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

“山路蕭條,愁雲千里,苔荒蘚敗,情揚魂銷,不可謂無憂也。”————————【物妖志·木類·柳】

時過午後,雨勢漸消,豆大的雨珠也變成了隨風飛舞的雨絲,陰霾的層雲終於露出魚肚似得白底,天光大亮,讓人的心情也開始變得好起來。

隨着年歲漸長,袁紹很喜歡這樣安靜的雨天,但這幾天接連發生的煩悶心事卻讓他一時改了喜好,在立於帳內看着濛濛細雨的時候,在看着神情木然的士兵來來往往的時候,他忽然有些懷念曾經在陽光下無憂無慮的縱馬射獵的日子了。

在衆人退下後,袁紹獨自呆在帳中等待着沮授等人安排妥當然後出發,年紀輕輕的高幹不知何時來到袁紹身後,揖道:“舅父。”

“你們兩個來了?”袁紹轉過半邊身子,看着外甥高幹與長子袁譚。

高幹與袁譚兩人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兩人樣貌迥異,高幹長得很好看,高鼻闊目、脣紅齒白、長而黑的眉毛,無論是誰看了都會第一印象認爲是個俊兒郎。而與之相比,袁譚長得就很普通了,尖尖的下巴,低垂的眉眼,一副泯然衆人的樣子。

捫心自問,袁紹其實更喜歡外甥高幹,而不喜歡長子。原因很簡單,長子既沒有自己年輕時好看,又沒有自己年輕時的風采。

但無論如何,心裡再不喜歡那也是自己的親兒子,跟外甥高幹一樣,他們二人都是自己身邊比郭圖還要親近的人——也是目前自己最值得依靠的人。

由於尚未出仕,故而沒能參與到適才的軍議中去,此時等衆人走了,他們這才從帳後走出來。本來袁紹讓袁譚與高幹隨軍,是爲了找機會給他們分潤軍功,可此時久戰無功,袁譚一臉不忿的說道:“阿翁!就這麼退了,兒子有些不甘心。”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袁紹不耐煩的擺擺手,說道:“我已讓郭公則爲後軍都督,讓他與張郃商議斷後之事。張遼若是膽大,敢帶兵襲我,郭圖自會與張郃設伏謀他,沒準還能趁機奪關。”

“詐退誘敵?”袁譚剛一說完,便立時想到,這或許是虛實相合的法子,既是真退,故意設計迷惑張遼,使對方不敢輕舉妄動;又是詐退,誘使張遼立功心切,出關追擊。他接着誇道:“郭君深通兵法,此計虛虛實實,我軍不僅能保無虞,更能以退爲進。”

袁紹打量了袁譚一眼,他知道袁譚平日裡與郭圖相善,此時說話向着他也是應有之意。至於袁譚本人有幾斤幾兩,袁紹心裡也都清楚,雖不是什麼治世大才,但也堪用州郡。袁紹忽然想起了退守東郡、平日裡讓他深爲忌憚的臧洪,興許能趁着這個機會,將臧洪的青州刺史轉給袁譚?再給他派幾個能手過去,想必也能替他接下青州。

有些緊要的東西,還是拿在自家人手裡才安全,外人終究是外人——這是袁紹在此戰中得到的最大一個收穫。

高幹卻是想到了別的,說道:“明公適才設立三都督,分掌諸軍,可是信不過沮監軍?”

袁譚這時候也跟着望了過來,似乎與高幹想到一處去了:“沮監軍的族親沮雋現爲北軍射聲校尉,南北軍境況如何,他應該是再清楚不過的了,可爲何此戰下來,沮監軍絕口不提此事?若是早知南北軍有如此精銳,我等怎麼也得修改現行的方略。”

“這麼多天我都有派人盯着,他們二人早已斷絕往來,不可能有私下交往。若是真讓我發現了端倪,這一仗還會那麼信重他?你真是糊塗。”袁紹有些不高興的說道,沮授在很久以前就提出爲了便於商議,打算移居袁紹府中,袁紹也欣然接納了,可謂是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在袁紹的掌握,根本沒有外人聯絡沮授的可能。

袁譚此時一句話就像推翻袁紹的判斷,讓袁紹有些不悅,他怫然道:“這不是信不得他,而是這些人都不能全信,沮授監理三軍,權勢過重,我在這個時候主動削他職權,而不是等郭圖的中傷,那是對他的保全,他是個明白人,自會知道我的用心。至於郭圖、淳于瓊等人領受都督,得以掌軍之後,也會因此恩服於我——恩威賞罰,這纔是馭下之道,你們得多學着些。”

“小子謹諾。”高幹與袁譚服膺道。

“等這次回師降服了公孫瓚,我就派你去青州,高覽等兵馬也一併撥給你。”袁紹淡淡說道。

“青州?”袁譚早有獨立建功之心,雖然聽了大爲狂喜,但仍保持着一絲清醒,忍不住問道:“那臧使君與呂布呢?”

“臧洪另有安置,至於呂布……”袁紹適才已經與衆人打好了主意,爲了防止呂布以奉詔爲名來爭奪青州,他怎麼也得先下手爲強纔是:“他已經沒有用了。”

呂布一開始只是爲了替他打破公孫瓚在青州的佈置,併爲他抵禦公孫瓚,給袁紹進擊幷州爭取時間。如今袁紹即將返歸,爲了擴充實力,青州必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此外還有兗州的曹操,也得趁這次試探一下他的態度。

說完這話,袁紹忽然想起這一戰的前期佈置,眉頭登時縈繞着一股憂慮。

高幹瞥見袁紹的神色有些不對勁,還道是在爲此戰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而不滿,出聲說道:“如今人心已定,我軍銳氣未喪,而且此戰擊破了爲患多年的黑山賊,也不算是無功而返。”

“是麼?”袁紹淡淡的說完,復又轉過身去重新看向雨景:“元才。”

高幹立即應道:“在。”

“你替我跑一趟淮南,給公路捎個口信,兄弟鬩牆這麼久,也該鬧夠了。”

‘譁——’

中軍大營的空地上立着的大纛突然經風一吹,刷的招展起來,抖落了無數細碎的雨點。

高幹聽完了袁紹的囑咐,驚訝的說道:“這、這未免也太……”

袁譚也有些不可置信,他到底不敢忤逆袁紹的意思,婉轉的說道:“這麼大的事,要不與郭君他們商議一番,再做打算?”

“我袁家的事,還用得着跟他們商議?”袁紹登時不滿的說道,眉頭皺得更緊了:“就按我說的去辦,回去後我再有書信給你。”

“謹諾。”

“使君,張將軍來了,正在帳外求見。”

袁紹此時沒有興致接見任何人了,他擺了擺手,說道:“讓他去找郭圖,你們也都下去吧,走的時候再來尋我。”

高幹與袁譚無奈的對視一眼,只好恭敬的退下了。

偌大的帳中,袁紹一人長身而立,他此刻的腦海裡不斷的回想着從一開始田豐的獻計、到郭圖的附和,然後再是沮授、荀諶二人的表現,最後又想到呂布、曹操,以及這場虎頭蛇尾的大戰。起初倒還未曾留意的他,此時猛然間品出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來了,涼風颯然,從帳外忽的吹進,讓袁紹渾身上下涼了個遍。

“這一仗太蹊蹺了。”

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
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