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

“故令往購募爵賞,科條如左。”————————【檄吳將校部曲文】

“你這是說得何等話?”李傕不滿道,看着趙溫等使者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樣,他實不願意讓朝廷的人瞧見軍中內部的不合與分裂,打着圓場說道:“都是袍澤,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大家一路走來都是一起商量,哪裡有什麼誰做主、誰爲首的?今後誰還說什麼有人敢踩我們頭上,我李稚然第一個不饒他!”

樊稠臉色這才稍霽,往後退了一步,不再說話。

而胡軫卻是聽出了李傕話語中對他的警告,胡軫心中早已對李傕不滿,想到哪怕造反成功,自己不是李傕嫡系,所能得到的好處未必比當初選擇繼續跟朝廷走到底的好處多,如此一來,他哪裡肯繼續蟄伏下去?

“好!既然這樣,那咱就等着看王允到底死了沒有吧!”胡軫環顧衆人一眼,說道:“到時候,我跟着大家的意思走,如何?”

“這樣纔像話!”樊稠不陰不陽的說了句,弄得胡軫又是心頭火起,幸好有李傕在一旁盯着,這纔沒有鬧出大的動靜來。

一行人以董承爲首,張濟爲副,各帶着十幾個親兵隨議郎種邵進入長安城。

趙溫則留下來與蔡邕一同等待消息,李傕本欲讓他二人還帳休息,盡少與旁人接觸,免得擾亂軍心。

怎耐樊稠、王方執意要設宴款待,賈詡也在一旁附和。

李傕怕他們私下搞出什麼名堂來,只得留下盯着。

樊稠對李傕、郭汜的在場毫不爲意,他雖然魯莽,但爲人也算厚道,從始至終都自覺是在爲軍中諸將謀一條生路。哪怕李傕等人反對歸順,但在樊稠心裡,只要大家一致同意歸順了,便是李傕再強勢也得跟隨衆人一齊進退。

就像是當初軍中在新豐獲勝後一致決議進攻長安,樊稠雖然心裡不甚樂意,但還是選擇服從多數人的意見一樣。

“太尉馬公與司徒趙公已經達成一致,待衆人上表歸順之後,便各有封賞。”趙溫慢條斯理的看了熱切的樊稠一眼,道:“將軍通曉忠義,有勇有謀,朝廷準備拜將軍爲揚威將軍、赤亭侯。”

樊稠眼前一亮,哈哈笑道:“朝廷果然待我不薄!”

如今朝廷未有流離播越之難,中樞之威仍在,不像歷史中爲了保命隨便給投降的白波軍授以徵東、徵北將軍的職位,此時的軍職仍以中郎將、校尉爲主流,將軍職還是比較貴重的。

李傕和郭汜在一旁吃味的看着樊稠興高采烈的模樣,嘴上雖然不說,但其實心裡也各自都想知道自己在朝廷心中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官位。

趙溫彷彿沒看到似得,說起了同樣有意于歸順朝廷的將領去留:“王方、李蒙等校尉皆拜中郎將,諸位得到封賞之後,所部兵馬一概保留,仍歸其主,只是今後要由朝廷調撥糧草軍械,不得肆意劫掠。”

歸順朝廷,自然要服從朝廷管轄,見朝廷敢讓他們約束隊伍,明顯是極有底氣。

而且談判的條件、內容十分詳盡,完全不像是敷衍應付的樣子,倒真的像是朝廷自上而下的法外開恩,而不像是爲李傕等人的軍勢所屈服求和。

樊稠等人粗莽,沒有什麼心計,見朝廷如此煞有其事的開條件,各自都覺得朝廷這是認真對待。

就連李傕和郭汜心裡都開始動搖了。

保留軍權,坐擁高位,又可以任意調動部曲。這已經跟衆人所想的打下長安之後所得到的好處差不多了,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這麼多好處,又何必跟朝廷打一場勝算不大的仗呢?

今後若是有什麼不滿的或者後悔了,大不了再起兵一次,無非是把這幾日走的路給重走一遍罷了。

趙溫知道李傕等人心動了,也不在賣關子,說道:“二位校尉各有武勇,正是朝廷今後的依仗,故而朝廷有意拜李校尉爲揚武將軍、甘亭侯;拜郭校尉爲揚烈將軍、戲亭侯。”

李傕雖然心動,但面對誘惑,仍然表現的很是謹慎,他與郭汜對視一眼,點頭說道:“這事先不急,一切等董承他們回來了再說。”

趙溫也知道不急於一時,笑着岔開了話題,盡說些讓樊稠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去了。

一旁李傕則與郭汜悄悄藉故離開大帳,尋了個僻靜的地方,兩人開始商議起來。

“稚然!我看朝廷這回是動真格的了,如果真有他們說的那麼好,就此降了倒也不算是壞事。”郭汜轉着眼珠子,不知在打什麼鬼主意;“左右朝廷也動不了咱幾個的兵權,等歸降之後,咱好生窺探朝廷虛實,到時候再做打算也不遲。”

李傕沉吟道:“話是這麼說不錯,但這麼一來,總覺得太簡單了。”

可不是太簡單!

本以爲要經過一番苦戰,少說死上萬把人才能拿下長安,沒想到卻是朝廷主動服軟,甘願低下他高傲的頭顱,向一夥叛將乞和。

這怎麼說都不太容易讓人相信,可事實就擺在眼前,李傕心裡雖然仍有顧慮,但也不得不相信。

“不管這裡頭有沒有問題,今後一旦入朝,我等必須得抱成一團,才能與那夥公卿們較量。”郭汜輕聲說道:“誰實力最大,誰的聲音也就最響亮,這放在哪裡都是通用的。咱倆手底下兵馬數萬,朝廷籠絡還來不及,哪裡還擔心他算計我等?該擔心的,是樊稠、王方那些人吧。”

“你說的不錯,如果馬日磾真的甘願以王允的性命來換取我等投誠,但足以說明此人不過爾爾,不足爲懼。”李傕分析道,眼乜斜了郭汜一眼,心中暗道:‘郭阿多盜馬之輩,兵馬不遜於我,心裡恐怕也是打着入朝後擁兵自重的主意,想跟我一較高下。’

李傕暗自提防着郭汜,表面上卻無比坦誠:“太師曾言朝中諸公,皆是庸碌之輩,沒有幾個是不懼刀劍斧鉞的。如今我等大軍在手,還怕他何來?郭兄弟,你我今後當同進退,共富貴纔是!”

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
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