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

乾寧五年三月初六,夏王府長史陳誠抵達了齊州。

東線戰場日趨複雜化,作爲邵樹德的首席幕僚,之前一直在汴州“作威作福”的陳誠終於趕了過來。

幾乎與他前後腳,淄青節度使王師範之弟王師誨也來了。

很自然地,陳誠接引王師誨入城之時,路過了突將軍訓練的校場。

校場上的軍士們正在操練軍陣。

不是他們不懂軍陣,事實上都是老武夫了,常用陣型都會列。他們現在需要的是熟練的配合,這個沒有其他捷徑可走,只能練了。

王師誨穿着儒衫,好似個毛錐子。不過你仔細看他的雙手,覆滿老繭,膚色也黝黑無比,就知道他是苦練過武藝的,雖然興趣似乎在儒學上。

文武雙全,一般是軍校家庭出身的標配,武藝是必需,文化的話看你用功程度了,有人只是粗通文墨,有人連詩詞歌賦都很擅長。

不過如果是“創一代”,那就沒這個條件了。就像河東的李嗣源,他連字都不認識。

“王將軍、王將軍?”陳誠輕聲喊道。

“哦,一時入神,陳長史勿怪。”王師誨尷尬地笑了笑,道。

他在王敬武諸子中排行老四,有三位兄長:師悅、師範、師克。

王師誨在幕府的職務是都押衙,考慮到他的出身,算是王師範的心腹了。

陳誠笑而不語,引着王師誨進了州衙。

突將軍上下基本都是殺人如麻的兇徒,氣質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王師誨是武人,手底下也管着不少技藝高超的勇士,但總覺得他們與突將軍的士卒不太一樣。不是外表或技藝,而是自然散發出的一種“味道”。

這種“味道”通過眼神、姿態、動作等小細節表現出來,刻意學是學不來的,他是一個人經歷了很多事情後,打開了某種心結、看開了某種事情、破除了某種恐懼、積累了某種經驗得來的特質。

這種特質能夠讓他們更好地調用自己的力量,不至於渾身僵硬;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技藝,不至於大失平日訓練的水準;更好地理解上級的命令,不至於渾渾噩噩聽錯了;更好地做出戰場應變,不至於傻乎乎地不知道怎麼辦。

單看一個人似乎沒什麼,提升有限,如果千千萬萬的人都這樣,那麼整體的提升就十分驚人了。一場戰鬥的勝負,有時候就在於一些小細節。

“唉。”王師誨暗暗嘆了口氣。

平盧軍迫切需要歷練,來提升這種特質。他們其他方面都不差,就像那將熟未熟的果子,給一點時間,讓他們經受戰爭的洗禮,也許就能捅破那層窗戶紙,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

夏軍,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厲害的,人都有個成長的過程。

“參見夏王。”州衙之內,邵樹德坐於上首,氣度儼然,很好辨認,王師誨上來就躬身行禮。

“坐吧。”邵樹德溫和地笑道。

雖然份屬敵我,王師範也經常罵他,但邵樹德並不至於一味看低對方,至少在他看來,王家兄弟還是有優點的。

真兄友弟恭,不是反話。

王敬武臨死前讓幾個兒子不要分家,互相友愛,互相扶持,兄弟幾個真做到了。做哥哥的不嫉妒弟弟當節度使,做弟弟的也爲家族着想。

奶奶的,要是我邵某人的兒子們都這麼兄友弟恭,那可以含笑九泉了。

“王帥遣你來何事?”邵樹德問道。

“回殿下,貴我兩軍交戰月餘,死傷頗衆,妻失其夫,子失其父,弟失其兄,民失稼穡,官失俸給,上下不安,百業雕敝。”王師誨說道:“家兄憐憫百姓多艱,願罷兵乞盟,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乞盟,其實是附庸的委婉說法。

王師範乞盟,說明他不想打了,可見其人心志,比朱瑄、朱瑾之輩差遠了。

而他之所以敢提出這事,應該也是看準瞭如今的形勢。中原四戰之地,各個方向都有敵人,你不一定騰得出手來。

晉軍的消息,現在也有些眉目了。

李克用之弟李克寧坐鎮澤州,窺視河陽。

從探聽到的消息來看,這一路應該是偏師。比如,天井關鎮將史建瑭、馬牢關鎮將李周,都是二十多歲的新銳將領。

李克寧的兵應該也不多,聽聞其帳下一部萬餘人在邢州,駐守澤州的估計也就這個數。

不過他還能指揮李罕之、薛志勤部,這一路總共不超過三萬人馬,其中成色也很可疑,並不一定全是衙兵、鎮兵之類。

在代北,只知道是康君立統籌防務,兵力多寡一概不知。

但無論如何,澤潞、代北應該都是利用太行、恆山天險,以守爲主。李克用自領精銳到了魏博,來找邵樹德的麻煩。

另外,河北藩鎮的態度也很值得注意。他們對於高舉削藩大旗的夏軍有天然的厭惡,即便再不喜歡李克用,此時也不會拆臺,甚至會給予必要的協助。

這應該就是王師範的底氣所在吧。

“我起三十萬大軍東征,想退兵可沒那麼容易。”邵樹德說道。

王師誨一聽,立刻回道:“家兄有言在先,若殿下退兵,願輸錢二十萬緡、絹二十萬匹、糧二十萬斛至軍中,今後每年永爲成例。夏王乃信人,一言九鼎,天下皆知,斷不至於背盟。如此,百姓安矣。”

淄青還是有錢啊!邵樹德暗忖,蛤垛鹽池輻射河北、河南部分區域,登萊青等州本身也煮海鹽,昔年淮西吳少誠都用牛皮來跟淄青鎮換鹽。另外,搞海貿當二道販子估計也收穫頗豐,別的不談,光對外輸出馬匹都是一個大生意。

王師誨見邵樹德不語,微微有些着急,欲言又止。

陳誠稍稍使了個眼色,邵樹德會意,找了個由頭讓王師誨先去館驛休息。

“陳長史以目示意,必有以教我。”邵樹德笑道。

“大王,晉兵已經南下,而今鄆、兗諸部兵馬,可能戰?”陳誠問道。

“李克用最多帶五萬人過來。”邵樹德說道:“只要河北諸鎮不跟着他一起出兵,應還是可以應付得過來的。”

“河北諸鎮不會大軍出動,但上供一些錢糧,出動少許兵馬,還是可以做到的。”陳誠說道:“大王,兗、齊二鎮未平,朱瑾、王師範尚有衆十餘萬,光憑胡真、葛從周之流可吃得下?”

邵樹德搖頭。

龍驤、廣勝、神捷、龍虎、捧日、捧聖等軍的戰鬥力,反正他是看不上。野戰的話,不一定搞得過兗、齊二鎮兵。也就只有用點謀略,贏面纔會大,比如之前閻寶在亢父被坑得單騎走免那次。

但世上大部分的仗,都是毫無花巧的正面戰鬥,戰鬥力不行的話,限制就太大了。

昔年朱珍、丁會、葛從周等人在巢軍時,可有一丁點出彩之處?到處被打得像條狗一樣,亡命奔逃。那時候的李克用,在他們面前就是神一般的人物,屢次以少擊多,大破巢軍,靠的就是戰鬥力強悍。

但他們帶樑兵之後,就讓晉兵吃癟,何耶?

“而今鄆州空虛,堅銳、護國、忠武等軍殘破,又不會死戰,若李克用渡河南下,何人擋之?”陳誠問道。

他的意思很明瞭,你要王對王,主力精銳要拿來對付李克用,其餘雜兵對付朱瑾、王師範,怕是力有不逮,這仗就打成了僵局。

“陳長史何意?”

“不如許王師範乞盟,收他些錢帛糧草,然後專心對付李克用、朱瑾,就容易多了。兗鎮的實力,遠遠比不上淄青。”陳誠說道,末了,又看着邵樹德,補充了一句:“先平朱瑾,再回過頭來收拾王師範。”

“又收附庸?”邵樹德突然怒氣上涌。

一路走來,收了多少附庸了?龍劍、興元、忠義、鄂嶽、陳許、河中,還有岳家的唐鄧、淮西,到處都是雷,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騰出手來清理。

很多事情牽一髮動全身。你清理了一個,或許別人還不以爲然,清理了兩個,其他藩帥安慰自己那人有取死之道,當你清理了三個、四個時,所有人都會猛然驚醒,到時候遍地烽火,像什麼樣子?

妥協、妥協,妥協到最後,就是建立一個後梁、後唐嗎?

後梁是五代中面積最小的王朝,朱全忠奮戰了29年,一生不知道打贏了多少次決戰,換別的朝代早一統天下了。

國朝初年,太宗一戰擊破竇建德十萬大軍,河北基本平定。若非後面高祖操作不當,都不一定會有劉黑闥的反覆。但朱全忠在河北打贏了不知道多少仗,殲滅的軍隊數量是竇建德全部兵力的好幾倍,卻到死都沒平定河北,最終在李克用、楊行密、李茂貞、王建等人的包圍網下難以掙脫,功敗垂成。

後梁實亡於削藩。邵樹德不知道朱全忠生命中最後十年在想什麼,估計也很絕望吧。消滅一個“竇建德”,還有十幾個、幾十個“竇建德”跳出來和你接着幹,到處都是野心家,生生把你逼瘋,不得不妥協。

後唐在後樑削藩的基礎上接着來,最後也亡於削藩,被藩鎮地雷炸得粉身碎骨。

我他媽不是想建立一個被史書上稱爲後夏或北夏的短命王朝!

“大王……”陳誠輕聲呼喚。

邵樹德差點又沒控制住心中的豺虎。

他深吸了口氣。東征以來,已經兩次冒險了,前幾天還翻來覆去看着朱瓊血肉模糊的頭顱,一點沒有違和感,再搞下去,越來越變態了。

“把左右義從軍調過來。”邵樹德下令道。

“大王?”陳誠一驚,他覺得自己的方略是可行的,有時候沒必要硬來,適當退一步,是爲了將來更好地前進。

“李克用要打,我和他打。”邵樹德說道:“我很理解朱全忠,他是有本事的人,也是個可憐人,但我不想走他的老路,這是死路。我比他有些優勢,或可爭那一線之機。讓義從軍即刻出發,二十日內抵達鄆州,若有失期,讓沒藏結明滾回橫山種地去。”

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1130章 心思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975章 突圍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十九章 碰撞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十五章 趙植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九章 焦躁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1287章 後宮第1195章 耐心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1104章 蓬萊南詔農業地理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1186章 考試第1233章 臨朔宮第十八章 勸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五章 定策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三十章 西行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1119章 反覆第五十八章 誓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1004章 國相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十四章 全忠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三十章 閒聊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章 接見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五章 馬車與消息第969章 朱全昱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五十章 大計第1259章 鬼主意第1261章 詰問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六十二章 車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1067章 交代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五章 渭州
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1130章 心思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975章 突圍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十九章 碰撞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十五章 趙植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九章 焦躁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1287章 後宮第1195章 耐心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1104章 蓬萊南詔農業地理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1186章 考試第1233章 臨朔宮第十八章 勸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五章 定策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三十章 西行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1119章 反覆第五十八章 誓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1004章 國相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十四章 全忠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三十章 閒聊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章 接見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五章 馬車與消息第969章 朱全昱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五十章 大計第1259章 鬼主意第1261章 詰問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六十二章 車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1067章 交代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五章 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