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加速

第971章 加速

馬嗣勳帶隊直撲大寧縣,好似捅了晉軍的菊花,整個戰局陡然加速了起來。

其實早在黑矟軍北進的時候,就已經與晉軍斥候照面了,但當時存在兩個“小小的問題”。

其一,他們不知道黑矟軍的目的地,有可能是馬鬥關,有可能是大寧縣,也有可能是隰州城,甚至更大膽一點,是石樓縣北的上平關。此關在隰、石二州之間,扼守要道,非常有價值。

其二,黑矟軍是騎馬步兵,行動迅速,即便晉軍緊急調動援兵,也來不及佈防啊。更何況,大量兵力散落在鄉間徵糧,短時間內根本來不及集結。

這就是爲何用騎馬步兵迂迴敵後的原因。他們有騎兵的速度,還有騎兵不具備的攻堅和防守能力,還能野戰,讓你根本來不及反應。

大寧就這樣被攻破了,晉軍前後軍被截成兩段,非常尷尬,也很危險。

二十五日晨,分散在各處劫掠的萬勝軍士卒迅速返回大寧,嘗試反攻奪城。

但他們之前過於分散了,此時又從各個角落冒出,每一股的兵力都很薄弱,來的時間先後不一,很快被好整以暇的黑矟軍擊潰。

得勝的黑矟軍也不追擊,反而不斷抓人加固營寨,囤積守城物資。

當天下午,又是三千名黑矟軍抵達。輔兵們快速忙活起來,將營寨修得很大,同時把馬匹收走,藏於附近的山間放牧——很遺憾,大寧縣還放不下四萬匹馬騾,只能這麼處理了。

二十六日,有斥候來報:橫城方向有賊軍出現。

橫城,在大寧北五十里,從此再往北三十五里可至隰州。楊諒同樣曾在此築城,阻擋楊廣的兵馬北上。

“遣一營兵前去試探。”馬嗣勳立刻下達了命令。

對於已經聚集在大寧的這五千黑矟軍而言,最危險的是來自北方的晉軍主力,而不是貪功南下的李承嗣、李嗣弼等人。

按照之前得到的情報,晉軍主力還在嵐、石之間,應該不會來得那麼快。但戰場上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情報,就一定準確嗎?斥候們只能在遠處的山樑下儘量觀察,很難靠近敵軍大隊一個個數人頭。敵軍定然也知道很難做到完全保密,那麼會不會加以僞裝欺騙呢?道路那麼多,會不會漏掉了一路呢?

馬嗣勳不敢大意,這一仗不能出任何岔子。

“去野外割草,越多越好。”

“城中糧草、牲畜全部收集起來,牲畜宰殺,薰乾製脯。”

“再宰殺三千匹馱馬,充作軍糧。”

“百姓全部趕走,人給五日糧,不要管他們了。”

眼見着營寨已修築得差不多了,馬嗣勳下令兩千戰兵、一千輔兵進駐,囤積了許多物資,以作堅守。

他下達命令時十分果斷,甚至可以稱得上冷酷,完全不顧及百姓,只從軍事角度考慮。

黑矟軍士卒們早就習以爲常。他們與飛龍、金刀二軍一樣,從成立的第一天起,血統就不是很純,要麼是樑軍降兵,要麼是關北蕃漢士卒,另外就是靈州院的新兵,其實也是河隴健兒了。

在草原上征戰這些年,殺伐果斷,兇狠無比。回鶻、韃靼、吐谷渾等部族算是怕了他們了:一幫蝗蟲!

當天傍晚,黑矟軍使夏三木終於帶着餘部抵達了。

山區長途行軍之下,很多人掉隊了,夏三木只帶了不到三千多人抵達。不過也夠了,營寨有三千人守禦,大寧縣有四千五百兵,數百輔兵帶着三萬匹馬騾西行。城內又宰殺了兩千匹馱馬,充作軍糧。

一切就緒之後,就靜等敵軍大隊攻來了。

******

從三月十八日飛騰軍抵達龍門縣開始,數天時間內,匡霸、銀胡簶二軍相繼抵達,紮下了營寨。至此,聚集在龍門縣境內的晉兵已至萬人,如果不算被他們強徵來的慈隰鄉勇的話。

他們的目標定在龍門倉,因爲這裡囤積了大量糧草。

但如此重要的據點,夏軍又怎麼可能不做防備?

於是乎,上萬晉兵攻了整整七天時間,倉城內的縣鎮兵手忙腳亂,到底還是勉強頂住了。

應該是,晉軍的戰鬥力是值得肯定的,在攻打倉城時也非常賣力。如果僅就這千把久疏戰陣的縣鎮老爺兵,怕是已經淪陷了。

但城內還有五百經略軍士卒和五百龍門王氏部曲,兩千人死死守禦,城外營寨內還有兩千餘經略軍,時不時殺出,導致晉人一無所獲。

打到了二十六日傍晚,李承嗣也有些怕了,下意識想要退守慈州,等待康君立的主力部隊來援。

“據抓獲的賊兵招供,李殿成已經敗亡。萬餘兵馬作鳥獸散,賊赤水軍正在分頭追剿,此刻怕是已經收兵了。”飛騰軍使李嗣弼現在已經沒那麼憤怒了,反倒感覺到了一絲寒意。

李殿成之亂,波及面極廣,竟然不到兩個月就被平定了,這讓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要知道,他們出兵的理由之一,就是河中軍亂,夏人自顧不暇,打算過來撿便宜的。如果有可能,就在河中擊敗夏軍,將這一府四州之地拿下來,與夏人隔河對峙。

但現在什麼情況?李殿成居然死了,曾經聚集起來的一萬多兵馬也星散各處,成了草賊。只有打家劫舍的本事,再無集結作戰的能力。

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還要繼續攻打河中麼?

“最先提議南下的是你,現在退縮的也是你。”李承嗣瞪了一眼李嗣弼。

李嗣弼不敢與他對視,低下了頭。

本來是追擊兩千餘夏兵。

夏兵倉皇撤退,遺留了數千斛糧草和大量車馬,輕裝逃離,確實是怕了。

理由也很簡單,他們兵少,害怕被粘住了無法逃離,故主動撤退,完全可以理解。

但沒想到,夏人又有大軍增援而至。觀其軍號爲“經略”,與南逃的夏兵一致,應是其主力來援。

事情一下子就棘手了。

但又不甘心就此撤退,嘗試着打一下龍門倉吧,又損兵折將,難以啃下。

如今完全是進退兩難的境地,讓人氣沮。

“先鋒使,龍門倉堅固,急切間難以拿下,確實該考慮一下撤兵了。不如先退回慈州,再從長計議。”耶律長保是降人,地位較低,他等李承嗣、李嗣弼都不說話之後,方纔進言。

夏兵的戰鬥力,他已經領教過了。與經略軍各出千餘人對陣,他敗下了陣來,死傷數百。

經此挫折,原本信心很足的奚、室韋勇士也沒那麼囂張了,認識到了中原戰爭的高烈度,不是草原爭霸可比的。那是真的亡命搏殺,而且還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亡命徒在以命換命,不好打。

對付中原老兵,還是得用草原狼羣捕獵的方法,慢慢磨。想要正面進攻打敗他們,怕是得等眼下這幫悍卒都死光了才行。

“今日還有一個情況。”耶律長保又道:“我派回去兩批信使,一個都沒回來,沒能聯繫到安、史二位將軍。”

他說的是掌管萬勝軍的安元信、史敬鎔。

萬勝軍也是一支老牌部隊了。旋鴻池之戰,被數萬騎圍困在燕昌城,形同人質。

被放回來後,軍使申信淡出核心權力圈子,到都教練使衙門練新兵去了。軍使、副使人來人往,換了好幾茬,這會是中生代的安元信和新銳將領史敬鎔共同領兵。

萬勝軍軍額三千餘,手頭還有數千慈隰土團,分守慈隰二州,其中主力屯於隰州。

如果他們出事了,那麼也就意味着南下的這萬把人處於後路被斷、糧饋不繼的糟糕狀態。軍中糧草還不足一月所需,還打什麼打?

“多派人手,加緊聯絡。”李承嗣有些不安,吩咐道。

他現在是真的後悔了。

明明剛入隰州那會,因爲沒遇到夏軍主力,下意識覺得很不對勁。但打了十餘日後,竟然又昏了頭南下了。很顯然,這是一個有些冒失的決策。

這種冒失,有可能什麼後果也沒有,敵人沒有抓住。也有可能被人揪着猛打,再也無法彌補。

“我這便揀選騎射雙絕之士,北上慈隰,打探情況。”耶律長保也不廢話,立刻應下了。

“再最後攻一下龍門倉。”李承嗣突然說道:“明日我親自督戰,成了自然好,不成就走。”

很顯然,他仍然不甘心一無所獲,想試着打開這個儲糧豐富的城池,立下大功。

絳州龍門縣以東近五十里的玉璧故城內,人喊馬嘶,聲勢喧天。

武威軍右廂兵馬使何絪親率三千步騎進駐此城。

城池有些破敗,枯枝敗葉落了滿地。

何絪手撫刀柄,昂首挺胸地走了進來,看着這座充滿歷史滄桑感的城池。

“昔年高王在此折戟,玉璧堅城遂名傳南北。”何絪感嘆道:“今我率軍路過,瞻仰古蹟,明日揮師西進,定能大破晉賊。”

高歡,也是晉賊。這種大晉賊都敗於河中,何況李承嗣這種小賊?

武威軍右廂一萬五千步騎、經略軍近七千人,外加正調頭返回的赤水軍一部四千人,圍攻李承嗣萬把人,豈不手到擒來?

哦,對了,其實還不止。效節軍右廂兵馬使封藏之也帶着三千人北上,參與圍攻。

晉人既然敢南下,那麼就別回去了。

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六十八章 銅第1273章 向前看第1212章 李遁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九章 設想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1197章 會高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二章 馴化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十四章 味道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四十三章 縊第952章 離去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十四章 交談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章 遺產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十九章 設想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十章 大場面第976章 北上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083章 一言堂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南詔農業地理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957章 潼關驛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1235章 奴部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986章 兗 淄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八章 上下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985章 校閱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二章 舊部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十章 少年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十四章 交談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
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六十八章 銅第1273章 向前看第1212章 李遁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九章 設想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1197章 會高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二章 馴化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十四章 味道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四十三章 縊第952章 離去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十四章 交談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章 遺產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十九章 設想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十章 大場面第976章 北上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083章 一言堂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南詔農業地理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957章 潼關驛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1235章 奴部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986章 兗 淄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八章 上下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985章 校閱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二章 舊部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十章 少年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十四章 交談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