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

“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禮記·燕義】

在人山人海中,司馬朗與司馬懿兩人跟在趙威孫的後頭,站在隊伍的最末尾處。他們是屬於保護使臣順利南行的有功之臣,被特許參加燕禮,只不過他們的位置幾乎排在最後,在他們後面墊底的是匈奴左賢王去卑、還有部分親近朝廷、試圖求些賞賜過冬的羌人部落派來的使者。

司馬懿忍不住憋足一口氣,後面的胡人似乎來的時候沒洗乾淨,身上仍然散發着一股沉悶的異味。這味道頓時削減了些讓他自打進未央宮後對皇室油然而生的一股敬畏,他小心踮着腳,往自己身前無數個頭戴樑冠、武冠,以及從冠下露出來的或黑或白的後腦勺張望着。

他盡力張望着,然而他連自己這一列隊伍中最前面一排人是誰都看不清。

“仲達,不要看了。”司馬朗站在司馬懿的旁邊,他身子比尋常人還要高大些許,恭恭敬敬的站立在人羣中,橙黃的火光映照在他的臉上,像是個文人陶俑。他嘴脣微微嚅動着,不仔細看很難發覺是他在說話:“這是未央宮。”

無論是歷史上那個竊奪權柄的司馬宣王,還是如今在高聳矗立的路寢殿下顯得格外渺小的少年,司馬懿從來就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就他本人來說,他也同樣不認爲安分守己會給一個人帶來多大的成就。

“阿兄。”司馬懿總算不再踮腳了,他面帶微笑看向兄長:“你說阿翁是在第幾列?”

司馬朗沉默了會,方纔低聲說道:“阿翁貴爲執金吾,當在九卿之列。”

“我也是如此想的。”司馬懿這時已規規矩矩的站好,目光沉靜的看着腳下的青石方磚,眼底流露出一絲歆羨與炙熱。

他喃喃道,像是說給自己聽,又像是說給這座默默矗立四百年的古老殿宇,少年在此刻給自己立下了可能需要耗費一生去追尋的志願與誓言:“有朝一日我也要站在那個位置,不、我還要站得更前面!”

這個時候,在這種莊重的場合,上至皇帝下至臣子,誰也不能有任何失禮之舉顯露出來。所幸此時的謁者與御史們不再注意底下的細小變化,也沒有人注意到未央宮的雄偉壯麗、以及臣子集會的排場深深刺激到了一個名叫司馬懿的少年,並給他的心靈造成了足夠的震撼,甚至影響到了將來。

深闊高大的路寢殿中遙遙傳出一聲嘹響,緊接着便是一陣鍾罄齊奏,數名嗓音洪亮的謁者立於宮門前,他們的聲音聯合起來,雖然不見得所有人都能聽清,但這聲響卻有力的貫徹整個路寢殿前的廣場上:

“皇帝爲君興——”

路寢殿內外,衆人無不向他們御座之上的天子稽首拜伏,虔誠的在地上低下了頭顱、伏下了身軀。

“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殿內燃着各式各樣的青銅燈、四個角落裡安放着的銅爐散發着烘烘熱氣、精巧的博山爐徐徐燃起馥郁的龍腦香。明亮的燭光與和煦的溫度,還有衣服錦繡的宮人宦官們,將這座風雨滄桑的老殿裝點得煥然一新。

旁人甫一走進,只顧着沉迷於眼前的金碧輝煌、卻無人注意到粉飾漆塗的棟樑牆壁內部,早已腐朽敗壞到根子裡去了。

羣臣依次入席,在這種所有漢臣都以爲此生再難見到的盛會上,人們的心裡都很激動,是故也很難保持安靜。

在秩序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之後,小黃門穆順撤去了遮擋禦容的簾子,特意讓所有人都能直接看清皇帝俊秀的樣貌。

朝中的公卿倒不覺得如何,只看了一眼便很自覺的移開了目光。這次特許直視皇帝,與其說是給所有人的恩典,倒不如說是特意給關東來使們看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好好看清眼前的皇帝是天下正統、徹底擊破今上非孝靈皇帝子的傳聞。

坐在中間靠後位置上的許攸、王必、婁圭、趙昱等各州朝使們,有的曾入朝受職,比如趙昱,雖沒見過今上但至少見過孝靈皇帝的樣子;有的與袁紹等公府名門相交,比如許攸,就曾參與過從宦官手中奪回天子的行動,近距離的見過皇帝。

這些人、以及在他們身後的部分郡國上計吏們,在看到皇帝之後,有的人沉着臉,暗自驚歎於皇帝從容不迫的氣度、有的人默默頷首,目光陷入沉思、有的人則是激動地合不攏嘴,興奮看着樣貌酷似孝靈皇帝,被關中各地傳爲中興之主的天子。

這時候,皇帝開口說話了,路寢殿在修建之初就被良工巧匠設計出了特殊的擴音構造,能讓皇帝略顯稚嫩的嗓音清晰的傳遞到任何一個角落:“朝廷遷播以來,政亂時難,綱維不立。幸賴國有大臣,奸佞授首,關中安定。今當以安民休息爲己任,諸君乃朝廷股肱,當勠力奮發,莫重朕之不德。”

話音剛落,本該安靜的人羣開始有了新的一撥騷動,許多人輪番站了起來,正式開了燕禮。

燕禮的儀節跟饗、食二禮比起來非常簡約,以飲酒爲主,雖然有乾肉折俎,但是沒有飯。具體的儀式總結來說就是臣子向天子祝酒行禮之後,天子再還之以爵,意在盡賓主之歡。

所以在剛一開始,底下的臣子們就以公、卿等秩品分批次上前去灌……敬天子酒。先是三公、再是二千石的卿臣、然後就是散秩大夫、各地朝使、歸化的異族酋長等。一輪過後,君臣之間即可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皇帝這副身軀是第一回喝酒,又是連續被臣子敬獻了幾次,頭腦早已有些暈眩了。好在有專門在一旁監督飲酒的酒監,不至於讓君臣喝醉,鬧出笑話來。

所以皇帝的意識還很清醒,他手中持着酒爵,目光銳利的看着底下暢飲的大臣們。這些人無不展露燦爛的笑顏,互相把酒言歡,氣氛十分融洽。

若是不明就裡的外人看到這裡,一定會認爲大漢朝的諸公個個光明磊落、胸懷豁達,他們將會彼此毫無嫌隙的共同輔佐天子,開一代太平盛世。

可真的是這樣麼?

皇帝右手拿起酒爵湊到嘴邊,左手攏袖遮住半張面龐,不屑的笑了,而後輕輕抿了一口酒。

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
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