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做賬

一到臘月下旬,各級衙門基本就進入划水摸魚狀態了。但內務府還沒法摸魚,他們的任務很重。

府監野利經臣突發疾病,臥牀不起,但工作並未癱瘓,其餘各級官員齊聚臨朔宮算賬。到了午後,邵樹德也親自過來了。

「去歲共有三批船返航,總計到港十艘,另有一艘沉於鯨海。」府丞趙植說道:「累計運回各色毛皮三萬餘張、肉五十七萬五千餘斤、魚五十萬一千餘斤、東珠六百二十袋、山野貨十九萬五千餘斤、藥材四千九百餘斤、銅三千二百餘斤······」

「不少了。」邵樹德聽完之後,點頭讚許。

趙植面有喜色,猶豫了下之後,又用眼神示意。

馬萬鵬會意,道:「陛下,其實遼東還有許多存貨,未及運輸。如果減少肉魚運量······」

「不可!」邵樹德蹬了他一眼,道:「別光想着運值錢的東西。這百餘萬斤肉魚也能賣個兩三萬緡錢吧?」

「陛下,今年可賣這麼多,明年就不一定了。」馬萬鵬硬着頭皮說道。肉魚大量供應,價格還能維持得住?不可能的。

最值錢的海魚,以前還帶有那麼一點神秘、高貴的色彩,現在已經爛大街了。價格如同黃河決堤一樣,一泄如注。即便他們想了很多辦法,也只是堪堪維持,明年肯定要大降價。

「不要光算這些小賬。」邵樹德嘆道。

其實他知道,肉魚這種東西,在遼東並不難獲取。

土人要啥沒啥,捕魚的本領奇差無比,白白讓大量鮭魚「壽終正寢」,這是不正常的。

野生動物,在遼東也是隨處可見。尤其是龐大的鹿羣,一頭駝鹿出肉千斤以上,五百頭就能出肉五十萬斤。還有其他各種動物,那是真的多。

他當然知道,這種大自然饋贈一般只會在頭幾年獲得高產。隨着捕獵活動的加劇,肉、皮之類的資源會越來越少,鹿也不會傻到一直不怕人。但這不是已經開始搞「天然監獄」養殖了麼?產量會最終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上。

19世紀初的俄國人在沒有機械化的情況下,通過捕魚,把大馬哈魚的價格從兩三盧布打到戈比級,其產量是土人的十餘倍,且維持了大半個世紀,一度出現黑麥、燕麥價格超過肉魚的怪現象,可見整體資源遠未到枯竭的程度,怕什麼?使勁捕就是了,還能順帶練兵。

「肉魚固然沒有皮子、藥材、東珠賺錢,但這只是經濟賬,你們有沒有算過政治賬?」邵樹德反問道:「朕讓河北、河南百姓的日子變好了,這是錢能衡量的?」

趙植、馬萬鵬等人無話可說。

「百姓日子好了,纔不會那麼想着造反,朕謂之「收買百姓'。」邵樹德繼續說道:「運力不足,那就多買船。內務府賺到的錢,全數投入造船及水手招募、訓練之中。」

三十年來,邵樹德一直在收買百姓。

收買百姓的辦法大體有兩種。

第一種是改變分配的方式,比如他將無主土地收回來,分配給各家各戶,令其有生產資料,生活水平提高。

第二種不改變分配方式。

說白了,人類從古至今,絕大多數情況下無論什麼社會制度,總體都是金字塔形的結構,即少數人統治多數人。

這是人性決定的。我不能剝削別人,佔有比別人更多的資源,獲得更高的地位,我憑什麼努力?技術進步也源於這種對慾望的追求。

高層剝削底層,這個底層可以是本國人民,但換一種思路,將本國人民整體視爲高層,將外國人民視爲底層,這種模式也是可以實現的。

說白了就是殖民掠奪,無論是肉體殖民還是經濟殖民。如今他是兩種方式並舉。

就後一種而言,即掠奪外國資源,收買本國百姓,提供廉價的肉魚就是收買方式之一。

收買百姓,可以極大緩和矛盾。如果操作得好的話,甚至可以創造對立,向外輸出矛盾。對統治者而言,豈不美哉?—這個國家的人居然不讓我掠奪,你們生活水平的下降全怪他們,***他們!

這就是邵樹德說的政治賬。

是的,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者,但貌似還不太合格。

如果是一個合格的帝國主義者的話,那就應該只掠奪,不建設,僅有的建設也是爲了更好地掠奪服務。

但他終究是相對溫和的帝國主義者,還想着同化土人,將其變成本國人民,這在未來肯定會增加負擔—掠奪完畢後,留下一地爛攤子,提起褲子走人,不增加任何負擔纔是最高效的手段啊,雖然可能會有反噬。

「直沽也建船坊了,今年還不行,明年可以造個幾艘海鮫船出來。」邵樹德說道:「另者,現在的船有什麼缺點,你們用了這麼久,應該有點數了,想辦法改進啊,別將就。」

「陛下,臣覺得多造船之餘,還可造大船。」馬萬鵬說道:「然缺乏龍骨。臣在遼東看到了很多通體高、直的大木,或可用來作爲龍骨造大船。」

「穆州的船坊也建起來了。大木運到中原不易,可在當地造。」邵樹德說道。終於說到點建設性的東西了,他很高興。

造大船,當然需要更大的龍骨。而大龍骨有兩種思路。

歷史上英國人喜歡用拼接龍骨的技術,即把小號的木料拼接在一起,做成大號龍骨。

但西班牙人不喜歡這種認爲不夠堅固,在狂風大浪之中容易被折騰散架。恰好他們的熱帶殖民地十分廣闊,於是派出大量人員深入密林,每發現一棵高大通直的熱帶巨木便如獲至寶,將其砍伐後運到造船廠,加工成船用龍骨。

邵樹德覺得,以如今的技術水平,拼接龍骨的質量多半不行,且容易腐蝕,還是選取一整根的天然巨木更合適。

「臣遵旨。」馬萬鵬還是比較純粹的人,比起官員的身份,他更像一個工匠,對造船有着相當癡迷。說完這個,邵樹德讓官員們繼續討論,自己一邊聽,一邊翻看賬本。

三萬多張皮裡面,摻雜了大量低價值的皮革,比如黑豬皮。

靺鞨人知道豬皮也能換穀物、烈酒之後,養豬的勁頭更高了。這玩意還得繼續採購,不能因爲它價值低就不買,怎麼着也能做衣服乃至皮甲,甚至應用到生產中—這些都是消耗品。

渤海其實是有兩個銅礦的,三千二百斤銅就取自彼處。

但其實也沒多少錢。一緡八百錢,重六斤四兩,鑄幣過程中的損耗與摻雜其中的賤金屬互相抵消,也就五百緡錢罷了。

山野貨、藥材的價值波動也很大。說白了,小農封建社會,需求相對穩固,你一下子供應太多,會讓價格嚴重變形。

東珠之類的其實也差不多。

總體而言,扣除各種運營支出、固定資產折舊、人員開銷等成本,內務府去年也就在遼東掙了兩萬多緡錢。

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明年多租用一些民船。」邵樹德說道:「將賬做漂亮一點。」「臣遵旨。」在場職位最高的趙植立刻應道。

「賬好看了,朕就要拉人入夥了。」邵樹德說道:「屆時內務府把這部分生意涉及到的人員、土地、房屋、船隻等物事剝離出來,朕有大用。」

做賬,不是爲了上市圈錢,而是爲了說服「投資者」。

明年他會拉一大批人進來,籌建渤海商社。內務府以固定資產、供銷渠道、人脈關係乃至擁有的技術入股,其他人用錢、物入股,共同經營這門生意。

女真酋豪也能入股。

不懂沒關係,讓專業人士講給你聽,告訴你可以賺多少錢。只要嚐到甜頭了,他們會自發維護渤海商社這家殖民公司的,成爲大夏的「幫兇」。

利益的深刻結合,可比你給張紙,冊封個莫名其妙的官有用多了。渤海商社之外,還會有安南商社。

他曾經深入思考過這些邊疆地區的首領爲何會造反割據乃至獨立。結論是沒有得到好處,或者得到的好處不夠。

以安南爲例,當地的地方門閥、土豪的呼聲、利益長期得不到重視,心中早有不滿。之前沒獨立,那是出於種種顧慮,比如害怕被鎮壓等等。可只要出現機會,在覈算風險與收益後,他們就會趁勢而起,割據作亂。

現在有個每年坐在家裡數錢的機會,你要不要?

當然,這個賺錢的機會也是有前提的,即你不能作亂。

一旦造反,瞬間失去市場,錢賺不到了,且不光你賺不到,依附於你的小家族也賺不到,這時候就要掂量掂量了。

把更多的人拉入利益鏈條之中,就是這個目的。有時候都不用你出面去做惡人,那是最傻的。

安南豪強會自發地拿鞭子去抽當地的土人,矛盾發生在安南底層百姓與地方豪強之間,大夏朝廷是置身事外的仲裁者,地位超然,明面上不吸引仇恨。

某個豪強實在鬧得過分,整出民變了,朝廷再重拳出擊,將此人懲處,安撫百姓。至於民變,不用擔心,其他地方豪強會主動鎮壓的,因爲他們怕耽誤賺錢。

利益結合緊密了,利益鏈條上的人也會有主觀能動性,自發維護,比如互相聯姻,這就加強了安南與內地的聯繫。

朝廷再適時給點政治上的甜頭,比如科舉名額、提拔當官等等,這就更加穩固了。

什麼安南農民起義?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密密麻麻的蜘蛛網式利益鏈條之下,當地上層不配合,起義怎樣才能成功?依靠高達嗎?

或許,只有等到王朝全面腐朽之後纔有可能了吧。但那說不定已過去二三百年了,同化的程度已然很深,民族意識已經被徹底扼殺,獨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思路定下,下一步就是物色人選了。

十二月二十六日,邵樹德令靜海軍進奏官姜知微入覲。

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十二章 恩德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1245章 長夏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六十章 史館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九章 局勢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六十章 落幕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六十八章 銅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1053章 投降第二十章 布子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1133章 山城第十六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272章 歸心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十七章 驚訝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五章 巡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十五章 條件第六十八章 銅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1128章 匯聚第1130章 心思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四十章 分歧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十七章 破騎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264章 酬功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1228章 二環第五十二章 撤!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1095章 封賞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1113章 賣第四章 兵諫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
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十二章 恩德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1245章 長夏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六十章 史館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九章 局勢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六十章 落幕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六十八章 銅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1053章 投降第二十章 布子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1133章 山城第十六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272章 歸心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十七章 驚訝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五章 巡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十五章 條件第六十八章 銅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1128章 匯聚第1130章 心思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四十章 分歧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十七章 破騎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264章 酬功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1228章 二環第五十二章 撤!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1095章 封賞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1113章 賣第四章 兵諫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