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

“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爲功。”————————【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鮑出與李義等人說好了之後,很快便憑藉着平準監的符信從驛亭借來了三匹快馬以及足夠的錢糧。驛亭是這半年開始在三輔地區重新修建完善,擔負着維護官道、維持轄區治安、爲往來官方人員以及普通商旅提供便利的職責。

如今這些驛亭已經遍及三輔,可以快速傳遞朝命、聯絡中央與地方。驛亭的亭長多半是從軍旅退下的老卒和傷兵,能夠保證地方的治安以及對朝廷的忠誠,這是皇帝對退伍士兵的一個妥善安置,也是預備重建郵傳系統的綢繆,只等以後有充足的財力物力了方可佈施推廣。

在此之前,驛亭暫且歸屬於平準監統籌,賈詡對此付出了極大的心血,說是能借此快速掌控三輔乃至於弘農的輿情。作爲平準監四丞之一,鮑出充分利用了職權給他帶來的便利,也讓李義在一旁暗地裡歆羨不已。

三人渡河之後,快馬奔馳數日,終於在三月底的時候抵達河東郡治,安邑。

衆人停留在城門口的道路上,眺望着遠處雖然高大卻破舊不堪的城牆,而後將視線拉近,看了看腳下平整寬闊的官道。強烈的對比讓鮑出等人心中產生了極大的不適與深深的疑惑,且不說李義與嚴幹,就說鮑出自己都有一種難以描述的違和。

他這一路走來,從逐漸繁盛的長安來到太平安靜的左馮翊,所見之處無不是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自從皇帝親政以來,朝廷大幅削減了本來沉重的算賦等課稅,剿除盜賊,曲轅犁等新式農具也開始在京畿等地推行。新簡拔的郡守縣令們也無不支持詔命,熱火朝天的組織百姓在農閒時整修水利、城池、道路。勸農令與各地農曹掾、屯田將校也在盡心督勸農桑,收容流民,眼見是一片清平世道。

可爲何與關中諸郡僅一河之隔的河東郡,與三輔等地的差距就那麼大呢?雖說是河東數年間屢遭白波黃巾的荼毒,城池殘破、農田荒廢,一時難以恢復元氣。但白波平定了也快有半年了,怎麼作爲郡治的安邑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修起來?難道郡守王邑把錢都花在整修道路上去了?

作爲平準監的刺探頭目,鮑出暗暗記住了河東詭異的情形,準備及時上報。

“城牆牽繫一地安防,也是地方的顏面,何況安邑又是河東郡治,居然衰敗成這個樣子,王府君治政未免有些稍欠考慮。”李義騎在馬上發表看法,同時與鮑出、嚴幹二人一齊入城。

鮑出也有同感,他想起長安高大巍峨的城牆與城門樓,又看看安邑彷彿下一場大雨就能隨時沖垮的城牆,不禁搖了搖頭,道:“難怪朝中會有人彈劾王府君治政無功,有負天子信重,看來所言非虛。”

三人牽着馬走到安邑的主幹道上,且看且走,這條路貫通東西,修繕得還算齊整。路面皆用青石鋪就,中凸側凹,便於排水,路兩側是排水渠,邊上栽種着葉片稀疏的榆樹與桑樹。

看到城內雜而不亂、略微規整的佈局,鮑出心裡愈加疑惑了。

“想來是王府君重於民事,施政多以民爲主,而河東內無盜賊、外無兵患,着實不需急着興建城防。”嚴幹似乎找着了一個合適的理由,喃喃道。

“無論如何,這都是‘肉食者’們的事情,暫且用不着費心揣測。眼下最緊要的還是先找個住處,然後再想想如何以遊俠的身份進入範先府中。”李義嘖嘖地說着,語氣裡除了羨慕,還有些別的什麼。這時三人由鮑出帶路,在街角拐了個彎,正好走進了一處僻靜無人的小巷。

“是啊,我可是個讀書人,平時也就讀讀書、種種瓜,哪裡作得了肉食之謀,孝懿說的纔是正理。”嚴幹見四周無人,於是接過話頭,低聲說道:“雖說範先喜好效仿戰國諸君,募集賓客俠士,但也不是誰都能入其門下。我等聲名未楊,而文才的身份又太過讓人注目,若是沒有一個契機,恐怕很難成事。”

這就是嚴幹忠厚而不失謹慎的地方了,鮑出輕笑一下,說道:“此事我已有安排,若有熟人引薦,當得輕易入內。”

“誰還有這樣的面子?”李義奇道。

“你們忘了?河東那人可是大爲有名的,與咱們幾個還見過幾面。”鮑出賣了個關子,悠悠說道:“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權廢。”

“啊!”李義想起來了,他與嚴幹對視一眼,齊聲說道:

“河東祝公道!”

鮑出所指的祝公道是聞名河東的一個豪俠,爲人古道熱腸、好爲人打抱不平,曾與鮑出等人有過數面之緣。

秦漢遊俠其實並不都是鮑出這樣的貧寒出身,更多的家中有田有地、具有一定的私人武力和財富,這些纔是豪俠慷慨大義,替人排憂解難的物質基礎。

祝公道出身河東祝氏,雖然祝氏是個門第不高的地方豪強,可祝公道本人在河東卻很有說話的分量,但有所求,大小豪強也都會賣他一個面子,比族親祝奧還要爲人所重。

在三人安置下來後,由於鮑出不便出面,在指明位置後,只由李義、嚴幹二人親自上門拜訪。

祝公道家中雖然豪富,但卻喜歡過貧寒人家的生活,身上常穿着一襲舊布袍子,即便用腰帶系得緊緊地,看起來還是鬆垮垮,將原本偉岸的身子襯得瘦小。每次他講起話,那兩隻袖子就會伴隨着手勢上下起伏,就好像是兩把軟絹織成的宮扇在扇着風:“這也不是什麼難事,二位兄弟既已開口,我自當傾力相助。”

“誒,我可是個讀書人,平時也就讀讀書、種種瓜。”嚴幹看看李義,憨厚的圓臉上盡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窘迫:“若不是爲生計所迫,我等也不會來河東尋祝兄。”

祝公道果然說到做到、言出必行,過了兩天之後,便使人邀嚴幹、李義二人乘上華美舒適的蒲輪車,由範先派來的兩位俊僕引領着,浩浩蕩蕩的往城外而去。

沿着河岸行了約莫三五里路,繞過一片林子後,視野豁然開朗,平地忽然出現偌大一片塢堡莊園。圍牆山矗,箭樓林立,精銳的部曲有序的逡巡其中,園中更有花草蔥蘢,掩映着飛檐閣道。

車到門前,李義二人沒想到是範先親自領着一干賓客在門口相迎。看到兩人下車,眉宇間有些陰鷙的範先很親熱的問道:“兩位足下想必就是馮翊來的李君、嚴君了?”

主客之間互通姓名,稍作寒暄,範先接受許攸的建議,存着刺探馮翊情況、試圖藉此聯絡馮翊豪強的心思,對李義等人盛情結交,言行倒真有些禮賢下士的樣子。李義與嚴幹看在眼裡,暗暗點頭,如果不是早已知道範先圖謀不軌,恐怕光這一下就會讓他們心生感激。

“謹諾!正是區區在下。”李義與嚴幹相視一眼,同時上前一步作揖道。

範先理所當然的接受了兩人的禮,然後用熱情的語氣招待道:“居處鄙陋,二位足下莫要嫌棄。在我這裡,足下儘管當做半個主人,務必盡興!”

李義心知對方這是有意擡舉,若是假意客套,反而是不給面子,於是欣然允諾:“謹諾,既如此,便要叨擾範君些許時日了。”

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
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