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魚

中和二年五月二十九,朝廷加諸葛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司徒,令其從速南下,與巢賊戰。

諸葛爽果然率軍南下,不過走到三原就停下來了。鄜坊李孝昌明明是東北面行營都統,結果非要湊到北面行營來,緊緊跟着諸葛大帥,不過很快被趕到了南面的櫟陽縣紮營屯駐。鐵林軍亦南下至高陵縣境紮營,與鄜坊軍相隔不到二十里。

孟楷的兩萬大軍分駐兩縣各地,主力位於高陵縣,約萬人。邵樹德紮好營盤,打探好周邊軍情後,便終日邀戰。

結硬寨打呆仗讓他獲得了響亮的名聲,那麼何不繼續發揚光大呢?我的兵都是老卒,按時發賞賜,吃得飽穿得暖,三日一操,訓練頻繁,還接連勝了幾次,士氣正盛,不結堂堂之陣野戰太可惜了。

六月初三,孟楷遣三千人出戰,邵樹德遣步騎三千餘人迎戰,巢軍野戰不利,退歸高陵。後面乾脆便不再出動了,窩在城裡,想其他辦法。

鄜坊李孝昌的一千騎兵又被借了過來。朱叔宗、折嗣裕二人帶着這兩千騎終日遊走在高陵、涇陽、櫟陽等地,驅逐斥候,捕殺信使,抄截糧道。

這就讓巢軍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暴露出來了,那就是騎兵太差。巢衆從廣州一路打穿全中國,進入長安,騎兵較多的河北、河東等鎮沒碰到過。河南雖然也有些騎兵,但人家藩鎮軍隊基本是縱容你過境,巢軍一路上就沒受到過大規模野戰騎兵集團的毒打。

他們手裡的那點騎兵,全是步兵搶了馬匹後練的,和專業騎兵比起來差距非常明顯。後世朱溫這廝在目睹李克用騎兵虐殺黃巢步兵的慘狀後,到宣武鎮後第一件事就是組建專業騎兵部隊。

孟楷的兩萬大軍,同樣有兩千餘騎,但就是幹不過朱叔宗、折嗣裕的不到兩千騎。失去了騎兵大隊的保護,巢軍斥候、信使就倒了血黴了,被人拉網圍捕,死傷頗多,一些重要信件甚至被鐵林軍截獲,送到了邵樹德案頭。

“朱溫的求援信件,居然一封不落被孟楷給攔下了,尚讓也不給他出頭,黃巢終日坐在宮裡,如何能知道同華的窘境?這兩人,到底有多大仇啊!”邵樹德將截獲的信件扔給陳誠,笑着說道:“朱溫挺不了多久了,必降!”

“留後,不若將這些信件交予王重榮,讓他得知朱溫的處境,趁勢加大進攻力度,朱溫不降也得降。”陳誠建議道。

“朱溫有可能向咱們投降嗎?”邵樹德問了一句。

“怕是難。王重榮是東面行營都統,楊復光剛剛從南面行營轉任東面行營都監,身份不比咱們這邊差。而且河中本就富庶,重榮兄重盈是陝虢觀察使,充東面供軍使,王重榮又有三萬大軍,屢敗朱溫,朱溫若降了咱們,一沒好處,二可能激怒王重榮。最重要的,他們離王重榮近啊。”陳誠搖頭道:“倒是李詳有幾分降咱們的可能,不過更大可能還是降王重榮。”

“王重榮這廝,打仗滑頭,沒想到竟然可能連立兩大功,唉。”邵樹德恨恨地一捶案几,道:“李詳那邊儘快爭取。若他降了,立刻令其悄悄西進,掩襲渭橋鎮,斷了孟楷的後路。”

******

秋七月,同州。

朱溫又一次煩躁地從前線返回,謝瞳、朱珍、胡真等心腹將領立刻趕了過來。

“大帥。”衆人紛紛行禮。

“不要叫什麼大帥了,兵不滿萬,治不過五縣,這節帥當得也沒甚意思。”朱溫長吁短嘆,意興闌珊。

“將軍,李詳昨日遣使過來了。”謝瞳與胡、朱二人對視了下,站出來說道。

“哦?”朱溫掃視了下屋內三人,知其意,但仍故意說道:“又來索要糧餉?不允。他領有華州兩縣,某亦只得三縣,如何能有多餘糧餉?”

“將軍。”謝瞳低聲道:“李鎮使有意邀將軍一起歸唐。”

“嘩啦啦……”朱溫驚得站起身,怒目瞪視着謝瞳、胡真、朱珍三人,道:“某受黃王大恩,得掌旌節。方今不過一點小挫,就要背黃王而去,不妥不妥!”

“將軍。”謝瞳見朱溫怒雖怒,但說話的聲音並不大,心裡立刻有了數,於是趁熱打鐵道:“黃王擁六十萬之衆,轉戰南北,攻克兩京,此黃王之勇乎?天命所歸乎?非也。應是值唐朝久安,人不習戰,因利乘便罷了。今竊僞號,親小人,遠賢良,任用已失其所矣。將軍勇冠三軍,力戰於外,然孟楷小人,專務壅蔽,以致奏章不達。黃王下爲庸才所制,無獨斷之明,破亡之兆必矣。”

朱溫輕輕坐到了胡牀上,沉默不語。

“將軍,唐朝土德未厭,外兵四集,漕運波注。”謝瞳跪倒在地,顫聲道:“關東將帥,日以繼夜益兵關中,昨日兩千徐州兵至,今日三千許昌兵至,明日四千河陽兵至,再過數月,關中二十萬唐軍,黃王如何能敵?惟將軍察之。”

朱溫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謝瞳悄悄看了一眼,見其雖然沉默,但臉色平靜,不似在掙扎猶豫的樣子,於是暗暗使了眼色。

胡真會意,上前道:“將軍,孟楷小人,嫉恨將軍得授旌節,何必再受此輩之氣?某聞其統兵兩萬,與邵樹德戰於高陵,大敗,可知大齊國勢日蹙,江河日下矣。”

朱溫仍不語。

朱珍見狀,亦上前道:“將軍,此事如何做,但一言而決,吾等無不從命。”

朱溫這纔看了一眼衆人,道:“都是一般想法?”

“將軍,請早做決斷。”三人齊道。

“也罷。”朱溫用力一拍胡牀,道:“今夜宴請監軍,爾等埋下伏兵,聽某號令。”

“遵命。”三人立刻應道。

“還有,李詳那邊,不用知會了。此人與我不諧,未必願降王重榮,隨他去吧。”朱溫說道:“楊復光那邊,還得打點一下。”

******

七月十二,一則消息驚爆了整個關中。

僞齊同華節度使朱溫率軍萬人降於東面行營都統王重榮,並認其爲舅。王重榮、楊復光得知消息後欣喜若狂,當日就遣使間道赴行在,向聖人報喜。

邵樹德知曉後也有些遺憾。令狐敬曾經遣使勸降過朱溫,人家秘密招待了使者,又秘密將其送回,顯然無意投降北面行營。

罷了,強扭的瓜不甜。既然朱溫降了王重榮,那麼李詳那邊就該加把勁了。

七月十三,邵樹德下令周融率左廂衙軍南下至潘縣。六千夏綏精兵屯於渭北,朱溫又已反正,李詳應感受到了壓力,當早做決斷。

七月十五,鐵林軍、鄜坊軍一萬八千餘人合兵南下,邀戰孟楷,楷但守城池,不應。

“陳判官,你還得去一趟下邽。”大營內,邵樹德語氣沉重地說道。

“留後,可是爲那李詳之事?”陳誠問道。

“然也!”邵樹德看着陳誠,道:“孟楷兩萬軍屯於高陵、涇陽,這是一條大魚,某不想將其放歸。今夏綏、鄜坊合兵兩萬餘,稍後諸葛大帥亦會將兵前來,我軍總兵力幾有兩萬六千人,就不能留下孟楷這兩萬軍嗎?”

“留後,某知矣。”陳誠深吸了口氣,道:“某願出使華州,說得李詳來投。”

“糊塗!”邵樹德斥道:“汝乃某之心腹,焉能輕赴險地。某讓你去下邽,是授臨機決斷之權,速將此事辦成。”

陳誠暗暗鬆了一口氣,道:“某知矣,這便動身。”

邵樹德點了點頭,道:“速去,越快越好。找個能說會道的說客,此事若成,保他一州司馬之職。”

陳誠一驚,他現在的本官也不過是綏州司馬。不過很快又想到,留後已經掌一鎮大權,日後他們這些老人都會升官,早晚的事。

陳誠走後,邵樹德立刻去見李孝昌,道:“李都統,朱溫已降,巢賊江河日下。孟楷引兩萬軍屯於涇陽、高陵,如今軍心浮動,豈不是天予我等之功勞?都統手下既有萬人,不妨攻其營壘,不用太費力氣,只需纏住賊軍,不令其渡河南歸便是。”

李孝昌也知道立功的時候到了,便說道:“攻何處?”

“分一軍去涇陽,監視賊軍,一見其渡河,便揮師猛攻。”邵樹德道:“賊欲歸去,必無戰心,當可獲大勝。”

“好,某這便去傳令。”李孝昌興致勃勃地說道。

第三十六章 奏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五章 奴僕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十二章 去諸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六章 辦法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二章 馴化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1089章 演戲第1284章 好物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三章 消息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章 班底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280章 感悟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182章 青州港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十二章 觀魚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162章 河東道第九章 埋伏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二章 城傍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十七章 石橋第1144章 蓋牟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十七章 道路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五十二章 撤!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1154章 分行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1208章 明朗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五十章 大計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254章 沉重第九章 表演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還是解釋一下吧。
第三十六章 奏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五章 奴僕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十二章 去諸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六章 辦法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二章 馴化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1089章 演戲第1284章 好物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三章 消息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章 班底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280章 感悟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182章 青州港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十二章 觀魚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162章 河東道第九章 埋伏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二章 城傍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十七章 石橋第1144章 蓋牟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十七章 道路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五十二章 撤!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1154章 分行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1208章 明朗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五十章 大計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254章 沉重第九章 表演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還是解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