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兒,你不要威脅寡人,快把劍放下,”巴國之王正要走上前勸道。
“父王,你不要靠近,否則兒臣將會死在你的面前,”公子啓將搭在自己脖子之上的劍輕輕的一動,有少量的血沁出。
“好,父王不動,你要父王答應你什麼條件?”巴國之王向後退了幾步伸出手來道。
“父王,人命關天啊!如果此兇手任其逍遙在外城中會有更多的老百姓喪命,還請父王答應兒臣接管此案,捉拿兇手。”
“好,寡人答應你,你現在可以把劍放下了吧。”
公子啓放下手中的劍,跪下道:“謝父王,”起身之後走出自己的府門。巴國之王看着自己身邊的侍衛道:“還不快去保護太子,如果太子有所閃失,就提着你的人頭來見寡人。”
“是,大王,”身邊的侍衛走上前跪下道,並帶上很多官兵埋伏在公子啓的周圍,暗中保護公子啓。
公子啓站在院子之中,望着天邊的圓月,陰風拂面,地面之上的野草如同秋波一樣浮動。不遠處的樹蔭,暗藏在這銀白色的月光之中。望望身後的房屋,還有窗子之上的血跡,走進屋中點燃油燈,坐在案桌之前開始閉目養神,等着死屍進入自己所佈置好的口袋陣之中。
此時,從黑色的樹蔭之中,慢慢的走出一個黑色的人影,在月光的照耀之下可以看到他那腐爛露骨的臉,一身的屍臭。公子啓坐在案桌之前聽其聲,這聲音如同烏鴉啼鳴又如母豬一樣長嘶,聽起聲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汗毛豎立啊!公子啓走出屋道:“你終於來了,我在這裡已經等你很久了。”突然從公子啓的身後站出很多甲士,萬支火箭齊發,如同流星。死屍怕火正要逃去,雙腳並立飛身而起,這時從空中掉下一張巨大的網,將死屍罩在其中,拉下,巨大的網越拉越緊,幾十個甲士站在四周緊拉這網繩,誰知道這死屍是力大無比,甲士跨出一腳用力往後拉,隨着死屍的拉力慢慢的向前移動,連地上的土塵都被跨出的腳剷起, 難以支撐死屍這巨大的拉力。
“拿弓箭來。”
公子啓接過一張弓和一支火箭,拉弓搭箭,只見火箭飛出,射中死屍,隨着周圍成千上萬個甲士站出,死死的將死屍圍在中間,成千上萬支火箭飛出,如同星火的燎原,周圍的大火在四周升起如同一個巨大的火牆,死屍在這熊熊烈火之中掙扎,發出刺耳的驚叫,血噴灑而出,直到被燒成黑炭才慢慢的熄滅。最後一場大火連同這個凶宅化爲灰燼,公子啓站在大火之前插上三支香,行禮後離去。
公子啓夜戰死屍,此事在京城傳遍了,老百姓都在口裡相傳,道:“公子夜戰惡鬼,真乃神勇也!”事後,公子啓帶領這些甲士浩浩蕩蕩的進入王城,城裡的老百姓百里相迎。同時,巴國之王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這些官員對公子是稱讚有佳。
“天賜公子,公子神勇無敵。”
此時的巴國之王帶領文武百官站在公子啓的身前,公子啓率領衆甲士跪在城門之外,巴國之王的身前道:“大王萬年無期,大王萬年無期。”城中的老百姓都跪下齊聲呼,“公子神勇,大王萬年。”
“吾兒,請起,”巴國之王面帶笑容的扶起公子啓,望着身後的衆甲士極其老百姓道:“諸位將士們極其百姓們平身。”
巴國之王的身後文武百官都跪下道:“臣等在此恭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神勇無敵。”
“諸位請起。”
相國王蓉走上前,對公子啓是仰慕的道:“公子對戰於惡魔,此乃亙古未有之神話,公子此舉我們在場的官員對公子是仰慕之極,公子真神也,給我們講一講公子是如何對戰惡魔的。”
衆官員圍在公子啓的周圍道:“給我們講一講吧。”
“我並沒有大家吹的那麼的神,只是懂得一些用兵的道理和多讀一些兵書罷了,正所謂兵法有云不動如山,動則如九天之外之雷霆,當然也有民心的向背,今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公子真是用兵如神啊!”
“不,與死屍作戰只需保持鎮定自若,這是我們作爲將領應該做到的,認真的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劣,以優攻其劣必勝,以劣攻其優必敗,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實屬廟算多也。”
在朝堂之上,巴國之王坐在大殿之上,俯視大殿之下的文武百官,公子啓獻上連夜起草的“平匪安民策”,此策闡述了我巴國的內憂外患,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平匪安民是治理巴國的基本國策,我巴國匪患居多,民不安生則國不長久,安內就是平定匪亂,強大軍事。可以說,此策略是如何治理巴蜀之亂的經典策略,巴國之王認真看完此策略之後甚是喜悅。
“吾兒思慮長遠,既然國內匪亂猖獗。太子,你認爲什麼地方的匪亂居多呢?”
“兒臣認爲,蒼平縣匪亂居多,經過蒼平縣的地方長官送來的奏摺之中就能說明此事。蒼平縣有一個飛雲寨,聚集着成千上萬的盜匪,敢於朝廷抗衡,官兵上山圍剿很多次,但是這裡的匪患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是越剿越多,這時憂患之一。兒臣近幾日正在觀察蒼平縣的地圖,蒼平縣離楚國很近,多高山雲靄,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那麼何人可以擔當此任?”
“洛斌可以擔當此任,二愣子從旁協助。”
“洛斌。”
“臣在,”洛斌走出站在朝堂之上,仰目巴國之王道。
“太子舉薦你去平匪,你能擔當此任嗎?”
“大王,臣一定不負太子之重託,不蕩平飛雲寨之盜匪臣絕不返回。”
“以什麼爲憑?你是一個文官,如何蕩平飛雲寨之盜匪呢?”
“臣願立此軍令狀,如果不能蕩平飛雲寨之盜匪,臣將項上之人頭割下來見大王。”
“好,洛愛卿勇氣可嘉,寡人和太子就在京城等待你凱旋而歸,寡人封你爲東平大將軍,二愣子爲你的副將。”
“謝大王,”洛斌和二愣子跪下道。隨後站立而起,退出這宮殿之外。
春風三月楊柳岸,綠絲垂下清流潭。微風拂面,綠草青青。洛斌帶領着軍隊緩緩的走出都城,回首望望這高大都的城門。此時,公子啓隨後走出,站在旁邊。
“洛先生,請留步,”公子啓站在一旁以儒家之禮行之。
洛斌回過頭來望望身後的公子啓,下馬走上前來回禮跪下道:“太子殿下。”二愣子站在一旁望着公子啓道:“公子。”
公子啓望着站在旁邊的二愣子只是點了點頭,彎下腰扶起洛斌道:“洛先生,今日一別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見,我在京城盼着你凱旋而歸。”
“太子日夜爲國家操勞,需保重身體啊!”
“嗯,”公子啓只是微笑的點了點頭,走到二愣子的身前道:“盜匪兇悍,你一定要保護好洛先生。”
“公子,你放心,末將一定保護好洛先生平安歸來。”
“太子,”洛斌走上前深情的望着公子啓。
公子啓向後看了一看,站在身後的下人走上前來,手裡端着一壺酒,道:“在臨行之前我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贈送給二位的,只有送行酒略表此心意,還有一句話“上兵伐謀”,送給二位,希望二位記住此話。”公子啓拿起酒壺,將酒斟到酒樽之中,送上前去。洛斌、二愣子跪下接過公子啓手中的酒樽。
“二位不必多禮,”公子啓扶起洛斌及其二愣子,他們站立而起將酒飲下,將酒樽放在下人舉起的托盤之上。
“太子如此器重洛某,洛某即使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太子之恩情。”
“我無需你們來報答,只要你們心繫百姓,爲國家之安生計獻計獻策就算對得起我了,還有這個朝廷,這個國家。好吧,去吧!我在此等候你們的勝利之師。”
公子啓望着洛斌和二愣子上馬遠去,慢慢的消失在他的視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