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對策

沒有在多問什麼,楊鶴知道面前的少女恐怕知道的也不多,這真站在幕後的是這個白玉。.至於什麼京城第一大訟師,楊鶴自然沒有放在心上。

當天晚上楊鶴參加了揚州當地官紳的宴請,這是官場的規矩,請客的不會覺得有什麼,吃飯的也不會在意。在飯局之後,楊鶴笑呵呵的對揚州知府道:“楊知府,今天白天遇到的攔路喊冤之人,本官已經問過了,乃是貴衙審問的關於任長樂的案子。”

見楊鶴看着自己,揚州知府緩緩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回督堂大人,這件案子是下官審理的,已經定案了。任長樂父子販賣私鹽,證據確鑿,下官已經上報刑部了!”

微微皺了皺眉頭,楊鶴瞭然的點了點頭,揚州知府此舉無非是讓自己知難而退。自己覺察到了案子裡面的不尋常,自然不會就這樣不聞不問。略微沉吟了一下,楊鶴沉聲說道:“楊大人,審案這種事情,有些紕漏是在所難免的。苦主如果真的去敲登聞鼓,你楊大人的臉上也無光。既然苦主找到了本官這裡,本官還是問問吧!真的有什麼牽扯到楊大人的事情,本官還能幫着應承一二!”

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揚州知府語氣中帶着感激的道:“既然如此,下官先謝過大人,下官回去就讓人把卷宗送過去。大人可以先看看,下官等着大人的好消息!”

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同時笑了笑,沒有在說什麼。雖然彼此的心裡都對彼此不甚滿意,可是這臉上還是要過去的去的。

回到欽差行轅之後,楊鶴仔細的翻看了卷宗,很快楊鶴便發現了一個疑點。皺着眉頭敲着桌子,楊鶴更仔細的查找了起來,不過自己剛到,恐怕要等到自己重審之後纔能有結果。

更何況楊鶴對那個白玉可是非常的好奇,他相信自己重新升堂審案子的時候,這個白玉肯定會出現。

夜晚,知府衙門的後堂,揚州知府已經沒有了剛剛的穩重,臉上全是焦急的神色。在大堂裡面來會的走動,不時焦急的向外面看一眼,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人。

時間不長,外面一個老管家跑了進來,對着揚州知府施了一禮,恭敬的道:“大人,老爺來了!”

聽了老管家的話,揚州知府頓時面露喜色,沉聲道:“快請!”

管家轉身出去了,沒過多久便帶着一位老者走了進來,正是李家的家主李昌。李昌的臉上帶着和煦的笑容,看不出有絲毫焦急的神色,一副雲淡風清的模樣。

“坐!”揚州知府的坐在椅子上,臉上也沒有了剛剛的急迫,從容的說道。

“大人,深夜將李某找到這裡來,恐怕不是爲了敘舊吧!我們的交情也不是一兩天了,大人有什麼話還是直說吧!”李昌臉上帶着笑容,對着揚州知府一拱手,坐到一邊的椅子上,笑呵呵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揚州知府也沒有在意李昌的態度,到了這個時候其他的都是次要的。組織了一下語言,揚州知府語氣頗爲嚴肅的說道:“今天攔路喊冤的事情想必李兄已經知道了,本官就不多介紹什麼了。剛剛楊督堂的人已經把案卷的卷宗給拿走了,恐怕不日就要重審這個案子了,不知道李兄有什麼好辦法嗎?”

聽着揚州知府的語氣,李昌微微一皺眉,這些官員拿錢的時候伸手都特別快,真的有事情縮手更快。心中雖然不屑,可是臉上卻依舊笑着說道:“楊大人,你覺得這件事情真的這麼簡單?”

揚州知府一愣,自己光顧着着急了,現在聽到李昌這麼一說,似乎真的沒有這麼簡單。朝廷派出了代天巡狩的欽差,名義上是巡查江南,怎麼也應該到南京去看看,可是這位欽差直接到了揚州了。

“楊大人,張家口這個地方你聽說過嗎?”端起桌子上的茶杯,輕輕的抿了一口,李昌聲音平和的說道。

“這個自然聽說過,從皇上登基開始,遼東大案是最大的一個案子。後來就是張家口,那裡關係着對蒙古人的貿易,朝廷已經整治過了!”揚州知府緩緩的點了點頭,有些不明所以的說道。

淡然的笑了笑,李昌頗爲無奈的嘆了口氣,沉聲說道:“張家口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張家口的貿易已經全都被龍昌商號控制了。原本那裡的晉陝很多都被抄家了,他們的產業現在都被龍昌商號打理着,聽了這些楊大人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難道這次的欽差南下,是因爲龍昌商號打起了鹽的主義?”想到這裡,揚州知府頓時覺得全身發冷,如果這個蓋子被揭開,從鹽場的官員到各自的轉運官員,甚至是各地的地方官,恐怕整個江南的官員全都會被牽扯進去。從地方到朝堂,從文官到武將,從官員到勳貴,恐怕能夠逃脫的沒有幾個。

一口將茶水噴了出來,李昌頓時咳嗽了起來,上下打量着揚州知府,心中不禁暗自腹誹,以前怎麼沒發現你這麼蠢呢?

“怎麼?難道本官說的不對嗎?”揚州知府有些生氣的看着李昌,聲音中也帶着怒氣的說道。

“大人,話不是這麼說的,龍昌商號在怎麼樣也不過是個商號,朝廷不可能因爲他看上哪裡就去整治哪裡。無論這龍昌商號身後站的是誰,也沒有那麼大的能耐,除非這龍昌商號的東家是皇上!”李昌連忙擺手,一邊擦着自己身上的水,一邊解釋道。

揚州知府頓時鬧了一個大紅臉,沒有在說什麼,至於龍昌商號的東家是皇上,李昌都是一句戲言,揚州知府自然不會相信。

“那李兄,這龍昌商號的東家是誰?”似乎是爲了掩飾自己的尷尬,揚州知府喝了幾口茶水,才擡起頭問道。

輕輕的嘆了口氣,李昌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看着揚州知府,沉聲說道:“知府大人,龍昌商號的東家沒人知道,多少人都查過,可是沒有人查的到。很多人想給龍昌商號找麻煩,可是最後麻煩的都是自己。現在大家能確定一點,這龍昌商號和宮裡面的關係匪淺,很可能龍昌商號賺的錢一大部分都送到了宮裡面。”

李昌的語氣很是平淡,可是一邊的揚州知府臉色卻變得異常難看,狠狠的嚥着唾沫。如果是天啓皇帝準備整治江南的鹽,這次真的完了。

自從天啓皇帝登基以來,無論是遼東貪污軍餉案,張家口走私案,掉腦袋的人都不少。天啓皇帝下手乃是一點都不手軟。揚州知府心裡清楚,如果將鹽商這個蓋子掀開,那可是比那兩處的案子大得多啊!

皺着眉頭不斷的思考,自己究竟應該怎麼辦?偷偷看了一眼李昌,自己真的要和這些人一起死?

“李兄,既然你已經猜到了,那有什麼辦法嗎?”心裡依舊抱着幾分僥倖,揚州知府像一邊的李昌問道。

“知府大人,皇上真的要動手,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如果沒有遼東的軍餉案,朝中或許還會有人站出來。現在那些人被皇上殺了一大批,剩下的也都成了驚弓之鳥,能爲我們站出來的恐怕沒有啊!”李昌自然知道揚州知府的心思,臉上帶着幾分無奈。

聽着李昌的話,揚州知府頓時一愣,難道真的坐以待斃?不過看到李昌臉上的表情,心裡就是一定。這位大鹽商絕對不會如此罷休,肯定有什麼辦法!

“事已至此,李兄有什麼還是不要瞞着本官了,我們怎麼說也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穩定了一下自己的心神,揚州知府面帶懇切的說道。

“辦法當然有,只是不知道楊知府有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了,現在楊督堂就在揚州,我們可以將其襲殺。”李昌眼中閃過一抹很辣,聲音中也帶着肅殺。

把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揚州知府連連擺手,帶着顫音說道:“襲殺欽差等於謀反,這個實在划不來。在說了,欽差的護衛你又不是沒見過,全都是三大營的精銳。那可是在山東剿匪,西南打過蠻夷的。我們不但殺不了欽差,恐怕還會被他給殺了!”

“我們可以下毒啊!”李昌依舊目光陰鬱的看着揚州知府,壓低了聲音說道。

再一次搖了搖頭,揚州知府頗爲堅決的說道:“不要做此想,如果楊督堂真的死在這裡,不用等到朝廷查鹽,我這個揚州知府就得陪葬!”

“既然楊大人不肯,那就只有一條路了,楊大人可還記得遼東貪污軍餉案之後,皇上頒佈的一道聖旨?”李昌笑呵呵的看着揚州知府,顯然現在纔是他想說的話。

伸手指着李昌,揚州知府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苦笑道:“嚇死我了!我還以爲你真的想造反呢!既然你提到了皇上的聖旨,這個我自然記得。不過我們該怎麼辦?真的這樣做,恐怕不好吧?”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更何況我們這些人!”冷冷的哼了一聲,李昌眼中滿是很辣。

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119章 震動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581章 顏思齊第96章 師徒第196章 大清洗第65章 請辭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65章 請辭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418章 對策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445章 食鹽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375章 考狀元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413章 動手吧第144章 皇后第400章 關係第133章 思考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519章 完結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413章 動手吧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49章 牽連第15章 呂后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227章 兄妹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616章 鄭芝龍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151章 換位第24章 序幕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89章 日出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16章 兩個女人第265章 南北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7章 進京第417章 攔路喊冤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224章 一個月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502章 血戰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03章 南京第423章 賬冊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566章 崔福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505章 迷局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35章 徐家集第385章 御前第412章 擬旨第554章 密謀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595章 進皇宮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63章 打贏了第189章 阻力第517章 對決第98章 暗樁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136章 局勢三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581章 顏思齊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87章 遼東行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641章 拔刺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113章 出發第376章 動作第74章 體檢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
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119章 震動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581章 顏思齊第96章 師徒第196章 大清洗第65章 請辭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65章 請辭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418章 對策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445章 食鹽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375章 考狀元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413章 動手吧第144章 皇后第400章 關係第133章 思考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519章 完結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413章 動手吧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49章 牽連第15章 呂后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227章 兄妹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616章 鄭芝龍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151章 換位第24章 序幕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89章 日出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16章 兩個女人第265章 南北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7章 進京第417章 攔路喊冤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224章 一個月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502章 血戰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03章 南京第423章 賬冊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566章 崔福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505章 迷局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35章 徐家集第385章 御前第412章 擬旨第554章 密謀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595章 進皇宮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63章 打贏了第189章 阻力第517章 對決第98章 暗樁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136章 局勢三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581章 顏思齊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87章 遼東行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641章 拔刺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113章 出發第376章 動作第74章 體檢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