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

“治軍之政,謂治邊境之事,匡救大亂道,以威武爲政,誅暴討逆,所以存國家安社稷之計。”————————【便宜十六策·治軍】

繼青徐之間的大戰開始之後,在神州西北的冀、並、司隸之間同樣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小於青徐的戰亂。先是河東豪強範先、程銀等人反抗朝政,驅逐太守王邑,舉兵五萬,造反。隨即不久,弘農張晟、張琰也聞風響應,攻打郡治。戰釁一開,朝廷立時陷入下風,在河東以西的左馮翊部分豪強與散居的羌胡部族也有些蠢蠢欲動。

按照事先在私底下的謀劃,弘農張晟等人四處寇略,攻打華陰、陝縣。範先則在基本拿下河東的前提上,與程銀兵分兩路,程銀帶兵三萬,與侯選攻打蒲阪。而範先則帶兩萬人進入上黨,試圖與袁紹大軍會合。

大兵臨境,上黨郡陳氏、馮氏等豪強請求郡守駱俊、張遼等人組織兵馬將叛軍拒於郡界之外,其中別有用心者還試圖慫恿駱俊調離壺關守軍。然而駱俊既沒有指揮張遼的權力,更沒有在這個事上犯糊塗,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上黨各縣邑殘破不堪,就憑上黨萬餘雜兵和張遼手下數千精兵,很難在範先的攻勢下守住本郡,何況在壺關的背後,還有一個比範先更需要戒備的對手。

是故駱俊支持張遼將郡兵與屯兵調入壺關,任由整個上黨暴露在範先叛軍的面前。

壺關夾峙在兩山之間,是一座高聳堅固的雄關,關上旌旗招展,精兵沿牆巡視,無數民夫正爬上爬下,揹着木石忙碌的加固城防。張遼默默的立在女牆邊上,揹着雙手迎風眺望,夕陽斜照着他挺拔的身姿。他就那麼孤岸的站着,遠遠看去,整個人就像是一隻站在懸崖峭壁上的雄鷹。

“將軍保境一方,如今上黨危急,百姓倒懸,正是將軍解除憂難之時!卻何故聚集大兵,扼守關城?”從河內溫縣老家逃難至此,後爲太守駱俊徵辟的郡掾屬常林在壺關見到張遼,焦急的勸說道:“在下殊爲不解!”

“如今黑山蛾賊數萬人潰敗西逃,正沿着山路往壺關而來。”張遼身着甲冑,手按刀把,鋒利的眉宇一揚,如深邃的眼睛望着遠處連綿不絕的羣山:“我若是棄關西去,且不說能不能憑靠這些郡兵擊敗範先,就是擊敗了,回頭發現黑山軍將壺關搶下了怎麼辦?那時候不是剛誅虎豹,又進豺狼?顧此失彼,這可不是用兵之道。”

“那將軍何故將郡兵全部調往壺關?”常林皺緊了眉頭,他避居上黨時曾深受上黨豪強們的接濟與恩遇,如今眼見好不容易安定的上黨將再受兵燹,心裡很是不忍,說道:“眼見上黨百姓遭受刀兵,難道這就是將軍所願麼!若是朝廷知道了,將軍又該何以自處!”

“上黨豪強大姓,無不是塢堡堅固、部曲精良,府君已經四處聚集各家部曲了,想必範先一時也奈何不得。”張遼冷冷的把臉轉過來,看着常林急切的面孔,靜了一會兒,忽地笑了:“冠族們經受屢次大亂,能留存至今,定然是都有各自的憑仗。你犯不着爲那些高門冠族擔心,身爲郡府掾屬,你該擔心的是那些無辜的黎庶。”

常林心裡恍受重擊,臉色頓時變得蒼白無比,幾顆汗珠從額上劃下。一直以來,他都不由自主的將豪強與百姓劃等號,從而有意無意的忽視了最底層的黎庶,在他看來,爲政者應當首重豪強,只要豪強安定了,那麼黎庶自然而然的也就安定了。可如今被張遼這麼一說,常林覺得以往信奉的準則忽然發生了動搖。

張遼沒在理會常林心裡複雜的情緒,轉過頭去再度看向莽莽羣山,悠悠說道:“駱府君當真不來壺關?”

常林低聲說道:“府君說守土有責,身爲一地長官,應與治下黎庶共存。”

說完,常林突然像是明白了什麼,立即向張遼一揖到地,說道:“願將軍憑關退敵,一戰功成,在下告辭。”

“怎麼,你不留下?”張遼眼神變了變,詫異的問道:“你若是呆在上黨,恐有性命之危。”

常林執着的搖了搖頭,然後退身離開了。

夕陽殘照,常林的身影顯得異常決絕,竟有些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意味,張遼看着常林孤身離去的背影,忽然嗤笑了一聲。

張遼據守壺關不肯支援的決定,即便是頗有聲名的常林親自勸說也無功而返,上黨豪強只得對此死心,紛紛做出各自的選擇,有些人舉家前往壺關避難、有些早與範先聯繫上的豪強見張遼沒有入套,便跟着起兵響應反叛、至於那些既不願離開又不願委身叛軍的,則是在駱俊的組織下據守自保。

隨着時間的推移,駱俊與張遼等人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

冀州牧袁紹以手下大將顏良、張郃等人爲先鋒,領兵數萬,終於在七月初的時候徹底擊潰盤踞上黨郡、太行山一帶的黑山蛾賊的精銳主力。黑山賊首領張燕率領部衆順着山徑一路往西敗退,有的退至幷州太原,給幷州帶來了不小的震動。更多的則是在袁紹的銜尾追擊之下,既無奈又不由自主的往壺關退去。

袁紹以追擊窮寇、除惡務盡的名義,不顧上黨太守駱俊的警告,強行帶兵跨過州界,追至壺關。存亡之際,窮途末路的張燕命兒子張方帶着當初孝靈皇帝詔安黑山軍時賜予他的平難中郎將印綬入壺關,請求典農中郎將張遼開關收容。張遼擔心是計,扣留了張方,不僅拒絕接納,反而在壺關嚴陣以待。

張燕惱恨非常,在試探性的攻打壺關未果之後,便狼狽的轉向逃亡莽莽羣山。本以爲這已經結束,誰知袁紹帶軍抵達壺關時,一口咬定張遼包庇張燕,要求進關搜查,爲張遼拒絕後,袁紹當即上表彈劾張遼與駱俊失職之罪,然後命顏良等人強攻壺關。

這是範先叛亂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之中的一個,此外還有於夫羅潛回幷州,召集一批不願歸順服從的匈奴部族發動叛亂,幷州刺史劉虞只好調集郡兵防守,至於護匈奴中郎將夏育手下的匈奴兵也因此不敢妄動。

媽呀,想不到我還會有萌主,謝謝書友小想仔7,這樣吧,今天時間不夠了,我明天加更一章,以示感謝!

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
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