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禮記·中庸】

袁紹手底下這批謀士也不是蠢人,誰家背後沒有一份祖宗創下的基業?以往是看在漢室傾頹、天下崩壞,而袁氏素有聲望的份上甘願供其驅使。如今遭逢大變,中樞再度振作,還會有幾人樂意隨他繼續跟朝廷做對?

他的眼神若有若無的在分坐下首的田豐、沮授、郭圖、淳于瓊等人臉上掃過,雖然一個個都是面容沉靜,態度誠懇,與往常面對時一般無二,但袁紹知道,這些人裡,肯定有人變心了。

這是個無中生有的猜測,卻讓袁紹心裡尤其信服,他並不認爲這是源自於他在壺關下折戟沉沙、真正見識到了皇帝的權威之後,一時心虛後怕並推及度人所導致的疑心。而是認爲這是早有預謀的算計,如若不然,爲何自己頓兵壺關這麼久都無計可施?爲何朝廷上佈置的暗子沒有對皇帝御駕親征作出半點暗地裡的阻撓?

袁紹認爲自己手下肯定有人起了異心,興許還跟朝廷互通聲氣,不然憑他們的才智,絕不至於此。

當然,這些都是空口無憑的事情,袁紹內心裡再是忌憚猜疑,外表上也得是一副寬厚待人的模樣。而且現下也不是找內鬼的時候,首要的是先穩定人心,給自己接下來繼續割據地方、牴觸朝廷的舉動找尋一個能說服人的理由,把他們都拉下水。

不然的話,田豐他們大有退路,可以轉頭追隨皇帝,而自己趁朝廷衰弱時犯了許多錯事,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回頭的:“欸!”

他故意做出一副惋惜的神色,十分慨然的嘆道:“天子年少英睿,一年之中便已振作局勢,最早我還真以爲這是天不棄漢室……可是,我最近聽聞關中發生了幾件事,聯繫起從前,心裡卻實在放之不下,甚至有些疑惑。”

田豐等人驚住了,隱隱察覺袁紹此言必將非同小可,念頭急轉之下,紛紛直起了身子,以示恭聽。

袁紹眼珠轉了轉,憂心忡忡的說道:“諸君可還記得今年歲旦的日食?”

“歲旦日食,各地黎庶都驚駭莫名,明公現在提起來,尚且猶在目中。”郭圖與田豐等人早已因此陷入沉思,而淳于瓊卻尚未琢磨出什麼要點,單只是配合的接話道。

袁紹點點頭,嘆了口氣:“我聽說天子事天不孝,則有日食星移。往年也曾有日食於正朔,三光晦暗,五緯錯亂的故事。故而自孝順皇帝以來,國祚就一直不興,孝衝、孝質等皇帝頻頻沖齡早夭,恐怕這就是天咎的緣故。”

沮授微微睜大眼睛,張了張嘴,良久,方纔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明公的意思是,這次日食也是天命昭示?我看當不至於如此,即便孝章、孝明皇帝在時,也曾有過日食,何況國家也已按制度罷黜太尉,想來也已無事了。”

“真是如此就好了。”袁紹意味深長地看着一直不出聲,這個時候纔開口說話的沮授,悶悶的說道:“你想想這些年的災異之多,警示之彰,可是以往能比的?”

不待人言,袁紹便顧自一一列舉道:“初平元年二月壬辰,天有白虹貫日。三月乙巳,也就是朝廷遷都長安,國家第一次幸未央宮的時候,天下大雨,白晝如夜。十一月庚戌,鎮星、熒惑、太白合於尾。初平二年六月又有地震。九月的時候,蚩尤旗見於角、亢之間……凡此種種,不得不讓人多想。”

郭圖臉色變了變,面對這種事,即便是一直以袁紹唯命是從的他,此時也有些猶疑不定的說道:“那時候董卓謀逆作亂,敗壞朝政,這應該是天咎於彼,不一定是國家之罪。”

“我也是如此想,但這到底是國家登基不到兩年,生出的災異便遠勝前代,我以爲,恐怕不只是董卓一人的事。”袁紹看了郭圖一眼,臉上露出一抹冷笑,又繼續說道:“若僅只是親政以前就有,親政以後災異絕跡,到還好說是天命漢室,可是今年呢?歲旦日食,三月的時候,長安宣平門外有屋自壞。六月的時候還聽許攸傳訊來說扶風大風,夏天居然還下起了冰雹,從未有事的華山也在這個時候崩了,預示大亂的天狗星也往西北行。”

衆人紛紛凝眉語塞,此時他們如何不知袁紹話裡的意思?這三四年發生災異的頻率遠超於從前,以前的皇帝幾年都遇不見幾次的災異,在現今這位被傳爲‘光武第二’、有中興氣象的皇帝身上卻幾乎一下子就湊齊了星變、日食、山崩,天災等預示着衰亡的異象。

前兩年到還可以拿董卓亂政爲理由解釋,可這一年是皇帝親政,手下的公卿無不是深孚德望的名臣,發生了災異,還能怪在誰的頭上去?

雖然田豐等人對這些神秘莫測的災異是發自內心的畏懼,但並不代表他們完完全全的相信這些東西會有什麼預示,‘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的道理,每個人嘴上不說,心裡其實大致信服。

要讓他們贊同皇帝德不配位、遭上天厭棄的想法,從而與袁紹繼續跟朝廷做對,除了災異這個堂而皇之的藉口以外,更需要實際的利益才能打動人心。

袁紹也知道這一點,在拋出一段開篇之辭後,這才進入正題:“若求治世,明君賢臣,二者不可獨立,如何纔是真正的治世之道,諸君心裡也比我明白。國家親政以來看似行了許多良政,可一經詳述便有諸多錯漏。比如任能臣、卻使降逆董承登臨大位,更擇其女爲中宮;在關中開屯田、卻擅奪豪強之地;興太學、卻設經營、經濟等末學與經學並立;增國用、卻重開鹽鐵專營,這可是孝武皇帝時的弊政……除此之外,國家生性寡情,王司徒誅董有功,卻遭受罷黜;其手段也甚是酷烈,且不說李傕等降者如何就戮,但說河東範先、程銀等人經次一叛,下場如何,也不言自明。”

袁紹是打算用災異來質疑天子的威望,然後再暗示皇帝多次施政的手段,儼然是衝着抑豪強大族的路子上去的,現在是重開孝武皇帝時的鹽鐵,那以後呢?告緡、遷豪毀了多少大族,皇帝現在沒這個打算,誰知道以後?皇帝的行爲太不可控、也太讓人覺得危險了。

如果皇帝以後威權獨攬,真要這麼做,那他們是否能有像今天這樣的實力,團聚起來對皇帝予以反擊?以皇帝現在表現的能力與手段,到時候自己未必能夠保全家業。

如果真要反擊,爲何不趁現在去做?

“國家無人君之象!”

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
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