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

五百里加急的軍報有多快呢?朔方軍的驛站系統幾乎每天都在展示。

信使離開乾壕寨大營後,狂奔回硤石驛,然後換馬,西行四十里至陝州甘棠驛,繼續換馬,一路經新店、曲沃、桃林、稠桑等驛站抵達虢州閿鄉驛。

這是個堪比華州普德驛的大型驛站,在此換人又換馬,再經關西、普德、野狐泉、華陰等驛站西行,日行五百里,因此前線的消息最多五天就能抵達靈州。

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日行七百里,但邵樹德還沒那麼想吃荔枝,玄宗逼着驛卒日行七百里,黑點直接流傳到後世,可不是什麼好名聲。

靈武郡王府內,邵樹德將收到的軍報講給兒子聽。

這是獨屬於承節、嗣武兩兄弟的時刻。二人一個九歲、一個八歲,整日學習文武知識,已經超出同齡人一大截了。

邵樹德曾經讓河西節度使杜讓能推薦教導諸子女文化知識的教師。

杜讓能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推薦了弟弟、前戶部侍郎杜弘徽。

可真是舉賢不避親啊!

邵大帥覺得杜相的形象崩塌了。

本以爲是個一心爲國的忠義臣子,但畫風轉變得太快,讓他有些驚訝。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挺正常。不會爲家族謀福利,是當不了門閥世族的領導人的。

人,果然是複雜的生物。

人設,都是騙人的。

按照固定的道路做一輩子符合自己人設的事情,大概很困難吧。

“吾兒,剛纔說的可清楚了?”邵樹德也不管小孩子能不能聽懂複雜的軍事政治問題,自顧自地給他們幼稚的大腦進行轟炸:“朱全忠急着攻取朱瑄、朱瑾、時溥甚至是王師範,這是本着先易後難的原則。”

“爲父亦是先易後難。”邵樹德繼續說道:“關北四道除靈州外,幾乎沒費什麼力氣。邠寧、涇原也只各打了一次小仗,鄜坊、丹延二鎮靠的是討黃巢時建立的威名,以及持續多年的滲透。真正花了點力氣的,其實也就河西、隴右二鎮罷了,但戰事不多,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在行軍。如果不先易後難,直接攻河東或宣武,會如何?”

“打不過?”邵承節直截了當地問道。

邵樹德的臉色稍稍有些尷尬,怎麼能這麼直白地說打不過呢?

“這世上有些地方,錢多、人多,但武力弱,一旦被攻下,將其納入自家治下,再善加治理,可大大提升實力。”邵樹德決定不直接回答那個問題,只聽他說道:“爲父打垮了那些武力弱小的藩鎮,得其財貨、丁口,善加訓練,得兵十五萬。朱全忠的起家就要難多了,從一開始就是生死搏殺,大戰黃巢,夜入滑州城,血拼秦宗權,如今他的地盤,都是一刀一槍拼來的,在鎮內的威望也如日中天。要想打敗這種人,不能在他擅長的方面和他爭鬥,得在讓他難受,讓他不利的地方動手,如此方是勝機。”

兩個小孩聽得半懂不懂。

邵樹德也不以爲意。反正現在就是薰陶,讓他們旁聽、旁觀自己做決策的過程,多多少少總會有些作用的。

一個是未來的繼承人,一個是備份繼承人,慢慢加深理解吧。

又與兩小兒談了一會學習上的事情後,邵樹德隨手批覆了幾份文件。

李唐賓已經在築城,數萬民夫,如果不出意外,一個月肯定築好了。

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可想而知,雙方還會圍繞這片土地爭奪很久。

從東、西魏開始,再到北周、北齊,雙方在潼關到洛陽這一片反覆廝殺,誰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得不說地形限制的因素很大。

李唐賓有信心守住佔領的土地,邵樹德選擇相信前線將領的判斷。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選擇了李唐賓做經略使,那麼就要信任到底,反正只要不造反,戰場上的勝敗都好說,朱全忠還打不進陝虢。

“析永寧北境、澠池西境置崤縣,隸陝州。”邵樹德在文件上寫下自己的意見,隨後讓信使發往河南府。

這個崤縣就是新得的土地,從硤石算起,向東綿延至崤寨的一整片丘陵地帶,長約百里,差不多剛好是一個縣的地盤。

崤縣縣城就是正在版築的城池。

縣民,邵樹德想了想,在帶過去的橫山党項上萬山民、華州夫子中招募願意留居當地墾荒的,賜予土地,作爲屯田兵,就近產出糧草,減輕後勤轉運的巨大壓力。

這不是府兵,因爲府兵的地沒這麼少,一戶少說也得有幾百畝,否則養不出那麼精銳的脫產士兵。

也不是明朝那種衛所兵,衛所兵一戶平均下來才二十八九畝,還是公田,也就剛夠填飽肚子,能有合格的訓練就見鬼了。

介於下限明朝衛所兵和上限北朝府兵之間吧,一戶授田六十畝,先招募五千戶。

農業生產方式也有嚴格規定,一定要對畜牧業有較大程度的傾斜。再說直白點,得養馬騾,得多蓄牧草,以便就近提供大量馬匹和役畜。

想到此節,邵樹德又打算在朔方十州抽調部分農學博士、學生過去指導了。他們有現成的知識和經驗,能發揮較大的作用。

當然,以上諸多計劃的前提是打退汴軍可能發動的反攻。

河洛之險,以前是汴軍獨佔,現在是雙方共有了,

感謝劉康乂送的大禮!

在邵樹德批閱文件的當口,兩個小兒互相擠眉弄眼,嬉皮笑臉。

這樣的“課程”,對他們還是太枯燥了一些,他倆更願意去草原上騎馬,或者練練射兔子的本事也好啊,那多有趣。

“承節、嗣武。”彷彿是看到了兩個兒子的小動作,邵樹德一邊寫字,一邊說道:“方纔爲父沒和你們講如何在朱全忠發不上力的地方與他磨。現在便告訴你們,聽好了,什麼叫疲敵之計。唔,這得從伐大樹說起。”

……

商州城外,李桐看着從關中南下的大隊人馬,眼神有點發直。

“這…這是具裝甲騎?”他的聲音有些不自然。

一千騎鐵鷂子,跟着定遠軍一起到了商州,暫歸王遇指揮。

臨出發之前,邵樹德還重新進行了人事任免。

王崇調任豹騎都十將,折從允調任銀槍都十將,兩人位置互換,然後一邊南下,一邊抓緊時間熟悉部伍。

其實也不用花過多時間熟悉。

對王崇而言,豹騎都最初的人馬,本來就是折、王、楊三家邊疆豪族子弟,後來有了部分人員流動,但仍以此爲基幹。

這些人,他太熟悉了,很快就能上手。

與之相比,折從允熟悉銀槍都的回鶻兵就要花費更多一番精力了,但他們暫時沒有作戰任務,或許過陣子會西進討李仁美,但還有時間。

“這麼多馬,都要精飼料餵養,商州如何養得起?”李桐的臉色很難看。

豹騎都,並不僅僅是一千鐵鷂子那麼簡單。

他們是最出彩的部分,戰場上屢建殊勳。但爲了支持他們建功,背後還有兩千來自肅州龍家、青唐吐蕃的輔兵默默提供服務。

鐵鷂子每人一匹戰馬、一匹代步騎乘馬、一匹馱馬,輔兵每人一匹騎乘馬、一匹馱馬,總共一千戰兵,卻有七千匹馬,李桐聽到這數字時都快暈了。

原來,具裝甲騎的維持成本這麼高!

一個月需要兩萬斛糧食,這胃口也太驚人了。通過商山道運過來的那些關中糧草夠消耗到幾時?

商州不過萬餘戶,去年收了十六七萬斛糧的地稅,自身就要消耗約十二萬斛,也就能擠出四五萬斛糧接濟外來兵馬,前陣子還都用船運到了均州小江口寨子內。

真的擠不出更多的糧草了!

“養不養得起,獾兒你不用管,我等自從關中轉運,代價再大,也得運過來。”王遇仔細打量着已經長大的李桐,道。

李桐聽到“獾兒”這個詞,臉色一黑。多少年沒聽到有人喊他小名了,但王遇以前是父親軍中驍將。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雖然十年過去,王遇好像沒以前那股豪勇了,但威懾力依然很大。

李桐至今仍然無法忘記王遇在校場上縱橫馳騁,暴打各路軍中勇士的場景。

少年時代的陰影啊!

王遇懶得管李桐的臉色是好還是壞,他騎着馬兒,身後是正在列隊入城的定遠軍士卒,面前則是商州的大小將官。

“鄭三、劉大郎、張狗郎,可還認得我?”王遇馬鞭連指,被他點到名字的幾個商州軍將盡皆失色。

王瘋子又他媽的回來了!

“王遇,你待在靈州過你的日子不好麼,爲何又來商州?”

“媽的,陰魂不散!”

“我是打不過你了,可我收了一義子,勇武絕倫,明日便叫你好看!”

“王瘋子攀上高枝了,如今哪還看得上咱們這些窮兄弟啊。”

王遇聞言哈哈大笑,道:“就喜歡看手下敗將臉上的晦氣。”

“鄭三,聽聞你一口氣娶了十房姬妾,當年還能在我手底下走幾個回合,如今怕是一隻手就能撂倒你。”

“劉大郎,你那肚子,站在那裡都看不到腳尖了吧?怪不得被馮青面打得鬼哭狼嚎。”

“張狗郎,你是真不行了,靠假子來和我叫陣,當年屢敗屢戰的心氣呢?”

“一羣廢物!”王遇一甩馬鞭,下了定論。

衆人怒氣勃發,但都你看我我看你,竟然沒一個人敢發作。

李桐在一旁看得心都涼了。

靈武郡王將王遇派來,金、商這些軍將還敢抵抗麼?

另者,王遇也真是受器重啊!

靈武郡王就不怕他奪了金商大權,尾大不掉麼?以他在父親舊部中的威名,收攏各部簡直易如反掌,只要捨得許下好處,李桐都沒把握還能掌控得住部隊。

晦氣,晦氣啊!

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186章 考試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五十章 挑撥第1016章 登樓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十章 京師(一)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249章 組畫第1172章 商行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三章 妙招高昌回鶻世系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017章 陣容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三十五章 破賊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1284章 好物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三十章 真理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296章 默契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323章 餘波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1271章 郡王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943章 不死心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151章 果斷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1226章 榮譽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1162章 河東道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1004章 國相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1167章 賞雪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五十章 挑撥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590章 籠中人第949章 亂第1323章 餘波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十四章 勢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一)東漢騎兵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151章 果斷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1159章 爭吵第1089章 演戲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十五章 趙植第1226章 榮譽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087章 樣板第七章 麟州行(一)
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186章 考試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五十章 挑撥第1016章 登樓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十章 京師(一)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249章 組畫第1172章 商行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三章 妙招高昌回鶻世系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017章 陣容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三十五章 破賊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1284章 好物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三十章 真理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296章 默契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323章 餘波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1271章 郡王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943章 不死心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151章 果斷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1226章 榮譽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1162章 河東道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1004章 國相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1167章 賞雪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五十章 挑撥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590章 籠中人第949章 亂第1323章 餘波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十四章 勢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一)東漢騎兵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151章 果斷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1159章 爭吵第1089章 演戲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十五章 趙植第1226章 榮譽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087章 樣板第七章 麟州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