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去諸

平地松林是一個地名,大致位於今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部。

《遼史三·太宗紀上》記載:“天顯八年,(耶律德光)西狩,駐蹕平地松林。”

“十二年,幸平地松林,觀潢水源。”

時遼都上京臨潢府,平地松林在其西。

地如其名,“平地松林廣數千裡”,十分驚人。

甚至在開發了數百年後,明人羅洪先《朔漠圖》中記載:“自慶州西南至開平,地皆鬆,號曰千里松林。”

遼時有數千裡松林,到明代還有千里,可見其廣闊。

又因潢水(西拉木倫河)上源附近爲高原磧漠地形,且多松林,故國朝稱之爲“松漠”,曾設松漠都督府,安置契丹半乾旱草原、溼潤草原、森林,共同構成了松漠都督府的轄境。

乾寧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奚王去諸意興闌珊地自平地松林返回。

這一片的幾個部落,在契丹與奚王府之間搖擺不定,甚至隱隱傾向契丹,讓他很失望。

天氣有些陰沉,風兒吹得松林濤聲陣陣。

潢水嘩啦啦作響,細碎的水花飛舞而起,就像在哭泣一樣。

去諸停了下來,信步走到河邊,掬起一捧清冷的河水,洗了把臉。

水珠順着他蒼白的臉流了下來,掛在睫毛上、鬍鬚上、髮梢上。

“先祖當年犯了很多錯,唉!”去諸感嘆道。

“突厥爲唐人所敗之後,我族便向大唐進貢。征伐高句麗時,我奚人諸部出兵隨徵,有戰功。”

“貞觀二十二年,置饒樂都督府。以其地置五州,奚族五部酋長各領一州,饒樂都督府自領一州,共六州。先祖可度者‘使持節六州諸軍事、饒樂都督、樓煩縣公,賜李氏。’那時候的契丹,根本欺負不了咱們。”

長子蘇支走了過來,道:“爺爺(父親的意思)何須如此?唐人殘暴不堪,我族乃草原上的雄鷹,豈能被長久役使、虐待?唐人的幽州將帥,視我族和契丹酋豪爲奴僕,動輒鞭打、欺辱。每每出兵,都要大肆徵發,死傷衆多。災荒年間,非但不賑濟,反而還不斷課稅,徵丁徵牛羊,這樣的朝廷,捧着他作甚?”

確實,從太宗晚年開始,一直到高宗朝,無論是對突厥用兵,還是征伐高句麗,奚、契丹諸部都要出兵、出馬、出牛羊。若不多還罷了,可戰爭實在過於頻繁,部落人丁死傷慘重,不滿不斷累積。但這時候懾於大唐兵威,還不敢反叛。

到了武后年間,管理不善的問題大大凸顯。別說邊地將帥了,就是一個刺史,都把奚、契丹酋長看做奴僕,肆意羞辱,有時候還當着衆人面鞭打。契丹遭災,部落大飢,酋長跑到營州請求賑濟,營州都督趙文翽根本不管,把人轟出去了,最終釀成了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的叛亂。

“那時候該反。”去諸轉過頭來,道:“正所謂官逼民反,平時不斷徵兵打仗,繳納貢賦,遭災了卻不賑濟,這是沒把咱們當人。”

“但大唐武宗會昌年間失策了。”去諸嘆道:“回鶻滅亡,咱們庇護其餘黨,依然沿用回鶻官印,契丹卻乞求大唐賜官印,得‘奉國契丹之印’。這是一大失策,恨啊!”

蘇支也瞭解那段往事,聞言默然。

回鶻烏介可汗寇邊,被振武軍大破,損失慘重,一度逃到奚人牧地避風頭。唐廷聞之,令奚人交出烏介可汗,奚人拒絕,並且將其殘部安置在部落內。

宣宗大中元年(847),幽州節度使張仲武征討奚人,“禽酋渠,燒帳落二十萬,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萬,輜貯五百乘,獻京師。”

代價是慘痛的。

大大小小的酋豪三百人被割了鼻子、耳朵,帳篷被燒,牛羊被搶,五百車財貨被人拉走,幾乎完全是羞辱,聲勢於是大衰。契丹趁機發展,實力後來居上,超過了奚族六部。

大唐實力強大,振武軍、天德軍聯合起來就能擊敗五萬回鶻騎兵,幽州鎮能肆意踐踏奚族六部,更別說當時實力還不如奚的契丹了。這麼強大,他們想恨都恨不起來,沒必要自尋煩惱報仇什麼的。

但近在遲尺的契丹趁機崛起,卻讓奚人陷入了巨大的災難之中。

契丹人趁奚族六部被大唐突襲,損失慘重,奚王哲裡被廢,內部動盪的有利時機,大肆征討。遙輦巴剌可汗擊敗奚族六部,俘“部曲之半”。

這還沒完,契丹的攻勢從沒間斷過。到了遙輦痕德堇可汗時期,撒剌(耶律億之父)、釋魯(耶律億叔父)連續四年抄掠奚、室韋諸部,“皆役服之”。

奚族六部實力愈發衰弱,現在基本都是契丹附庸,爲其征戰提供兵員、糧草、器械、戰馬是的,奚人也種地,主要種糜子。

“爺爺,要不咱們想辦法找個靠山吧?”蘇支說道:“趁着現在諸部還沒完全被契丹控制,咱們西遷,擇一強主投靠。雖說唐人要徵兵,要徵牛羊糧食,但契丹人也徵啊。契丹苛暴,諸部苦不堪言,唐人再殘暴,也不過就如此了。”

“投靠誰呢?”去諸問道,帶有幾分考校的意味。

很顯然,他也早就有這個念頭了,並不是一時興起。

“不如遣使聯絡晉王李克用?”蘇支說道:“李克用出身沙陀,代北有不少部落聽命於他。兵威又十分強大,連幽州鎮都被他打下了。據那邊的人說,晉王可得勁兵十五萬,早晚一統河北。”

奚族六部遭契丹欺壓,早就有人受不了了。他們無力反抗,於是逃到了幽州塞下,求得他們庇護。聽聞小日子過得還可以,雖然也要服兵役,但真沒有契丹人那麼苛暴。

“李克用確實懂草原,但西邊還有一個人,更懂草原。”去諸提醒道。

“莫不是大唐夏王邵樹德?”蘇支笑了,說道:“我聽說過這個人,他僭稱無上可汗,讓人笑掉大牙。”

去諸皺起了眉頭,道:“狼羣之中,向來只有最強的那頭可以當狼王。當狼王老了,便會有新狼挑戰。沒有什麼是天經地義的,無上可汗也一樣。可汗,兵強馬壯者爲之,邵樹德實力強大,他便是自稱可汗,又有誰人能制?”

蘇支一愣,問道:“邵樹德強在何處?”

去諸的眉頭皺得更深了,問道:“這些時日你都在忙些什麼?連山北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都不知道?”

蘇支有些惶恐,他最近在幾個部落間穿梭,確實沒空打聽外間的事情。

“濡源那邊已經打起來了,韃靼、回鶻大敗,四處逃竄。進攻他們的就是夏王邵樹德的勇士,人數衆多,聽聞不下五十萬。”去諸說道。

“五十萬?怎麼可能?”蘇支驚呆了。

“韃靼人爲掩飾自己無能,或有誇大,但十萬以上的兵馬卻是有的。”去諸道:“這麼多兵馬,從西邊一路過來,跨過李克用的地盤,他可曾出兵阻止?”

蘇支不知道,只能搖頭。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軍頭,他擴張的腳步絕對不會止於此。”去諸向兒子分析道:“濡源,離平地松林還不到五百里。精騎一人雙馬,不過五天時間。”

平地松林離奚人牙帳其實不遠。

牙帳在後世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潢水北岸,附近有一座橫跨潢水的石橋。奚族多能工巧匠,善於製作船隻、車輛、橋樑,也種地冶鐵,那一片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

沿着潢水河谷而下,可至契丹牙帳。

其地位於後世通遼市庫倫旗一帶,潢水南岸。經契丹牙帳往東北走,可通北室韋、渤海。

總體而言,奚人據潢水上游,契丹據潢水中下游。

當然,那是老黃曆了。這些年奚人六部愈發衰弱,契丹八部日漸強大,東征西討之下,室韋、奚等部衆盡皆臣服,地盤是越來越大。奚人部族也被遷來遷去,很多已經離開了潢水流域,不再聽他這個奚王的號令。

前陣子李克用伐劉仁恭,大破營、平諸部,當地就有不少契丹、奚人,如今紛紛北逃,都投靠了契丹八部,爲其吞併。

“爺爺既然這麼說,或可嘗試接觸?”蘇支問道:“或許邵樹德比李克用強,藉助他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擺脫契丹的控制。晉王,我看他志不在北邊,連打下來的營、平二州都不甚在意,早晚被契丹人奪走。”

“可以先接觸,但不要着急做決定。”去諸說道:“李克用不關心營、平也就罷了,連嬀州也不想要了嗎?沒了嬀州,幽州便暴露在外面,危險得很。毫無疑問,他與邵樹德之間遲早要爆發大戰。我雖然更看好邵樹德取勝,但不妨等一等,看誰贏了再做決定不遲。”

“那要派人接觸嗎?”蘇支追問道。

“當然要!”去諸毫不猶豫地說道:“這事你親自去。動靜不要太大,奚族六部,很多人都不可靠,全是契丹人的走狗。你挑選一些心腹陪同,帶駿馬百匹,趁夜出發,到濡源去。”

“好,我這就去辦!”蘇支立刻應道。

如果邵樹德或李克用也無法幫他們擺脫契丹的壓迫,那麼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261章 詰問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982章 納質否?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十一章 震動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三章 勾連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二章 恩德第960章 火熱第1019章 西京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十七章 石橋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八十章 回家第1331章 一家人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一章 二月第973章 加速第1016章 登樓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1223章 生擒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1178章 外來戶第1006章 調動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265章 韓氏第1216章 撫寧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1153章 領教第四十五章 慘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三章 心事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六十章 史館第1218章 得意第三章 議帥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四章 調查(四)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591章 莎城第五十三章 追!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1021章 牢籠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二十七章 武功
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261章 詰問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982章 納質否?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十一章 震動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三章 勾連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二章 恩德第960章 火熱第1019章 西京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十七章 石橋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八十章 回家第1331章 一家人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一章 二月第973章 加速第1016章 登樓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1223章 生擒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1178章 外來戶第1006章 調動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265章 韓氏第1216章 撫寧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1153章 領教第四十五章 慘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三章 心事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六十章 史館第1218章 得意第三章 議帥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四章 調查(四)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591章 莎城第五十三章 追!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1021章 牢籠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二十七章 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