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

回到夏州之後,邵大帥基本就陷入了一種半休假的狀態。

先是和妻妾們荒淫了一番。八個月不知肉味,回家當日就把折芳靄抱上了牀,第二日午時才起身。接着還有各種主題活動,邵大帥盡享美人環繞、予取予求的快感。

接下來便是社交了。與衙將、僚佐、蕃部打獵,加深影響力。

幕府機構的改組也在有序進行之中,來投的人不少,稍稍考察後便安排到各個崗位。再看了一下夏州南市、綏州東市的貿易數據,聽封氏姐妹彙報了過去大半年的物價,心裡差不多有數了一切盡在掌握中!

忙完這些,已經是六月中旬了,是時候準備北巡陰山這件大事了。

在邵樹德心目中,北巡陰山是西征的前置準備工作。只有穩固了天德軍、振武軍兩地的蕃漢軍民,他纔有心思抽調定難軍主力西進。

北巡,要想壓服別人,那麼隨行的大軍就不能少,怎麼着也得兩萬餘人。因此,他第一件事就是找來將作司判官宋舉、典藏司判官陳宜燊、支度司判官趙植。

“陳判官,供軍使李延齡行文典藏司,請調軍糧七萬三千斛,辦理得怎麼樣了?”邵樹德坐在蒙着虎皮的大交椅上,問道。

這是他的惡趣味,同時也是他的戰利品嗯,在數十親兵及橫山党項協助下的戰利品。

“去歲靈鹽二州免賦,共收得糧都112萬9676斛8鬥,去掉撫卹10萬200斛,州中開支……”

“某不要聽數字,王重榮的三十萬斛糧都到了,應可解燃眉之急。”邵樹德揮手止住了陳宜燊下面的話,道:“不足的話,用牛羊衝抵一部分。實在不足,再加徵一些奶、脯(肉乾)。某隻問一句,能不能做到?”

“回大帥,可以。”陳宜燊一個激靈,立刻表態。

“賞錢也準備一批,提前作爲重陽節賞賜發下。”邵樹德將目光投向了趙植。

去年夏綏銀宥四州之地稅,共徵得絹225600匹、錢44063緡,另有榷稅8600餘緡,鹽利197200餘緡,賣馬錢絹24萬匹。

考慮到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有大量軍士都靠關中財貨養着,鎮內不僅少收了點稅,減輕了百姓負擔,錢物結餘應也有不少。此外蕃部供應的財貨並未減徵,幾十萬蕃民貢獻了七十多萬頭牛羊馬駝,小牲畜和大牲畜的比例大致是1:4,這些加起來,還是非常可觀的。

“大帥,某儘快去辦。”趙植毫無廢話,直接應道。

“陳判官協同辦理。”邵樹德吩咐道。

稅收裡面的錢帛,直接入了州縣及典藏司諸庫,牲畜則還寄養在廄牧司的草場。陳、趙二人後面還得去找其他部門協同辦理,他們都是老手了,自然知道如何交割清楚賬目。

定難軍,至今還沒擺脫用牛羊、皮子等實物衝抵賞錢的怪圈。希望在攻取蘭州,開礦鑄錢後,可以緩解這一狀況。

“瞭解清楚了就儘速辦理,不要耽擱了。”邵樹德揮手道。

陳、趙二人行禮退下。

大帥的理政風格就是雷厲風行,但官僚們總是願意拖延。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懂了,哪些事情可以拖一陣子再辦,哪些事情拖不得。如今這事,顯然就拖不得!

“宋判官,將作司實爲要害,軍械打製,一日不可放鬆。你實話告訴我,到年紀之前,能有多少副馬甲。”

宋舉原本是幕府隨軍要籍,出身西河宋氏。去年討靈州,他便被派到鐵騎軍折嗣裕那邊,參謀贊畫,同時也充當事實上的監軍。

回來後,他算是趕上了好時候,處在外地人才大舉涌來的前夜,被提拔爲屯田巡官。將作司成立後,靠着宋樂的老關係,以及他本人工作也甚是勤勉,又當上了將作司判官,成爲七州之地的實權人物之一。

“大帥,去歲夏州都作院試製馬甲。製成後送往軍中,盧將軍讚不絕口,武威軍挑選精騎試了試,人馬俱披甲,威勢驚人。遂以此爲型制打造,臘月底前得十三副。”宋舉心裡有點慌,不過還是穩住心神,答道:“正月得大帥手令,夏州院數月之間又趕製十副,算上送往武威軍充作樣品的那副,一共二十四副。四月底得大帥軍令,夏州院、綏州院、靈州院全力趕製馬甲,年底前產出百二十副不成問題。”

“這是把其他的都停了?”

“是。”

“不妥。刀槍劍戟,可以分一部分給夏、綏二州的民戶鐵匠打製,但不可全委於外人。這樣吧,從今往後,繩索、被袋、鑿子、馬勺、錘子之類的小物件,你們不要做了,全向外面買,所需款項,找支度司調撥。刀槍劍戟斧鐮棒弓矢甲牌等,可委託一部分出去,但仍需自產一部分。”邵樹德說道:“馬甲之事,是某操切了。此物難制,年底前完成六七十副即可,算上已經完工的二十四副,也可以了。”

“遵命。”

邵樹德也有些頭痛。自己的野心越來越大,征戰越來越頻繁,對軍械的胃口也會越來越大。定難軍的底子太薄了,薄到自己不得不行狠招。

邵某人其實很愛惜羽毛的,但去年到了長安,仍然不顧他人看法,強行遷走匠戶,作爲靈州都作院的班底。可想而知,京中多少人在罵自己呢。這種行爲,與黃巢何異?但邵大帥就是這麼做了,可見匠戶對定難軍確實至關緊要,其威力不下於一萬精兵,甚至更多。

這個時候又不得不提一下河東李克用了。繼承了北都晉陽豐厚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軍工生產體系,光設在晉陽縣的一個西都作院,就能年產馬甲四百副。這樣的軍工生產能力,也是自己不敢打河東的重要原因。

萬一相持拉鋸,打個十年八年,定難軍的器械生產跟得上消耗嗎?

送走了陳、趙、宋三人,邵樹德又找來了李杭。

“李隨使,可敢去趟振武軍、天德軍?”

“有何不敢!”李杭笑道。

此人現在是定難軍出使第一人。巢軍、橫山党項、鄜坊四州、河中、關中、振武軍、天德軍,哪裡沒去過?有時候遇到那些不講理的蕃部蠻人,會給你下馬威,講理的漢人藩鎮,也可能會給你難堪,甚至有性命之憂。

但李杭都扛過來了,而且至今完好無損,活蹦亂跳,不得不說是運氣加實力的綜合,當然也有邵大帥的百戰雄師給他做後盾。

“李隨使果真豪邁!”邵樹德大笑。

“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箭術槍術一塌糊塗,詩書經典也比不過他人,所能恃者,唯一身膽氣,以及對大帥的赤膽忠心。”李杭道。

確實,想在定難軍混口飯吃,沒點本事是不行的。天底下本無廢人,關鍵是找準自己的定位。李杭學業一般,也不會打仗,更不願意種地過活,但口才不錯,兼且膽氣十足,自然是出使的良好人選。

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好好做事,李隨使現在也領四萬錢的月俸,豈不美哉?

“汝跑一趟天德軍、振武軍,就對郝振威和王卞說,某欲北巡陰山,至沃野鎮城故地,會盟諸蕃部,讓他倆帶上將兵、官佐,十月底之前抵達。”

“大帥,蕃部是否需通報?”

“契苾部,黑山党項藏才氏,河壖党項、山南党項諸部,土渾部皆需通傳某之帥令。有不從者,自會征討。”

對天德軍、振武軍的蕃漢軍民,邵樹德的想法是軍政兩方面解決。政治爲主,軍事爲輔,雙管齊下。哪怕暫時還不能完全控制,至少也要初步建立自己的威信。

明年西征,他打算徵調陰山蕃部隨軍,能不能成,就看這次北巡成果幾何了。

朝廷既然給了關北四道都指揮、制置等使的名義,自己當然要使勁用了。尤其是那些蕃部,人不少,不出丁打仗像話嗎?

這個時候,邵大帥又要感慨大唐這張虎皮好用了。雖然之前他一直吐槽國朝以來收編了太多蕃部,但凡事有利有弊,也正因爲如此,大唐這個名號在蕃部裡面纔有影響力,如今自己就要將其用足、用好。

李杭走後,邵樹德從虎皮交椅上起身,在屋內走了兩圈。

要動起來,大志理想比溫柔鄉更重要。待會盟陰山諸部,便是西征。

一朝權在手,什麼美人沒有?公卿貴女、金枝玉葉、天子后妃、西域胡姬、敵將妻女,還不都是自己的玩物?

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987章 海港第1089章 演戲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1271章 郡王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九十二章 出使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1296章 默契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五章 大江第三章 生意人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調查(三)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七章 亂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章 挑撥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五十一章 恨!第1052章 邯鄲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956章 你不懂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323章 餘波第四十章 操作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1103章 考覈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十章 謀劃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1135章 腐朽第1312章 交代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1097章 求封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十三章 花巧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983章 安全感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
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987章 海港第1089章 演戲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1271章 郡王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九十二章 出使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1296章 默契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五章 大江第三章 生意人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調查(三)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七章 亂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章 挑撥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五十一章 恨!第1052章 邯鄲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956章 你不懂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323章 餘波第四十章 操作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1103章 考覈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十章 謀劃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1135章 腐朽第1312章 交代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1097章 求封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十三章 花巧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983章 安全感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