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寶劍

略微的沉吟了一下,葉文就拒絕了,自己不會武藝,拿着那樣的武器對自己雖然有用,卻也沒什麼大用。輕輕的皺了皺眉頭,葉翔沉聲道:“那些東西我要來做什麼,我是說那中神兵利器,這樣你知道宮內的藏寶的地方在哪裡嗎?”

“回殿下,御用監是存放皇家東西的地方。”雖然不知道這位主子爲什麼忽然問這個,可是李進忠還是第一時間的答道。對他來說,這個世界上什麼禮義廉恥,文武差別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的主子開心。

葉翔也沒有猶豫,連忙叫李進忠帶路,去御用監。

御用監是專門爲皇家打造器具的地方,掌造辦宮遷所用圍屏、牀榻諸木器,以及紫檀、象牙、烏木等玩器。御用監的倉庫裡,存放着歷代皇帝留下的珍寶,古玩、瓷器、各種名貴的稀有東西,在這裡都能夠找到。

位於皇宮西北角的御用監,是一排土石結構的房屋,這是整個紫禁城爲數不多的建築。紅色的石牆,黑色的大門,彩色的琉璃瓦,一切都和其他的宮殿差不多。可是這裡卻是皇宮裡守衛最嚴密的地方之一,幾乎和泰昌帝的寢宮差不多,甚至比太子的宮殿都要嚴密。

掌管御用監的太監叫做陳華,五十多歲的年紀,不過保養的很好,看起來並不是很大。雖然不知道太子來這裡做什麼,可是他也沒敢怠慢。畢竟宮裡盛傳陛下的身體似乎不行了,太子很有可能就要登基了,討好新主子是很重要的。現在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甚至對太子身邊的李進忠都有一些獻媚。

沒有理兩個人的小動作,葉翔緩步的走進了御用監的倉庫,看着那整齊的木架,輕輕的點了點頭。這段時時間的大內生活,讓葉翔逐漸的適應了過來,對着些稀世珍寶有了很強的免疫力。

來到屋子深處的一個架子前,看着面前的東西,葉翔有些激動。無數長條形的盒子擺在架子上,有的是上好的小葉紫檀木,有的是金鑲玉的盒子,有的甚至是金絲楠木的。輕輕的撫摸着一個盒子,回頭對陳華道:“這裡都是宮中存放的寶劍嗎?”

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陳華微笑着道:“回殿下,是的,這裡都是。這些大都是太祖和成祖留下來的,宮中已經很多年沒有添置了。殿下既然想要兵器,奴才想這些寶劍應該合適,畢竟劍乃兵器中的君子,很適合殿下的身份。”

輕輕的點了點頭,葉翔差異的看了一眼陳華,看來能做到一定位置的人,都不是簡單的角色。葉翔不動聲色的笑了笑,道:“不錯,你有心了。”

“謝殿下誇獎,咱們這些做奴才的,只要主子高興,就是福分。”陳華此時也是面露喜色,笑着說道。他此時雖然是御用監的掌印太監,可是明天就不一定了。

自古就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這個規則在太監之中更加的明顯,每個皇子都有自己貼身的太監。基本都是從小跟在身邊的,登基之後自然是大力提拔。一來這些人用起來順手,二來這些人畢竟是跟在自己身邊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自己發達了自然不會忘了他們。

所以對這些人來說,能夠討得主子的歡心,自然是無比的重要了。

“你們先出去吧!我自己看一看。”對二人揮了揮手,葉翔示意他們先離開。

“奴才告退。”二人施了一禮之後,才緩步的退了出去。

等到二人走到了門口,李進忠看着陳華,臉色很是不善,淡淡的道:“陳公公真是會辦事,太子殿下都誇獎你呢!”

陳華聽出了李進忠話中的不滿,眼中閃過一絲明悟,獻媚的笑了笑,道:“瞧您這話說的,以後這宮裡還不都得看您的眼色,還望李公公以後多多關照。”說着在李進忠的手裡放了一個翠綠的翡翠扳指,一看就不是凡品。

“陳公公這話說的,咱家不過是太子殿下的奴才,只是盡心的爲主子辦差而已。”看到陳華如此的上道,李進忠也笑嘻嘻的表達了自己的善意。畢竟此時的李進忠不過是太子身邊的太監,而陳華卻是御用監的掌印太監,只要表達了善意就好,二人也就是心照不宣了。

沒有理會外面的太監,葉翔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面前的盒子上,將面前的盒子輕輕的打開,裡面靜靜的躺着一把劍,普通的劍身,普通的樣式,看起來絲毫不尋常。可是葉翔知道,能夠放在這裡肯定不是凡品,而且是朱元璋和朱棣的收藏,相信絕對是寶貝。

輕輕的拿起寶劍,入手很沉,輕輕的握住劍柄,用力的一拽,可是無論葉翔怎麼用力,劍就是不出鞘。這讓他有些憤然,難道這把破劍還要擇主不成。忽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本書,古代的寶劍都是有崩簧的。將寶劍拿到自己的眼前,葉翔仔細的在寶劍上尋找,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劍柄的下面發現了一個金色的按鈕。輕輕的吁了口氣,葉翔用手指按住了那個金色的按鈕,沉吟了一下,葉翔猛地一用力。

隨着這一按,頓時一道寒光閃過,昏暗的屋子裡就像打了一道閃電一樣,寶劍似乎被什麼東西猛地彈了出來。半截劍身露在外面,半截還在劍鞘裡面,雖然被嚇了一跳,可是葉翔卻是心中狂喜,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神兵利器。

輕輕的握住劍柄,將寶向外拉,隨着劍刃摩擦劍鞘,清脆的劍鳴在葉翔的耳邊響起。看着亮如秋水的寶劍,他的心裡很是激動,果然是好東西,絕對是削鐵如泥,吹毛斷髮。下意識的四處看了看,葉翔也沒有找到試劍的東西,最後咬了咬牙,將自己頭上的一根頭髮拽了下來。雖然痛的呲牙咧嘴的,葉翔卻是迫不及待的將頭髮放到劍刃上,輕輕的吹了口氣,頭髮頓時分爲兩節,輕輕的飄落到地上。

葉翔激動的將寶劍拿起,看到劍身上分佈着七個銀色的光點,看起來就像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葉翔知道這把劍的名字應該就叫七星劍。

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8章 父子第126章 夜宴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61章 謀劃第615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38章 揍他第241章 叛亂起第556章 君前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94章 隆中對六第37章 準備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81章 投降吧第426章 交易第605章 回京第525章 路第91章 隆中對三第334章 二臣傳第582章 鄭一官第609章 開臺第518章 撤軍第595章 進皇宮第30章 憤怒第560章 張大可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63章 莫須有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336章 心第58章 密謀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44章 皇后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141章 大婚三第467張 分歧第156章 攻城第302章 文震孟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626章 談判第80章 審問第421章 見面第224章 一個月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582章 鄭一官第196章 大清洗第10章 起風了第25章 粉墨登場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37章 老狐狸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539章 難民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449章 回京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14章 劫殺第522章 太子第588章 朕來了第114章 吳三桂第354章 警察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8章 父子第519章 完結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69章 京營第609章 開臺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27章 計劃第530章 佈置第62章 早朝之上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410章 探監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494章 請辭第641章 拔刺第181章 人和人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49章 回京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41章 參選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105章 愁
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8章 父子第126章 夜宴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61章 謀劃第615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38章 揍他第241章 叛亂起第556章 君前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94章 隆中對六第37章 準備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81章 投降吧第426章 交易第605章 回京第525章 路第91章 隆中對三第334章 二臣傳第582章 鄭一官第609章 開臺第518章 撤軍第595章 進皇宮第30章 憤怒第560章 張大可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63章 莫須有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336章 心第58章 密謀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44章 皇后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141章 大婚三第467張 分歧第156章 攻城第302章 文震孟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626章 談判第80章 審問第421章 見面第224章 一個月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582章 鄭一官第196章 大清洗第10章 起風了第25章 粉墨登場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37章 老狐狸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539章 難民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449章 回京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14章 劫殺第522章 太子第588章 朕來了第114章 吳三桂第354章 警察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8章 父子第519章 完結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69章 京營第609章 開臺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27章 計劃第530章 佈置第62章 早朝之上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410章 探監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494章 請辭第641章 拔刺第181章 人和人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49章 回京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41章 參選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105章 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