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韃靼

“有些話,跟李克用說不方便,效果也不好。夫人,還得你來。”沃陽宮內,邵樹德剛剛欣賞完小封的劍舞,說道。

嗯,若不是王妃還坐在這裡,這對狗男女大概已經抱在一起了。

“遣人和嫂嫂劉氏點一下,就說我與克用兄弟情篤,李家可世鎮太原。”邵樹德說道。

折芳靄看了夫君一眼,道:“妾知道了。”

這肯定不是實話了。而且說話含湖不清,“太原”僅僅只是太原府嗎?還是包含很多州縣?將來會不會有移鎮的可能?或者栽一個罪名,奪了李氏子弟的節度使頭銜?

這都是有可能的。上位者的手段,多得數不勝數。如果李克用信了這個,將命運託付給邵樹德,那纔是傻子呢。

但換個角度來說,這個許諾也給人在心理上留了退路。

邵樹德的信譽還是很好的,投降了的基本能有不錯的結局。實在抵抗不了,或者真的沒希望的時候,心志不堅的人就會動搖,就會想着走這條後路。

這是陽謀,不怕你看出來。

“三郎勉仁,要不要和李家結個親?”邵樹德又問道。

正在擦汗的小封的豎起了耳朵。她無子,三郎勉仁是姐姐的兒子,姐妹倆一起撫養,小封一直視若己出,非常關心。

“大伯怕是不願。不過可以嘗試一下。”折芳靄頓了一下,道。

站在她的立場上,不能不仔細考慮前因後果。

與李克用家族的結親,會不會影響到敏感的權力繼承?這是不得不反覆揣摩的事情。

想到這裡,折芳靄白了一眼邵樹德。只顧着泄慾,你一舒爽,那麼多女人爲你生下了孩子。站在男人立場上,都是自己的種,無所謂。可站在女人立場上來說,差別可太大了。

“李克用這幾年,變化不小。”邵樹德突然嘆道:“我敢斷定,他帶着北上的人馬,絕大部分是爲攻滄景盧彥威準備的。看着吧,這幾天,這些人馬陸陸續續都會東調,前往幽州。啊,差點忘了劉仁恭,他運氣可真不好!”

邵樹德不厚道地笑了起來。

劉仁恭敢發動,大概就是以爲夏、晉雙方會在代北幹一場吧?漁翁之利,可不是那麼好得的。等李克用從天而降,出現在劉窟頭面前時,估計就傻眼了。

另外,邵樹德對幽州的政治生態也大爲歎服。這都幾年了,居然還有“仁人志士”跳出來造反,都殺不絕的嗎?

邵樹德在那說話,折芳靄、封都二人坐在那裡,有的喝茶,有的整理劍穗,但都不說話,也不去歇息,氣氛非常古怪。

到最後折芳靄遭不住了,輕嘆一聲,起身離去。最近些日子,她霸佔夫君霸佔得有些多了,日夜恩愛,一同出巡的其他姬妾早就望眼欲穿了。

邵樹德直接拉住了王妃,又瞪了一眼小封,小封假笑一聲。

尚寢韋氏帶着女史走了進來,詢問一番後,直接在書房裡鋪設帳帷。

書房內堆放着不少機密文函。折芳靄對這些本不太感興趣,但昨日無意中看到一份,一下子讓她有了心事。

趙家神通廣大,居然真和陳許趙氏搭上了線。這若是拉攏過來,事情的性質完全就變了。

忠武軍的戰鬥力,天下皆知。這是一個強藩、大藩,任誰都無法忽視。

他們真會投靠過來嗎?沒那麼容易的吧?朱全忠豈能一點暗手不留?

但萬一呢?

折芳靄想了很多,擔憂不已,暗暗留心。

……

殿室之內,陳誠還在挑燈夜戰,研究地圖。

韃靼這個部族,其實只是統稱罷了,並不一定是指某個部落。

像靈州、沙磧有很多韃靼化了的党項人、吐蕃人、回鶻人,另外當地還有很多高鼻深目的韃靼人,他們顯然是不一樣的。

就說如今在鹽池一帶駐紮的一萬沙磧兵,其中以回鶻人居多,但韃靼人也佔到了四分之一,又分黃種人韃靼、白人韃靼兩種,陳誠都見過,也從來沒把他們當做一個部族,雖然都被稱爲韃靼。

玄宗開元二十年,漠北鄂爾渾河流域立有《闕特勤碑》,提到“三十姓”韃靼部落,後來發展爲成吉思汗時代的“塔塔爾人”,又被稱爲東韃靼。

東韃靼遭受契丹、奚人侵攻,部衆四散,有人西遷、南下,漸漸擴大了影響力,並強大了起來。

西遷的一支到了振武軍、天德軍以北的陰山草原。在邵樹德治下的陰山五部強大起來後,他們不得不向北遠遁。這一支,在後世居於可敦城一帶,到金代時變成了“阻卜人”。

還有向西遷得更遠的。一度非常強盛,使得很多部落冒稱韃靼,開始了韃靼化,這些人被稱爲“近塞韃靼”或“南韃靼”。

其實這種稱呼都是國朝偷懶了。裡面根本就不是一個部落,互無統屬,人種、宗教、習性也大不相同,一盤散沙。

陰山附近還有一股逐水草而居的韃靼,勢力不小。他們從興安嶺一帶南遷後,與生活在附近的從西域過來的部落融合,開始信景教(基督教聶斯脫裡派),血統也有所變化,國朝稱之爲陰山韃靼,主要分佈在雲州以北的大草原上。

這個部落,在後世逐漸演變爲“汪古部”。

這個部落和李克用有沒有關係呢,答桉是有一點的。

因爲沙陀部本就來自西域,不堪吐蕃奴役之後東逃唐境,屬於白種人。遷移到河東後,因爲當地的昭武九姓也是白種人,吞併起來非常方便。

而吞併了大量昭武九姓的沙陀三部,不可避免被其文化影響,景教小範圍流行起來。而陰山韃靼恰好也信仰景教,雙方之間存在着大量的文化交流,關係自然十分密切。

龐勳之亂爆發後,李國昌奉命率軍征討。他帶過去的軍隊除了沙陀兵外,還有大量陰山韃靼人,進一步加深了關係。

但這也說明不了陰山韃靼就和沙陀有什麼從屬關係。不然的話,李國昌父子兵敗,北奔大漠的時候,韃靼酋豪也不會因爲收了赫連鐸的錢,就打算對李克用父子動手了。

“振武軍之實力雄渾者,党項、吐谷渾也。室韋、韃靼並未成氣候。陰山白韃靼驟然西進、南下,或以劫掠爲主?”陳誠仔細思考着。

振武軍、天德軍的陰山內外,原本是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小部族的,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雜部要麼跑路,要麼被吞吃掉。

陰山韃靼既然與李克用藕斷絲連,又突然西進,莫不是在會面前出動的?爲的就是襲擾他的後方?

陳誠懶得管這些事。

他只管一條,既然你來了,那麼就得乾死你。

鐵騎、銀槍兩軍已經大舉出動,對付來襲的陰山韃靼牧民。這是邵樹德下達的命令,配合他們的還有契必、藏才氏的部落蕃騎,全軍自朔州北上,隱於長城、陰山間,打探消息,等待命令。

黑矟、金刀二軍也將動身。他們將從旋鴻池一帶北出,豹騎都及嵬才、哥舒兩部的蕃騎跟隨,提供包括偵察、騷擾、襲擊在內的一些列活動。

韃靼人,捋虎鬚捋了好多年了,一直沒出什麼大事,自以爲得計。

但正所謂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

邵樹德領了“五十萬騎”橫行陰山內外,如果沒點進項,此番出兵豈不是很虧?

韃靼人,現在成了“進項”。

……

離開雲州東行的路上,李克用遣人去了一趟北邊。

白韃靼于越阿布思與他親善,此番受他所邀,南下陰山。而他們似乎又聯絡了西邊的韃靼別部,一同南下劫掠。

邵樹德多半已經收到韃靼南下侵掠的消息,但他未必知道來的是哪一部韃靼。

回鶻覆滅之後,草原沒一個成氣候的勢力。韃靼一度比較強盛,但也沒有建立汗帳、王庭,沒能把各部統一在一起。但就他們這副鳥樣,已經“威名大震”,吸引了很多小部落冒姓韃靼。

信薩滿的、信佛的、信景教的,說突厥語的,說党項語的,說回鶻語的,都說自己是韃靼,簡直亂來!

白韃靼應該已經大舉出動了,現在撤回還來得及。如果被邵賊綴上,他的騎兵太多了,下場多半很不好。

草原上作戰,比的就是誰的兵多、馬多,誰發起的戰爭有突然性。

邵賊在陰山南麓有城池、農田和牧場,被別人攻來,他可以守。但草原上的部族一旦被他進攻,除了跑路外,別無他法。

使者離開後,數萬大軍一路東行,浩浩蕩蕩。

李克用心中憋着一團火。

狗日的劉仁恭!這次不把你挫骨揚灰,我他媽就不回去了!還有契丹狗賊,正好大殺特殺一波,把營、平二州的奚人、契丹人收編起來,免得他們投降八部契丹。

迭剌部的耶律億,最近很出風頭,讓李克用很不喜。作爲實控幽州的軍頭,李克用突然覺得,義弟邵樹德的威脅,似乎並不比耶律億大多少。再給耶律億幾年時間,他說不定可以整合起幾十萬騎,那可就麻煩了。

乾死他們,一勞永逸!

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八十章 入京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964章 廢物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五十一章 恨!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三章 勾連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066章 前程第十八章 東出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十三章 就緒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586章 後備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1041章 風向第978章 督戰官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十四章 轉移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三章 南京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五章 鐵斤城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五章 巡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十五章 彙集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四章 兵諫第四章 使團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1261章 詰問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1113章 賣第五十章 夾擊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十八章 耐心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038章 別了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111章 換人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二十章 上路第三十六章 這……第952章 離去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1025章 徵行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
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八十章 入京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964章 廢物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五十一章 恨!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三章 勾連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066章 前程第十八章 東出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十三章 就緒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586章 後備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1041章 風向第978章 督戰官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十四章 轉移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三章 南京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五章 鐵斤城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五章 巡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十五章 彙集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四章 兵諫第四章 使團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1261章 詰問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1113章 賣第五十章 夾擊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十八章 耐心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038章 別了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111章 換人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二十章 上路第三十六章 這……第952章 離去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1025章 徵行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