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聞風而動

“回陛下,今天是九月十五。”陳洪這些日子一隻伺候天啓皇帝,對這位皇帝的脾氣也有了一些瞭解,他知道這位主子喜歡有問必答。很是看不上那些說話吞吞吐吐的人,只要說的是實話哪怕有些衝撞也不會被怪罪。

聽了陳洪的話,天啓皇帝點了點頭拿起了桌子上的奏摺慢慢的看了起來。這是一本天啓皇帝期待已久的奏摺,因爲這上面說了一件事那就是關於年號的問題。

這是經過內閣討論之後的結果,將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一到七,作爲萬曆四十八年。八月開始則是泰昌元年,這位在位一個月的皇帝甚至連自己的年號都沒來得及使用就這樣去世了。而從明年開始纔是天啓元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

對於這份奏摺只能乖天啓皇帝只能乖乖的批覆,不只是因爲歷史上就是這麼辦的,實在是天啓皇帝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就在天啓皇帝批奏摺的時候一道聖旨已經傳出去了,可是說是天下震動雖然這份聖旨很簡短。

明史,天啓本紀。

泰昌元年,二月十五日,天啓皇帝十六歲,根據大明祖制應立皇后。內閣首輔大臣方從哲上書請立皇后,上允之。遂下旨。

很快這件事情就傳遍的天下,所有的州縣全都忙着遴選治下的美女。對於這些地方官來說這可是一次機會,就算自己推舉之人最後成不了皇后,哪怕只是一位貴妃,自己肯定能夠被照顧,只要一個念想自己的官路還不是一路高升。所以所有的官員都是不遺餘力,甚至親自到有女兒的家中去,當然大部分是利誘爲主的。

河南,祥符縣(今河南開封)的縣令是李昌茂,字瑞德,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雖然算不上是一個清官卻也並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如果評價的話那也就是勤勉無大錯。自從接到河南知府衙門的公文這位大人就興奮了起來,他看到了自己的機會。

雖然古語有江南出美女,可是李昌茂相信自己見到的那個姑娘絕對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美女,就算不是皇后也肯定是貴妃。只是不知道對方願不願意,雖然很多時候這種事情不能反對,可是這個人的身份很特殊。

讓李昌茂顧及的人是張國紀,乃是祥符縣數一數二的大戶,如果是普通的大戶也就罷了。這位張國紀乃是有功名的文人,這個時代文人的地位非常高,有功名的文人就更不用說了,那可是隨時可以做官的。

就算是賦閒在家也有很有的門生故吏師生同年,對這樣的人能不得罪就不得罪。況且如果強行將人家姑娘送進京城,一旦姑娘得勢自己不但會有好處恐怕還得吃瓜落!

李昌茂之所以非要將張國紀的女兒弄走,是因爲他見過這位張小姐。那是在一次廟會上雖然他的年紀不大,只有十二三歲,就算是見過美女多的縣令李昌茂也是驚爲天人。只有十三歲的張嫣已經是一位小美人了,此時李昌茂相信這位張小姐肯定更加美麗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位張小姐很有才氣,不但沒有很多大小姐的脾氣而且很是溫婉賢淑,琴棋書畫也是無一不精。

爲了自己的將來,李昌茂下定就決心一定要做成這件事情,看了看身邊的師爺李昌茂道:“備下禮物,本官要到張家去。”

張家在祥符縣數一數二的家族,家宅自然也是在祥符縣最好的位置距離縣衙並不遠,這天上午李茂昌終於來到了張府的門口。看着張府的大門,李昌茂暗暗告誡自己,這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雖然張家很有勢力,可是縣太爺來訪也是不敢怠慢,由張國紀親自接近了府裡,二人分賓主落座之後李昌茂開門見山道:“張元外,本官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張國紀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身上帶着很濃的書卷氣,聽了李茂昌的話心中就是一震。對於這位縣太爺的爲人張國紀還是有一些瞭解的,雖然不算什麼好官,可是行事也算光明磊落。當下便道:“縣太爺客氣了,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

看到張國紀的態度,李茂昌原本忐忑的心此時也稍微平穩了一下,緩緩額道:“不知令愛今年芳齡幾何?可曾婚配?”

聽了李昌茂的話張國紀也是鬆了口氣,這位知縣老爺是爲了自己的女兒來的,而且聽這話是要做媒啊!對於自己的這個女人張國紀是十分的疼愛的。雖然有很多保媒的人,可是張國紀都不是很滿意。此時看李昌茂有心做媒自然心中歡喜,既然是縣太爺過問想來應該不差,便道:“小女今年十四了未曾婚配,不知知縣大人?”

聽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李昌茂心中一陣竊喜,可是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表露,依舊平淡的道:“本官倒是有一戶很好的人家,不知道張員外有沒有嫁女的心思啊!”此時李昌茂心中暗暗想着,這次一定讓你沒有拒絕的理由,爲了自己的未來說不得要用些手段了。

張國紀自然不會想到李昌茂的心思,自己的女兒十四歲了,在這個年代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了。既然有知縣做媒想來家世肯定不錯,既然這樣如果人不錯那自然也就沒什麼問題。緩緩的沉吟了一下,張國紀笑着道:“既然縣太爺做媒,那張某自然會給這個面子,不知道縣太爺說的是哪一家的子弟?”

聽了張國紀的話李昌茂頓時放下了心,同時心中暗喜這次你是跑不掉了,老夫的一個知府也是跑不掉了。輕輕的笑了笑,李昌茂開口道:“男方是在京城,今年十六歲了。”

看到李昌茂老狐狸似得笑容,張國紀終於感覺出不對了,不由皺着眉頭道:“不知是什麼人家?”雖然是在京城,可是將自己的女人嫁到那裡卻也有些遠了。

“男家姓朱。”李昌茂神秘的一笑,緩緩的道。

聽到這個姓氏張國紀的心中猛地一顫,朱乃國姓還在京城,看來是和皇家有很大的關係。

第二章來了

第393章 戰後第204章 方家第412章 擬旨第92章 隆中對四第189章 阻力第411章 任長樂第133章 思考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605章 回京第642章 咆哮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181章 人和人第96章 師徒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336章 心第114章 劫殺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243章 改變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605章 回京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12章 躊躇第85章 熊廷弼第189章 阻力第633章 溫馨第449章 回京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77章 疑惑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281章 投降吧第42章 內庫和人第306章 動手吧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31章 妥協第165章 幕後第636章 開戰第133章 思考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163章 打贏了第289章 都到了第346章 改軍制第527章 計劃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573章 立太子第22章 主角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422章 抉擇第92章 隆中對四第447章 出事了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35章 局勢二第81章 出發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120章 探子第488章 突入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461章 出城第523章 銀子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627章 談判二第380章 武狀元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385章 御前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375章 考狀元第627章 談判二第134章 局勢一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78章 博弈第421章 見面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42章 內庫和人第572章 監視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595章 進皇宮第424章 去南京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106章 私心第542章 杭州第528章 逝去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
第393章 戰後第204章 方家第412章 擬旨第92章 隆中對四第189章 阻力第411章 任長樂第133章 思考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605章 回京第642章 咆哮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181章 人和人第96章 師徒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336章 心第114章 劫殺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243章 改變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605章 回京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12章 躊躇第85章 熊廷弼第189章 阻力第633章 溫馨第449章 回京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77章 疑惑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281章 投降吧第42章 內庫和人第306章 動手吧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31章 妥協第165章 幕後第636章 開戰第133章 思考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163章 打贏了第289章 都到了第346章 改軍制第527章 計劃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573章 立太子第22章 主角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422章 抉擇第92章 隆中對四第447章 出事了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35章 局勢二第81章 出發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120章 探子第488章 突入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461章 出城第523章 銀子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627章 談判二第380章 武狀元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385章 御前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375章 考狀元第627章 談判二第134章 局勢一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78章 博弈第421章 見面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42章 內庫和人第572章 監視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595章 進皇宮第424章 去南京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106章 私心第542章 杭州第528章 逝去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