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

“拔野古,爲何傷在背上?”霍邑縣衙之中,契苾璋高踞於上,指着一名跪在地上的軍將,問道。

“叔父……”拔野古囁嚅了一下,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有人告你攻城門時潰逃,可有此事?”

“叔父”

“軍中無父子兄弟,你也是振武軍軍校出身,這個道理都不懂?我問你事情可屬實?”

“回清道使,當時賊軍反衝,弟兄們沒頂住,不止我一人退了。”

“你說的可是他們?”契苾璋一揮手,親兵拿來一個還在滴血的大麻袋,往下一倒,十餘顆頭顱滾了出來。

拔野古一驚,看了看頭顱,又看了看契苾璋,眼神中滿是不可置信,臉色也有些驚慌。

“看來是了!”契苾璋一拍案几,怒道:“斬了!就在這裡動手。”

親兵毫不猶豫,一人抽出鐵劍,直接斬下。

拔野古嚇得往前一撲,但沒躲開,被一劍斬在背上。又有兩人上前,揮刀直砍,拔野古痛得慘叫出聲。

親兵再度上前,連續數刀,將頭顱割了下來,高舉過頂,呈給契苾璋驗看。

“掛出去,警示諸軍。”契苾璋面無表情地說道。

十餘顆頭顱被懸掛到了城樓之上。軍士們遠遠看着,盡皆震怖。

連侄子都斬,契苾將軍這是絲毫不講情面了,後面廝殺時若再逃,怕是與這些人一般下場。

死都是小事,家人沒有撫卹,還被人輕視,這纔是最讓人難受的。

霍邑鎮遏兵馬使薛離被擔架擡到了縣衙之中。

這廝命大,居然真的沒死!不過渾身被人踩得慘兮兮的,再不復昨夜奮戰時的雄姿。

“薛將軍,我也不廢話,降不降?”契苾璋摩挲着手裡的一把匕首,問道。

薛離瞟了眼滿堂的血跡,道:“你等奉何人爲主?”

“別廢話,痛快點,一言而決。”契苾璋將匕首釘在案几上,問道。

“降了!降了!”薛離躺在擔架上,嚷嚷道:“昨夜沒死,便是天意,合該我爲將軍效力。”

“那就去整頓降兵。晉兵若來,便要死戰,可能做到?”

“能!能!”薛離還有什麼好說的。這混蛋,昨夜拿箭射我就是你吧?看他不太像能控制住自己脾氣的樣子,先忍了這回再說。

薛離被擔架擡出去後,契苾璋靜靜地坐了半晌,突然笑了。

霍邑,居然被我拿下了!

打了這麼多年仗,這算是他打得最驚險,也是最痛快的一仗。

遣一部走小路繞至霍邑北邊,換上晉州兵的軍服,藉着夜色掩護,威逼俘虜與守軍對話,試圖賺開城門。計策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卻成功地吸引了對方的注意力,爲南側主力偷城創造了良機。

攻下霍邑,就完成了最低目標,可以憑此城阻擋河東大軍直入晉絳。

霍邑城北的驛道他看了,一側是懸崖、汾水,一側是高山密林,怪不得當年李淵受阻於此,要靠所謂的山神來指點山間小道呢。

山間小路,名曰“千里徑”,他已經遣人伐木設柵,屯兵戍守。

羊腸小道,本也不需要多少兵馬守禦。當年宋老生不熟悉地理,讓唐軍從此偷越,繞到後方,終至大敗。

這個錯誤,契苾璋當然不想重複。

現在唯一的麻煩,就是兵力太少了,且以騎兵爲主,守禦起來不是很放心。

急需主力大軍增援啊!

……

黃河河面之上,邵樹德看着滔滔而逝的河水,有些擔心。

扁舟行走在河面上,船工們喊着號子,努力操控着船隻,與激流進行着搏鬥。

船太小、太破了,水流也有些快,完全不像靈州那般平穩。

若中途船覆人亡,大業中道崩殂,我是不是會被人譏笑數百年?

唐末曾經有個軍頭,崛起於靈夏,收復河隴,平定亂軍,征討不從,然後在過黃河時,淹死了……

到死都沒有反跡,是不是還能和高駢那樣,模糊化處理,在史書裡能有個還算過得去的評價?

別想了,我睡了皇帝的妃子!

邵樹德嘆一口氣,登上了黃河東岸。

河寬只有八十步而已,雙腳踏上堅實的大地,我又行了!

“大帥!”龍門關鎮遏兵馬使張彥球、鐵林軍副使野利遇略等將紛紛前來拜見。

“王瑤怎麼說?”邵樹德接過張彥球遞來的牒文,隨口問道。

“王瑤還在整頓兵馬,尚未出師。”張彥球答道。

振武軍八千步騎已經先期渡河,控制了龍門關東城及龍門縣(今河津市附近)。

其前鋒一部已經開至龍門縣以東約五十里的地方。龍門縣徵發了大量夫子屯於此處,整修玉璧故城。

此城位於一座小臺塬上,四面皆臨深谷,宇文氏曾置總管一員,統軍戍守,是後周在黃河東岸的重要據點之一。

現在整修出來,將來亦可作爲朔方軍的駐軍地點之一。

玉璧城往東十二里,便是絳州稷山縣(今縣),再往東不到三十里,是北魏年間所築之柏壁故城。柏壁故城往東十二里,則是絳州理所正平縣(今新絳)。

沿着汾水北岸一路走就是了,基本都是坦途。

其實,若不是有黃河阻隔,關中與晉、絳、蒲等州,完全就該是一個地理單元。

“張軍使,玉璧城修繕完畢之後,留兵戍守。”邵樹德命令道:“龍門關東城到稷山縣這一片,由你部戍守,此爲我軍後路,不容有失!”

“末將遵命!”張彥球大聲應道。

其實略微有些遺憾,沒法到前線去與河東軍交戰。對晉陽那幫人,他有一種很微妙的感情。自己是失敗者,灰溜溜地離開,在有生之年,是否還可以昂首挺胸回去呢?

邵樹德回頭看了看渡口,經略軍還在西岸準備渡河,孟知祥、慕容福二人統領的兩千侍衛親軍已經渡河完畢,屯於新橋渡,此爲汾水南岸渡口,離龍門縣十六裡。

新橋渡往南不到一百八十里,便是河中府理所河東縣了。

佈置完龍門渡附近的防務後,邵樹德毫不耽擱,親率鐵林軍一萬二千步騎東行,於四月十八日傍晚抵達了稷山縣,宿於城外驛站……

路上他收到軍報:契苾璋遣騎卒北上汾水關,遇敵受阻,退回霍邑固守。

汾水關終究還是沒能拿下!

不過最低目標完成了,契苾璋是立了戰功的,而今還需遣兵支援。

“叔父!”聽聞邵樹德已抵達稷山附近,絳州刺史王瑤親來拜見。

“侄男不欲爲蒲帥乎?”邵樹德漫不經心地打量着屋內的陳設,最後目光盯着掛在牆上的一幅字

“絳臺驛吏老風塵,耽酒成仙幾十春;過客不勞詢甲子,惟書亥字與時人。”

“叔父,侄已下令兩外鎮軍、諸縣兵往州理集結,計有步騎一萬一千餘人,外加州兵三千,欲攻蒲州,還請叔父與我合兵一處,如此勝算可大增。”王瑤有些急切地說道。

他的嘴角燎了幾個水泡,看起來精神壓力很大。造反奪權,畢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往往與生死掛鉤,心中憂懼是很正常的事情。

“昔年王全做吏五十六年,人皆言其有道術,求之者絡繹不絕,終無所獲。”邵樹德將目光從字畫上收回,道:“侄男有精兵萬餘,何求於我耶?王珂性子軟弱,不通軍略,必惹人輕視。侄男弱冠之齡便獨領一軍,從徵關中,進討黃巢,豈不勝王珂百倍?另者,晉陽李克用以女妻王珂,其若遣兵南下,出險地關,侄男打算怎麼辦?”

王瑤聞言,立刻做恍然大悟狀,道:“叔父所言晉師南下,此誠可慮之事也。晉州乃諸道總彙,還請叔父幫忙守禦。侄自領大軍,與王珂決一死戰。”

“打仗要動腦子。”邵樹德提點了一句:“令尊持節河中六七年,焉能沒有遺澤?汝爲息子,自有相當情分,或可從此入手,則事半功倍。”

“叔父所言,直如醍醐灌頂,侄明矣。”王瑤讚道:“河中大族封氏、裴氏……”

“自有人與你接洽,勿憂。而今最關鍵的是先聲奪人,若能取得一兩場大勝,事情就很簡單了。”邵樹德說道:“河中衙軍不是天生就要爲王珂賣命,好好琢磨琢磨吧。軍略、政略缺一不可,光靠蠻力,你是打不贏的。”

王瑤唯唯諾諾,點頭稱是。

“速速回去準備吧。”邵樹德吩咐道:“我遣孟知祥、慕容福二將助你,此二人領兩千騎,或有大用。”

“謝叔父相助。”王瑤喜道。

多了兩千騎兵,在平坦的河中府地界上,作用確實不小。

邵樹德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w. 王瑤會意,躬身退下了。

邵樹德看着他的離去的背影,微微冷笑。

這廝,並未真心臣服。腦中所想,無非是想要朔方軍爲他火中取栗罷了。我豈能如你意?

“傳令!”邵樹德坐會了他的虎皮交椅,道。

盧嗣業攤開紙筆,杜光乂侍立一旁。

“經略軍渡河完畢之後,晝夜兼程,前往晉州,增援契苾璋。”

“絳州接應使高仁厚”說到這裡,邵樹德頓了頓,道:“罷了,還是令其便宜行事吧。又要增援垣縣,又要防着烏嶺道,我便不瞎指揮了。”

軹關道、烏嶺道、汾水道,此爲外軍來援的三個主要方向,每個都不能輕忽。

“再寫一份。鐵騎軍儘快趕往延州延水關屯駐,等待下一步命令。”

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249章 組畫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1107章 參詳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三章 四月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940章 邢、魏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1014章 巡撫使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十三章 心事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1182章 青州港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五十章 肥肉第1296章 默契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十章 謀劃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171章 吃魚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十章 謀劃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110章 逃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十一章 勸阻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四章 李國昌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1153章 領教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一章 機會第985章 校閱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186章 考試第1186章 考試第1097章 求封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六章 茅店第1049章 勸諫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一章 二月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1095章 封賞第四十章 軍心第三十五章 破賊
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249章 組畫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1107章 參詳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三章 四月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940章 邢、魏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1014章 巡撫使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十三章 心事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1182章 青州港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五十章 肥肉第1296章 默契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十章 謀劃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171章 吃魚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十章 謀劃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110章 逃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十一章 勸阻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四章 李國昌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1153章 領教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一章 機會第985章 校閱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186章 考試第1186章 考試第1097章 求封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六章 茅店第1049章 勸諫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一章 二月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1095章 封賞第四十章 軍心第三十五章 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