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駕崩

看着太陽有些偏西了,葉翔輕輕的笑了笑,對身邊的李嵐道:“去整理一下牀鋪,本宮要休息一下。”對於跪在地上的李進忠,沒有在說什麼,甚至都沒有再看一眼。

見太子走了,李進忠頓時堆坐在了地上,額頭上滿是冷汗。似乎忽然想起了什麼,他迅速的爬了起來,向着外面跑了出去。

人類是一種健忘的生物,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可是能夠失而復得人實在是太少了。此刻的泰昌帝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失而復得,輕輕的坐了起來,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肚子,泰昌帝對外面的太監道:“來人,給朕拿些吃的,讓李可灼回去吧!”

泰昌帝說完之後,就穿上了自己的鞋子,緩緩的在房間裡慢步,最後走到了房間外面。看着有些西斜的太陽,心中無比的舒暢,真沒想到這個紅丸真的真麼有效。自己不過吃了一顆,現在居然好了這麼多,不但沒有疲憊的感覺,而且走路也不用人攙扶了。

很快,泰昌帝身體大爲好轉的消息就傳開了,頓時無數的大臣喜極而泣,這個國家剛剛死了一個皇帝,如果再死一個,很容易人心不穩。

李可灼可以說是興奮異常,自己終於有機會了,這次的救駕之功肯定會有獎賞,自己很可能就會是皇帝的寵臣了。到那個時候,自己還不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抱着這樣的心思,李可灼走在離開皇宮的路上,可是對面走來的一個人讓他的心猛地一沉,那就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雖然心裡對着方從哲很是不滿,可是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表示不滿的權力,只能乖乖的施禮。

方從哲對李可灼這樣的人很是看不慣,可是這人畢竟救駕有功,所以也沒有太過過分,只是淡淡的道:“你的藥很有效,皇帝賞了你五十兩銀子。”說完便頭也不會的走了,沒有理會發呆的李可灼。

聽了方從哲的話,李可灼頓時呆若木雞,想要說些什麼卻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口,只好輕輕的嘆了口氣。他沒想到自己這樣的功勞,皇帝居然至賞賜了五十兩銀子。

李可灼呆呆的模樣自然被方從哲看在了眼裡,眼中閃過一陣不屑,這樣的人也配做官,真是大明朝的悲哀。自從剛剛聽說皇帝病情好轉之後,他就快速的趕到了這裡,同時也通知了其他的內閣學士,六部尚書等重要的官員。他相信皇帝肯定會召見他們,畢竟這一段時間以來很多的軍國大事都壓着呢!

在方從哲等待召見的時候,皇宮中的泰昌帝已經拿起了一顆紅色的藥丸,輕輕的放在了自己的嘴裡。他相信一顆紅丸能夠讓自己好轉,在吃一顆肯定能夠回覆如初,想着**的十幾個美人,他的心裡無比的火熱。

六個時辰之後,九月初一凌晨,一位太監形色匆匆的來到了內閣,看到方從哲等人都在,頓時送給了一口氣。

還沒等方從哲等人開口,太監以及急不可待的道:“衆位大人,請你們入宮主持大局。”

聽到這句話的大臣們全都驚呆了,他們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皇帝駕崩了。老皇帝死了一個月之後,新皇帝也駕崩了。

稍微愣了一會之後,內閣裡面頓時雞飛狗跳,所有人都向一個地方跑去,那就是泰昌帝的寢宮。

此時跑向皇宮的有十三個人,這十三個人都是有資格參與這樣的事情的人。

第一個來到皇宮的乃是一個不應該來的人,那就是楊漣,他是被泰昌帝召進宮的,在皇帝死之前最後見的人。這個身份讓所有人都不敢小覷他,因爲他是顧命大臣。此時來到皇宮裡的這些大臣,心裡都在打鼓,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死了並不是在換一個那麼簡單。這裡面牽扯無數的東西,利益、官位,權力這一切,都會改變。

隨着時間的推移,又有幾個大臣來了,他們是禮部尚書孫如油,吏部尚書周嘉謨以及左都御史張問達。

看着已經早早等在這裡楊漣,三人都是一愣,他們沒想到居然還會有人比他們先到這裡,而且還是不應該出現這裡的楊漣。

看着走進來的三人,楊漣對着三位施了一禮道:“見過三位大人。”

“你在這裡做什麼?”禮部尚書孫如油看着楊漣,眉頭微皺,都沒有客氣,直接問道。

“回大人,剛剛皇帝召見,下官在這裡等諸位大人。”聽了楊漣的話,三人神情微變,這個楊漣此時就是顧命大臣了。

“下官人微言輕,不知道幾位大人有什麼打算?”楊漣此時心裡很沉悶,卻也知道此時不是客氣的時候,想了想也直接開口道。

禮部尚書孫如油的眉頭皺得很緊,他是楚黨的人,而楊漣乃是東林黨的人,二人的根本利益並不同,這也就導致了這個很多時候明知道不對,也只能反對。

聽了楊漣的話,孫如油的心裡微微一鬆,楊漣雖然是東林黨的人,看來也知道以大局爲重。輕輕的點了點頭,緩緩的道:“皇帝的喪事雖然是國喪,先帝的三個月的喪期還沒過,很多東西都還能用,這件事情反倒不用太過擔心。等到方公來到之後,自然也就有他主持。”

見孫如油不在開口,楊漣微微皺了皺眉頭,看來還是不相信自己,黨爭真是害人不淺啊!略微沉吟了一下,楊漣道:“不知道大人對皇位繼承問題怎麼看?”

“皇位的繼承沒有什麼懸念,太子朱由校乃是陛下的長子,且先帝有過聖旨,冊封太子爲皇太孫,雖然還沒來得及舉行正式的冊封儀式,皇太子的地位卻也名正言順。本官擔心的是太子的撫養問題,太子年幼,親生母親也不在了,我覺得應該在宮裡找一個人照應他。西宮的李選侍乃是陛下寵愛的妃嬪,將皇太子交給她剛剛好。”禮部尚書孫如油將自己的想法拋了出來,在他看來這個辦法就是最好的了,說完便將目光投向了一邊的左都御史張問達和吏部尚書周嘉謨。

求收藏求推薦各種求如果有什麼意見請在書評區寫出來我每天都會看

;

第191章 騎兵第233章 談生意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223章 準備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526章 爭奪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511章 拜師第207章 登聞鼓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429章 城門第488章 突入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57章 戚家軍第9章 仙藥第73章 將軍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41章 參選第154章 開戰了第140章 大婚二第529章 軍機處第57章 開始了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211章 閻應元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71章 廷議第53章 籌建第149章 謀劃第459章 轉變第328章 善後第69章 京營第60章 改弦更張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138章 找人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211章 閻應元第360章 二人擡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330章 新火器第504章 希望第82章 信第196章 大清洗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155章 交戰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328章 善後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175章 許顯純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642章 咆哮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323章 出城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204章 方家第465章 進去吧第426章 交易第119章 震動第558章 進城第566章 崔福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95章 進皇宮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106章 私心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426章 交易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250章 遵化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16章 行動吧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529章 軍機處第491章 圍城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36章 早朝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76章 罷官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231章 動作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508章 離心離德
第191章 騎兵第233章 談生意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223章 準備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526章 爭奪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511章 拜師第207章 登聞鼓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429章 城門第488章 突入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57章 戚家軍第9章 仙藥第73章 將軍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41章 參選第154章 開戰了第140章 大婚二第529章 軍機處第57章 開始了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211章 閻應元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71章 廷議第53章 籌建第149章 謀劃第459章 轉變第328章 善後第69章 京營第60章 改弦更張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138章 找人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211章 閻應元第360章 二人擡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330章 新火器第504章 希望第82章 信第196章 大清洗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155章 交戰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328章 善後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175章 許顯純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642章 咆哮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323章 出城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204章 方家第465章 進去吧第426章 交易第119章 震動第558章 進城第566章 崔福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95章 進皇宮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106章 私心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426章 交易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250章 遵化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16章 行動吧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529章 軍機處第491章 圍城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36章 早朝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76章 罷官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231章 動作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508章 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