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月,康有爲、梁啓超等人組織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書中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之下,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史稱公車上書。但是因一些頑固派的官員們就此壓了下來,未送到光緒皇帝的手中,至此失敗。他們不甘心此次的失敗,積極進行宣傳和組織活動,著書立說,介紹國外變法的經驗教訓,在各地舉辦了許多的報刊、學會。學堂,爲變法制造輿論,培養人才,維新運動逐漸的在全國興起。
1895年8月17日,康有爲、梁啓超等人在北京創辦《萬國公報》 後改名《中外紀聞》並組織強學會。1896年8月,爲了宣傳變法制造輿論中心,《時務報》在上海創刊。1897年2月,譚翤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南學會,創辦了《湘學報》。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變法自強爲宗旨的學會33個,新式學堂17所,出版報刊19種。
1897年冬,德國出兵佔膠州灣,引起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此時的光緒皇帝如坐鍼氈一般,心想,大清危亡在及,朕該做如何?放下手中的文書,沉默了許久,叫來執事太監,道:“安德海,宮外可有什麼傳聞,說來給朕聽聽。”
“回皇上,宮外的傳聞可多了,不知皇上想聽哪一個?” 執事太監站於光緒皇帝的身邊,低頭哈腰的道。
光緒皇帝沉默了一會兒,道:“朕聽聞來京城應試的舉子之中有一個叫康有爲的,朕想知道他最近在做些什麼?”
“康有爲,哦,他啊,他最近在著書立說,鼓吹變法,在京城傳的可火了,”執事太監說了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拿出報紙道:“奴才知道皇上喜歡看報紙,這是今天的報紙,還請皇上御覽。”於是從懷中掏出《中外紀聞》的報紙呈上。光緒皇帝接過他手中的報紙之後,道:“安德海,你下退下吧。”
執事太監退下,道:“奴才告退。”隨後退出御書房關上房門,站於房門之外隨時聽后皇帝的召喚。時至半夜,御書房之中的燈還亮着,此時聽到書房之中的皇帝召喚,道:“安德海。”
執事太監推門而入,道:“皇上,皇上,奴才隨時恭候。”
“朕要召見康有爲,傳康有爲立即來見朕。”
執事太監一驚,擡起頭來,道:“皇上,要不要知會一下老佛爺。”
“不用知會母后了,母后執掌朝政多年,也累了,讓母后好好的頤養天年吧。”
光緒皇帝連夜召見康有爲。康有爲隨執事太監走進皇帝的御書房,望了望坐於案桌之前的光緒皇帝,拍了拍衣袖,跪下道:“微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卿平身吧,”康有爲這才起身,光緒皇帝叫執事太監搬來凳子,道:“康卿請坐吧。”
“謝皇上賜座,”康有爲這才坐了下來。
“朕看了你寫的文章,指明瞭變法的必要性,朕很欣慰。我大清的確是危亡在及,朕也是頗感焦慮,因此朕召先生前來是討要救國良方的。”
“皇上,”康有爲望着光緒皇帝,有些感動了,站立而起道:“皇上。”隨後跪下道:“皇上待臣下是如此之心誠,即使臣肝腦塗地誓死效忠大清也難報皇上之萬一。”
“康卿請起來說話吧。”
“是,”之後康有爲站立而起,道:“李中堂與扶桑國簽訂的《馬關條約》,此乃喪權辱國,列強瓜分中國欲強,德國強佔膠州灣。縱觀我大清國,1842年,割讓**給英國,1858年割讓給俄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後來在割讓給俄國烏蘇里江以東,到最近的《馬關條約》割讓給扶桑國遼東半島、臺灣及其澎湖列島。如今的德國、俄國、法國、英國還有日本掀起瓜分我大清國,此乃亡國滅種,覆巢之下無完卵,脣亡齒寒啊!爲今之計只有變法圖強,才能力挽狂瀾,救我大清於水火。首先英國的工業革命,以瓦特的蒸汽機改良和廣泛地使用樞紐,機器製造業的機械化的實現爲基本完成的標誌,從此機器工廠代替手工業的發展,這次的工業革命推動了法、美、德的技術革新,而且發展到東歐和亞洲,俄國和日本也出現工業革命的**,標誌着世界整體化的新**的到來。早在1688年英國國內發生了一次政變,即光榮革命建立起國家政體,使之稱爲議會君主立憲制,屬資產階級民主政體,使英國走上了資產階級政體民主化道路,不僅鞏固了國家的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地位,而且對於其他的國家的資產階級的建立新的制度,也是有着巨大的影響的。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衝擊之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的改革運動。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體,日本**進行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促使日本成爲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世界的大變革時代,唯我大清之前,看此形勢只有變革才能緩解如今之危機,”康有爲站於書房之中面對眼前的光緒皇帝是侃侃而談。
“好,有關全面籌劃變法就由康卿着力去辦。”
1898年1月29日,康有爲上《應詔統籌全局折》。4月,康有爲、梁啓超在北京成立保國會。1898年6月16日,光緒皇帝頒佈了明定國是詔書,變法正式開始。變法期間,光緒帝先後頒佈上百道變法詔令,除舊佈新。
今日是陽光明媚,室外的陽光透窗而入,直射他的眼睛。國治臥在牀榻之上,勉強的睜開眼睛,望望四周,室內是一片通明。國治緩緩的坐起身來,穿起衣服,走到窗子之前打開窗戶。廣東的暖春來的比內陸還早,在這裡是春暖花開,陽光照在大地之上是格外顯得暖洋洋。走出曬曬太陽,出去自身的陰寒,心中也是暖和多了。當他緩緩的走出自己的房間之時剛好遇到洪英。
“國治,你醒了,” 洪英在說話之時臉上還帶着一種羞澀。
國治面對眼前的洪英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注意洪英在說話之時是什麼表情。洪英低沉着頭帶着國治返回房間,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稀粥,道:“這是我爲你熬得粥,趁熱吃。”
國治坐於桌前望着眼前的洪英,道:“謝謝洪英姑娘,勞煩了。”
“別這麼客氣,以後你叫我阿英就行了,我哥也是這麼叫我的,”此時的洪英有些沾沾自喜了,咧嘴而笑,道。
“好吧。”
洪英看着國治身前的那碗粥,道:“快,趁熱吃,否則涼了就不好了。”
國治這纔拿起旁邊的勺子,乘一勺粥送到自己的口裡仔細的品嚐。洪英問道:“味道這麼樣,這是人家第一次做,肯定不適合你的味口咯。”洪英嘟起嘴很是委屈的樣子,又對自己不是那麼的自信了。
“味道很好,”國治端起這碗粥故意做出吃得很香的樣子,幾口就喝完這碗稀粥。
國治站立而起道:“阿英熬得粥真的很好吃,你看我都吃完了。”洪英站在一旁卻是默默含笑,拉着國治的手。此時國治很是驚訝的看着洪英。洪英牽着國治的手一起奔出房間,進入院子之中。
洪門所有的弟子聚集在這院子之中,成排的站立着兩腳分開成馬步狀站立,相互打出拳頭。洪十三站於他們的身前加以指導,國治和洪英站於他們的身後,正等洪十三轉過身來。正當洪十三轉過身來低下頭看着國治和洪英手牽着手的站在一起,臉上頓時露出笑容。國治看着洪十三臉上的那種表情,看了看自己伸出的手,頓時收了回去,很是尷尬的樣子。
“何師傅,你的身子剛剛恢復,怎麼不多睡一會兒。”
“不啦,在下流落至此多謝你們細心的照顧,尤其是阿英,”國治轉身面對身邊的洪英輕聲的道。
“武林之中你我本是一家,何師傅何須這麼客氣呢?”國治點了點頭認爲洪十三此言有理,倒是他顯得有些拘謹了。洪十三轉過身望着這些弟子們,是乎有些不滿意的搖了搖頭,道:“你看我的這些弟子,在你的面前獻醜了,你我屬於武林同道,還請你給他們多多指教纔是。”
“洪師傅此話嚴重了,貴派先師洪熙官也是出自於少林,本屬同宗,既然洪師傅說你我本屬一家又何須那麼客氣啦,相互切磋武藝也是應該的,”國治望着這些弟子們道。
洪十三點了點頭,轉身伸出手來道:“何師傅請吧。”
“好吧,請恕在下喧賓奪主了,”國治站於這些弟子中間,這些弟子收起拳頭站立行禮道:“何師傅。”
“就當我不存在,你們繼續練,”這些弟子站開馬步繼續打拳,國治站在旁邊看着他們打出的拳頭進行指正,道:“握緊拳頭打出的時候成一條直線,這樣纔有力道。”他們出拳有個有些高了,有的有些低了。國治只需伸出手來對於打得高的拳頭輕輕的往下壓壓,對於打的低的拳頭往上擡一擡,打出的拳頭與肩向平成直線打出。國治看着眼前的木樁,猛拳一出,拳頭撞碎木樁,木屑飛濺而出。旁人看到這一幕之後都是驚呆了,都擁上前來,圍着國治,道:“教我,教我。”
“這一拳沒有三五年的功力是練不成的,你們還需要勤加練習。”
這些弟子聽了國治的這番話之後無不表示佩服,都散開繼續練功。國治看着他們站開的馬步,走上前或是一腳踢出或是從他們身後一半跪,他們便倒成一片。此時國治很是嚴肅的道:“馬步要穩,穩如泰山。”
這些弟子站立而起再次將國治圍在中間。國治面對他們道:“練功夫重在於攻防,攻就是趁其不備而攻擊,防就是躲閃的攻擊,主要是抗擊打,如果別人一拳將你擊倒還怎麼去防呢?”
國治叫出一名弟子出拳正面向他攻擊,只見國治的頭快速一偏,很是巧妙的躲過對方的拳風,之後正面出拳收回,只感覺拳風撲面,此人頓時傻了,還沒有來得及做出防禦。
之後國治又道:“我們要記住防禦的目的就是尋找攻擊的機會,這就是攻其不備,”經過國治此番詳細的講解他們也是乎的懂得了練習之中的搏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