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洛南

夏、樑雙方交戰的戰場到底有幾個呢?其實不少。

旋門關、大伾山一線是一個戰場,目前已經彙集了飛龍軍、匡衛軍以及保勝軍一部超過兩萬人,土團鄉夫也被徵集了一萬,這就三萬人了。

堅銳軍在停頓了一段時間後,終於開始離開滑州,往孟州集結。後面可能還會繼續徵調土團鄉夫,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樑軍能夠動用的兵力是真的不多了,至少機動兵力大爲減少。再組織一次當年河清之戰十餘萬人的規模,怕是很難,除非朱全忠不管不顧,畢其功於一役,而這也是邵大帥一直極力避免的事情。

第二個戰場在東部的徐、宿、曹、單、宋、滑等州,飛龍軍右廂的實力不如當年契苾璋後期,但仍然吸引了氏叔琮、朱珍的數萬衙軍以及差不多同樣數量的土團鄉勇。

對了,朱瑾已經不打了,可能覺得搶夠了,或者仇報夠了,這讓樑漢顒頗爲遺憾。

第三個戰場其實比較小,主要在河南府東南部及鄭州南部,兵不多,新老夾雜,以落雁都千人、廳子都兩千多步騎、破夏軍六千衆以及長直軍右廂殘部近兩千人爲主,總計一萬多人,以廳子都指揮使張歸厚爲主將,理論上隸屬於龐師古指揮,實際上自主性較強。

目前,該部也在徵集土團鄉夫,估計不下萬人。

至於汝、蔡戰場,忘了吧。折宗本、折嗣倫父子因爲經濟原因今年比較沉默,但不見得會放丁會的三萬“新佑國軍”離開。

小規模的戰鬥始終沒有停歇過,除非丁會使出什麼奇計,騙過了折宗本,得以抽調兵力出伊闕關北上。但這種策略,註定了也只能是短時間的,一旦被發覺,威勝軍、淮寧軍拼着治下百姓不堪役使,逃亡外地,也要大舉北上,給他個好看。

同理,楊師厚屯於蔡州的忠武軍,也很難抽走,頂多短時間內派一小部分人北上。或者,他跑回陳州,請求節度使趙珝給他益兵,但這何其難也。

忠武軍這些年也消耗了不少,財貨又絕大部分供給汴州養軍,陳、許的那幾千人,還得守老家,怎麼可能全給楊師厚,到底誰是節度使?

張歸厚對如今的情形一清二楚。雖說汴州在招募新兵,組建新部隊,但這哪是一時半會能成軍的?今年不可能派上用場,明年也夠嗆。他手下這一萬多部隊,就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全部兵力,不可能變多,只可能少——廳子都、落雁都都派給你了,還想怎樣?

“轘轅關那邊比較太平,夏賊很謹慎,也沒派什麼遊騎出來,就連樵採都是大隊出動,幾乎沒人落單,不給咱們抓俘虜機會。”登封縣內,破夏軍使趙霖胸有成竹地說道:“據此,末將判斷賊人兵少,不欲爲我窺覷虛實,故小心翼翼,躲躲藏藏。”

落雁都指揮使朱漢賓也贊同他的看法,道:“轘轅關險要,攻之困難,不如挑釁賊人,激其出戰,再一舉平滅。”

王彥章、劉玘、杜宴球等中層將領聽了眉頭直皺。

這什麼都不清楚呢,盡在這瞎猜,偏偏還信心十足。他們都懷疑當初在汴州城北吃虧的是夏人,而不是他們破夏軍了。

張歸厚坐在那裡,靜靜聽着,不發一言。

他在盤算手頭兵力。攻城拔寨,肯定不能讓手下的精銳野戰部隊來,最後還是上土團鄉夫。這些人,還得從人口稠密的汴、宋、亳等州抽調,需要時間慢慢到位。

而在此之前,有沒有必要主動出擊呢?如果出擊,攻哪個方向?這是個問題。

“先弄清楚夏賊在洛陽的兵力再說。”張歸厚拍了一下桌子,止住了衆人的話,道:“派過去的斥候、遊騎,就沒弄到真正有價值的情報,都在做什麼?還有,斥候傷亡這麼大,我實在想不通。難道邵賊把王府的武師都派出來了嗎?”

趙霖、朱漢賓等人都閉嘴了。

其實他們也怕,怕這一萬多人遇到夏賊的主力,一下子交代了。之所以方纔如此說話,多少有點不想被別人小覷的心思。

“破夏軍,先給我好好練。”張歸厚看一眼趙霖,然後又把目光投在王彥章身上,道:“王將軍所部操練得法,最爲整肅。”

說完,又看了眼杜宴球,道:“杜將軍做得也不錯,軍士號令嚴明。”

“破夏軍六千衆,幾佔我軍一半。成軍之時,也從各部抽調了不少精銳老人,經驗是有的,而今要把這種經驗傳下去。六千將士,技藝都不錯,我敢說不比夏賊各部差。但打起來呢,打得過別人麼?”張歸厚最後說道:“好好練兵。”

“遵命。”衆人齊聲應道。

張歸厚又看了一眼攤開在桌上的地圖,洛陽的名字異常顯眼,丟了這個地方,可真要命!現在要奪回來,還不清楚賊人的內情,真是難上加難。

不過再難也得做。他們雖然是偏師,配合龐師古主力的側翼部隊,但張歸厚並不想什麼都不做,如果能在龐都頭吸引夏賊主力時候,奇兵突入洛陽,從側後發起攻擊,說不定能發揮一錘定音的作用。

……

今年春季的雨水特別多,多到令人感到害怕。

洛陽城西,剛修好的軍營內潮溼無比。外頭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將士們破口大罵,紛紛怒斥定是有人貪墨了錢糧,不然怎生連房子都修不好?

李唐賓剛剛去了南邊天雄軍的營壘想,巡視數日後方纔返回。

路上接到了一大摞牒文,大部分都是洛陽行營的,也有王府、朔方幕府轉抄過來的公函——其實可看做是重要信息的彙總簡報,專供高級軍官,以便他們能及時瞭解各方動態。

最引起的他注意是鐵林軍都虞候夏三木、經略軍都虞候丁煒二將雙雙返回靈州,出任新組建的部隊的正副主官。

這支部隊的成軍緣由他也瞭解了。草原上的韃靼、回鶻、党項乃至黠嘎斯等部,不知道是遭了災還是什麼原因,這兩年南下擄掠的頻率越來越高,規模也逐漸變大,故夏王命令留守關北的部隊嚴加戒備,同時下令組建新軍,厚實關北兵力。

命令經五百里加急傳至靈州後,都教練使衙門立刻動了起來,制定了初步計劃,又五百里加急送到孟州:整編一萬騎馬步兵,作爲打擊草原賊人的重要力量。

“夏、丁二人也出頭了。”李唐賓收起牒文,暗暗思索。

兩人之中,丁煒是五十元從老人之一,夏三木則是夏王到綏州後收下的大將,軍中號爲“僧將”,驍勇善戰,屢立戰功,這次能當軍使,算是修成正果了。

而這一萬騎馬步兵的整編與組建,也是夏軍規模不斷擴大的標誌。

差不多二十五萬步騎了,與如今的地盤、人口、財貨是相符的,負擔略有些大,但完全可以承受。

這股力量,只要不犯大的錯誤,不在決定性會戰中慘敗,不發生內亂,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情。

“該加緊了,今年再給朱全忠來個重重一擊。”李唐賓想到了高仁厚。他運氣好,主導河陽集團,南下拔了頭籌,得授東都畿汝節度使,若自己再能殲滅汝州丁會集團,是否也有機會出鎮一方爲帥呢?

美姬、豪宅、財貨,已經提不起他的興趣了,他現在就想當個節度使,哪怕如高仁厚一樣是個權力受限的節度使也行,這次或許是個很好的機會。

回到洛陽之後,飛龍軍使契苾璋的來見。

李唐賓鬆了一口氣,苾璋手下這萬把人,絕對是洛陽行營各部中最重要的。

“契苾將軍威名遠播宣武諸州,我心嚮往之。”李唐賓爲人嚴肅,不太會說恭維的話,事實上他也不需要恭維別人,眼下這麼說,對他而言已是不得了的誇讚之語。

“李都頭謬讚了。”契苾璋淡笑道:“大王胸有韜略,用兵如神,我也不過是奉命廝殺罷了。幸賴將士用命,僥倖立下些許功勞,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李唐賓面無表情,不置可否,轉而問道:“大軍去了河陽?”

“正是。”契苾璋回道。

一萬人回來,當然要整頓,不然以後部隊聽誰的?契苾璋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此番竟是隻帶了數名隨從,孤身南下,先到洛陽面見主帥李唐賓。

“今早收到軍報,樑人水師第二次進薄河陽三城,被擊退。”李唐賓道:“若能克復河陽南城,打起來就方便多了。”

契苾璋耐着性子聽他說。但沒想到李唐賓也無話可說了,一時間有些尷尬。

良久之後,李唐賓突然問道:“你部萬人,若出轘轅關,直趨許州,有幾分把握?”

契苾璋神色一動。這個手筆可不小,而且攻擊方向很多,向西可包抄丁會大軍的後路,向東可入陳州,向北可入鄭、汴,抄龐師古的後路。

若換步軍來,速度太慢,容易爲敵軍化解。若換騎兵,路上遇到阻礙時,攻堅不下,也是個難題。

契苾璋面見邵樹德的時候,並未得知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只讓他先南下洛陽,聽從李唐賓調遣。此時一聽這個計劃,突然感覺和剛剛結束的洛陽戰役有異曲同工之妙——洛陽三萬戶,養不起三四萬大軍,汝州萬餘戶,更養不起同樣數量的兵馬。

這方略,多半還是出自夏王。

洛陽行營,七萬人了,唐鄧隨的威勝軍兩萬多人,多半也要參與吧?他來的路上還在看到各州土團鄉夫押運着糧草,冒雨趕往洛陽。毫無疑問,這又是一次十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

洛陽戰役,十二萬大軍強吃胡真集團。

汝州戰役,又是十多萬兵馬,強吃丁會三萬衆。

大王用兵,可真是符合兵法奧義呢。一個字,穩!

“敢問都頭,若至許州,可能籌措到足夠糧草?”契苾璋問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許州九縣,天寶年間五十萬口,隱戶不算。朱全忠討滅秦宗權後,恢復很快,很多逃散的百姓回來了,從趙犨時起,每隔數年修一下戶籍黃冊,雖不知其數目,然我估計三十萬人還是有的。放開搶,還養不活飛龍軍萬把人麼?”李唐賓反問道。

“既如此,末將也沒什麼好猶豫的了,此番定破賊軍。”契苾璋慨然道:“不知何時出兵?”

“不用急,我先攻一下太谷關。”李唐賓看了他一眼,說道。

契苾璋愕然。

洛南三關,伊闕通汝、鄧,轘轅通許、蔡,太谷位於二者之間,且有驛道連通這兩條路。不直接出轘轅入許州,反而攻太谷,是何道理?

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八章 荔枝道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589章 新操作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一章 關津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四十章 咸陽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1048章 一天第975章 突圍第一章 家人第1067章 交代第十二章 澠池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1304章 臘日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1188章 求援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九章 轉變第五十二章 死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949章 亂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六章 茅店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1060章 做事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948章 壓力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七章 處置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九章 荒蕪第1104章 蓬萊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49章 亂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1211章 止損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八十章 回家第589章 新操作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1010章 嘗試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
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八章 荔枝道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589章 新操作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一章 關津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四十章 咸陽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1048章 一天第975章 突圍第一章 家人第1067章 交代第十二章 澠池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1304章 臘日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1188章 求援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九章 轉變第五十二章 死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949章 亂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六章 茅店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1060章 做事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948章 壓力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七章 處置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九章 荒蕪第1104章 蓬萊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49章 亂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1211章 止損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八十章 回家第589章 新操作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1010章 嘗試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