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楊朱

正月剛過,長安大多數百姓還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但在朝廷上層,暗流涌動,風聲鶴唳,形勢卻已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候。

昭仁裡楊府。

楊復恭徘徊良久,長吁短嘆。

他想起了已經亡故的兄長。若處此局面,兄長會從容許多吧?

兄長雖然亦是中官,卻素有慷慨之志,善撫士卒。手下兵馬萬餘,皆勇悍難制之輩,然兄長在時,指揮得心應手,令行禁止。及死之後,軍中慟哭數日,此等威望,即便在藩鎮節帥中,亦少有之。

吾不如兄長遠甚矣!

兄弟二人諸養子,守宗在許州任忠武軍節度使,守忠在洋州任武定軍節度使,守亮任邛南防禦史,守貞爲遂州防禦史,守厚爲蜀中大郡綿州刺史。

守信在京中任右神策軍玉山都都將,軍營就在楊府附近。

守立在天威都任都將,手握數千兵。

這些都是成器的孩兒。

還有將近六百個養子,就不太行了,當不得大任,只能幹些髒活。

但京中,還有個西門氏。這也是個老牌中官家族,世代監軍鳳翔,樹大根深。雖有點失了聖眷,但掌握着左神策軍,牽制作用十分明顯,如之奈何。

“大人,西門重遂這幾日派人守在大明宮外頭,與咱們的人對峙着。”楊守立從外間走入,至楊復恭身前,先恭敬地行了個禮,然後稟報道。

楊守立,本名胡弘立,在神策軍中威望很高,勇冠三軍,因此被楊復恭收爲義子。

禁軍將領,都是大家極力拉攏的。見到好苗子,不會客氣,直接收爲義子。西門思恭、四門重遂叔侄也收了不少養子,佼佼者都在禁軍中任職。

惜地方上沒什麼得力援手,可能因爲當初保舉了太多邵樹德一系的節帥、刺史,沒法再插手了——邠寧、龍劍、夔峽三鎮,如今分別在折宗本、趙儉、李侃三人手中。

“能收買嗎?”楊復恭目光灼灼地盯着義子,問道。

“那人叫西門文通,本名宋文通,爲左神策軍三軍捧日都都頭,有兵千人,才略不錯。孩兒遣人拉攏過,水潑不進,對西門氏較爲忠心。”

“什麼忠心!不過是見邵樹德勢大,欲興師找某問罪,不想靠過來罷了。”楊復恭冷笑道:“這等人,野心就差寫在臉上,能有什麼忠心?”

楊守立聽了臉一紅。拜中官爲義父的人,有幾個沒野心?便是他自己,如今也是沒辦法了,身上楊氏的烙印太深了。

“大人,邵樹德只欲誅武定軍節度使……”

楊復恭霍然起身,狠狠一腳將楊守立踹翻,怒道:“爲父還沒死呢,諸兒就要相殘耶?蠢!只殺守忠便能令邵樹德滿意了?多蠢纔會這樣想!錘鍊武藝練傻了吧?”

楊復恭怒氣衝衝地走來走去。

事實上邵樹德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將他們楊家的勢力一鍋端了,趁機撈取好處,無論是地盤、人手還是財貨。

聖人當然不願意看到西門氏一家獨大。不過邵樹德聚集那麼多兵馬,聖人也沒辦法,多半隻能捨棄楊氏,待風頭過去之後,再扶一箇中官出來與西門氏打擂臺。

如今楊氏的轉機,只在河東。

但李克用的大軍陷在昭義河北三州,而且他竟然相信邵樹德只想誅殺楊守忠、保扶諸葛氏的說辭。

退一萬來講,即便這是真的。楊守忠在眼皮子底下被殺掉,自己還有何威信可言?諸養子離心,內部士氣不振,聲勢不復往日矣。

“再遣人去河東,對隴西郡王曉以利害。那邵樹德不僅要清算守忠,也要清算某,請他速派大軍入關,將定難軍勸回去。”楊復恭喊來了心腹幕僚,也不避着楊守立,直接吩咐。

幕僚連聲應是,離去。

“大人,是否與靈武郡王也聯絡一下。有些事情,可以談的嘛,何必鬧得如此不可收拾?”楊守立從地上爬起來後,就一直站在旁邊,默不作聲。看楊復恭火氣漸消,又硬着頭皮上前建議。

這不僅僅是爲了楊復恭,也爲了他自己。死於渭水河畔的田令孜黨羽,可是有數百人之衆。這還是靈武郡王不嗜殺,若換朱玫來主持清算,殺萬人都有可能。

楊復恭又擡起腳欲踹。

楊守立一臉情真意切,帶着哭音道:“大人!孩兒滿腔孝心,日月可鑑,都是在爲大人着想啊!”

楊復恭輕輕地踹在楊守立身上。

楊守立一下子滾出去老遠,爬起來又哭道:“大人!”

楊復恭長嘆一聲,意興闌珊。

******

鳳翔府,天興縣。朱玫終於從城外堪稱王宮的園邸中返回。

之前下達的命令已經傳至各軍,鳳翔府、秦州、隴州以及暫歸他管的成州,各地兵馬陸續彙集。

一旦擺脫酒色,朱玫很快又找回了之前征戰沙場時的狀態。

國朝的武夫,可以貪財,可以好色,可以嗜殺,可以不理政事,但一定要能打。

朝廷設立京西北諸鎮,本來就是爲了對付吐蕃的。對將帥和軍士的第一要求便是能打仗,其他方面幾乎完全就是放任的。

你理政能力再強,政治手腕再高,品行舉止再好,又有何用?面對蜂擁而至,屠殺百姓,擄掠女子財貨的吐蕃大軍,這些都太無力。

嗯,如果一個藩帥又會經營地盤,名聲又好,還會打仗,那朝廷就要搞你了。

朱玫對經營地盤沒有太大的興趣,全部委託給幕府僚佐去管。他只負責要錢養軍以及供自己享樂,滿足這個條件,管你底下人怎麼玩!不滿足這個,殺你沒商量。

鳳翔府內如今已彙集了近兩萬兵馬,幾乎佔了全鎮的八成以上。朱玫打算帶一萬五千人南下,討武定軍。

“大帥!”節堂內,諸將紛紛到齊。

朱玫掃了一眼。

衙內都知兵馬使朱壽,此爲朱玫長子。

後院兵馬使朱休,此爲義子。

衙將王行瑜,這是心腹,從邠寧帶過來的。

衙將張行實,同樣是邠寧舊人。

大散關鎮將楊晟,鳳翔人,入京那次來投,朱玫愛其勇,收入帳下。

大震關鎮將王行約,邠寧舊人,王行瑜之弟。

這幾將,他最爲信重,也是軍府內地位最高的將領。

“邵樹德屢次致書、遣使,邀我南下。”朱玫坐于帥位之上,道:“諸葛爽,亦我故舊也。今舊人有事,焉能不幫?吾意已決,起兵南下。”

“謹遵大帥之命。”諸將紛紛應道。

朱玫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幾年,醉生夢死,固然有他出身低,一旦接觸富貴生活,便停不下來的原因。但更多的,還不是進取無望?

鳳翔本大鎮、富鎮、強鎮,以之爲基,北取涇原、邠寧、朔方、夏綏,南攻山南西道,一旦全佔,頓時三十餘州在手,豈不令天下英雄震怖?

朱玫曾經幻想過,但兩年多前的入長安之役,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了。

定難軍士氣高昂,戰陣上勇不可擋。李昌符的人馬其實也不錯,但怎麼衝都衝不動定難軍大陣,最後士氣衰落,大敗。

朝廷其實也有意扶持鳳翔軍,與定難軍相抗。

爲此,還把成州轉隸了過來。可惜朱玫再三盤算,覺得兵力只有邵樹德一半,還不如人家能打,何苦來哉?

於是收下成州,然後——享受醇酒美人去了。

這次諸葛氏有難,遣使求救,頓時勾起了朱玫很多回憶。

兩人曾經同在龐勳軍中,反叛朝廷,又先後歸正,一去邠州投入李侃帳下,一在汝州任防禦使。

河東討李國昌父子時,朱玫被李侃調至河東,在代州任職,後積功得授刺史。諸葛爽帶着東都軍士而來,爲北面行營招討副使,兩人曾經見過面,喝過酒,暢敘舊誼,感慨連連。

後面的發展其實都很不錯。討完黃巢後,朱玫得到了邠寧帥位,諸葛爽持節山南西道,大前年朱玫又移鎮鳳翔,與山南西道比鄰。這不是天意是什麼?

諸葛爽有難,老兄弟怎麼也要幫一把。至於幫完後會怎麼樣……

唉!朱玫長嘆一口氣,若無邵樹德就好了!

仲方侄兒的家業,做叔叔的幫着照看一點都不過分,可惜!可惜!

“明日就整備糧草、器械、輜重。待邵樹德一至,便出兵。”朱玫搖了搖頭,心裡很是無奈。

事已至此,就好好幫一把諸葛爽吧。

李克用,你怎麼不入關中,把邵樹德趕跑呢?

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992章 部署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四章 李國昌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1050章 豪氣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八十章 入京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1115章 處置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232章 檢閱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941章 要求第六章 茅店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302章 接見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1325章 誘惑第1083章 一言堂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章 巡第587章 不動搖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七章 潼關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十四章 心急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166章 落幕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963章 南北衙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964章 廢物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七章 士兵王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
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992章 部署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四章 李國昌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1050章 豪氣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八十章 入京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1115章 處置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232章 檢閱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941章 要求第六章 茅店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302章 接見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1325章 誘惑第1083章 一言堂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章 巡第587章 不動搖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七章 潼關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十四章 心急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166章 落幕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963章 南北衙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964章 廢物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七章 士兵王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