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接着密謀

紫禁城,乾清宮,御書房。

太陽已經落山了,漆黑的夜幕籠罩了天啓皇帝的寢宮,準備休息的天啓皇帝被人叫了起來,來到御書房的前面天啓皇帝的臉色並不是很好看,顯然對被人打擾很不高興。

看着對自己施禮的駱思恭和魏朝,天啓皇帝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兩個人難得這麼整齊的過來,看來這次是真的有事發生。

“起來吧!”對着二人揮了揮手,天啓皇帝接着道:“這麼晚了兩位來朕這裡做什麼麼?有什麼輕輕非要今天說嘛?”

“陛下,東廠的密探剛剛探聽的到的消息,事關重大,奴才不敢耽擱立刻就來啓奏。”魏朝並沒有理會一邊氣呼呼的駱思恭,笑吟吟的道,只是看向駱思恭的眼神帶着很濃的挑釁意味。

“駱愛卿,你呢?”天啓皇帝將目光轉向了駱思恭,魏朝的眼光他自然是看在眼裡,想來這次他們二人探聽到的消息因該是一樣的,只是不知道誰的更全面一些。

“回陛下,錦衣衛探聽到今天晚上東林黨人,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的府上聚會。發起人是禮部尚書孫慎行,討論的乃是彈劾首輔大學士方從哲,以及搬倒方大人之後推舉新的內閣大學士的事情。”駱思恭見天啓皇帝詢問自己,連忙將事情說了出來,剛剛被魏朝搶先的鬱悶也稍稍得到了緩解,不由挑釁的看了一眼魏朝。

“嗯,參加的都有什麼人?都是什麼態度?”聽完二人的話,天啓皇帝的心裡一陣冷笑,看來這次這些人是打定了注意搬到方從哲了。

駱思恭剛要說話,魏朝就搶着道:“陛下,這個是東廠的探子記錄的,都誰參加了這次聚會都說了什麼,這上面都有。”魏朝邊說着便將一本奏摺遞給了天啓皇帝。

看了一眼爭來爭去的二人,天啓皇帝的心裡頓時覺得有些好笑,看了一眼二人,面無表情的道:“好了,將你們的摺子都拿出來吧!你們的功勞朕記下了。”

“陛下,除了東林黨之外,齊浙楚黨的各位大人今天晚上也都聚在了一起,聚會的地方是首輔大臣方從哲的府邸。”二人將奏摺交給了一邊的陳洪,同時魏朝緩聲的將另一個消息說了出來。駱思恭則是小心翼翼的看這天啓皇帝,見天啓皇帝揮手讓自己回去,二人同時鬆了口氣,如蒙大赦的離開了。

看着魏朝和駱思恭走出去的背影,天啓皇帝的臉色頓時陰沉的可怕,看着手裡的奏摺,天啓皇帝一陣冷笑,小聲的道:“事情沒有你們想的那麼簡單,咱們走着瞧。”

沒有佈置什麼。天啓皇帝回去睡覺的時候,有三個人還在議論着,這三個人乃是東林黨的三位主要人物。都給事中楊漣,吏部尚書周嘉謨,大理寺少卿左光斗,而三人議事的地方就是楊漣的臥房。

周嘉謨起身離開之後,左光斗便追了出去成功的拉住了他,等到所有人都離開了左光斗二人才來到楊漣的臥房裡。

“周兄,今日之事你怎麼看?”楊漣輕輕的發下手中的茶杯,擡起頭目光炯炯的盯着周嘉謨,語氣之中滿是期望。

周嘉謨此時的臉色很難看而且不住的變換着,略微沉思了一下,緩緩的道:“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這樣大張旗鼓的聚會,真是害怕別人不知道我們結黨,二位可知道和結黨聯繫在一起的是什麼嗎?”

還沒等二人說話,周嘉謨繼續道:“是營私,二位可還記得當年你們爲什麼加入東林黨嗎?”說完周嘉謨目光炯炯的看着二人,眼神異常的凌厲。

“當然,當初年少輕狂,一直抱着爲國爲民的理想。我當初是到東林書院遊學,在那裡待了一段時間,覺得那裡的文人才是國家的希望。他們讀聖賢書,明大義,肯捨身,所以才加入了東林黨。”楊漣輕輕的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苦澀,說起話來也是十分的感概。

看着說話的二人,左光斗趕忙道:“我是被騙的,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東林黨,我只不過是因爲和楊漣志同道合。他將他的一些朋友介紹給我認識,我哪裡知道這裡面有什麼黨爭啊!當我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左光斗狠狠的瞪了一眼楊漣,顯然這麼多年都覺得自己心中很是委屈,怨念頗重。

“是啊!我們也曾年少輕狂,也曾爲國爲民,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在做什麼?爭權奪利,爲了自己的利益致國家大義與不顧,或許我們可以說是迫不得已,可是真的是這樣嗎?這麼多年,我們在東林黨之中,這個黨派什麼樣子我們不知道嗎?”周嘉謨的語氣很是沒落,這麼多年志不得伸,空有一腔抱負而不得施展,對於周嘉謨來說是件很痛快的事情。

“呵呵,我也是後來才發現的,這個東林黨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當初自己太年輕了。隨着我的地位逐漸的提上,我才知道東林書院是有東南的鹽商和地主們出資資助的。而整個書院裡面有七層都是他們的弟子,或者是他們的支持者,這些人才是東林黨的主幹。我們這些人,唉!”楊漣的這聲嘆氣,很是意味深長。

看了一眼頹廢的二人,周嘉謨詭異的一笑,接着道:“這次的事情很明顯,這些人想要將楚黨的方從哲趕走,按上自己的人,想來也就是那個人了。想要利用皇帝年輕,對朝中局勢的不瞭解,快刀斬亂麻,進一步增加對朝廷的控制力。可是這些人想過沒有,歷史上那麼多雄霸朝野的人都是什麼下場?他們以爲他們能做曹孟德?”

“大明二百多年了,王振和劉瑾都多麼的不可一視,可是最後什麼下場?當年的太師張江陵,多麼的強勢,可是最後呢?更何況這些只爲了一己私利的小人?所謂的東林黨,都是些什麼貨色?”周嘉謨的話說的擲地有聲,神情也甚是激動,臉上的鬍子都在不住的顫抖。

今天的最後一章來了今天是上推薦的第一天也看不出什麼不過還是厚着臉皮像大家求點票票!

;

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525章 路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60章 改弦更張第150章 準備第94章 隆中對六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479章 不忍心第479章 不忍心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287章 張家口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328章 善後第403章 南京第116章 首級第379章 貴陽第495章 地道第203章 到了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641章 拔刺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3章 登基大典第332章 選將第371章 廷議第551章 蠢貨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66章 崔福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323章 出城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86章 策論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83章 來龍去脈第595章 進皇宮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66章 滿桂第53章 籌建第495章 地道第348章 援軍第393章 戰後第176章 戚家刀第418章 對策第181章 人和人第525章 路第524章 見面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458章 甘薯第538章 揍他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21章 駕崩第519章 完結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18章 撤軍第227章 兄妹第554章 密謀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60章 改弦更張第517章 對決第47章 進京第516章 行動吧第62章 早朝之上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205章 龍昌第328章 善後第165章 幕後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330章 新火器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626章 談判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204章 方家第604章 定論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505章 迷局第183章 風雲動第570章 人心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05章 回京第164章 遼東大捷
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525章 路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60章 改弦更張第150章 準備第94章 隆中對六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479章 不忍心第479章 不忍心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287章 張家口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328章 善後第403章 南京第116章 首級第379章 貴陽第495章 地道第203章 到了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641章 拔刺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3章 登基大典第332章 選將第371章 廷議第551章 蠢貨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66章 崔福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323章 出城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86章 策論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83章 來龍去脈第595章 進皇宮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66章 滿桂第53章 籌建第495章 地道第348章 援軍第393章 戰後第176章 戚家刀第418章 對策第181章 人和人第525章 路第524章 見面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458章 甘薯第538章 揍他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21章 駕崩第519章 完結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18章 撤軍第227章 兄妹第554章 密謀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60章 改弦更張第517章 對決第47章 進京第516章 行動吧第62章 早朝之上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205章 龍昌第328章 善後第165章 幕後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330章 新火器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626章 談判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204章 方家第604章 定論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505章 迷局第183章 風雲動第570章 人心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05章 回京第164章 遼東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