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準備

看着自己的父汗,皇太極略微沉吟了一下,才緩聲道:“父汗,既然事情已經定下來了,那我們什麼時候出兵?”

略微沉思了一下,努爾哈赤苦笑着搖了搖頭,頗爲無奈的道:“本汗的身體現在還沒好,不要說騎馬領兵,就是下牀走動一下都成問題。大夫說大概一個月才能痊癒,怎麼也要等到本汗痊癒了再說。上次瀋陽之戰,八旗子弟士氣也有些低落,這一個月也好恢復一下。”

緩緩的點了點頭,皇太極把自己心裡那個想法壓了下去,就在剛剛他曾想到,自己的父汗既然不能領兵,自己是不是可以請求這次由自己帶兵去。只是剛剛產生這個念頭,皇太極就迫不及待的壓了下去,不是因爲自己的能力。他對自己的能力一項都有信心,只是如果努爾哈赤對自己產生了什麼不好的印象,以後就有些難辦了。

努爾哈赤這邊已經擬定了計劃,在遼東巡視的孫承宗也離開了左屯,此時他已經來到了廣寧城外。

看着一邊的左良玉,孫承宗淡然的笑了笑,這位看起來五大三粗的將軍,經過這幾日的相處,孫承宗知道這位可沒有看起來這樣粗魯。反而是一位非常心細的將軍,這倒是和遼東經略熊廷弼比較像。外表看起來比較粗魯,脾氣也很暴躁,不過心裡卻非常的有想法。

廣寧城的城門緩緩打開,裡面的人還沒有出來,在瀋陽城的方向飛快的跑來一匹馬。馬上端坐着一個大明的士卒,全身都是灰塵,看起來已經非常疲累了。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個人的身上,站在孫承宗身邊的尤世功帶着人把孫承宗圍在中間,一臉謹慎的看着飛馬過來的人。尤世功的手已經握住了刀柄,目光緊緊的盯着馬上的人,一臉的沉着。

那人的馬還在向前奔馳着。護在孫承宗身邊的人已經上去攔截那個人了。端坐在馬上的左良玉一馬當先,手裡拿着厚背砍山刀,緊緊的盯着來人。似乎覺察到了這邊的危險,那人身子下面的馬匹猛地一停,前蹄高高的揚起,頓時塵土飛揚。

騎着馬的士卒似乎沒有坐穩,身子一歪就從馬上摔了下來。士卒的反映還算機敏,雙手抱着肩膀向一邊滾了出去。一邊的士兵頓時衝上前去,拉住受驚的馬匹,有幾個人則是奔着那個躺在地上的士卒去了。

看着被押到自己身邊的士卒,孫承宗心裡猛地一沉,這個人看起來非常的疲憊。盔甲上還有鮮血,顯然是剛剛經歷戰鬥。看了一眼身邊的尤世功,孫承宗沉聲道:“讓人拿點水來!”

清水入腹,那人似乎好了不少,看着面前的孫承宗就想要跪下行禮。

伸手拉住他,孫承宗緩聲問道:“怎麼了?是不是瀋陽城出什麼事情了?”聽到孫承宗的話,站在一邊的人都是神情一緊。全都頗爲擔憂的看着士卒,眼光非常的急切。

士卒似乎有些緊張,不過也知道周圍的這些人全是將軍,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緩緩的說道:“大帥,小的是賀世賢賀將軍的親兵,是賀將軍派我來的!”

“怎麼了?難道瀋陽出來什麼事情?”孫承宗還沒有說話,一邊的尤世功馬上拉住士卒大聲的問道。要論關係。在場的這些人之中,尤世功和賀世賢最是親密,雖然沒有一個頭磕在地上,八拜結交,可是卻也是曾經無數次的一起出生入死。此時見士卒提到賀世賢,尤世功自然是最擔心。

“回將軍,瀋陽城沒有出什麼事情。昨天夜裡,賀將軍帶着我們夜襲瀋陽前衛。經過一晚上的激戰,殲滅了駐守在瀋陽前衛的五千建奴,收復了瀋陽前衛。此時我們有四千兄弟駐守在那裡。賀將軍已經到遼陽去搬兵了,又派我到這裡來找大帥。賀將軍希望大帥趕快回到瀋陽,部署瀋陽前衛的事宜!”士卒臉上帶着興奮的看着孫承宗,雖然很是疲累,可是看到出來士卒很激動,顯然還沒有從那場戰役裡面走出來。

聽了士卒的話,所有都是面露喜色,一邊的尤世功更是興奮的叫了起來。可是當衆人看到孫承宗的臉色之後,全都不在說話了,尤世功臉上的笑容也漸漸的收斂了起來。

此時孫承宗的臉色非常難看,一句話也不說,陰沉可怕。在孫承宗身邊這麼長時間,尤世功第一次看到孫承宗如此神態,他的心裡忽然有了一種非常不好的預感。

陰沉着臉半晌,孫承宗慢慢的轉過身,看着一邊的熊廷弼,沉聲道:“飛百,去和廣寧的守將解釋一下,就說瀋陽有戰事,老夫不能過多的停留。下一次在來巡視廣寧,讓他做好準備!”

時間不長,熊廷弼便走了回來,孫承宗看了一眼左良玉,語氣低沉的說道:“左將軍,你是個人才,老夫記住了。以後如果有機會,本帥自會提拔重用,左將軍放心。”

對着孫承宗一抱拳,左良玉大聲的說道:“多謝大帥栽培,卑職感激不禁。”

對着左良玉點了點頭,孫承宗沒有猶豫的走上了馬車,回過頭對尤世功吩咐道:“回瀋陽!”

走出去很遠,尤世功才小心翼翼的來到熊廷弼的身邊,頗爲擔心的問道:“熊經略,賀總兵不是立了大功嗎?大帥怎麼好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卑職也聽大帥說過,如果能夠收復前衛,就能將瀋陽前衛和瀋陽城還有瀋陽中衛構建城掎角之勢。到了那是時候,進可以進攻鐵嶺,退可以防守。怎麼賀將軍收復了瀋陽前衛,大帥像是要殺人一樣?”

苦笑着搖了搖頭,熊廷弼沉聲說道:“雖然是大功一件,報道朝廷那裡也是大功一件,可是這樣的做法卻是非常的不妥。身爲一城之守將,在沒有大帥的軍令之下就私自離城,如果這是建奴的詭計,瀋陽城有了什麼閃失,不光是賀將軍會被殺頭,大帥也會落一個治軍不嚴的罪名。”

聽着熊廷弼的話。尤世功只能搖着頭苦笑,看來這次賀世賢真的有麻煩了。也不知道孫大帥會怎麼處置賀世賢,不過尤世功知道,孫承宗是不會殺了賀世賢的。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這皮肉之苦肯定是躲不過的。

一行人也沒有耽擱,很快就回到了瀋陽城。出城迎接的自然是處在興奮中的賀世賢,站在賀世賢身邊的一身戎裝的趙率教。

沒有理會熊廷弼,孫承宗也沒有下車,直接進入了瀋陽城。留下的就是莫名其妙的賀世賢,和同樣不知所謂的趙率教。來到尤世功的身邊,賀世賢頗爲擔心的問道:“怎麼回事?大帥怎麼這個樣子?”

頗爲玩味的看着賀世賢。尤世功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你自求多福吧!”

看着一臉得意的尤世功,賀世賢恨不得把他拉下馬來,狠狠的揍一頓。可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現在還不是時候,下次一定找個機會揍他一頓,狠得。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孫承宗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先聯繫了遼東巡撫楊漣。在得知事情的經過後,孫承宗知道瀋陽前衛真的收回來了,有重新安排了一下兵力部署。然後孫承宗犒賞了所有參加這次襲營的士卒,撫卹了死去的士卒家屬。有功的趙率教也被孫承宗提拔爲了遊擊將軍,只是瀋陽總兵賀世賢卻沒有得到什麼封賞。在過後的幾天裡,賀世賢在軍營喝酒被孫大帥當場抓住了。

爲了嚴肅軍紀,孫大帥沒有徇私枉法,對自己心愛的將領給與了嚴懲。按照軍規。賀世賢被打了四十軍棍,由孫承宗親自監刑。

在這之後,孫承宗頒佈了嚴肅軍紀的命令,從上到下,無論是誰,只要觸犯了軍紀一律嚴懲不貸。孫承宗這條命令,沒有任何人有異議。所有人都知道賀世賢是孫承宗最器重的將軍。本身又是瀋陽城的將軍,還是二等忠勇伯。這樣的人孫承宗都是嚴懲不貸,更不說別人了,一時間瀋陽城的軍紀爲之一變。賀世賢恐怕也沒有想到。自己被打了一頓,居然還有這樣的效果。

遼東的局勢似乎平穩了下來,建奴雖然丟失了瀋陽前衛,卻沒有報仇的意思,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瀋陽之戰嚇到了。遼東的明軍也沒有什麼動作,孫承宗在等待天啓皇帝的聖旨,改革軍制,建立騎兵。建造新的戰船,創建新的水師,錢都已經準備好了,可是天啓皇帝的聖旨還沒有到。

孫承宗自己明白,天啓皇帝雖然信任自己,可是不可能允許自己掌管這筆錢。那樣的話,遼東就和藩鎮差不多了,天啓皇帝是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在這之後,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建奴在等待,孫承宗同樣在等待。

天啓元年,四月初一,宜婚喪嫁娶,忌動土搬家。

將手中奏摺放下,揉了揉發脹的額頭,天啓皇帝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陳洪,沉聲道:“楊鶴那邊的事情已經料理的差不多了,該查的也都查清了,這是他上的奏摺,朕已經看來,就按上面說的辦!送到司禮監加印吧!”

看了一眼陳洪,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沉聲道:“擬旨!”

內閣一直都是非常繁忙的地方,自從內閣裡剩下劉一璟一個人之後,這裡就顯得有些冷清了。可是天啓皇帝下旨任命劉一璟爲內閣次輔之後,這內閣再一次繁忙了起來,不過大多都是來套關係的。

劉一璟對這些人沒有什麼好感,自然也不怎麼待見,每天內閣裡的事情全都壓在他的身上。原本幾個人處理的事情,現在只有他一個人做還不能出紕漏,自然是忙的要命。

“大人,外面來了一位公公,說是來傳旨的!”一個內閣的書吏緩步的走進房間裡,對着正在忙碌的劉一璟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將手裡的東西放下,看了一眼書吏,劉一璟沉聲問道:“人到哪裡了?”

“回大人,已經在門口了!”書吏恭敬的回答道。

緩緩的站起身,劉一璟向外面接了出去,雖然他現在是內閣次輔,可是還沒有膽子怠慢天啓皇帝的聖旨。

當看到迎面走來的陳洪,劉一璟就是一愣,陳洪在皇宮裡的地位非常的高,能夠勞動他親自來傳旨的事情,恐怕也不是什麼小事情。

看到迎面走來的劉一璟,陳洪便站住了,等到劉一璟來到身邊,陳洪才面無表情的說道:“劉大人,接旨吧!”

撩衣服跪倒在地,劉一璟大聲的說道:“臣劉一璟恭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緩緩的將懷裡的聖旨展開,陳洪大聲的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東一案,牽連甚廣,朝中多位官員下獄,其人罪不可赦。然朝中不可無官,特命內閣擬旨,擢升高宏爲工部左侍郎,熊文燦爲兵部尚書,錢龍錫爲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吳亮嗣、刑部尚書官應震,爲人正直,頗有才幹,准許入內閣行走。都察院左都御史楊鶴,爲官清廉,爲人正直,乃大明股肱之臣,准許如內閣行走。欽此!”

將王承恩手中的聖旨接過,劉一璟心裡一鬆,天啓皇帝提拔的這些人都是做實事的人。不過劉一璟也有些詫異,他推舉的錢龍錫和高宏圖都得到了提拔,可是卻不是原本的內閣大學士,看來天啓皇帝皇帝還是覺得這幾個人資格不夠啊!雖然心裡想着,可是劉一璟的口中依舊大聲的喊着:“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到劉一璟站起來,王承恩笑着道:“還請劉大人抓進些,咱家出宮的時候,皇上特意交代了,事情一定要儘快!”

“是,請王公公上覆皇上,馬上就辦!”劉一璟自然明白事情的重要性,神情十分認真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王承恩接着道:“不過有一人,陛下沒有寫到聖旨裡面,希望內閣下一個條子!”(未完待續。。。)

第104章 朝局第35章 新皇帝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69章 高宏第616章 鄭芝龍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183章 風雲動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113章 出發第385章 御前第15章 呂后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522章 太子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64章 妥協第540章 憤怒第616章 鄭芝龍第609章 開臺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458章 甘薯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418章 對策第175章 許顯純第212章 人選第424章 去南京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287章 張家口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343章 行軍第616章 鄭芝龍第48章 周嘉謨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195章 時機第423章 賬冊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566章 崔福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141章 大婚三第378章 入貴州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401章 登岸第526章 爭奪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61章 中計了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317章 三方準備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588章 朕來了第528章 逝去第173章 定計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250章 遵化第597章 九邊第467張 分歧第425章 秦淮河第61章 謀劃第572章 監視第181章 人和人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43章 吏部第412章 躊躇第77章 疑惑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626章 談判第572章 監視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339章 因由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204章 方家第529章 軍機處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150章 準備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328章 善後第184章 王承恩第597章 九邊第266章 滿桂第228章 科爾沁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620章 臺海三國
第104章 朝局第35章 新皇帝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69章 高宏第616章 鄭芝龍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183章 風雲動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113章 出發第385章 御前第15章 呂后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522章 太子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64章 妥協第540章 憤怒第616章 鄭芝龍第609章 開臺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458章 甘薯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418章 對策第175章 許顯純第212章 人選第424章 去南京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287章 張家口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343章 行軍第616章 鄭芝龍第48章 周嘉謨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195章 時機第423章 賬冊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566章 崔福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141章 大婚三第378章 入貴州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401章 登岸第526章 爭奪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61章 中計了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317章 三方準備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588章 朕來了第528章 逝去第173章 定計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250章 遵化第597章 九邊第467張 分歧第425章 秦淮河第61章 謀劃第572章 監視第181章 人和人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43章 吏部第412章 躊躇第77章 疑惑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626章 談判第572章 監視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339章 因由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204章 方家第529章 軍機處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150章 準備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328章 善後第184章 王承恩第597章 九邊第266章 滿桂第228章 科爾沁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620章 臺海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