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行軍

寬闊的官道上,揚起了漫天的塵土,遠遠開起來就像是一大團煙塵在前進。走在路上的百姓看到這一幕,全都乖乖的走到官道的下面躲得遠遠的。

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能夠掀起這樣煙塵一定是很大的隊伍,無論是什麼人他們都惹不起。只有年老的百姓一臉的擔憂,見多識廣的人老人都知道,這是朝廷的官軍來了。而且這肯定是官軍中地位比較高的,如此大搖大擺不是一般的軍隊能有的威勢。

等到煙塵走到進前,百姓們纔看清,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大隊騎兵。每個人都騎着一匹健碩的馬匹,看的出來這些都是上等的戰馬。平常的人不要說騎了,恐怕見都沒見過,村裡王財主的馬和這個一比,那就像田間地頭你的驢子一樣。

每一個騎在馬背上的士卒都是一臉的嚴肅,雄赳赳氣昂昂。身上的鴛鴦鎧甲在太陽下面閃着刺眼的光芒,頭上的盔纓隨風飄動,身後大紅色的披風更顯的英姿勃發。看到這一幕的人,心裡全都明白,光是這身裝備就不是普通的士卒。

士卒的背上都揹着火槍,在陽光下散發着幽冷的光芒,腰間挎着細長的馬刀。在馬隊的身後,是一對對步兵,長槍大戟,英姿勃發。在隊伍的中央是成隊的馬車,上面都蒙着厚厚的粘布,看不出裡面是什麼東西。整隻隊伍走了大半個時辰才通過這裡,可見人數衆多。

在隊伍之中,無數的旗幟隨風飄動,正中央的大旗上寫着:欽差督師孫。此時孫傳庭端坐在馬上,年輕的臉上寫着成熟,讓人一看就不敢小瞧。

看了一眼身邊的老者。孫傳庭輕輕的笑了笑,這位就是天啓皇帝派到自己身邊的助手。剛開始的時候孫傳庭頗爲不以爲然,從來沒有聽過袁可立號人物。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位二十六年前就是兵部的郎中,對於行軍打仗非常的有一套。如果不是因爲尚書觸怒的萬曆皇帝,這個時候不一定做到什麼位置了。

最重要的是這位袁大人的門生故舊遍佈朝堂。在被貶二十六年之後依然有人舉薦。這二十六年之間也一直有人保舉,這樣的能力不可謂不駭人。因爲當年犯顏直諫,這位袁大人清流中也是頗爲有地位。在得到了這些消息之後,孫傳庭頓時收起了輕視之心。

不過在孫傳庭看來袁可立的年紀確實有些大了,五十多歲的人了。不過很快孫傳庭便大跌眼鏡,這位袁大人的伸手可是利索的很,馬騎得比自己可是好了很多。孫傳庭便將後勤的事情全部交給袁可立,袁大人也沒說什麼,不過糧草補給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大軍所過之處。就算不是袁大人的熟人,也聽說過,很給面子。

“袁大人,按照這樣的速度走下去,大軍還要多久才能趕到四川?”看了一眼袁可立,孫傳庭笑着問道。此時他已經明白天啓皇帝爲什麼把袁可立安排在自己身邊了,有了這樣一個人真的省去了很多麻煩。

袁可立則是淡然的笑了笑,對於這個年輕的孫傳庭。他開始也頗有些不以爲然。以爲這又是天啓皇帝寵信的大臣,這能耐未必有。甚至想上書天啓皇帝了。不過當他看到京營的人馬之後,輕視之心頓時當然無存,心裡全都是敬佩。

雖然二十多年不在朝堂,可是對於朝堂上的事情袁可立可是非常的瞭解的。對於三大營的人馬是什麼樣子,袁可立心裡可是有數。可是再一次看到三大營,袁可立知道這已經成爲了一支能戰之兵。雖然距離北疆邊軍還有差距。可是真的打幾次之後,未見得不能成爲百戰精銳。

“按照這樣的速度,至少還要半個月,希望四川的局勢不要發展的不可收拾!”袁可立看了一眼身邊的軍士,臉上的神色頗爲陰沉。

孫傳庭則是笑着搖了搖頭。頗爲有信心的說道:“不會的,我大明朝在四川也不是沒軍隊,就算是土司造反,短時間也成不了氣候。”

見孫傳庭這樣說,袁可立不置可否,沒有說話。他的心裡非常的清楚,大明朝的軍隊雖然數量不少,可是能戰的真的不多。除了北疆的邊軍,南京大營的軍馬或者可堪一戰,其餘的已經爛到骨子了。孫傳庭有這樣的認識,也在袁可立的預料之中,畢竟孫傳庭這麼年輕。

淡然的笑了笑,孫傳庭見袁可立的表情就知道,這位袁大人恐怕相差了。略微沉吟了一下,孫傳庭沉聲說道:“袁大人是不是以爲我對四川的軍卒很看好?”

聽了孫傳庭的話,袁可立頓時就是一愣,顯然孫傳庭不是自己想的那個樣子。對着孫傳庭一抱拳,袁可立沉聲說道:“請孫大人賜教!”袁可立爲人正直,孫傳庭名義上自己的上司,而且又是真有能力,袁可立是不會倚老賣老的。

微微一愣之後,見袁可立一臉的真誠,孫傳庭連忙回禮道:“大人切莫如此,折煞孫某了。大人乃是國之柱石,爲國操勞,雖然偶然蹉跎,現在明君在位,不日便可扶搖直上。傳庭還很年輕,很多事情還要大人提點!”

兩個人對視一眼,全都笑了起來,一老一少兩個人心裡頓時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笑過之後,孫傳庭沉聲說道:“袁大人不知道,早在半個月之前,皇上在皇宮裡召見了石砫宣撫使秦良玉。那一次傳庭有幸見到了這位秦良玉帶領的白桿兵,雖然只有兩萬人,可是能看的出來全都是百戰精銳。相信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回到了四川了,就算有什麼意動,有他們在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本以爲說完這些之後,袁可立會高興一些,不過孫傳庭顯然想錯了。袁可立的神情雖然沒有擔心,可是卻是十分的沒落,顯得非常的頹然。孫承宗頓時有些不明所以,沉聲問道:“袁大人,怎麼了?”

“孫大人,我大明立國兩百多年,太祖成祖兩位皇上北逐北元,兵威何等強盛。現在北疆有建奴,四川這邊有土司要造反,朝廷居然要靠宣撫使來固守疆土。老夫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大明朝這是怎麼了?”苦笑着搖了搖頭,袁可立的神色頗爲的寂寥,臉色也變得很難看。

聽完袁可立的話,孫傳庭頓時激動了起來,隱隱覺得袁可立就是自己的知己。對着袁可立一抱拳,大聲的說道:“袁大人心懷天下,傳庭佩服!”

袁可立沒有說話,臉上的表情還是有着幾分寂寥,顯然這個疙瘩一時半會是解不開了。

“袁大人,聖明天子在位,今年瀋陽已經取得了大捷,內閣首輔孫大人坐鎮北疆,想來很快就能犁庭掃穴。至於四川這裡,秦良玉可不是異族土司,大人不要想錯了。”

孫傳庭的話讓袁可立一愣,對於遼東大捷和孫承宗,袁可立自然是知道。詳細瞭解過瀋陽戰事的袁可立,對於孫承宗可是佩服不已,這位絕對是難得一見的人物。至於說道秦良玉,他就不知道,便詢問的看向孫傳庭。

大聲的笑了笑,孫傳庭沉聲說道:“因爲對白桿兵的好奇,我特意找打打聽了一下,路上無事就說給袁大人聽聽。秦良玉的孃家是忠州秦氏,肇遷祖秦安司爲了躲避蒙元苛政,從湖北麻城縣遷入四川境內,其後裔居住於忠縣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孫女。後來嫁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爲妻,她激勵其夫並幫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肅然”爲遠近所憚的白桿兵。至於馬千乘雖然是石柱宣撫使,祖籍是陝西扶風,系漢伏波將軍馬援第三十九代孫馬定虎的後裔。所有石柱宣撫使全都是漢人,大人不必糾結於此!”

本以爲聽完自己的話,袁可立的心情會好點,孫傳庭沒想到袁可立的臉上依舊是落寞的表情。良久,袁可立沉聲說道:“雖然石柱土司是漢族人,可是他們統領的可是漢族兵?”

這個問題讓孫傳庭愣住了,馬家祖上是漢人,到現在也是以看人自居。可是他們很多當地方已經不同了,現在的馬家那那是當地土家族最有影響裡的家族,可謂樹大根深。他們統領的自然也不是漢人的兵馬,而是土家族的兵馬。

見孫傳庭沒有說話,袁可立輕輕的嘆了口氣,沉聲說道:“四川乃是邊疆之地,各族雜居,情勢複雜。無論是你說的石柱宣撫使,還是其他的宣撫使,過於強大都不是好事情。或許他們現在是忠於朝廷的,可是以後誰說的準?只有朝廷的軍隊在那裡無可匹敵,才能保證長治久安!”

孫傳庭愣住了,低着頭想着袁可立的話,他似乎想明白了,又似乎沒有想明白。

輕輕的嘆了口氣,袁可立沉聲說道:“實力會催生野心,任何人的實力凌駕於朝廷之上都是不可以的,那樣就是不安穩的因素。無論是外夷還是漢人,古往今來都是此理。”

第135章 局勢二第40章 做媒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44章 徐光啓第120章 探子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38章 吉祥巷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634章 前奏曲第453章 火炮第448章 同行第573章 立太子第400章 關係第265章 南北第445章 食鹽第403章 南京第74章 體檢第67章 孫承宗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59章 接着密謀第218章 衝進去第548章 遠見第67章 孫承宗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479章 不忍心第445章 食鹽第454章 氣勢第542章 杭州第221章 范文程第102章 拜訪第488章 突入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73章 小鎮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530章 佈置第418章 對策第379章 貴陽第324章 天亮了第1章 第一件事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465章 進去吧第449章 回京第243章 改變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172章 拼了第488章 突入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17章 計劃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391章 渡赤水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27章 計劃第572章 監視第423章 賬冊第1章 第一件事第135章 局勢二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4章 原來如此第591章 聚將鼓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233章 談生意第412章 躊躇第421章 見面第64章 妥協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75章 許顯純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35章 新皇帝第330章 新火器第418章 對策第479章 不忍心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章 第一件事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465章 進去吧第529章 軍機處
第135章 局勢二第40章 做媒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44章 徐光啓第120章 探子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38章 吉祥巷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634章 前奏曲第453章 火炮第448章 同行第573章 立太子第400章 關係第265章 南北第445章 食鹽第403章 南京第74章 體檢第67章 孫承宗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59章 接着密謀第218章 衝進去第548章 遠見第67章 孫承宗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479章 不忍心第445章 食鹽第454章 氣勢第542章 杭州第221章 范文程第102章 拜訪第488章 突入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73章 小鎮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530章 佈置第418章 對策第379章 貴陽第324章 天亮了第1章 第一件事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465章 進去吧第449章 回京第243章 改變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172章 拼了第488章 突入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17章 計劃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391章 渡赤水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27章 計劃第572章 監視第423章 賬冊第1章 第一件事第135章 局勢二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4章 原來如此第591章 聚將鼓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233章 談生意第412章 躊躇第421章 見面第64章 妥協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75章 許顯純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35章 新皇帝第330章 新火器第418章 對策第479章 不忍心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章 第一件事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465章 進去吧第529章 軍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