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

“故有改制之名,無變通之實。”————————【鹽鐵論·遵道】

清涼殿後頭忽然跑進來一股熱風,順着特製的曲道吹拂過來,溫度倒是變冷了幾分。

皇帝默然良久,方纔沉重的開口說道,他的聲音更是顯得冷若寒霜:“聽這話,倒像是地方郡府、縣官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好端端的,將一夥良善之民逼到長安來了。”

他意味不明的看向座席離他最近的司空趙溫,悠悠說道:“趙公,荀君所言可是屬實?”

趙溫聽出皇帝的弦外之音,似乎這件事與官府賑濟不力有關,而他又正是主要負責賑濟的大臣。此番皇帝的語意陰晴不定,趙溫不敢怠慢,立刻俯身稽首,埋頭辯解道:“陛下,臣自去年爲朝廷徵募糧草、充實府庫以來,就一直在留心關中旱情。如今得蒙詔旨,主持賑濟,更是不敢有一日玩忽。臣敢說,關中各郡太守,如種拂、傅睿都在爲朝廷開倉賑濟,一切皆依詔而行、有法可循、亦有侍御史從旁監管。世間尚有王法在,以彼等之德,誰也不會魚肉百姓!”

左馮翊種拂與右扶風傅睿等人無不是皇帝挑選的太守,其能力或許比不上杜畿這樣的幹才,但彼等的德行操守至少還是可以保證的。皇帝面色稍霽,他相信趙溫與種拂等人的品性,若是郡守無錯,那麼根子就該在縣一級官員頭上了。即便是在後世社會,官方的賑濟救助都會被層層盤剝,何況是在當下這個吏治敗壞的亂世?

治民先治吏,中央光靠趙溫、荀攸這些大臣,雖然能很好的幫皇帝處理政務,但論及政策的具體施行,到底還是有所欠缺。

“司空說的是。”董承小心打量着皇帝與趙溫二人的神情,在一旁避重就輕的插話道:“臣也以爲,官府賑濟,即便有拖沓等積弊。但只要沒有人從中牟利,且如數撥付給黎庶、使百姓安定,倒也沒錯到哪去。”

這也叫沒錯到哪去?

對於董承的陰陽怪氣,趙溫氣得臉色漲紅,他也不理會對方,仍深深的伏地稽首,相信皇帝心裡自會有一杆秤。董承說完了話,本也就沒準備得到迴應,他眉眼低垂,半眯着眼皮,一雙漆黑的瞳仁在眼縫中靈動的左右轉着,一會瞟看皇帝、一會觀察馬日磾、楊琦、荀攸等人的神色。

“地方拖延一日,百姓便要多苦一日。爲一斗粟而傾家蕩產,淪落至全無生計,那時官府縱有賑濟,又有何用?”皇帝嘆了口氣,輕輕帶偏了董承有意引起的話頭:“我屢下寬詔,命朝廷蠲煩除苛,去諸不急之政。欲令物得其用,人安其業,奈何郡縣守令,竟不能體悟至意。”

“皆是臣等無能,有負於陛下。”董承立時伏下身,語氣誠懇的說道。

尚書令楊瓚突如其來的中暑病倒,無疑是給了董承一個偌大的好處,在來時的路上,他便想到:尚書檯自從被皇帝革新職權之後,權勢大增,徹底擺脫了以往作爲皇帝秘書的形象。其下如度支部、刑部、吏部等尚書,隨便一個拿出去都能有比擬九卿的權位,甚至還隱然高居於九卿上。

而作爲這些部門尚書之首的尚書令,幾乎可以說是權亞丞相。若是楊瓚就此不復再起,那麼緊隨其後、第一順位遞進的,自然而然的就是董承親信、尚書僕射吳碩。只要拿下了尚書檯,董承便不需顧忌弘農楊氏、或是關東、關西的任何人,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爲自己爭取足夠的優勢!

“今年在旱災開始,我便說過,救災最要緊的是活民。這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地方郡府如何要熟視無睹、刻意耽誤賑濟?”皇帝面無表情,把視線輕輕掃過衆人,彷彿對着空氣說了一句:“癥結到底出在哪裡?”

馬日磾忽然有些坐不住似得挪了下身子,一邊將目光有意無意的看向楊琦,那副心有慼慼、憂愁不安的模樣,像極了一根繩上的兩隻螞蚱。

就今日吳碩的表現來看,董承已經對尚書令有所垂涎,而楊瓚既是朝中碩果僅存的幾個密謀誅董的元老之一,平日裡在尚書檯也是多有政聲,要想徹底取代楊瓚,光是祈求對方一病不起是遠遠不夠的。而馬日磾也知道自己所處的困境,關中與其說是各地都有不同程度貽誤救災的情況,其實就屬右扶風爲最,而右扶風又以馬氏宗族爲首。當初馬日磾三令五申讓彼等收手,目前看來,並未起到應有的效果。

這一次馬日磾自認爲是與楊氏休慼相關,稍有不慎,便都是斷手斷腳的結局,所以儘管往日有這樣那樣的齟齬,在這個時候怎麼也得合力並進,將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與憂心忡忡的馬日磾相比,繩端上的另一隻螞蚱,卻並未有如何緊張的樣子,反而饒有興致的聽着董承早有預備的陳言。

只見董承不急不忙的說道:“往年的救災流程,從確認災情、到寫就奏疏上報災情、然後由朝廷複覈驗實、到再次上報、最後才允准錢穀發放,來回跨州連郡,逾時至少數月。即便朝廷如今已往各郡遣派侍御史,就地核驗災情,省卻了一樁公事,但儘管如此,救災手續仍舊繁瑣複雜。加上地方故意拖延,等錢糧到時,黎庶早已賣兒鬻女、售田賃地了。”

董承所言的內容其實已經很隱晦、但座中衆人卻都已聽懂了:無非是地方上有官商勾結,官員卡着賑災的正規程序與制度,故意延遲賑濟的時間,而地方豪強與商賈則趁機高價售糧、低價買田,大肆兼併田地、攫取財富。等到田地兼併得差不多的時候,官府再出面開倉賑濟,保證流民最低限度的生計,從而不會因爲沒有飯吃而揭竿造反。

清涼殿中除了像個局外人似得法衍坐在角落裡一副表情驚詫、不敢吭聲以外,上至皇帝、下至臣工,就連小黃門穆順都是一副沉默鎮靜的神態,彷彿葉落猛獸之額,而獅虎不動。法衍見到這副詭異的場景,熟悉的會是認爲殿中君臣個個泰山崩而色不變、這纔是君王風範、宰輔氣度;不熟悉的則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眼前這些君臣是心中已有預備、或是早就知悉了一切。

法衍正是介於二者之間,但他不敢妄自猜測眼前這些君臣早知會有這等情形的局面,而是一廂情願的強迫自己相信前者,認爲是君臣之間的政治素養遠勝於他,所以才只會有法衍在初次聽見此事後當即作色。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