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勾連

大軍離開延州,進入綏州。

其實邵樹德想常年蹲在陝州,一直996盯着朱全忠、李克用來着。

但這不是玩遊戲,晚唐風氣如此,軍士們要見到家人,不然不開心。不開心戰鬥力不行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會搞得大帥很不開心。

大頭兵們人權太好了,坑!

還喜歡多嘴怪話,喜歡串連鼓譟,喜歡邀賞請功。

建中之亂時,前去平叛的涇原軍抵達長安,朝廷的供應其實是足的,但菜色不太好,據聞只有糙米和蔬菜(“飯菜粗糲”),讓軍士們極爲火大,再加上沒有其他賞賜,便成了造反的導火索。

講真,換在其他朝代,大頭兵們吃飽飯就可以了,還有嫌棄粗茶淡飯的?

但我大唐自有國情,麼得辦法。

抵達龍泉縣後,邵樹德下令鐵林軍副使野利遇略帶着部隊先回靈州,軍士們歡聲雷動。

邵大帥只能苦笑。

他打算在綏州停留一些時日,這是他的起家之地,他想多看看。

綏州已經開始了春耕,種的是粟米和春小麥。

水澆地種麥,旱地種粟,多年來一直如此。

綏州刺史名叫李昌遠,剛剛上任,從朝中投奔而來,之前任起居郎,轉翰林學士。沒想到連這個也不想做了,經杜讓能推薦,得授綏州刺史。

杜讓能在信中稱他“魁梧博厚,寬裕溫良,蘊是粹和,發爲符采”,又“韜經濟彌綸之望,爲言語侍從之臣”。

對此邵樹德只是笑笑,此人在杜讓能的夾袋排序雖然不低,但肯定不靠前,不然絕對帶去涼州了。

李昌遠新官上任,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帶着州府一干人“躬耕”做表率。

四月十四日,趙玉在綏州產下一女,邵樹德大喜,當場取名“采薇”。

十六日,杜讓能一行人的車駕抵達了龍泉縣,邵樹德將其迎入縣內。

“聽聞靈武郡王有弄瓦之喜,老夫在此恭賀了。”杜讓能穿着便服,皓首須髯,風度翩翩。

邵樹德卻覺得杜讓能的白髮變多了,以前是黑白夾雜,現在幾乎全白了,看來這陣子心力交瘁啊。

“杜相跳出是非圈,亦堪一賀。不如今日置酒飲宴?”

“罷了,老夫不勝酒力,恐要出醜。聽聞石佛寺甚雅,不如前去飲茶?”

“可。”邵樹德道:“便去石佛寺。”

他知道杜讓能肯定有話要說,挑個清淨高雅的地方,好一抒胸臆。

邵樹德招來蕭氏,讓她知會趙玉一聲。

蕭氏應允後,上前給杜讓能行了一禮。

“已是多年未見賢侄女了,蕭相可好?”杜讓能看着出脫得愈發漂亮的蕭黛,笑問道。

“阿爺在河州,嘗言清靜無爲、平安是福。每日聞山中鳩鳴,賞村邊杏花,聽泉音繚繞,享園中瓜葵,愜意安樂,甚爲舒心。”蕭黛笑答道:“賢叔去涼州,亦可多看看那七裡十萬家之盛景,城頭彎月、斷腸琵琶,妾也只在書中聞知呢。”

杜讓能笑了,見邵樹德已經走遠,低聲道:“賢侄女才貌雙全,自可得千般寵愛。老夫有一言,聽過便算。靈武郡王是念舊情之人,切勿爭。爭,未必有效,不爭,或收奇效。”

說罷,便離開了。

蕭黛又行了一禮。

這段日子,趙玉有孕在身,除偶爾有個把侍女侍寢外,大部分時候是她一人服侍,夜夜承恩,雨露澆灌,本還有些小心思,現在一想,確實操切了。

車駕很快進到了石佛寺之內。

僧人忙着去碾茶,邵樹德與杜讓能相對而坐。

“老夫離京之時,聽聞朝廷欲晉朱瑄爲魯國公、朱瑾爲郯國公,此或爲靈武郡王之手段?”

“小小名爵,朝廷難道不允?”

杜讓能輕笑。

好一個“小小名爵”!確實,朝廷濫封名爵,雖多止於一代,但確實濫了。現在郡王已經不太能滿足一些大鎮藩帥的胃口,再下去是什麼?尚書令敢給嗎?親王是不是要封?

“老夫亦知此舉意在全忠。”杜讓能道:“如今敢問靈武郡王,可知全忠用兵,最大優勢在何處?”

“兵精糧足,運兵運糧耗費低。”邵樹德說道。

河南道,雖不如河北富庶,但卻是國朝排第二的經濟重鎮,人煙稠密,錢糧多是肯定的。

國朝初年,河北既富裕,又能打,到了這會,河北富是富,但卻沒有河南能打了。

人家被各路人馬禍害得那麼慘,安史之亂後戰火就沒平息過,淄青、淮西這兩大爛瘡,一直刺痛着大唐的神經,不得不調兵平叛。及對河北、山南用兵,也需河南藩鎮出力。

也就是說,在其他地方百姓休養生息,生活相對安定的時候,河南一直動盪不休,軍事化的動員極其頻繁,百姓一遍又一遍接受着戰爭洗禮。

到了後來,黃巢、秦宗權等人鬧來鬧去,讓河南百姓的武風、組織度、狠勁又上了一層新臺階。邵大帥也很喜愛河南兵,一有機會就去招募。即便出於不想用自家靈夏丁口的原因,但如果河南人不能打,他絕對不會這麼做的。

能打,還有錢,這兩個看似互相矛盾的東西,在河南這塊地方怪異地結合在了一起。

“兵精不精老夫不懂。但運兵耗費低是真的,靈武郡王能看到此點,頗爲不凡。”杜讓能先恭維了一句,又道:“艱難以後,劉晏主持漕運,中原水系四通八達,以汴水、淮水爲基,淮汴水路至山南、淮南,溝通江淮;淮潁路至淮西,溝通忠武軍乃至佑國軍;淮泗路直下徐州,通達兗州。其間更有蔡、渙、渦、汝、伊、洛等河流縱橫其間,有溝渠連通彼此,全忠至今仍遣人清淤,皆可通船運。”

簡而言之,朱全忠的地盤,從西邊到東邊,從南邊到北邊,航運發達,運兵運糧,數日可達,成本還非常低廉。

人家的兵也不差,錢糧比你多,內線作戰,調動方便快捷,成本還低。沒有走兩千裡地打仗這種極其動搖士氣的事情,再一堅壁清野,限制你騎兵的活動範圍,他還有船運,你糧道都抄截不了,打起來必然處處憋屈,煩躁無比,感覺空有一身力氣使不出來。

“靈武郡王去歲出師,老夫也找人問了,癥結便在補給。”杜讓能道:“單靠渭北、華州,是支持不了多少人馬東進的,勢必要從靈州運糧草南下,那麼河東、河中二鎮便至關緊要了。若無把握攻滅,最好不要動用武力,或可附庸之。機會只有一次!”

邵樹德對杜讓能如今的態度有些驚訝,這是“自暴自棄”了嗎?

附庸河中,確實也是他的第一選擇,一旦動用武力,事情就複雜了。李克用插手後,戰場上勝負不談,他在上游的嵐、石等州使用各種手段,截斷黃河水運就夠噁心人的了。

杜讓能的話,其實還有一個隱含意思沒明說,那就是打朱全忠是錯的!該打河東!

他不是穿越者,不知道朱全忠未來會怎麼發展,他只知道朔方、河東連成一片,兩千餘里黃河成水運通途,不再受人威脅,然後從澤潞、陝州兩路出兵,山南東道再出偏師,拉上其他方鎮,一起攻河南。

“杜帥還是客氣。”邵樹德笑道。

其實沒什麼對或者錯的。

想同一時間只一線開戰,那是理想情況,適合西北那種單純低端的環境。到了中原,還如此奢望本就不應該。

李克用那種衝動型的不談,朱全忠絕對是有自己的戰略規劃的,但他依然免不了幾面作戰。與之相比,朔方軍已經輕鬆多了,就一面有敵。

更何況,這本來就有假道滅虢之方略的一部分,東出之戰果,何止殺的那些汴兵、擄掠的那些百姓,陝虢二州纔是第一戰果。

杜讓能在綏州待了數日,隨後便與家人一起,西行沿着夏、宥、鹽、靈,前往涼州。

邵樹德親自送行數裡。

老頭這是給了個“隆中對”麼?難道已經不“愛”朝廷了?

……

韓全誨帶着人馬離開了長安。

他在渭橋倉登上了一艘漕船,順着渭水直下,很快抵達了渭口。

這裡有轉運院,漕船多在此集中。

“爲何不直入大河?”韓全誨身邊帶着數十隨從,兩百神策軍衛隊,個個盔甲鮮明,賣相極佳。

轉運院主官轉運使看不起韓全誨,但也不敢得罪他,只能答道:“韓宮監,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例來如此,漕船型制不同。關東錢糧,自汴水運至河陽河陰縣後,用河船轉運至陝州,再陸路輸往渭口。”

韓全誨有些失望。

“罷了。中流砥柱那一段,行船我亦不願。去關西驛,換馬!”韓全誨大手一揮,道。

關西驛當然沒有這麼多馬匹給他們換,但邵樹德已有吩咐,軍中會給予他們方便。到關西驛的時候,直接領兩百多匹馬,然後一人雙馬,從潼關渡河至風陵渡,走河中、昭義、魏博這條路線前往兗、鄆、徐三鎮。

是的,韓宮監抖起來了,這次三鎮都是他爲正使,一個個宣旨過去,繞一大圈。

當天下午他們就渡過了黃河,隨後一路緊趕慢趕,數日後抵達了絳州。

從這裡往東,有溝通晉、絳與澤、潞間的大驛道,即烏嶺道。

使團宿在驛站。當天晚上,絳州刺史王瑤設宴招待。

酒過三巡之後,王瑤“不勝酒力”,到房間內休息。

半晌之後,一人也匆匆而至。

“王使君。”

“封使君。”

二人相對行禮。

沉默了一會後,王瑤最先沉不住氣,問道:“靈武郡王可帶來什麼話?”

“大帥讓王君稍安勿躁。”封渭看着這個急躁無比的男人,心中對他的評價又降低了一層,道:“王公尚在,此時便欲相殘耶?”

王瑤聞言點頭,但還是抱怨道:“我父竟不欲傳位親子,是何道理?”

“絳州兵馬,可都能牢牢掌握?”

“自能掌控。”王瑤信心十足地說道。

他與王珂是兩類人,非要比的話,可能跟接近已經死掉的王珙,只不過沒他那麼勇武、殘暴罷了。

王瑤依然還是個武人,對軍隊的掌控肯定不是王珂那種人能比的。

但是,他也只能掌控絳州一地。河中府、晉州、慈州、隰州等地的軍將表面上與他關係不錯,但誰知道他們內心是怎麼想的?或許只是看在父親的面子上,維持個表面客氣罷了。

“王帥身子骨如何?”

“大兄過世後,一夜白頭,形容憔悴。”

封渭不太好意思問王重盈還能活多久,但他心中已經有數了。

本來就有病在身,正常休養的話估計還有好幾年可以活,但經歷了喪子之痛的打擊,還能活多久就很難說了。

聽聞上次強撐病軀,甘冒嚴寒風雪,至墓前血祭兒子,回來後就病倒了,一直在牀上躺了個把月纔起來。到現在還是一副病懨懨的樣子,到軍府視事的次數少了很多。

“王使君,軍府諸將、幕府僚佐,多走動走動吧。”封渭提醒道:“你是王帥之子,即便被人發現勾連將佐,王帥如今這個樣子,頂多呵斥兩句,不會拿你怎麼樣的。”

就兩個成年兒子,王珙死了,難道再把王瑤逼死?爲侄兒鋪路?

王重盈若真能如此,封渭倒要對他刮目相看了。

“封使君所言極是。”王瑤頓了頓,又問道:“靈武郡王真許我當蒲帥?”

封渭板起臉,道:“我主言出必踐,說讓你當蒲帥就當蒲帥,勿疑。”

王瑤這才安心。

“幕府判官封充、晉州別駕封衡、河中軍校封藏之,皆可多加聯絡。”封渭又道。

封充,前國子監大學博士封翰卿之子,母渤海高氏,祖母崔氏,本人娶了太原王氏之女爲妻,在幕府任判官。

封衡,前京兆府長安尉封茂卿之子,妻河東薛氏,任晉州別駕已三年。

封藏之,前左拾遺封挺卿之子,與兄長們不一樣,作爲幼子的他棄文學武,在河中府任偏裨牙校。

王瑤一聽大喜,繼而心中暗憂。

這些大族,封氏、薛氏、裴氏、王氏,勢力盤根錯節。或許沒人爬上高位,光彩耀眼,但地方上的潛勢力驚人,誰知道他們的人脈圈子連到何人?

王瑤小心地收起這些憂慮,面上笑容燦爛,道:“有封氏相助,大事濟矣。”

第四章 使團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十九章 開刀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959章 班底第1198章 破局三點高昌回鶻世系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1191章 消耗第十六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992章 部署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九章 君臣第1248章 分裂第1341章 死穴第十章 謀劃第十六章 合圍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六章 三鬥第十四章 築城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1155章 大冤種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1048章 一天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945章 恐慌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284章 好物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二章 林場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一章 紅利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1127章 演練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四章 韃靼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又被審覈了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1142章 遼陽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九章 埋伏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1318章 入晉陽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1101章 統戰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1171章 吃魚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八十六章 大殿
第四章 使團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十九章 開刀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959章 班底第1198章 破局三點高昌回鶻世系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1191章 消耗第十六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992章 部署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九章 君臣第1248章 分裂第1341章 死穴第十章 謀劃第十六章 合圍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六章 三鬥第十四章 築城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1155章 大冤種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1048章 一天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945章 恐慌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284章 好物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二章 林場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一章 紅利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1127章 演練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四章 韃靼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又被審覈了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1142章 遼陽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九章 埋伏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1318章 入晉陽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1101章 統戰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1171章 吃魚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八十六章 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