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

“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樂府詩集·雞鳴】

劉熙手持一支削去鋒鏑的箭桿,慢慢的將其提起來,往遠處的細口寬腹壺中投去,筆直的箭桿化作一道弧線,噹啷一聲投入壺中,壺身搖晃了兩下,悠悠站穩。

“善。”蕭建身着皁色常服,神情閒適的撫掌道:“屢發屢中,殿下在投壺一道可稱翹楚。”

劉熙淡笑一聲,看着那花紋漂亮的壺立在地上,被殿外透進來的陽光照出一道細長的影子,箭尾上白色的羽毛露出細微的纖毫。

“我也就只做得好這一件事了。”

蕭建的嘴脣動了動,沒有出聲。

“先王在時,常說我厭卑近而騖高遠,琅邪還沒管好,就想管好天下。”劉熙自嘲的笑笑:“可他不知道,我早已走遍了琅邪的每一處縣邑,各地風物都默識於心。先王常說百姓疾苦,可百姓到底在苦什麼、爲什麼而苦?他不知道,我知道,因爲我曾扮作士人在鄉野裡一家一家的問過,我甚至還受過那些苦。所以我就想啊,如果我來治琅邪、治天下,會是怎麼樣呢?會比他要好麼?他比我要小十歲吧,真是天賜的英主啊。”

蕭建看了他一眼,終究還是沒有說什麼。

“對了,這事還是你與我一起去做的,那時我讓宦侍延年穿着我的衣服裝病,不見外客,把先王他們給急壞了。”劉熙露出回憶留戀的神色,目光忍不住敞開的殿門口看去:“延年也不在了,那天袁譚攻打王宮,他帶着我要跑,被流矢射死了。”

“都死了啊。”他一低頭,把玩着漆黑的羽箭,深吸了口氣:“也很快就輪到我了。”

劉熙很期待蕭建能與他一起說話,以往他興致勃勃的聊些時局、經書或是逸事的時候,蕭建都會坐在一旁與他津津有味的討論。每次一談完,難以打發的時間也過去了,心裡的不安也消減了,所以劉熙非常樂意與蕭建說這些,可是這次對方沒有接他的話,蕭建安靜的坐着,輕輕的笑着。

“你不想陪我說話麼?”

蕭建嘴角露出很淡的一抹笑來,答覆道:“殿下以後會是一個賢王。”

“現在還說什麼以後?”劉熙嘆了口氣,拿起箭桿又對着細口陶壺比劃起來。

蕭建依然是輕輕地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劉熙頓時失望起來,他放下箭矢,轉過頭看着蕭建,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可又不是很明白。蕭建那雙始終很清澈的眼睛現在像被籠上了一層灰,他端正的坐着,姿勢和往常沒什麼不同,卻讓劉熙從心底覺得古怪。

蕭建沉默了一陣,用很肯定的語氣說道:“藩王乃劉氏宗親,只有天子才能定罪。曹操但凡有一二忠漢之心,就不會拿殿下如何,反而會竭力保護殿下的安危。”

“可這只是一時之計,等仗打完了,案牘呈到國家那裡,誰還能保下我呢?叔父麼?”劉熙心裡燃起了一絲希望,他的叔父劉邈如今正是太原太守,深受皇帝、劉虞等人賞識,還曾在曹操寒微時向朝廷君臣說過他的好話,對曹操有恩。劉邈最照顧劉熙這個侄子,絕不會置之不理——

“殿下不能找陽都侯。”蕭建冷靜的給劉熙潑了盆冷水:“我等不比陳國,除了那幾次與臧霸、曹操通信互約,別的什麼都還沒做。這時候,殿下只要安安靜靜,什麼話也不說,陽都侯自然會設法挽救。”

“可是。”劉熙站了起來,走到蕭建身邊,他的手放在蕭建的肩上:“就怕曹操他……”

劉熙的手正在顫抖,而蕭建的聲音卻堅定無比:“我知道曹操擔憂什麼,我會設法讓他放心。”

壓抑太久的情緒差一點就傾瀉出來,劉熙將手收回袖中,緊握成拳,什麼也沒說,把身體轉了過去。

咳嗽聲忽的驚醒了兩人。

劉熙與蕭建一起回頭,看見郭嘉穿着一件合身的深衣,瘦弱的身軀被名貴的織繡裹得緊緊的。劉熙看見郭嘉悠閒恬淡的樣子,心裡忽然有種事情敗露的心慌,郭嘉也站在門邊,伸出鞋履好奇的踢了踢插滿羽箭的陶壺。

“誰許你進來的?”劉熙氣急敗壞,拿出琅邪王的架子:“入殿不傳呼,也不脫履,郭祭酒太不識禮數了。”

“喔?”郭嘉被劉熙指責後,像是犯錯的孩子似的慌張無措,他左看右顧,然後往後一退,跳過了高高的門檻,身體輕盈的像只隨便進出別人家的燕子。

郭嘉用腳後跟互相將腳從鞋履裡踩了出來,然後向殿內劉熙例行公事的拱了拱手,道:“前將軍軍師祭酒郭嘉求見琅邪王殿下。”

劉熙被對方輕狂隨便的態度氣的身體發抖,可他卻又不能說什麼,對方已經給足了他面子,踩着一雙白襪再度走了進來,神情從容淡定。

“在下想從殿下身邊借一個人。”未等劉熙開口,郭嘉便說道。

“誰?”劉熙眼角餘光不由自主的往蕭建那邊看了一眼,覺得自己是多此一問——他身邊還能有誰?

“自然是蘭陵蕭君了。”說着,郭嘉轉身看向蕭建,拱手笑道:“不愧是太傅蕭公之後,儀表不凡。”

這是給蕭建臉上貼金了,蕭建謙抑的拱了拱手,表示承情。

兩個人話不多說,並肩走出大殿,日落前的陽光從他們的身側照過來,郭嘉的影子遮了一半在蕭建的身上。郭嘉腳步輕快的走在前面,他行動自如,把蕭建落在後面,沒有注意到蕭建越走越慢,從他的影子裡脫身出來。

劉熙站在殿門口,看着蕭建在殿外的臺階上留步,轉身與他對望。強烈的酸楚忽然間從劉熙的心口如泉水涌了出來,全然不給他壓制或逃避的機會,他覺得全身冰冷麻木,他很後悔,很想出門將蕭建拉回來,很想以琅邪王的身份抗拒曹操,力保蕭建——可他不敢。

蕭建沒有說什麼,他站住了,對劉熙最後一次、極認真的躬身一拜。

劉熙不肯去看對方,他憤憤的轉過身去,走到那隻精緻的陶壺邊,擡起一腳將那隻陶壺踢飛。陶壺裡的羽箭飛落出來、撒落在地,壺身重重的撞在樑柱上摔成幾瓣。

‘哐——’

似乎聽見殿內傳來的聲音,郭嘉適時地停下腳步,與蕭建在平臺上相對而立:“我也不用多說什麼了,蕭君是聰明人,知道怎樣做對所有人都好。”

蕭建偏頭看了看太陽,眼睛被陽光刺得眯成一條縫:“曹公、昌豨、臧霸等人之間是我親往聯繫的,彼此的書信我也收拾好,放在我房中了。如今對曹公而言,就只剩下一個威脅,也就是我。”

郭嘉摸了摸下巴上的繩結,似乎是嫌它綁得太緊了:“曹公與琅邪王彼此皆不自安,其癥結全在於蕭君。”

蕭建知道只要他不在了,那麼就再無可以指向曹操有與琅邪王勾結聯繫的證據,他一廂情願的想,只要曹操沒了威脅,自然就會放過劉熙:“我明白。”

郭嘉直直的看了他一會,忍不住瞅了瞅陰影中的殿門,問道:“琅邪王並非純善,你這樣值得麼?”

“士爲知己者死。”蕭建安靜的說道,灰敗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光彩。

郭嘉什麼也沒說,輕點了點頭,徒留下蕭建在原地,轉身便走了。

他走在荒涼的王宮中,慢慢悠悠的打量着王宮的風景,就像是參觀某處人家的園林。據說第一代琅邪王劉京特受兄弟孝明皇帝愛幸,就國之時賞賜金寶財物無數。劉京好修宮室,窮極伎巧,殿館牆壁皆飾以金銀。

想到當年奢華富貴的琅邪王宮頹廢到這個樣子,郭嘉心裡無限唏噓,此時落日將餘暉塗抹在牆上,映照着燦爛的金光,彷彿琅邪王宮又回到當年金碧輝煌的時刻。

這宮牆是怎麼立上兩百年的啊?

郭嘉看着自己的影子斜斜的映在牆上,腳步一頓,身後有一個侍衛跑了過來,氣喘吁吁的說道:“不好了,郭祭酒,那蕭建自刎了!”

“是我殺的麼?”郭嘉眨了眨眼,無辜的問道。

“不、不,這當然不是了。”那侍衛愣了一下。

“那你爲何要說與我聽?”郭嘉莫名其妙的說道,擡手對着劉熙所在的正殿指了一指:“你應該告訴他。”

琅邪國,陽都城外。

曹操兵進開陽以後,着即派遣懷義校尉臧霸領所部三千人並典軍校尉夏侯淵一部進攻昌豨。昌豨隨袁譚起兵以來,一路灰頭土臉,損兵折將,早些時候盼着袁氏能給與他權勢地位的期望一朝破滅,尤其是在呂布死後,昌豨瞬間想到了倒戈投降。對此他剛到陽都,便急着派人傳書信給臧霸,請求他看在以往的交情,勸曹操接受自己投降。

臧霸早前在琅邪時視昌豨如手足,卻被對方背叛過一次,險些兵亡身死,如今見了昌豨求饒的書信,又豈能再念起舊情。於是在將書信轉交給後方的曹操之後,立即用兵不停,派人猛攻陽都。

昌豨沒想到對方會如此決絕,多年兄弟情誼斷絕讓他惱羞成怒,一時竟忘記了他自己在其中應負的責任,反而詈罵臧霸不講情誼。

這一日城門大開,昌豨誇張的打起一面旗幟,帶着身後幾千人馬殺出重圍,雄赳赳的直衝敵陣。

這種威風讓對面的臧霸與夏侯淵毫不懷疑昌豨策劃了大的軍事行動,臧霸與昌豨共事多年,知道對方用兵最喜歡鼓足聲勢衝鋒,往往能從威勢上先勝一籌。臧霸明白,只要先攔住了昌豨的第一鼓,接下來對方就會再而衰,成爲強弩之末。

於是夏侯淵領着步兵左右分列而出,臧霸獨率一旅守在中間,呈展翅包圍的樣式向昌豨殺去。

夏侯淵帶領的部衆以弓手居多,等昌豨所部才至包圍內,夏侯淵把一支箭搭在弓弦上,手指一鬆,鳴鏑便飛射出去。

一時間箭雨飛射如雨,正在衝鋒的昌豨毫不遲疑的帶領麾下部衆轉向,直擊曹軍右翼,另外再派出孫觀領一部兵馬直插中心,試圖打亂臧霸所部陣腳。昌豨在忙亂的曹軍中找準缺口,掠陣而過,他的青驄極其雄健,轉眼便將薄薄的右翼擊潰。

“傳令合兵!”夏侯淵鎮定的喝令道:“昌豨這是要跑,讓騎兵過去追趕,留他一部!”

左翼士兵很快在夏侯淵的帶領下放下衝擊臧霸的孫觀等兵不顧,直接往右翼合圍,而右翼兵馬也在一時的慌亂過後,開始聚集力量向前進發。昌豨孤身帶着大部人馬殺出敵陣,而落在後方的吳敦等部則被曹軍左翼右翼聯手夾擊,落在中間衝陣的孫觀更是處境艱難。

昌豨深恨自己麾下不是騎兵,不然哪裡會衝不過這支青州兵?

但見孫觀剛領兵衝至臧霸軍前,便立即發覺自己已身陷重圍,前後左右突然全是曹軍人馬。而對面的臧霸神情冷漠,一揮手親自帶領兵馬壓了上去。

臧霸手持斫刀,迎面砍殺一員小校,孫觀的部下有許多都是熟面孔,而如今卻要由他親手殺死。人殺得越多,臧霸舉刀揮砍的動作也就越流暢,孫觀心中本就有愧,見狀更是駭然無比。他無心再戰,忍不住往後退了幾步,見情況危急、自己與昌豨並沒有達成擊潰曹軍右翼的意圖,心知將要不保,急忙向臧霸哀聲求饒道:“宣高,宣高,臧奴寇!”

直到他叫起臧霸的別名,臧霸才動作一頓,與孫觀隔着一段距離。

此時孫觀所部千餘人已經死傷殆盡,他看了看身邊數十名親信,哀求道:“我也是被逼無奈,當年反叛琅邪、劫掠王宮實在非我本意!如今醒悟不晚,還望宣高念在往昔情面,饒我一命!”

“我恨的是你們反叛琅邪王麼?”臧霸感到可笑,他舉刀指着孫觀,語氣冷冷的說道:“我恨的是爾等將多年情誼視若草芥!”

“這些都是昌豨的主張!”孫觀連忙帶人棄械跪下,試圖爲自己開脫道:“是昌豨聽信了董昭他們的話,看着袁紹勢大,想借此做青徐之主!我等也是爲他所惑,知道你還掛記着琅邪王室與陶使君的恩情,不會跟我等謀事,所以想先把事辦完,把一切罪名背到自己身上,那時候再勸你入夥——”

“這就是爾等攻殺我麾下兵馬,險些令我喪命的理由?”臧霸怒斥道。

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
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