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議論

巡視農田,與農人展望八月秋收的場景。

檢查河道,和船工談談洪水肆虐時淤塞的問題。

孟、懷之間的二等國道又復工,會一直建設到八月初。

修武煤礦人手短缺的問題長期存在,各方一直在抱怨。

河陽的荒地不是太多了,以後打獵的機會會越來越少,現在要抓緊。

最後還不能忘了與天雄軍的大頭兵們多親近親近,他們纔是這個亂世之中賴以富貴的最大保障。

以上便是邵樹德在河陽樸實無華生活。

他很忙,真的很忙。已經有一陣子沒沾女人,因爲他一直耐心關注着中原戰場的局勢。

“淮寧軍一部攻蒙城,昨日克之。楊師厚率衆退入濠州,降楊行密。行密令其刺常州,與錢鏐交戰。”

“淮西將崔洪奉節度使折嗣倫之命,率部進入壽州,囤積糧草、器械,準備攻廬州。”

“佑國軍丁會部已在隨州整頓、補給完畢,正往安州方向開進,不日即可接戰。”

“威勝軍圍攻襄邑月餘不克,會逢大雨,朱全忠引兵救援,遂退保柘城。”

“鐵騎軍突襲尉氏,燒樑人積粟萬餘斛。”

“定難軍至宿州臨渙縣,邑人殺縣令而降,又進至符離,張廷範遣將率軍萬餘來援。大雨如注,定難軍遂退回臨渙。”

“傳聞楊行密使者不斷進出徐州,感化軍節度使張廷範搖擺不定。”

“折帥令堅銳、忠武二軍復攻尉氏,二軍已出師,因大雨而阻於途。”

“朱友裕再攻中牟,天德軍、河南府州兵聯手迫退之。”

“王檀、朱友倫、華溫琪率軍入滑州,收復酸棗,又破鄭州陽武,滑東諸縣皆背朱珍而復歸全忠。”

“單州刺史怒斥朱珍,不納貢賦,珍引兵攻之。”

“朱瑾、朱威仍在圍攻濮州,死傷慘重。”

邵樹德將一摞摞軍報整理出來,交給二郎邵承節,讓他大聲讀出來。三郎勉仁、四郎觀誠懵懵懂懂地聽着,目光在父兄身上不停打轉。

“朱全忠實際掌控的,不過就汴、滑及半個宋州罷了。曹州在朱珍手裡,單州多半要被朱珍料理乾淨,徐、宿二州孤懸於外,張廷範堅持到現在沒背棄朱全忠,已經很夠意思了。”邵樹德點評道:“朱全忠,目前實控戶口不過百餘萬罷了,不足爲慮。”

“竟然還有百萬之衆?”三郎勉仁有些吃驚。

“月奴該好好讀書了。”邵承節轉頭看了下弟弟,道:“單一個宋州,承平時節便近百萬人口,這會雖然少了一些,但七十萬還是有的,這裡沒太遭過兵災。”

邵勉仁唯唯諾諾,不敢反抗兄長的“虎威”。

邵承節偷笑了一下,很快就吃了一個爆慄。

“朱全忠,現在實力與朱瑾、朱威無異。可能要更差一些,二郎,你來說說全忠比朱瑾差在哪裡。”邵樹德問道。

“回父親。”邵承節說道:“差在人心。”

“仔細說說。”

“全忠在許州大喪師徒,倉皇北奔,內部人心動盪,惶惑不安。朱瑄、朱瑾當年連吃敗仗,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但他們熬過去了。朱全忠如今必定在想着辦法穩定人心,翻盤取勝他早已不做此想,能維持目前的局面就不錯了。”

“接下來汴州會出什麼問題?”

“全忠怕是無錢發賞賜。”邵承節說道:“七八萬兵馬,對他如今的地盤來說太多。糧食是夠吃的,但錢帛不夠。或許可以照常發一段時間,但今年糊弄過去都很吃力,遑論明年?”

“你能想到這些,很不錯了。”邵樹德誇獎了一句,道:“曹州朱珍現在打的什麼主意?”

“待價而沽罷了。”

“如何個待價而沽?”

“無非想與阿爺講講條件,效許州趙氏舊例,弄個節度使噹噹。”

“若你來與朱珍談,會怎麼做?”

“許給他得了,讓他出兵攻朱威、朱瑾。”邵承節回道。

邵樹德揚起的手沒有打下去,收了回來。

“許給他何處?”邵樹德問道。

“不如讓他出鎮江陵。阿爺讓朝廷寫份旨意,任朱珍爲荊南節度使。”

“朱珍有那麼傻嗎?”邵樹德問道。

“阿爺至今未悔過諾,言出必踐,朱珍若不想死,只能答應。”

“朱珍會答應嗎?”

“十有八九會。”

“吾兒,你不瞭解這些武夫。”邵樹德站起身,倒揹着雙手踱了幾步,道:“這些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目前許州行營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汴州那邊,朱珍自在得很。他會看不清自己,會認爲自己有價值,沒那麼容易就範,總想要更好的條件。”

“這……”邵承節確實沒法理解這些武夫的心理。

“況且,朱珍還指望着楊行密、李克用等人出來攪渾水呢。若局勢有變,他就更有價值了。比如,算準我爲了解決濮州問題,會對他讓步。”邵樹德冷笑道:“況且,朱珍也未必願意去南方。”

“我知矣!”邵承節突然說道,臉上是一片明悟之色,好像想明白了什麼。

“說說看。”邵樹德鼓勵道。

“朱珍想要徐州!”邵承節說道:“他是豐縣人,若能出鎮徐州,便算榮歸故里。阿爺不妨許他感化軍節度使之職,領徐、宿、濠、泗四州,濠、泗在楊行密手裡,讓他與楊行密爭鬥。”

“你又想得簡單了。”邵樹德失笑,道:“朱珍沒那麼傻。我若許他徐州,他確實可能降,但之官後,定然會結好楊行密,而不是與他爭鬥。再者,徐州乃中原重鎮,如何能輕易許人?萬事想着走捷徑,這心思可要不得。懂了嗎?”

“懂了。”邵承節老老實實應道。

三郎、四郎默默看着兄長被訓,不出聲。

“說實話,荊南我都有點捨不得給出去。”邵樹德突然說道:“與其給朱珍,不如給趙匡凝。如果他有本事拿下江陵府,夔峽也一併送給他又如何?至少襄陽給我留下了。”

趙氏兄弟對江陵是有執念的,數年來一直在摻和那邊的事情,忙得不亦樂乎。其實邵樹德對他們有些不太滿意,治理地方不在行,打仗水平也一般,出兵出力也不是特別積極,感覺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於燕北局勢,吾兒怎麼看?”邵樹德坐回了虎皮交椅,問道。

“李克用定然會出兵北上。”邵承節不假思索地說道。

“他是你大伯,如何直呼其名?”邵樹德眼一瞪,說道。

“阿爺你有時候也直呼大伯名諱。”

又一個爆慄打下。

邵樹德認真地說道:“他是我兄長,也是你大伯。他若願降,異日封他親王又如何?我的兄長自然有資格當親王。你那些堂兄堂弟,也可以富貴。在這件事上,我從來沒有誆騙任何人。你大伯雖然感情用事,但他不傻,我若全是一片虛情假意,你以爲他會對我有什麼好臉色?你孃親就很明白這一點,逢年過節禮數從來不缺,是真的在維繫這門親戚。以後學着點!”

“明白了。”邵承節應道。

三郎、四郎看看父親,又看看兄長,繼續旁觀。

“李……義兄已經將景州還給了盧彥威,班師回幽州。王鎔鬆了口氣,遣使奉上十萬緡錢、二十萬匹絹。這是我剛剛收到的消息。”邵樹德說道:“李克用,多半已在幽州聚集大軍,要發往燕北了。”

“阿爺,可否邀契丹一起出兵,夾擊晉人?”邵承節問道。

“契丹人怕是沒那麼傻。”邵樹德說道:“契丹,經過幾十年發展,現在也是一個強盛的勢力了。算上被其役使的室韋、奚、霫等部落,出個十餘萬騎不成問題。我、契丹、河東三方,互相都覺得對方有威脅。契丹人沒本事攻入幽州,但他們擴張的野心十分巨大,西面盯着奚人牧場,東面看着渤海、女真,南面欲入營、平,北面欲征服韃靼。與他們合作,你要讓出什麼?奚王已有意投靠,莫不是把去諸的人頭送過去?”

邵承節連連搖頭。他現在也知道奚人是對付契丹的一個極好抓手,輕易不能丟掉。

這個部族與契丹相愛相殺數百年。

國朝早期,契丹居松漠,在北面,奚人在南面,爲饒樂都督府。

武后年間,契丹反叛,被平定,遭受重創。奚人趁機背刺契丹,盡佔其牧地,潢水大部爲其所有。後來契丹慢慢收回了一部分牧場,但他們緊接着又造反了。

開元年間,契丹復叛,至開元末,在唐廷的打擊下實力大衰,已淪爲奚王附庸,地盤日漸縮小。“自此,契丹中衰,大賀氏附庸於奚王。”

這個附庸期相當之長,一直到奚人犯了錯,被幽州鎮大破,契丹趁機反咬一口,攻奚人。但那時候奚人還不至於無還手之力,真正被打得狗一樣還是在僖宗光啓年間。

也就是說,奚人真正破落也就十幾二十年時間,現在成了契丹的附庸,但心氣未衰,還有可爲之處。

“奚王欲投我,我不會將他交出去。契丹又要營、平,義兄不會答應。從這點來看,我和義兄更該一起打契丹人。”邵樹德突然笑了。

契丹人對營、平二州也有執念。

李盡忠、孫萬榮的營州叛亂就不談了。就說這會,他們對幽州控制下的營、平二州是必欲奪之而後快,卻不敢動手。

歷史上真正拿下,還得到劉守光時期。他與父親劉仁恭愛妾通姦,事敗後造反,殺兄囚父。劉仁恭幼子、平州刺史劉守奇大駭,率軍降契丹,阿保機令其鎮守平盧城有一說一,耶律阿保機對漢官是真的信任。

自此到了後唐年間。當年帶着一點點人投降契丹的盧文進,被阿保機安置在平州,這廝居然拐帶着契丹、奚、漢人數萬投降後唐,營、平二州又離開了契丹。

當然後唐末年,契丹重新奪回營、平。

可見他們對這兩個頂着他們柔軟腹部的地方非常重視。

“既如此,不妨與大伯聯兵,分食契丹?”

“那對義兄有什麼好處?”邵樹德笑道:“北邊就是一筆爛賬。三家人大眼瞪小眼,都投鼠忌器。不過能把晉軍吸引到北邊就是賺的,看來得派出使者了,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義兄還會不會信我了……”

邵承節本想笑,但死死憋住了。

大伯再傻,這次定然不能被騙了。除非父親親自出馬,不過多半也沒用了。怕是甫一見面,大伯就要將父親擒下,未必會殺人,但絕對要出了一口惡氣再說。

北邊的局勢,確實有點亂。不知道還能不能拖延,哪怕幾個月也是好的。

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六章 茅店第三章 四月第十五章 出招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四十章 會蕭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章 調查(三)第1112章 大至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1219章 外港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十章 殘局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十二章 破襲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十四章 韃靼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948章 壓力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052章 邯鄲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311章 調動第1218章 得意第八十四章 慕闍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1235章 奴部第1223章 生擒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211章 止損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1061章 菜,愛玩第七章 三北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070章 歸期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十五章 條件第996章 掃潢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1071章 滾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三十章 擊破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1089章 演戲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1110章 逃第十七章 勸說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025章 徵行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十八章 勸第1327章 杜光乂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十三章 安休休
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六章 茅店第三章 四月第十五章 出招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四十章 會蕭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章 調查(三)第1112章 大至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1219章 外港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十章 殘局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十二章 破襲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十四章 韃靼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948章 壓力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052章 邯鄲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311章 調動第1218章 得意第八十四章 慕闍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1235章 奴部第1223章 生擒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211章 止損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1061章 菜,愛玩第七章 三北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070章 歸期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十五章 條件第996章 掃潢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1071章 滾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三十章 擊破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1089章 演戲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1110章 逃第十七章 勸說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025章 徵行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十八章 勸第1327章 杜光乂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十三章 安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