下,劉將軍也是宿將了,自然知道該怎麼做。」符存審溫和地說道。

「好。」邵嗣武從善如流。

「安市城一下,契丹人多半就坐不住了。」符存審說道:「殿下,我等需儘快與渤海人匯合,領取糧草之後,大舉西進,與龍武軍匯合。」

安市城大名鼎鼎,但其實是一座非常罕見的土城(海城市東南八里鎮英城子故城)。城牆沿山脊土築而成,城周八里,城內有泉水。

從這裡北上,離遼陽就很近了。而契丹是不可能忍受遼陽爲夏軍所據的,勢必要爆發大戰。而這會,他們多半已經在召集丁壯,準備下血本圍攻孤軍北上的龍武軍了。

歸德軍與渤海聯軍大舉西進,是減輕龍武軍所面臨的軍事壓力的最好辦法。

「殿下、都頭,烏光贊來親兵匆匆而至,稟報道。」

符存審默不作聲。

邵嗣武看了看他,沉穩地坐了下:「讓他進來。」

「遵命。」親兵領命而去。不一會兒,烏光贊和兩名隨從趕至。

「參見大夏趙王殿下,參見符帥。」烏光贊大聲道。

「免禮。」邵嗣武伸了伸手,道:「烏大郎前來,可是告知我糧草道已至?」

「正是。」烏光贊連忙說「十萬石稻穀,已運至敝國鴨綠道府。府尹正組織民夫向西轉運,不日即可抵達烏骨城。

「太好了!」邵嗣武沒忍住心中的激動,脫口說道。

說完之後,微微有些後悔,還是沒沉住氣,於是轉移話題掩飾道:「不知渤海大軍何在?」

烏光贊聞言有些尷尬。

他不好意思說渤海國已經被契丹打怕了,從上到下不想再去招惹這個兇惡的敵人。國中固然有主戰派力求出兵,收復扶余府等失地,但主和派更多,他們只想苟延殘喘,偏安一方,已經完全失去了鬥志和血腥。

宰相烏焰度毫無疑問是主戰派。但他現在也無法壓倒整個朝堂,無法讓那些主和派改弦更張。更可怕的是,勃海王也有些畏

懼,舉棋不定,始終下不定決心。

烏光贊對此也很無奈。

最近幾個月,他奔來走去,實在是忙得腳不沾地。先從洛陽返回渤海,向國王稟明大夏新朝皇帝欲冊封他爲渤海郡王的消息。

國主一開始還嫌爵位小。

前唐之時,渤海主都封王,爲何夏朝不肯封王?只願意給個郡王爵位?

不過在宰相烏焰度的勸說下,渤海國主最終還是同意了,派遣使團前往洛陽,求冊封。

封爵這個其實都是小事了。反正勃海王關起門來都是做天子,親王、郡王什麼的,就是個虛名罷了,影響不大。

真正的大事,還是如何抵禦契丹,這是關係到渤海國生死存亡的大事。但如今朝中顯然吵得不可開交,這讓烏光贊血都冷了,大失所望。

渤海國立國久矣,沒想到腐朽至此,嗚呼哀哉!

邵嗣武也從烏光讚的臉色察覺出了什麼,心中不悅,道:「渤海國主到底什麼個想法?契丹八部夷離堇耶律億率軍西征,國中空虛,此時不進取,何時才能收復失地扶余府等地淪陷契丹不久,人心還想着渤海,正是一舉收復的大好時機,何瞻前顧後?」

「整頓兵馬需要時間。」烏光贊掩飾道。

「渤海立國二百年,寧無血性男兒耶?」邵嗣武還是很不高興,道:「送十萬石稻穀,便指望他人爲你收回國土,何其愚蠢?烏大郎速速回返上京,勸說貴國國主,請發大兵,西進潢水也好,南下與我匯合也罷,皆可。契丹這種毫無底線的蠻子,就該趁着機會一舉拔掉。即便滅不了,也要削弱其實力,可懂?」

烏光贊何嘗不懂,但他已經對朝堂絕望了。

「好教烏大郎知曉。我大夏天兵已經攻佔建安、安市二城,俘斬契丹賊兵萬餘。」邵嗣武又道:「此賊,容易對付得很。別耽擱時日了,速回。」

-

到進行查看

.

/60//.

晚唐浮生

第三十六章 雷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五章 巡第1325章 誘惑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四十章 班底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590章 籠中人談談兵法第十九章 河內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一章 關津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1008章 共贏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十一章 使者第五十一章 恨!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三十章 覆滅第952章 離去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九章 埋伏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十章 京師(一)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1179章 百態第1185章 彙報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103章 考覈第八十章 入京第1119章 反覆第八章 上下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十三章 花巧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十八章 耐心第一章 二月第1089章 演戲第1227章 內情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章 掙扎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十四章 議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1318章 入晉陽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六十二章 車第三十六章 雷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970章 試探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十二章 報告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1195章 耐心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九章 焦躁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二章 包圍網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章 林場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12章 李遁第五十章 夾擊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1122章 錢氏第六章 夏、皋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1060章 做事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三章 好友
第三十六章 雷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五章 巡第1325章 誘惑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四十章 班底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590章 籠中人談談兵法第十九章 河內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一章 關津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1008章 共贏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十一章 使者第五十一章 恨!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三十章 覆滅第952章 離去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九章 埋伏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十章 京師(一)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1179章 百態第1185章 彙報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103章 考覈第八十章 入京第1119章 反覆第八章 上下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十三章 花巧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十八章 耐心第一章 二月第1089章 演戲第1227章 內情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章 掙扎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十四章 議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1318章 入晉陽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六十二章 車第三十六章 雷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970章 試探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十二章 報告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1195章 耐心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九章 焦躁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二章 包圍網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章 林場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12章 李遁第五十章 夾擊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1122章 錢氏第六章 夏、皋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1060章 做事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三章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