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

大帳內人來人往,嘈雜聲不斷,不過卻沒人理會跪在地上的李盡忠,彷彿都把他當做空氣一般。李盡忠覺得有些屈辱,卻又無可奈何,自己先前的表現確實爛啊!

程懷信從營帳外進來,看見跪着的李盡忠,嘆了口氣。當初雲州起事,自己這幫人攛掇着“年少無知”的李克用挑頭,其實並沒安好心。李家——或者說朱邪家——是沙陀三部最有名望的家族,早年是首領,這幾十年雖然被朝廷分化瓦解,但仍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家族,其他家縱有野心,想挑戰朱邪家的地位,但總覺得缺少了那麼點什麼,始終無法成功。也正因爲如此,身爲雲州沙陀兵馬使的李盡忠、牙軍將領的程懷信、康君立、薛志勤、蓋寓等人,纔會聯起手來,擁身爲雲州沙陀兵馬副使的李克用當首領,殺段起事。

他們的盤算,外人看來並不稀奇。無非就是一旦失敗,可以讓李克用頂缸罷了,畢竟他們家在沙陀頗有勢力,老爹李國昌爲朝廷立下過大功,目前還是振武軍節度使,朝廷應該會以安撫爲主,他們便可以跟着討價還價,撈取好處。

可誰成想,這幫老流氓失算了。李克用這人雖然年輕,但真的很果斷,也很有想法,說幹就幹,一點不拖泥帶水。而朝廷的反應也令人意外地強烈,父子並據二鎮,讓任何一個有識之士都難以容忍,於是雙方就發展到了兵戎相見,武力決勝的地步了。

ωwш◆тт kΛn◆C ○

說實話,這勝算並不是很高。河東、義武、義成、忠武、河陽、昭義,這已經是六鎮兵馬了,擔綱進攻主力,大同軍內部還被整肅過一輪,剔除了不少忠於朝廷的人馬,再加上新募的蕃兵,總兵力不過兩萬餘。另外,側翼戰場上還有幽州鎮、天德軍以及契芯、赫連等蕃部兵馬,聽說如今沙陀三部也不是很穩,除了李友金的沙陀部暗地裡傾向於李氏父子外,薩葛部、安慶部都投向了朝廷一方,形勢可謂非常危急。

如今的大同軍,可以勝很多次,但不能敗一次。一敗,就是萬劫不復,必然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如果沒有奇遇的話,基本很難翻身了,即便李友金對他們家比較信服,一直相信只有武勇過人的李克用可以振興沙陀三部,但也不能逆着大勢來是不是?你看,李友金明面上不也接受了朝廷的詔書,表示要出兵剿滅李氏父子麼?沙陀部,或者叫朱邪部,並不能因爲名字如此就一條道跟着你們朱邪家走到黑。大家都要生存,沒有勝算的事情,爲什麼做?

李盡忠也是沙陀部出身,按輩分算還可以稱李克用的族叔,他相當明白這裡面的暗流涌動。所以,當李克用讓他跪着,並明言“軍中沒有叔侄,只有上下”時,他雖然覺得很窩囊,但依然跪着一動不動。遮虜軍城被人搶佔了,對大局的影響不小,況且他還在城下折損了兵馬,要是不受責罰,那可真說不過去了。

“李將軍,軍使(大同軍使)不過是一時氣憤,不礙事的。你也是元從老人了,這次的事,不要說話,凡事順着軍使即可。遮虜軍城不好打,這誰都知道,你也沒多大過錯。薛志勤在中陵水丟了那麼多人馬,以至朔州動搖,軍使鞭打責罵一通,不也過去了?而今,正是該精誠團結的時候啊……”說到這裡,程懷信也有些唏噓了。誰能想到,天德軍好死不死居然躥到了這裡,把這個要害地方給佔了,弄得他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賊尷尬。

李盡忠與程懷信不是一個系統的,往日交情一般。此時聽他安慰自己,頓生知己之感,嘆道:“此事過後,當與程兄多多來往。”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程懷信擺了擺手,道:“眼前這坎過不去,萬事皆休矣。”

李盡忠也無話可說。南下嵐、石二州,草城川確實是最好的通道,但遮虜軍城是它的重要威脅。若是不堪戰的人佔去便也罷了,但天德軍在中陵水乾脆利落地打敗了薛志勤三千多人馬,顯然是有戰鬥力的。若放任不管,徑自帶着主力南下,那麼如果天德軍出城斷了運輸線,大同軍就只能依賴自身攜帶的物資,用一點少一點,迴旋空間大大減少。如果留下重兵看守,那麼南下的兵力就不足,打勝仗的把握大大降低。

所以,癥結就在遮虜軍城裡那五六千人。他們不是明末那種全部窩在城裡,滿清靠幾百人乃至幾十人就能看住的無能之輩。事實上他們是有很強的野戰能力的,別看這會龜縮,但那是兵力少,如果你主力走了再試試?留個幾百人看守,不消半個時辰就得被他們給吃了。

李盡忠、程懷信當然不知道明末那些爛事,不過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除非把天德軍騙出來,一戰擊破其主力,把他們打膽寒了,甚至直接佔了遮虜平,這才能放心大膽地南下,否則就得冒險,極其考驗大同軍的戰鬥力以及將領抓戰機的能力,總之難。

“走伏戎城如何?”李盡忠問道。

“一樣難。那也是座堅城,兵力不詳,不比遮虜平好打。”

“那沒什麼好說的了。”李盡忠道:“一會我就向軍使請命,戴罪立功,拼了老命也要打下遮虜平,去掉這個大患。”

“拼什麼命?”帳外走進了一位英氣勃發的青年將領,身後還跟着四五個大將,這會都用或同情、或厭惡、或鄙視、或幸災樂禍的眼神看着李盡忠。

“軍使……”李盡忠尷尬地跪在那裡,不知道該說什麼。

“遮虜平雖不是什麼大城、堅城,但打起來可沒那麼容易。就是把眼下這一萬多人馬都帶過去,若是沒內應,全打光了,也啃不下。”

“軍使,我豈能把兵馬全部帶走,我絕無異心——”

“行了!”李克用煩躁地揮手打斷了李盡忠的話,道:“帶你本部兵馬,把城外寨子扒了。兩天時間,若不成,提頭來見。”

“但請軍使放心,城外寨子,末將定不讓其污了貴人眼睛。”李盡忠一骨碌從地上爬了起來,信誓旦旦地說道。

“滾吧!”李克用罵了一聲,見李盡忠大踏步出了營帳,這才轉頭對程懷信說道:“除了遮虜平之外,草城川附近可還有官軍?”

“應該沒有了。”

“應該?”李克用逼視着程懷信,寒聲道:“軍機要事,豈能用‘應該’二字來搪塞?立刻廣佈偵騎,給我查清楚。”

“遵命!”一頭霧水的程懷信也走了出去。他實在不能理解,今天怎麼又招惹了這個小祖宗,可能是計劃破產,心情不爽吧。

打發走程懷信後,李克用看了看跟在自己身邊的幾人。蓋寓、康君立、薛志勤、李存璋,這都是可以信重的老人,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李克用的面上纔會流露出些許焦急、憂慮甚至是驚惶。

遮虜軍城被天德軍佔了,委實出乎他的預料。之前他早聽聞天德軍要來,以往與雲州那邊的契芯、赫連兩部一樣,虛應故事罷了。結果沒想到人家來真的,首先平了振武軍兩州六縣三城,讓當地人熄了呼應雲州這邊的念頭,這本身就是一大成功了,雖然對李克用父子而言並不致命。

不過隨後的向朔州進兵,就有點讓他們始料不及了。都是當兵吃糧的,你他孃的這麼積極作甚?聽說他們還沒有穩定的後勤,那就更不可思議了,可以說完全打亂了大同叛軍的部署。彼時他們正分兵代州和蔚州,實在抽不回兵力,薛志勤急着解除這一路的威脅,主動出擊,結果招致大敗,使得形勢愈發不利。

說實話,在那個時候,李國昌父子是相當憂慮的,擔心朔州直接被天德軍拿下,動搖大同軍的根基。總算薛志勤沒廢物到極點,敗退回來後還保住了朔州城,使得大量軍資糧草沒被天德軍奪去。不然的話,得了數月軍需的天德軍可就盤踞當地不走了,直接威脅大同軍的側背,或南下代州,或北上雲州,都沒有問題。

也正因爲此,大同軍在穩定蔚州局勢後,又火速回援,除李國昌率一部前往代州抵禦行營主力外,李克用親自率領萬餘兵馬進入朔州,試圖殲滅天德軍。只不過他們在蔚州還是浪費了太多時間,抵達朔州時,天德軍早已南下,並與代北行營取得了聯繫,獲得了穩定的物資補給,再也不是之前那般窘迫的狀態了。

現在事情就比較難辦了!一萬多人馬,野戰可以,但攻堅戰,他真沒把握打下遮虜軍。歷史上李克用是以此爲基地,然後在水草豐美的草城川一帶收集糧草物資,再起兵南下,攻打嵐、石二州。這會沒了這個基地,如之奈何?

“軍使,進攻嵐、石二州的戰略不可變。但以何處爲落腳點,還可以重新計議。”見李克用有些愁眉不展,作爲狗頭軍師的蓋寓也不得不出言寬解:“末將以爲,不如東去樓煩嶺,佔了守禦空虛的樓煩關,然後再想他法。”

“樓煩嶺……”李克用仔細回憶了下這個地方以及周圍的交通路線,問道:“樓煩嶺以南70裡有伏戎城,城內有固軍,如何破之?”

“並不一定要擊破固軍。”蓋寓答道:“山間多有小路,人、馬皆可走,就是無法通方軌大車。只要多費些精力,總有辦法繞過。說不定,還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那一路,我軍從未去過,當地防備鬆懈是很正常的,而且也多有資糧,利於我軍持久。”

李克用輕輕點了點頭,道:“還是先試下遮虜軍這邊。李盡忠攻城外寨子,如果城內出兵救援,本將就一股端了他們。如果見死不救,那也沒辦法了……”

“理應如此。”蓋寓答道。

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1004章 國相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05章 定計第二章 馴化第590章 籠中人第959章 班底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四十三章 縊第974章 雞來了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章 城建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二十章 河清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章 分歧第972章 深入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1155章 大冤種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六十八章 銅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十四章 議第1028章 泗州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1204章 選擇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590章 籠中人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十八章 耐心第1166章 落幕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十四章 驅走第六十章 落幕第五十二章 撤!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高昌回鶻世系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八章 暗流第1019章 西京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065章 又來了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1223章 生擒第四章 戰利品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十二章 去諸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1170章 康福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
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1004章 國相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05章 定計第二章 馴化第590章 籠中人第959章 班底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四十三章 縊第974章 雞來了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章 城建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二十章 河清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章 分歧第972章 深入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1155章 大冤種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六十八章 銅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十四章 議第1028章 泗州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1204章 選擇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590章 籠中人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十八章 耐心第1166章 落幕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十四章 驅走第六十章 落幕第五十二章 撤!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高昌回鶻世系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八章 暗流第1019章 西京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065章 又來了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1223章 生擒第四章 戰利品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十二章 去諸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1170章 康福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