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

昏暗骯髒的地牢裡,新任廷尉法衍正在獄吏的帶領下走到一處牢房前。看着眼前被打的奄奄一息的宮中盜賊,法衍心中毫無波動:“你說他突然有了新的供詞,可是真的?”

“是,這小子本該執行懲處,誰知他竟有夢囈的習慣,旁邊的犯人聽了覺得事情重大,立即報了上來,企圖將功折過。”獄吏恭敬的說道:“屬下夜裡曾在旁親耳聽見他在夢囈中說‘青牛先生何不救我’等語,因此知道他與刺駕大案的賊首青牛角關係密切,我等將他嚴加審訊,又帶他與刺駕案的黃巾賊一同指認,才得知此人竟是黃巾賊,入宮是爲了窺探機密,屬下不敢隱瞞,故而立即稟告。”

黃巾賊心不死,這些年居然還滲透道宮裡去了,作爲大臣,法衍心中憋着一團怒火,他壓着氣,道:“既然是黃巾探子,那盜竊一事又是如何鬧將起來的?”

獄吏說道:“此人雖常在宮中,但由於諸侍中警惕宦人,故而難以探聽出有用的訊息,久而久之,外間的同夥估計就拋棄了他。這段時間穆黃門奉詔整頓宮宦,他唯恐被裁撤出去後尋不到同夥,想在臨行前撈一筆,所以糾合一干人盜竊御物,沒成想被衛士撞上,這才發生了宮中盜竊一案。”

“他在宮中躲藏數日,衛士四處搜尋而不得,可見其善於藏匿。”法衍緩緩說道,突然心裡一涼:“他既然躲得好好的,又爲何會跑到陛下的宮道上衝撞御駕?難不成是宮中還有人在背後唆使,意圖刺駕?”

“下官也曾就此問過他,哪怕是施加重刑,他也依然說當天只是無意撞見,並無人在背後指使。”獄吏答道。

法衍心裡存疑,面上卻未有表示,他又問道:“那他可知青牛角等人往日盤踞之處?”

獄吏搖搖頭:“他只說在北煥裡,但那裡我等已經查過數次,一直都沒有收穫。”

線索似乎在此就中斷了,青牛角依然查無所獲,甚至連其背後聯繫的涼州將校是誰都尚不清楚。

法衍並未因此氣餒,在得到這個最新的消息後,他很快將此上奏給皇帝。

皇帝此時正爲解決了董承而暗自高興,見到這個數日懸而未決的疑案,好好的心情不免削減了許多。

在石渠閣裡,他看了一旁正在陪同讀書的法正,笑道:“你父親給了我一個好大的難題啊。”

別看皇帝是用的玩笑的語氣,但實質內容卻能理解成是在批評法衍作爲大臣,不知爲皇帝解憂,反而遇到難題都想着讓皇帝解決。

座中如秘書郎楊修、王輔等人無不揶揄的看着平時心氣極高、卻又被皇帝青睞有加的法正,想看看他怎麼應對。

只見法正放下書簡,從容應道:“無論是處決罪犯、還是審理疑獄,臣子難以處置時,自然要稟告陛下,這是歷代傳下的常例。”

藉着說話的空當,法正想了想,知道自己的父親自升任廷尉後,蔡邕出獄、張喜罷黜、宮盜被擒,手頭上的案子大致都已裁定,所剩下的無非就是閭里刺駕的賊首尚未捉獲,皇帝要說的難題怕就是指的這個。

父子之間榮辱與共,若是法衍在皇帝心中有了一個不會做事的壞印象,那他這個秘書郎縱然再得皇帝青睞,也難保廷尉不會換人。

雖然有些麻煩,但捋清思路後,法正也不難回答:“陛下可是在爲青牛角的行蹤犯愁?”

別看法正才十六歲,在謀略上已經初現鋒芒,皇帝在前世看演義的時候就對法正有個不錯的印象,此時聽到法正的話,立即做出一副認真的模樣:“廷尉奏陳前些時日被緝捕的宮中盜賊與刺駕的黃巾賊有密切聯繫,甚至都是青牛角在幕後指使,只是這青牛角搜捕不得、難覓蹤跡,長此以往,朝廷顏面何在?”

“陛下說的是,眼下叛軍將至,朝廷全力應付之時,更要處處小心在意城內的黃巾餘孽。若是變亂起於城中腹裡,朝廷如今好不容易建立的大局必將立時傾覆,後果難以設想。”法正起身言道。

一旁的楊修冷不丁的插話道:“孝直說的雖然頗有條理,但在座衆人有誰不知?陛下要的是解決之道,若是孝直心中並無良策,說這些也是無益於事。”

法正性格睚眥必報,楊修也不是氣量宏大的人,自從當日在承明殿前兩人有了齟齬,便一直互相不對付。

皇帝雖有意調解,但一個心氣極高,一個氣量狹小,哪那麼容易化干戈於玉帛?像是楊修這樣偶爾對法正挑個刺,已經是家常便飯,衆人都習以爲常了。

“那是自然,刺駕一事過後,各城門便有北軍、羽林接管,城防森嚴,自李傕等叛軍即將兵臨城下之後更爲尤甚。這青牛角不過是個會觀風角、識星曆的妖物,欺瞞些市井小民倒還罷了,哪裡能在上萬禁軍的眼皮子底下溜走?”法正揚起眉頭,篤定的說道:“此人必然還在長安城中,他之所以還能如此沉得下心來,定然是有所憑恃,依我看,這個憑恃不在民間,當在朝廷!”

話一出口,在座衆人都是智力不凡的才俊,紛紛陷入了沉思。

就連皇帝也是驚奇不已,青牛角等黃巾餘孽勾結朝中的董卓餘部的事情只有廷尉法衍與謁者僕射楊衆等寥寥數人知道,法衍爲人雖然迂腐,但也不至於把這麼重大的事情告訴兒子法正,所以法正適才所言完全是出於他個人的推斷。

小小年紀就能根據蛛絲馬跡推測到這一步,實在不容小覷。

一旁的楊修在思索過後,立即否決道:“這不可能,朝中大臣持正守節,哪裡會做出勾結黃巾蛾賊的事情來?”

“那又如何?當初黃巾賊起事前,不還是勾結內臣封諝、徐奉、以及宮省直衛郎官?”法正往楊修哪裡乜斜一眼,悠悠說道:“這次青牛角勾結叛臣,意圖傾覆朝廷,也不是講不通。”

“法正。”皇帝制止了二人眼見就要開始的意氣之爭,淡淡說道:“你且留下,其餘人等都先散去吧。”

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
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