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調整佈局

聽完天啓皇帝的話,徐光啓緩緩的點了點頭,在上海開阜確實是一個好主意。大明建國以來,不是沒有人試圖投入海貿,可是那些走私集團的干涉,很難成功。在一個沒有基礎的地方開始,確實能夠簡單很多。如果爲其他的地方樹立一個榜樣,那就是大勢,大勢所趨之下,反對的聲音便會直接瓦解了。

“皇上,開阜事情重大,還是需要從長計議。”徐光啓既然想明白了,自然不會在反對。對於開海的好處,徐光啓自然十分的清楚。

“這個自然,朕不會慌忙行事的!在開阜之前,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準備。”天啓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臉上帶着笑容的說道:“徐愛卿,你覺得主持開阜,朝中哪位大臣合適?”

這個問題,徐光啓一點也不意外,這樣的大事情,天啓皇帝自然會小心的選擇人選。不過在徐光啓看來,朝中確實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想來想去,徐光啓忽然覺得自己最合適。看到天啓皇帝的笑容,回想着天啓皇帝剛剛的話語,徐光啓自然就明白了。

“皇上,開海之事事關重大,乃是彪炳千秋的大事情。臣生長在上海,對海外之事也十分的熟悉,另外也有一些洋人的朋友,臣當仁不讓!”徐光啓自然明白了,自然不會裝糊塗,大聲的說道。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滿意的說道:“愛卿深明朕意,這件事情非愛卿莫屬。”

徐光啓在外爲官多年,可是徐家還是在上海有門有戶的人家。自從徐光啓擔任了內閣大學士。徐家更是一時無兩,在上海可以說十分的有地位。更何況上海一派的官員,官職最高的就是徐光啓,威信自然不低。

將事情說清楚了。天啓皇帝又叮囑了徐光啓一些事情,便離開了火器廠。

自從離開火器廠之後,天啓皇帝再也沒有出過皇宮,在宮裡準備過年。到了年底,雖然事情很多,大明卻一切平穩。

國庫又是一個入不敷出的年頭,天啓皇帝將軍費等開支又交給了國庫。國庫沒有銀子,天啓皇帝會從內庫撥付,沒有了內庫直接干預的事情發生。

到了十二月。京城已經是天寒地凍了,大雪鋪滿了大地。北京城的城門口,一隊士卒騎着馬到來了,在這些人的面前,一個年輕坐在馬上。一身鴛鴦戰甲顯得英武非凡,與其餘的武將不同,這個人的皮膚是棗紅色。

“將軍,城門要關了,我們還是直接進城吧!”一個副將打馬走到前面,恭敬的對這個將軍說道。

這個人並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被天啓皇帝抽調回京的熊文燦!在遼東一段時間的磨練之後,熊文燦沉穩了很多,眼神也變得內斂了起來。不過此時熊文燦的額頭上帶着一絲憂慮,自己身爲遼東督師,在遼東干的好好的,現在天啓皇帝一道聖旨便將自己抽調了回來。

經歷過以前那麼多事,熊文燦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得罪了什麼人。不過現在熊文燦是孫承宗一派的人,刁難少了很多,這一年半是他最開心的日子。遼東兵馬日漸強壯。自己是滿心的歡喜。

看了一眼說話的盧象升。熊文燦緩緩的點了點頭,有皇上的這位師弟陪着自己進京。自己心裡還是有些底的。兩個人沒有在說什麼,直接打馬進了京城。

“飛百,我們是直接進宮去見皇上。還是去孫大人的府上?”熊廷弼略微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盧象升。

無奈的看了一眼熊廷弼,盧象升還是有些無奈,這位熊大人還是不會做人。不過他早就已經習慣了,想了想,道:“熊大人,皇上急詔我們進京,想必是有大事情,自然要去皇宮交旨。如果不去皇宮,先去了孫大人的府邸,恐有結黨營私之嫌啊!”

熊廷弼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心裡卻還是有些不甘心,他不知道天啓皇帝找自己回來做什麼,想到孫承宗那裡去打探一下消息。不過既然盧象升這麼說了,熊廷弼也只好點了點頭。

兩個人就算到了孫府,恐怕也見不到孫承宗,此時孫承宗正在皇宮裡。在孫承宗的身邊,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原來的四川布政使,現在的四川巡撫朱燮元。

上一次奢崇明和安邦彥反叛,朱燮元展現出了非一般的才能,天啓皇帝自然不會任其在四川發黴。雖然早就下了聖旨宣其進京,可是今天才剛剛到。

“朱愛卿,一路走來可順利?”天啓皇帝看着朱燮元,笑着問道。這位朱燮元也是一個能人,在明末也很有名聲。在歷史上,朱燮元一手評定了奢崇明和安邦彥的叛亂。

“謝皇上關心,託皇上鴻福,臣一切順利。”朱燮元和熊廷弼不同,他知道天啓皇帝一定是對自己另有任用,而且肯定是另有重用。要知道自己在四川那個地方,還有什麼地方比那裡還差的?

天啓皇帝還沒有來的說什麼,王承恩已經從外面走了進來,恭敬的向着天啓皇帝行了一禮,道:“啓奏皇上,遼東督師熊廷弼和副將盧象升在外面求見!”

一聽到這個消息,天啓皇帝頓時笑了起來,道:“真是巧,朕還在等消息,沒想到這兩個人已經到了!讓他們進來,既然來了,那正好把事情說了。”

等到王承恩出去,天啓皇帝將目光看向一邊的陳洪,笑着吩咐道:“讓御膳房備膳,朕和幾位愛卿邊吃邊聊。”

時間不長,熊廷弼和盧象升在王承恩的帶領下走了進來。雖然御膳房的飯食還沒有準備好,可是桌子都已經擺好了。

按照座次坐好之後,天啓皇帝笑着對熊廷弼是說道:“熊愛卿,遼東諸事可順利?”

“回皇上,遼東現在沒什麼事情,兵強馬壯,糧草也充足。現在就等着皇上的旨意,只要皇上的旨意一到,臣就帶着人掃平建奴。”這是熊廷弼的理想,三句話也離不了。

笑着擺了擺手,天啓皇帝很是高興的道:“好,愛卿有魄力,勇於任事,不錯。朕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了,到時候一定有愛卿的用武之地。”

接下來的酒宴很熱鬧,天啓皇帝沒有絲毫的架子,一邊詢問着遼東和四川的事情,一邊熱鬧的談論着。原本最喜歡喝酒的熊廷弼,因爲心裡七上八下的,還是沒有喝多,其他幾個人更不會了。

酒宴過後,天啓皇帝看了一眼孫承宗,笑着說道:“先生,軍機處是不是已經把旨意擬訂了?”

“回皇上,早就準備好了,已經送到司禮監批紅了!”孫承宗早有準備,笑着說道。

“陳洪,宣旨吧!”天啓皇帝看了一眼手捧聖旨的陳洪,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道。

陳洪不敢怠慢,將聖旨展開,大聲的念道:“兵部右侍郎、龍虎將軍、遼東督師熊廷弼接旨!”

“臣熊廷弼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沒想到第一個就是自己,熊廷弼一點也不敢怠慢,連忙跪倒在地,等着聖旨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龍虎將軍熊廷弼,鎮守遼東,勞苦功高,朕心甚慰。賞功罰過,明君之爲也,朕不吝封賞。進熊廷弼爲兵部左侍郎,驃騎將軍,五軍都督府都督,掌京營事!欽此!”陳洪讀完之後將聖旨合了起來,交給了熊廷弼。

熊廷弼的心裡十分的疑惑,自己升官了,這是肯定的。只是沒想到天啓皇帝會讓自己回來掌京營,這個真是沒想到。不敢有絲毫的耽擱,連忙跪倒在地,恭敬的道:“臣熊廷弼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到熊廷弼退到一邊,陳洪又拿起一份奏摺,道:“右儉都御史、資善大夫、四川巡撫朱燮元接旨!”

“臣朱燮元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燮元也跪倒在了地上,恭敬的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四川巡撫朱燮元,鎮守四川,巡撫邊疆,布王化於蠻夷之地,勞苦功高。進資政大夫,右副都御史,總督遼東,欽此!”陳洪又將聖旨交給了朱燮元,等着朱燮元接旨。

朱燮元頓時面露喜色,自己離開了四川,沒想到居然是總督遼東。這是以前熊廷弼的官職,自己也可以一展身手了!

“懷遠將軍盧象升接旨!”將最後一份聖旨拿了出來,陳洪展開之後,宣讀道。

“臣盧象升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盧象升也跪倒在了地上,自己也是要升官啊!不過盧象升知道,自己肯定不會像那兩個人一樣。

“懷遠將軍盧象升,深入遼東,屢立戰功,朕心甚慰。現進盧象升爲昭勇將軍、兵部右侍郎,協掌京營!”陳洪再一次將聖旨交給盧象升,便躬着身子站到了一邊。

“臣盧象升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盧象升連忙跪倒在地,恭敬的說道。

一邊的孫承宗看到聖旨宣讀之後,臉上鬆了一口氣,似乎卸下了一副擔子,輕鬆了很多。

第219章 佔領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51章 密談第403章 南京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44章 徐光啓第613章 攤牌第375章 考狀元第447章 出事了第380章 武狀元第191章 騎兵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554章 密謀第629章 談判四第339章 因由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106章 私心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487章 準備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68章 心思第526章 爭奪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375章 考狀元第539章 難民第150章 準備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567章 殺人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410章 探監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117章 抉擇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418章 對策第224章 一個月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627章 談判二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163章 打贏了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22章 主角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332章 選將第353章 改制第38章 選後第123章 到了第334章 二臣傳第565章 軟禁第10章 起風了第581章 顏思齊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8章 奏摺第35章 新皇帝第149章 謀劃第518章 撤軍第354章 警察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86章 策論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67章 抉擇第371章 廷議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8章 奏摺第610章 招生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302章 文震孟第189章 阻力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69章 京營第92章 隆中對四第266章 滿桂第76章 罷官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196章 大清洗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03章 老狐狸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262章 嚇破膽了
第219章 佔領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51章 密談第403章 南京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44章 徐光啓第613章 攤牌第375章 考狀元第447章 出事了第380章 武狀元第191章 騎兵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554章 密謀第629章 談判四第339章 因由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106章 私心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487章 準備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68章 心思第526章 爭奪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375章 考狀元第539章 難民第150章 準備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567章 殺人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410章 探監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117章 抉擇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418章 對策第224章 一個月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627章 談判二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163章 打贏了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22章 主角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332章 選將第353章 改制第38章 選後第123章 到了第334章 二臣傳第565章 軟禁第10章 起風了第581章 顏思齊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8章 奏摺第35章 新皇帝第149章 謀劃第518章 撤軍第354章 警察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86章 策論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67章 抉擇第371章 廷議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8章 奏摺第610章 招生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302章 文震孟第189章 阻力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69章 京營第92章 隆中對四第266章 滿桂第76章 罷官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196章 大清洗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03章 老狐狸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262章 嚇破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