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受降城

兩天後,刀斧將孫霸的隊伍回到了西受降城,這座位於黃河北岸數十里的軍堡。諸軍解散,人給假三日,孫霸有些事需要去向西城兵馬使李良彙報,尤其是關於山南党項乞黨家劫奪軍資的事情。

天德軍的實力在北地諸鎮當中固然比較弱,但也不是隨便一個零散党項部族就可以欺侮的。這事,孫霸肯定要向上級彙報,然後進行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報復——按照盧懷忠的話說就是“剝了他們的皮”。

邵樹德暫時沒空管這些。放假後的第二天,他帶了小跟班三郎和李一仙去那幾個陣亡士卒家慰問。這是他個人的習慣,而不是這個年代軍頭們的傳統。來自後世的他始終無法完全適應高高在上的姿態,潛意識中一直認爲士兵們並不比他低人一等,大家都是在這個亂世上抱團取暖的人。

劉狗兒的家在靠南城牆的地方。兩間小屋,磚木混合結構,看起來還算不錯。來之前瞭解過,劉狗兒一家是從夏州遷來的,父母到西城後染病身故,長兄曾在軍中服役,回鶻入寇時戰死。如今劉狗兒又死在党項人手裡,獨留下兩個弟妹,這一家子確實太慘了。

邵樹德到時兄妹倆正坐在院子裡,神色悽然。他嘆了口氣,看來昨天有回家的軍中袍澤來過了,兄妹倆已經知道了這個不幸的消息。這倒解了他的難題,因爲面對兩個未成年的小孩,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你們……”邵樹德一邊示意李一仙和三郎進門,一邊斟酌着語句。

兄妹倆顯然認識他這個來過多次的人,一見面眼圈又紅了。

“你是個騙子!”小姑娘流着眼淚說道:“當初帶二兄走時說過他能回來。騙子!”

“繡娘,別亂說!”少年輕聲叱道,但眼角也不自覺地紅了起來。

邵樹德默然。他依稀想起,當初看劉狗兒家貧,吃了上頓沒下頓,兩個弟妹也餓得不成人形,於是就招他入軍。孫十將本不同意,不過在邵樹德極力勸說之後還是答應了。如今看來,這卻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了。或許沒了劉狗兒從軍帶回家的糧帛,兩個弟妹早餓死了,但劉狗兒興許能活得一命。

只是,如今這世道,幹什麼都不容易活下去。西城很小,人也不多,緣城墾荒的還不足千戶人家。城裡也沒什麼大戶人家,商業消費少得可憐,又能有什麼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亂世,最容易出賣的,還不是自己的一條賤命!劉狗兒把自己賣了,換得弟妹三年還算過得去的生活,本就是一場公平無比的交易。

當然了,別人或許可以這樣想,但邵樹德不能。來自後世的他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他不可能在見到朝夕相處的袍澤死後還心安理得地談什麼交易。哪怕是亂世,人也是有價值的,人也必須有人性,這個世道不對,非常不對!

從來沒有像如今這一刻,在面對少年男女哀傷、責怪又略帶點惶恐的目光時,他強烈地想要改變這個世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貪官污吏,也不是每個人都以殺人爲樂,這狗日的世道把所有人都逼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讓本想安安靜靜生活,平靜地渡過一生的人被迫拿起刀槍,互相拼殺,這扭曲的世道必須得到糾正!

“還沒吃飯吧?我給你們帶了胡餅。”說罷,邵樹德從李一仙手裡接過了一個柳條筐,從中取出了幾枚胡餅,強笑着說道:“吃吧,還熱乎着呢。”

少年接過了胡餅,先遞了一枚給妹妹,然後纔給自己拿了一枚,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

“不要急,這些胡餅都是你們的。”邵樹德將餅筐放在小桌上,笑着說道:“這裡還有一些糧帛,你們收好了,莫要讓外人瞧見。”

他話音剛落,揹着許多東西的三郎便把一個大袋子放了下來,而李一仙則把絹帛放到了屋裡草榻上。

“這裡有五斗面,你們好生放置。些許絹帛,都是你大兄的賞賜和撫卹,日後可以拿出去換些錢糧,但切記藏好。”邵樹德輕聲說道。

豐州自古便有小麥種植,口感、質量上佳,中唐以前一直是朝廷貢品。惜安史之亂以來,豐州屢遭兵災,農田荒廢得厲害。到了現在,因爲缺少民力修繕水利設施,豐州空有好地、水源,氣候也溫暖溼潤,卻始終無法發展起規模較大的農業,以至於滿地長草,淪爲牛羊馬兒的樂園。

五斗白麪可以做一百個胡餅,省着點吃的話,可以支持一段時日了。絹本來有二十二匹,這會撫卹還沒有發下,邵樹德先從自己私囊中墊了,然後又添了幾匹,湊了三十匹。公允地說,這不是一筆小錢,可以支持兩兄妹用好幾年了。到了那個時候,少年差不多也長大了,可以自食其力,劉狗兒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不過,一對少年男女驟然擁有了這麼一大筆錢,不遭人覬覦是不可能的,所以邵樹德才囑咐他們放好了,莫要被人拿走。當然了,只要不出徵,他隔三差五也會來看看兄妹二人。附近的一些地痞流氓若有眼色,當不至於來試試他的刀快不快。

又和兄妹倆說了一會話後,看他們情緒稍稍有些平靜,邵樹德便起身告辭了。臨到門口時,他摸了摸懷中,取出一個小包,將裡面還剩的二十多枚錢拿了出來,塞到少年手裡,道:“珍重,我會常來的。”

“我以後能跟你從軍嗎?”少年突然大聲問道。

“還是不要了。”剛走到大門外的邵樹德腳步一頓,道。說罷,頭也不回地走遠了。三郎和李一仙面面相覷,也一溜煙閃了。

來之前已經和這條街上的一位傷殘老軍說好了,讓他幫忙照應着點。劉狗兒的喪事,也囑咐他幫忙辦理。老軍人不錯,又可憐兄妹二人的境況,於是一口答應了,讓邵樹德去了心頭一樁事。

離開劉狗兒家後,邵樹德又一一去了五名陣歿士卒的家,安慰一番後,又一家給了幾匹絹,到晚間才返回河津渡的軍營。

經歷了一天負能量滿滿的生活,邵樹德也沒心情做別的事情,在草草吃了兩個餅後,便準備睡了。誰知這會李延齡又走了過來,看邵樹德一副準備休息的模樣,猶豫了半晌後,才小心翼翼地說道:“隊頭……”

“都是一個隊裡的老兄弟,生分個什麼勁。進來坐下吧,何事?”

“隊頭,今日撫卹士卒,本是應當。但……”李延齡想了想後,還是說道:“花銷還是有些大啊。這兩年不太平,商旅少了很多,這守津錢也是愈發得少了。隊頭今日支了絹帛錢糧後,這賬上就只剩十二匹絹、三緡錢了。隊頭年輕,沒有家室,自不在乎,可也得爲以後考慮啊。這生活,大不易啊!”

所謂守津(註釋1)錢,其實就是來往黃河渡口的商人給的好處費。這是潛規則,河津渡上下數十人皆有份。幾年前商貿還算繁華時,大量靈武、夏綏及本鎮商人在此渡過黃河,經狼山雞鳴塞北出,到草原上回易。

比如,豐州大商人李正義家的商隊就經常從這走。每次都是大車小車,商品成堆,着實賺了不少錢。自然,守津將士們也拿了不少好處,邵樹德是隊頭,拿得也比一般人多很多。所以,這其實是一個肥缺,孫十將能把這個關鍵位置給他,足見愛護了。

邵樹德沒有家室,對錢財也不是那麼看重。除了日常送給孫十將的孝敬外,吃住在軍營的他實在沒什麼開銷,便一直把這錢存在賬上,讓隊中年紀最大、最穩重的李延齡幫着管理。

一年前,邵樹德和隊中幾個火長商量,大家每個人都拿出部分守津錢,買些糧肉給士卒,讓大夥加強訓練,五日一操改爲三日一操。大夥都同意了,於是邵樹德便出了大頭,將這事辦了起來,至今已歷一年,成果斐然。

上次全軍會操,邵樹德他們隊進退有序,號令如一,得到了防禦史李璫的讚許。而邵樹德在步射比試中,於六十步外披甲挽弓,八箭中七,技驚四座,勇奪第一。據小道消息,臉上有光的西城兵馬使李良已經打算拔擢邵樹德爲副將,以激勵衆將士錘鍊技藝。

撇開邵樹德這個自帶穿越福利的怪胎不談,其他人要想提高自身水平,還是得靠日復一日的苦練。而訓練量上去了,營養自然也要跟上,這便是邵樹德等人的初衷了。大夥一起出錢,把士卒們操練出來,以後不都是自己的本錢麼?

“隊頭,你發句話呀。”見邵樹德有些心不在焉,李延齡頓時急了。他這人對打仗沒什麼興趣,當年從軍也是迫不得已,混口飯吃,反倒是對錢糧這些東西非常在行,於是邵樹德便把許多庶務交給他來做,以便讓自己從繁雜的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專心訓練士卒。

“賬上不是還有錢嘛。”邵樹德打了個哈哈,然後才正色道:“撫卹士卒,本是正理。上頭髮下來的錢糧,夠他們家中吃用幾時?古來名將,尤重軍心。平日裡若不聞不問,糊弄士卒,不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到了上陣交戰時,他們就會糊弄你。本隊五十人,我皆視爲手足兄弟,誰家有難處,但凡開口,我絕無二話。這幾年來,大大小小戰鬥也打了七八回了,老李你說說,可有一個弟兄臨陣潰逃?”

“此事哪能一概而論……”李延齡還欲勸說,卻聽門外吵吵嚷嚷起來。

“奶奶的,乞黨家打不成了。李國昌父子欲並據二鎮,朝廷下詔討之,咱們天德軍也要出動,真是晦氣。”盧懷忠的大嗓門響了起來,聽得衆人心中一顫。

又要打仗啊?

註釋1:守津,唐制,天下津濟舟樑都有主官,黃河渡口就是一個“津”,有津就有令,這個令是正九品上。豐州黃河渡口並不在朝廷造冊的名錄中,但時局喪亂,藩鎮節帥私設官職甚多,尋常之事。

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1249章 組畫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七章 安撫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六章 州情(三)第1032章 對進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065章 又來了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1050章 豪氣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114章 屠夫第1112章 大至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1128章 匯聚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三章 花巧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1060章 做事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二章 破襲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135章 腐朽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1178章 外來戶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962章 樞密使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六章 茅店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973章 加速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232章 檢閱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三十章 青唐第1137章 于越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1271章 郡王第1197章 會高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589章 新操作第十章 少年
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1249章 組畫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七章 安撫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六章 州情(三)第1032章 對進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065章 又來了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1050章 豪氣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114章 屠夫第1112章 大至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1128章 匯聚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三章 花巧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1060章 做事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二章 破襲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135章 腐朽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1178章 外來戶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962章 樞密使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六章 茅店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973章 加速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232章 檢閱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三十章 青唐第1137章 于越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1271章 郡王第1197章 會高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589章 新操作第十章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