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安排

荒山野嶺,亂石嶙峋。

溝壑裡的松樹鬱鬱蔥蔥,灰色的山嶺有如凝固的烏雲。

夏日的王屋山區,一支見頭不見尾的隊伍默默行走着,翻山越嶺,步履艱難。

越過最後一個山口後,前方豁然開朗。

王瑤下意識回頭看了眼剛剛走過的地方:高高的山脊,襯托着灰暗的天幕,狹道出於其中,雄關堅如鐵石,歷史上不知道上演了多少金戈鐵馬的故事。

唉,又要上殺伐場了!

“大帥,河東蓋將軍已至濟源。”下山之時,王瑤接到都虞候報告……

“蓋寓?”王瑤一愣,隨即又想到他此番要去潞州,早晚要和這些河東將佐打交道,便道:“先讓他等着吧。”

一萬大軍本來是助攻軹關的,結果半途得知軹關、濟源已下,汴軍敗退。還在慢吞吞行軍的王瑤立刻下令全軍加快速度,趕往河陽。

軍士們怨聲載道,不過也知道這會不同之前了。若夏軍大敗,朱全忠獲勝,那他們就打道回府,節度使再向朱全忠稱臣,大夥可保平安;若夏軍獲勝,那可就要賣力點了,免得再被人打一頓。

Www_ttκǎ n_¢ o

王瑤下了山後,算算時間還夠,於是直接讓人在路邊支起帳篷,擺上桌案煮茶。

讓他感到稀奇的是,附近已經有人住了。

幾個蕃人正在用樹枝和黃土修牆,房頂上蓋着蘆葦茅草,外面圈着籬笆牆。看這風格,應是以前濟源百姓的居所,但長久無人住,甚是破敗,這會有人住了,就修繕一下。

黃土、樹枝糊成的牆,怕是一腳就能踹個凹陷下去。茅草屋頂, 一陣大風就能掀走, 外面下大雨, 屋裡下小雨。

不過這會天下大部分百姓的居住環境就是如此,王瑤也不奇怪。

有錢人,畢竟是少數, 九成五的人是田舍夫,也就是艱難度日了。

一個蕃人孩童趕着一羣羊出門了, 野外荒地甚多, 羊也不像馬兒那麼挑食, 這是去放牧呢。

“聽聞邵樹德治下的靈夏喜養牛,怎生我一路行來, 大多看到的是羊?想吃牛肉了,來人,去問問有沒有牛售賣, 給錢。”王瑤坐在馬紮上, 奇道。

一名幕僚立刻行禮應是, 前去交涉。

不過他很快就回來了, 無奈地說道:“大帥,這些蕃人沒有牛, 只有羊。新從河對岸過來的,窮得很。”

王瑤聽了大爲掃興,懶得再說了。

遠處又行來數騎, 看到這邊正在過大軍,也不害怕, 下馬後便直趨村內。

“大王有令,河陽百姓連月征戰, 廝殺有功,今明兩歲免戶稅、地稅, 望爾等互相轉告,莫要讓人騙了。”這幾人站在村口齊聲大吼,聲音很大,王瑤這邊也能隱約聽見。

“後年需納賦稅,糧豆、皮子、羊毛亦可衝抵。”

“徭役、兵役不得免。”

王瑤默默聽着,突然笑了:“羊毛亦可抵稅?這是要做甚?”

幕僚也有些不解,道:“靈夏百姓多畜養牲畜, 聽聞糧豆之外,牛皮、牛角、牛筋、馬革不得私相售賣,皆拿來繳稅。夏、秋兩稅收取之時,也會收些奶酪、乾草之類, 充作軍需。羊毛還是第一回聽說可以抵稅。”

牛皮、牛角、牛筋、馬革之類的物事,在推行三茬輪作制的靈夏,產量頗大,本身又是消耗巨大的軍事物資,拿來抵稅很正常。

夏、秋兩稅收取的時候,奶酪可以作爲軍食,乾草可以餵養戰馬、役畜,用它們來抵稅也可以理解。

但羊毛也就做一些毯子、墊子吧?那東西做的衣服,除了羌人大量穿之外,漢人之中真的極少。原因無他,穿在身上很不舒服,羌人做的羊毛織物,基本乏人問津,靈夏軍士的軍服都是駝毛做的。

“若羊毛可以抵稅,河陽這麼多蕃人,怕不是家家戶戶養羊?”王瑤總覺得這裡面有點問題。

收那麼多短而粗硬的羊毛有什麼用?這可真是遷就百姓了,以後人人養羊,每年兩稅時拼了命塞羊毛上去繳稅。甚至有人專門尋找產毛多的羊種,看你怎麼辦?難不成讓軍士們穿羊毛織成的衣物?

管他呢!邵樹德亂來一氣,後面定然會後悔。

王瑤笑了笑,但笑了一會突然笑不出來了。邵樹德若沒錢了,會不會打我的主意?

這這簡直是一定的啊!

突然間就有些泄氣。

有時候陰暗點想想,若這次河清之戰邵樹德敗了,對自己會不會是好事?能趁機擺脫一些控制?

只可惜他打贏了。朱全忠下次集結人馬反攻河陽,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了,說不定永遠不會發生了。

這可真是讓人懊惱。

……

懷州河內縣郊外,邵樹德正策馬巡視。

騎了一大圈,到處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偶爾見到一個村落,裡面還有百姓居住,那簡直就和中了獎一般。

河陽已經有第一批移民了,那是來自黃河南岸的李仁欲的部衆,一共兩千餘人,安置到從濟源到河內一線的零零散散的村莊裡。

因爲農田水利荒廢的原因,今年估計趕不及種越冬小麥了。邵樹德干脆下令散繳獲的軍糧,以工代賑,先將水利設施完善一下。

待到明年開春,再播種春小麥。

當然,除了水利設施外,人員沒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徵召的農學生還在趕路,各級官吏也在路上,尚未及赴任。即便到任後,也需要時間熟悉,今年多半是趕不及了。

辦一件事,合格的幹部永遠是最缺乏的啊!尤其是他想推行三茬輪作制這種與衆不同的農業生產模式,這方面的人才只有靈夏有。老渭北鎮、隴右鎮、邠寧鎮之類的藩鎮,其州縣雖然也開辦了農學,但水平參差不齊,不如靈夏遠甚。

“待河陽有點眉目之後,我非得讓某個表現出色的農學博士當上州刺史。”邵樹德惡狠狠地一揮馬鞭,說道。

宋樂跟在後頭,聞言失笑。迄今爲止,經學還是最受歡迎的,衆人擠破了頭進去。如果農學真出一個刺史,那可真了不得了。

不過好像也沒什麼?這年頭武夫滿天下當節度使、刺史,大夥早麻木了。農學博士的談吐好歹還算文雅,勉強算自己人吧。

“不光當刺史,以後還得提拔做宰相。”邵樹德又說道:“農事不強,什麼都辦不了。”

他說這句話是認真的,是真的考慮日後讓一個農業系統內有較大功勞的人當宰相。

食品生產是一切的根本,你若還存着一絲推動社會進步的念想,那就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農業產量吧。這比搞發明創造靠譜多了,食品產量提高之後,社會才能供養更多的從事醫學、文學、藝術、音樂、工業等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

這類人多了,社會風氣就會慢慢從保守轉向開放,才能迸發出更先進的思想,社會纔有可能進步。

種子收穫比在1:4的時候,你只能搞搞農奴社會。

在1:7、1:8的時候,文學、音樂開始多了起來,但本質並無改變。

到了1:12的時候,商業就會繁榮起來,社會風氣慢慢改變。

1:16以上,集中生產的工場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食品產量,是推動文明進步的根基。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後半世紀,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已經下降到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人被解放出來,從事哲學、文學、藝術、工業、美術、航海、殖民等各項工作。

而工業革命開始前一百多年,歐洲農業技術突飛猛進,畝產量大幅度提高,英國、法國、聯合省的種子收穫比普遍提高到1:12以上。此時的中國北方(明朝中後期),絕大部分農田產量達不到這個標準,仍徘徊在1:6、7左右,也就是畝產百斤出頭。

將大量人口從地裡解放出來,才能推動哲學、藝術、工業領域的進步,不然就還是中世紀。

沒有食品產量的大幅度提高,推動古代社會進步,那就是意淫扯淡。

“先生建議可收羊毛抵稅,我原本是不同意的。”邵樹德停下馬來,說道:“但後來想了想,單靠官營牧場培育多毛羊種,怕是太慢了,不如以此誘民間百姓參與進來。羊毛產得多了,那就是錢,應該會有人願意去嘗試。如果能搞個什麼優質羊種出來,那可賺大了。”

“我倒沒想那麼多。”宋樂苦笑道:“我只是見百姓困苦,又不太願意養馬,大牲畜也少,想方設法讓他們日子過得下去罷了。一畝大宛苜蓿,可養一頭牛,羊的話可以養十餘隻,如今乏大牲畜,只能讓他們先養羊了。”

邵樹德點了點頭。

他其實打算讓人做一套羊毛衣服,先自己帶頭穿起來。另外,還可以專門挑揀一些相對柔軟的羊毛,做成襖、裙,讓自家妻妾們也穿起來。

夏王的妻妾穿羊毛衣物出席夫人們的各種社會活動,或許可以帶動一股風潮。

上行下效之下,或許會帶動對羊毛的需求。

三茬輪作制下,純穀物的產出比起傳統耕作方式,其實並沒有優勢,優勢在於產出了大量肉、奶和動物皮毛。

當然,肉、奶也是食品,還是高質量食品,可以認爲單產是大大高於傳統方式的。如今還得給皮毛找到一個銷路,皮革是軍用物資,消耗量很大,這個不用愁,毛就得推廣了,也需要耐心培育良種。

“諸州農學生來了之後,讓他們來見我,人賜錢兩緡,嗯,再賜毛布兩匹,哈哈!”邵樹德笑道:“我打下一塊地方,就把一塊地方建好,一步步將這個天下改變。朱全忠做的事,和我一樣嗎?不一樣。”

我負責提高這個天下的農業產量,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做到哪一步算一步。

人人都只想好高騖遠從最耀眼的地方做起,沒人願意做最基礎、最艱苦同時也是最至關重要的事情,那就我來做吧。

我打下基礎,待到王朝盛世之時,全國估計能多出來數百萬乃至上千萬脫離農業生產的人,讓他們摘取最後的榮譽,引領這個國家的未來吧。

大規模的紡織業,也許會在我死後一百年出現,若能多活一百年就好了。

“大帥有此豪情,自然是好的。然與汴軍大戰,還需諸多錢糧,不知大帥答應的牲畜,何時從靈夏調撥呢?”宋樂策馬追了上來,問道。

“這已經在辦了。”邵樹德無奈道:“不用見天催吧。黃河行不了大船,牲畜又沒法坐船過來。而穿州過縣,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有些草場是橫山党項的,還需協調。我已經讓楊爚、野利經臣、沒藏慶香三人抓緊辦理了。”

“那就靜候佳音了。”宋樂說道:“大帥接下來還要攻河南,我也是替大帥着急啊。”

(本卷結束)

第七章 不得歇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十七章 山民第1318章 入晉陽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151章 果斷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099章 父老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十章 考功第1225章 新土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1008章 共贏第一章 二月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034章 纏鬥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1119章 反覆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1017章 陣容第四十章 大魚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二十章 邙山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103章 考覈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五章 州情(二)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五十章 交易第1128章 匯聚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1017章 陣容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233章 臨朔宮第五十二章 京中又被審覈了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十一章 處理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一章 鹹服
第七章 不得歇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十七章 山民第1318章 入晉陽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151章 果斷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099章 父老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十章 考功第1225章 新土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1008章 共贏第一章 二月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034章 纏鬥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1119章 反覆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1017章 陣容第四十章 大魚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二十章 邙山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103章 考覈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五章 州情(二)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五十章 交易第1128章 匯聚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1017章 陣容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233章 臨朔宮第五十二章 京中又被審覈了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十一章 處理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一章 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