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西行

桃林塞之外,松柏翠綠,流水潺潺。

數十軍士趕着大車,說說笑笑。

他們在一處山谷邊停了下來。

這條山谷東西長達十五里,兩側峭壁林立,如刀削斧鑿一般。谷中甚狹,深險如函,就像潼關附近的遠望溝、禁溝一樣的地形。

這種地形在西北其實很多,人們稱之爲“塬”。塬頂非常平坦,可住人,可種地,但缺水。塬的四周是絕崖峭壁,直上直下,塬與塬中間有狹窄深險的穀道通行。

軍士們稍稍休息了一會後,便開始撿拾樹枝、砍伐雜木。

這條深險的峽谷就像地面裂開的一條縫隙,以前是交通要道,建有關城,名曰“函谷關”,但後來交通改道,關城漸漸廢棄,此時谷中松柏蔭蔭,不見天日,已成了附近軍士們的樵採之地。

樵採不是什麼好活計,即便在輔兵之中,也沒多少人願幹。這會前來的,要麼是上了歲數的,要麼是技藝不行的,或者乾脆就是被人排擠的。

衆人休息時高聲談笑,幹活時有氣無力,正想二度休息時,遠處有大羣騎卒奔來。

衆人連忙聚集起來,議論紛紛。

有機靈的人爬上了樹,放眼望去,道:“有數千騎,往桃林塞去了。”

“你會數數?怎知有數千騎?”

“爲何去桃林塞?”

“是不是朔方軍?他們難道沒地方住,要去搶咱們的地方?”

“不去打汴兵,來搶咱們的地方做甚?”

沒人說得清所以然。

桃林塞是陝虢軍的一個廢棄營地,就在秦函谷關舊址附近,東邊是長達十五里的深險穀道,松柏如林,不見天日,西邊同樣是穀道,直達潼關,但相對開闊一些,有桃林置於其中,故得名。

騎軍奔涌向前,很快便至桃林塞外。他們也不嫌營地破敗,直接就將其佔了下來。

與此同時,分出一軍,直衝靈寶縣西北三裡的浢津渡口,將其佔了下來。

此渡口爲大河津渡之要,可直通河中,陝虢軍設水手二百人於此,直接被趕走了。

桃林塞、浢津並不是他們僅有的兩個佔領之處,事實上當大道的曲沃、新店等地,都分兵把守。

駐守靈寶縣的陝將朱簡有些驚慌,當天就親自前往理所陝縣,求見節帥王珙。

朔方軍這架勢,不動城池,但把關津要隘都佔了,只要他們想,各縣之間的聯繫將被截斷,這是要做甚?借道,怎麼借成這個樣子?

王珙正在府中欣賞舞姬表演,聽聞朱簡來了後,有些不痛快。

“朱四你又來作甚?”王珙起身來到節堂,看着一臉惶急的朱簡,奇道:“難不成有軍士作亂?”

“大帥怎還敢安坐?朔方軍數萬人涌入虢州,四處把守關津要地,不見其東出打汴兵,豈非假道伐虢之舊事?”朱簡也不猶豫,直接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安知建借道天平軍前往長安,遭朱瑄偷襲,三千軍盡沒於河上。邵樹德有此憂慮,也是尋常。其已書信一番於我,言把守諸關隘護衛糧道,並無他意。以此觀之,應是擔心我盡起陝虢大軍斷其歸路。”王珙想了想後,說道:“夏兵可曾殺傷我陝虢軍士?”

“不曾。”朱簡想了想後,答道。

“此事先不要管。人都放進來了,我鎮兵不過萬餘,散處各地,如何敵之?”王珙擡起右手,幾次想捋鬍鬚,又都放了下來,最後方嘆了口氣,道:“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人都集中到兩座州城裡邊。我父在河中爲帥,邵樹德焉敢奪我基業?數萬蒲兵,一旦渡河南下,其歸路盡失,他不敢的。”

朱簡愕然,好像有那麼幾分道理,但總覺得還有些問題。

可主帥都這麼說了,他能怎麼辦?最後只能怏怏不樂離開。

他不急着回靈寶,而是先回了自家府邸。

他們這些外鎮將,於外領頭,家人都在陝縣,方便主帥監視,經常很久才能回趟家。

其妻張氏見夫君回來,很是高興,立刻遣人置辦宴席。

酒席吃到一半,來了一位客人,自稱姓朱。

朱簡本以爲是哪個冒名攀附的假親戚,心中還暗哂,我就沒幾個家人了,你還來攀附,那卻是自尋死路,待我好好戲耍一番再殺不遲。

不過在客人自報家門之後,朱簡大驚失色,立刻將人引入書房密談。

……

石壕鎮之外,屯將打開寨門,將人迎了進去。

寨內有營房,有熱水,有食物,還有馬料。

屯田兵們將馬匹聚攏起來,按照騎督的要求,鬆鬆肚帶,喂些麩子、豆餅。

河南馬少,東平郡王大辦馬政,設了好幾個馬場。但畢竟時間還短,底蘊還不夠,若能像平盧、成德的馬政那麼興盛就好了。

戰馬,是寶貴資源,比人還貴。

敢打敢拼的蔡人到處都是,但能衝能跑的戰馬卻不多見。

靈夏之地,估計與河南剛好反過來。

謝彥章胡亂啃着麪餅,同時抓緊時間研判軍情。

根據可靠的消息,朔方軍已進入陝虢,兵馬衆多。

兵多,有好處也有壞處。

謝彥章跟着義父東征西討,幾乎就從沒在兵力上佔過優勢,次次打的都是劣勢局。

最近一次救援潞州,千餘精騎抄小道,避開晉軍耳目,突入潞州城,與馮霸匯合,讓李克用大吃一驚。

澤州撤圍之後,他們又帶着馮霸部精兵突圍南下。一路上細心大膽,數次衝散當面攔截的晉兵,最後成功突圍至河陽。

不知道夏兵比之晉兵如何,若不夠精銳,人越多越壞事。

他突然想起了曾在關中見到的夏軍騎兵,非常精銳。宣武軍中,大概只有踏白都能與之相媲美。

不過他手下的人也不差。數次繞道突襲,臨陣破敵,每次都大破敵軍。

過幾日,便要與夏兵對上了,當年見到的那支騎軍,還在嗎?

“騎督,該出發了。”劉康乂(yì)牽馬走了過來,提醒道。

“方略都知道了吧?萬一戰事不利,怎麼走,在哪匯合。如果撤退,往哪撤,都記住了嗎?”謝彥章擡起頭,問道。

“記住了,定不會胡亂跑。”劉康乂也是老手了,當初跟着黃巢一起入關中的,後來又跟東平郡王一起赴汴,屬於心腹核心。

“把各營、各隊軍官都喊來。”謝彥章不聽,直接讓手下騎軍將官全部集中起來。

“若夏兵甚銳,攻之不利,往何處退?”謝彥章隨意點了一人,考較道。

“退往崤阪二陵。”此人答道。

“崤阪二陵何處?”謝彥章再點一人,問道。

“胡郭村。”

“可知怎麼走?若夜間逃奔,不辯方向,怎麼做?”

“都帶了嚮導,不止一人。”

“夏兵馬多,追之甚急,又待如何?”

“可利用屯田堡寨抵擋。”

“每個堡寨位置可記清楚了?”

“記清了。”

“我不信,說來聽聽。”

謝彥章不厭其煩,問的都是看似細枝末節,但卻十分重要的問題,見衆人都能對答如流之後,才放下了心。

其他人,在他們這番問答之中又強化了一次印象,應該都知道怎麼做了。

“出發!”謝彥章招呼衆人上馬,絕塵而去。

他們帶了不少空載的馬兒,就爲了能夠維持機動力。但還無法做到一人雙馬,這讓謝彥章頗感遺憾,得向河北諸藩多買些戰馬。平盧鎮馬也很多,亦可採買。

……

洛陽城外,張全義正在爲葛從周送行。

葛從周帶着衙軍中較精壯的四千人,同時又從州兵、屯田兵中抽三千勇武之士,包括六百弩手,趕着臨時徵集而來的輜重車輛,向西出發。

這對假父子,真敢搏命!張全義心中憂懼不已。

按照他的想法,夏軍此時還沒來,自當修繕城寨,堅壁清野,讓其野無所掠。

他們的糧道那麼長,如果不能在河南府獲得補給,很快就會支持不下去。

葛從周同意這一點,下令立刻堅壁清野,只給百姓留下活命的口糧。夏兵若要搶,就搶好了,百姓活不下去,就是他們造的孽。

當然百姓沒那麼傻,肯定會想方設法藏下糧食,或者乾脆帶着糧食躲山裡去。

河南府並不完全是平原地形,事實上山很多,可以藏身的地方不少。

但沒關係,只要這麼做了,就能大幅度降低夏兵獲得糧食補給的可能。

幸好有人提供消息,邵樹德也不敢完全信任王珙、王重盈父子,這纔不至於措手不及。

七千大軍走在通往陝州的通驛大道上。

葛從周仔細看着那些兵,總算衙軍還能看得過眼,州兵、屯田兵就只能說馬馬虎虎了,這還是挑的比較善戰的呢。挑剩下的,也就只能守城,若野戰,遇到沒經歷過重大損失,老兵較多的朔方軍,估計會一敗塗地。

二十二日,大軍抵達新安縣,領取糧草補給後,西行至澠池縣。

這裡有兩千餘駐軍。

葛從周在此停留了一天,打探了一下消息,隨後出城西南行。

走了一天後,見天色已黑,立刻下令調頭,全軍向北往永寧縣而去。

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1016章 登樓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八章 東行第六章 三鬥第二十章 狼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四章 楊朱第四章 掙扎第1254章 沉重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三章 輿圖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十五章 出招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1223章 生擒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十三章 啓行堵路上了,釣魚中。第六章 茅店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1135章 腐朽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076章 罪人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十四章 議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十六章 突破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二十章 硤石第1317章 亂平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三章 生意人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968章 虞鄉第四章 鐵盤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六章 修武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八章 抉擇第992章 部署第五章 大江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五十章 果實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十五章 渭州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
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1016章 登樓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八章 東行第六章 三鬥第二十章 狼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四章 楊朱第四章 掙扎第1254章 沉重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三章 輿圖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十五章 出招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1223章 生擒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十三章 啓行堵路上了,釣魚中。第六章 茅店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1135章 腐朽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076章 罪人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十四章 議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十六章 突破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二十章 硤石第1317章 亂平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三章 生意人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968章 虞鄉第四章 鐵盤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六章 修武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八章 抉擇第992章 部署第五章 大江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五十章 果實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十五章 渭州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