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軍屯

懷遠新城西面不遠便是賀蘭山,半山腰上的別墅仍在。

邵樹德來靈州一趟,自然要住上幾晚再走了。

他仔細算了算,私人房產還真不少了。

豐州老宅、夏州婚房、賀蘭山別墅、太原賀宅,長安興道坊內還有太監們以樂安郡王名義賞賜的一套府邸。不算不知道,名下竟然有五套房——綏州、懷遠新城內的都是官署,並非私人所有。

賀蘭山別墅——現在叫賀蘭山行宮——內有一些侍女。

最早的那批已經前往洛陽當宮人了,現在的都是草原諸部後來送過來的女子。草原酋豪現在也不送嫡女了,因爲他們已明白這就是個火坑,女兒送過來很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聖人,那還送個什麼勁?用庶女或族女代替就行了。

當然,這也是邵樹德默許的。佔着茅坑不拉屎,確實也有點過分。

後送來的這一批侍女年紀也不小了,大的已經三十多歲,邵樹德也有些憐憫,打算髮一批賞賜,讓她們自擇夫婿。年紀大的多發點,年紀小的少發些,遣散算了,不浪費社會資源。

不過今天還需要她們忙活一下,因爲邵樹德在此招待關北道三位最重要的官員:巡撫使黃滔、轉運使司馬鄴、都指揮使氏叔琮。

黃滔今年七十三歲,去年就提出了致仕請求,邵樹德一直沒批。

司馬鄴是原本華州幕府的官員,王卞的僚左。投靠過來比較早,不過也沒太多建樹,好在他善於寫文章和算賬,於是被安排當一道財稅主官。

作爲降將,氏叔琮的位置也多年沒動了。但他似乎認命了,知道作爲故樑王全忠的愛將,他比葛從周這類巢軍出身、半途投靠樑王的人更難以被朝廷信任,有都指揮使的職務就偷着樂吧,看看下一代能否洗掉身上過於鮮明的政治色彩,被朝廷重用。

“都是些山野菜,產自賀蘭山,取自賀蘭山,想必諸卿也不會陌生了。”侍女們將菜餚一一端上來,邵樹德笑着說道。

“党項人常說,‘肉者無甜於骨上肉’,臣老矣,卻啃不了這鮮美的嫩肉,只能切點獐肉吃吃了。”黃滔說道。

“黃卿功勞卓着,還能爲朕再辛苦十年。”邵樹德說道。

“謝陛下吉言。”黃滔笑了笑。

邵樹德亦笑而不語,招呼三人喝酒吃菜。

黃滔在靈州其實算是養老了,並不怎麼管事,比起歷史上顛沛流離到福建,應該心寬體胖很多了。但看他年邁體衰的樣子,應該也就這一兩年了。

有些時候,他都感慨,同人不同命,有人就是長壽,有人就不行。

說什麼古代人只能活三四十歲,那是扯澹,事實上是因人而異的。

馬殷、錢鏐這種武夫都能活八十左右,但李克用、楊行密卻只能活五十多。

武人如此,文人也差不多。剛去世的羅隱,活了七十八歲,韋莊也活了七十五歲,八九十歲的更是一大把,整體比武人更長壽一些。

說白了,在醫療條件不行的情況下,壽命與你生活條件、生活習慣有關。

武人的生活環境,更容易得一些職業病,比如胃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精神病。

邵樹德就一直勸牛禮不要暴飲暴食,他非常喜歡吃肥肉、吃蜂蜜之類的甜食,聽聞已經有“消渴症”了。如果能檢測的話,牛禮的血糖一定很高。

他若死了,多半死於糖尿病——牛禮剛剛從天雄軍都虞候的位置下退下來,擔任淮南道都指揮使。

“氏卿。”邵樹德放下酒碗,道:“朕來靈州也有些時日了,諸縣土團鄉夫的操練如何?”

氏叔琮沉吟了一下,他知道聖人這麼問一定是有原因的,於是據實回答道:“陛下,自攻克代北雲、蔚、朔諸州後,本道鄉兵確實久未出戰了,靈州鄉兵更少。”

“果是如此,奈何。”邵樹德嘆道。

“陛下何憂也?”氏叔琮不解,問道:“國朝數十萬兵,而今又四海昇平,也用不着土團鄉夫了吧?”

“卿有所不知。”邵樹德剛要端起酒碗,卻發現已經被換成了一碗粳米粥,只能放棄,說道:“朕欲徵西域,然時過境遷,前唐的軍鎮、城邑多有損毀,遷移的中原百姓也在戰亂中損失頗大。”

氏叔琮一下子懂了,試探道:“陛下欲在西域軍屯?”

邵樹德點了點頭,道:“只有軍屯,別無他法。”

氏叔琮凝眉沉思。

安史之亂前,武夫們其實是願意軍屯的,但現在麼,多半不願意。那麼只能靠百姓了,但當地形勢複雜,危險很大,一般的百姓可穩不住,最好是有一定戰鬥力的百姓,參與過戰爭的土團鄉夫是最合適的。

“陛下,其實無妨。”氏叔琮說道:“西域羣醜,也就那麼回事。臣以爲,靈州土團兵還是有點底子的,至少眼下這一代人還湊合,不會上陣即敗。招募一些家裡地少的土團兵,舉家西遷,只要給個幾十畝地,還是有人願意的。”

“少地無地百姓多嗎?”邵樹德問道。

“陛下。”司馬鄴在一旁回道:“臣主理財稅,對靈州田畝之事還算清楚。陛下雖倡行長子繼承家業,但父母愛子,總有不願孩子背井離鄉的,於是將家中田畝或均分,或分一部分出去,這類人並不少。在田少的地方,有的土團兵家中不足十畝地,日子過得很艱辛。關西數十州,可多張佈告,多給賞賜,湊個幾萬人過去不成問題。”

其實還是前唐招募長征健兒那套辦法。

玄宗時期,府兵制已經完全敗壞。府兵家中要麼耕地數量銳減,不足以支撐訓練、服役、置辦器械的開銷,要麼自己破產逃亡,不再給朝廷賣命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時候,唐廷就要做出改變了。白嫖的府兵不能用了,那麼就要上募兵。但在西域駐防領工資的募兵也不現實,當地產出有限,戰事又頻繁,不可能支撐得了大規模的僱傭軍,那麼最好改變一下發工資的辦法。

長征健兒應運而生。

朝廷招募長征健兒,算是給了破產府兵一條出路。他們的戰鬥力或許不如太宗、高宗前期的府兵,但終究有些底子,也有戰鬥經驗,應募長征健兒之後,可以把家人都帶上,到西域後分得田地、屋宅。

田地多分佈在軍鎮附近。而軍鎮多處於交通要道或者水草豐美之處,大夥的裝備由朝廷發放,偶爾領到一些糧食、布匹補貼,終身免除賦役。

家人可種地牧羊,他們本人原則上不用種地,但實際上也會幫着家人耕種,有時候也會耕種公家田地,即軍屯。

閒時則集中訓練,作爲正規軍的補充存在,不會像府兵時代那樣長期在外征戰,搞出“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的扯澹事情,負擔大大減輕。

嚴格說起來,有點像衛所兵。不過是相對有錢的衛所兵,因爲他們會養馬,有戰事時需要騎馬機動作戰。畢竟西域太空曠了,定居點也非常零散,沒有代步工具真的不好使。

“如此甚好。”邵樹德說道。

他心中有數了,也有了點急迫感。唐代是在徵行人中招募長征健兒,這些人大多數是府兵,並不是隨便找的農民。農民也適應不了西域錯綜複雜的環境。

大夏如今擁有一些時代紅利,即具有一定戰鬥力的土團鄉夫,這些人本質上是種地的農民,但會打仗,有些還殺過人,他們是願意軍屯的,比武夫大爺好伺候多了。

如今這個紅利還存在着,但如果繼續拖拉,就要慢慢消失了。

至於爲何要在靈州找,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會不會養馬、騎馬?會不會基礎的馬上射箭、格鬥功夫?

關北存在大量養牲畜、會騎馬、會射箭的土團鄉夫,完美適應西域的環境。你若換河北人來,還得先讓他們練騎馬,無端增加成本,不划算,只能作爲後備人選,二期招募的時候適當考慮河南、河北等地的百姓。

酒宴結束後,邵樹德在靈州繼續逗留了一段時日。

其間有北上的蕃兵押解了一批俘虜回來,計有三千餘人,還有數萬牛羊馬駝,頓時在靈州掀起了一番波瀾,百姓紛紛圍觀,情緒熱烈。

“朕不來,你們就不賣力是吧?”邵樹德看到時也不由得笑罵了兩句。

他當然知道,與他過來巡視有關,但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核心的因素,還是打了兩三年了,鸊鵜泉、可敦城、豐、勝府兵有關北甚至關中強勁的經濟實力支撐,韃靼人則一窮二白,有點撐不住了——中原王朝與草原的交鋒,最大的優勢其實就在這裡。

想及此處,他的心中也一片火熱。如果掃蕩完了黑城子一帶的韃靼人,那麼北線草原的道路就要漸漸打通了,這裡可以出動奇兵,也可以出動正兵,對高昌回鶻的壓力極大。

事實上,在邵樹德的計劃中,並沒有主攻、羊攻的嚴格區分。可以都是主攻嘛,何必分得那麼清楚?

臨走之前,他下達了一道命令:飛熊軍北上,配合蕃人輕騎,利用河西党項提供的內線消息,繼續掃蕩磧北草原。

還在客戶這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975章 突圍第五十章 南撤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三章 縊第1272章 歸心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五十九章 發展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十一章 處理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973章 加速第1223章 生擒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二十章 河清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三章 議帥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七章 三北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四章 根基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1306章 大巫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十六章 風聲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六章 兄弟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八章 招撫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974章 雞來了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十四章 轉移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168章 品茗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四十章 驚喜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1076章 罪人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
還在客戶這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975章 突圍第五十章 南撤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三章 縊第1272章 歸心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五十九章 發展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十一章 處理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973章 加速第1223章 生擒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二十章 河清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三章 議帥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七章 三北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四章 根基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1306章 大巫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十六章 風聲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六章 兄弟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八章 招撫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974章 雞來了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十四章 轉移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168章 品茗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四十章 驚喜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1076章 罪人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