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難民

天啓皇帝目光在衆人的臉上掃過,笑着說道:“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就這樣做吧!內閣擬旨,這件事情就交給福建巡撫商周祚吧!”其實天啓皇帝的心裡早就有了打算,這件事情交給誰辦都無所謂。

幾位大臣既然沒有什麼意見,在他們開着天啓皇帝已經有些小題大做了,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沒有必要把這件事情拉出來。不過內閣大學士劉一璟卻能猜到一二,在劉一璟的心理,對天啓皇帝那是十分的敬佩。

不過劉一璟敬佩的不是天啓皇帝的魄力,也不是天啓皇帝看人的眼光,而是天啓皇帝賺錢的能力。劉一璟知道大明朝不是沒有錢,可是朝廷卻沒有錢。天啓皇帝登基到現在,不過三年的時間,大明朝的國庫開始有錢了。

天啓皇帝把這件事情拿出來,那麼主意肯定打到了海貿上,那可是真正賺錢的地方。劉一璟心裡十分的清楚,如果能夠將在還冒真正的掌握在朝廷手裡,那朝廷就絕對不會再爲錢糧發愁。

一邊的孫承宗多少也猜到一些,天啓皇帝建造海軍就是爲了這件事情打基礎。只有有了錢,才能建立強大的軍隊,有了軍隊的保證,天啓皇帝纔會實行那種改革。只有實行了那種改革,大明朝纔會煥發新的生機,中興才真正有望。

這兩個人雖然心裡都知道了,可是卻誰也不會說出來,更不會對別人講。他們都在期待着天啓皇帝下一步的作爲,希望天啓皇帝能夠中興大明。

時間很快來到了二月中旬,京城中的事情一切順利,朝廷上下也沒有什麼大事情發生。不過在南京和揚州,一切都顯得很不平靜。對着魏國公和官應震的到來,很多人是期待着,很多人則是滿心的恐懼。

揚州城內,官應震走在地震之後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震裂的溝壑。房屋被震塌的不計其數,地面上到處都是崩塌的碎石。衣衫襤褸的難民躲在角落裡。

官應震覺得自己的心裡都在滴血,當初繁華的揚州城,現在居然會變成這個樣子,官應震覺得自己做的還不過。準過身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後的官員和官紳,官應震沉着臉道:“去城外的粥廠!”

“大人,現在城外在面遍地,難免有宵小之徒,大人還是先到驛館修下一下吧!一來緩解一下辛勞,二來揚州本地的官員士紳爲大人接風洗塵!”說話的乃是揚州知府張謙一邊擦汗。一邊小心翼翼的道。

這位揚州知府張謙已經不是天啓皇帝到揚州來的時候的揚州州府了,那個昏庸無能的官早就被天啓皇帝給趕回家了。張謙乃是吏部尚書周嘉謨的門生,將他放到這裡乃是周嘉謨推動的原因。

聽到張謙說話,劉一璟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他和周嘉謨相熟,知道張謙乃是周嘉謨的得意門生。劉一璟和張謙有過幾面之緣,知道張謙有些過人之處,絕對不是昏庸的官。周嘉謨之所以看中他。那是因爲他和周嘉謨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很有自己處事的原則。

現在揚州大災。自己身爲賑災大臣,他不但不像自己說賑災事宜,反而要爲自己接風洗塵,蠢蛋都不會這麼做。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蔘一本,那張謙肯定第一個完蛋。

目光盯着張謙,見他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眼神中卻帶着幾分哀求,劉一璟就知道這裡面果然有事情。轉過頭看了所有人一眼,沉聲說道:“你們在這裡等候,我和張大人說幾句話!”說着看着張謙,面帶怒色的道:“你跟我過來!”

兩個人來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劉一璟看着張謙,開口呵斥道道:“你到底怎麼回事?有什麼話不能明說的嗎?非要搞得鬼鬼祟祟的!”

“大人,不是下官小心翼翼,實在是下官無可奈何。揚州的情況有些複雜,容下官慢慢的像大人稟告!”張謙的臉上帶着幾分小心翼翼,恭敬的道。

“少在這裡胡說八道,有什麼話儘管說,信不信我替你師父責罰於你?”因爲周嘉謨的關係,劉一璟對張謙說話也並不是十分客氣,笑罵道。語氣中的親近之意,張謙自然聽得出來。

張謙的神色忽然變得異常扭捏,最後在劉一璟的逼視下,只好開口說道:“大人,事情是這樣的,自從揚州這一帶地震之後,下官便帶着人開始組織賑災。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揚州畢竟是富庶之地,遠不止於餓殍遍野。可是好景不長,很快就從揚州來了一羣商人,他們哄擡物價,囤積居奇,使秩序變得很是混亂。下官的賑災可以說是步履維艱,寸步難行!”

臉色變得很是陰沉,劉一璟沒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事情,擺手打斷了張謙的話,道:“那你是怎麼做的?難道就這麼看着?”

“大人,下官的秉性你是瞭解的,下官是那種怕事的人嗎?下官帶着人抄了幾個商人的庫房,也抓了幾個人,可是大人不知道,等待下官的卻是革職待參。做這件事情的還不是別人,乃是南直隸巡撫武陽。”張謙的臉上滿是苦澀,說話的語氣中透着失落。

良久,張謙無奈的道:“自從下官革職代參之後,那些商人也都放了出來,貨物也都返還了。現在揚州說的算的是同知賈德,這個人和下官一項不合,不說也罷!”

劉一璟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這個南直隸巡撫武陽,劉一璟還是有些接觸的。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的身份乃是晉黨,出身于山西的晉黨。想通了這個關節,劉一璟的嘴角就掛上了冷笑,真是不知死活。

天啓皇帝的態度暫且不說,光是張謙的老師就夠武陽喝一壺的。南直隸的巡撫雖然位高權重,乃是一方大吏,可是周嘉謨是什麼人?那是三朝老臣,吏部天官!朝廷上下沒人敢招惹他,雖然不說門生故吏遍天下,那也差不多。自從以天官的身份入了閣,這位大人的地位急劇上升。在內閣裡面,周嘉謨說話很有分量,與內閣首輔大學士劉一璟不相上下。

只不過周嘉謨和劉一璟比較合得來,上面還有孫承宗和天啓皇帝震着,內閣纔沒有出現爭鬥。不過誰要是小瞧周嘉謨,那就等着被坑吧!

看着一臉委屈的張謙,劉一璟頓時多了幾分明悟,笑着點着張謙,道:“恐怕揚州官場上沒有知道你是周大人的學生吧?”

“大人,家師並不是下官的座師,別人自然無從得知。下官雖然視老師入父,可是那是放在心裡尊敬的,怎麼能每日掛在嘴上?況且下官乃是堂堂君子,怎麼可能依靠老師名聲?做官自然是要堂堂正正,不徇私不王法,這樣纔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張謙頓時一臉憤慨,正氣凜然的道。

見張謙還要說誇自己的話,官應震連忙揮手打斷他,道:“本官已經知道張大人公忠體國,忍辱負重,一顆忠君報國的心日月可見。武陽這等宵小之臣,實在是罪大惡極,本官回去定要在皇上面前參他一本,判他個誣告之罪!”

“大人果然高義,家師經常在下官面前稱讚大人,說大人乃是國之棟樑。今日一見,果然明不虛傳,相信大人威名很快就會傳遍江南!”見官應震領會了自己的意思,張謙頓時笑着說道。

沒有理會張謙的馬屁,劉一璟知道這裡面的事情肯定不簡單,自己現在不宜接觸過深。點了點頭,道:“不知道張大人現在大人是否能帶本閣去粥廠了?”

“當然,大人剛到揚州便去看望受災百姓,實在是乃揚州災民之福。大人不辭勞苦,當真是愛民如子!”此時的張謙一臉的正氣凜然,一點也看不出剛剛那拍馬屁的樣子。

一行人沒有敢在耽擱,在張謙的帶領下想着南城走去,顯然粥廠就在南城。

劉一璟臉上的神情很是嚴肅,伸手將身邊的一個人叫了過來,在他的耳邊吩咐道:“你去聯繫一下週千戶,讓他查查揚州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另外讓他着重的查一查這件事情!”說着把張謙的話告訴了那個人,然後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人放心,卑職等一下找個機會掉隊,馬上去找周千戶。大人也不過太過着急,最遲今晚,就會有消息!”那人臉上的神情十分的嚴肅,恭敬的保證道。

路上沒有在發生什麼事情,一行人直接出了揚州城,不過劉一璟卻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原本以爲揚州城內已經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了,和這裡比起裡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到處都是躺着的難民,全部都是衣衫襤褸,躲在腐朽的木頭搭建的棚子裡,那些棚子根本就不能給他們遮風擋雨。有的難民躺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氣,不過看得出來時出氣多進氣少,顯然已經過不了多久了。到處都瀰漫着腐爛的臭味,嘈雜的聲音衝上雲霄,衝擊着官應震的心底。(未完待續

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54章 密謀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2章 主角第41章 參選第4章 原來如此第82章 信第375章 考狀元第133章 思考第474章 人好多第528章 逝去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629章 談判四第57章 開始了第135章 局勢二第117章 抉擇第15章 呂后第494章 請辭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59章 接着密謀第159章 喝酒第589章 日出第315章 盧象升第604章 定論第582章 鄭一官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39章 聞風而動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10章 楊嗣昌第482章 殺機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591章 聚將鼓第260章 將在外第93章 隆中對五第75章 朝議第35章 新皇帝第134章 局勢一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495章 地道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119章 震動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116章 首級第22章 主角第316章 父子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189章 阻力第94章 隆中對六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9章 城門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81章 人和人第322章 審問第449章 回京第438章 吉祥巷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1章 密談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629章 談判四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479章 不忍心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169章 高宏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87章 打算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37章 會盟第473章 小鎮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3章 談話第616章 鄭芝龍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49章 謀劃第219章 佔領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169章 高宏第50章 互相試探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63章 莫須有第610章 招生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114章 劫殺
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54章 密謀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2章 主角第41章 參選第4章 原來如此第82章 信第375章 考狀元第133章 思考第474章 人好多第528章 逝去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629章 談判四第57章 開始了第135章 局勢二第117章 抉擇第15章 呂后第494章 請辭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59章 接着密謀第159章 喝酒第589章 日出第315章 盧象升第604章 定論第582章 鄭一官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39章 聞風而動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10章 楊嗣昌第482章 殺機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591章 聚將鼓第260章 將在外第93章 隆中對五第75章 朝議第35章 新皇帝第134章 局勢一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495章 地道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119章 震動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116章 首級第22章 主角第316章 父子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189章 阻力第94章 隆中對六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9章 城門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81章 人和人第322章 審問第449章 回京第438章 吉祥巷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1章 密談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629章 談判四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479章 不忍心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169章 高宏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87章 打算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37章 會盟第473章 小鎮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3章 談話第616章 鄭芝龍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49章 謀劃第219章 佔領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169章 高宏第50章 互相試探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63章 莫須有第610章 招生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114章 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