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內儒宗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國風·鄭風·風雨】

風雨漸消,陰沉的烏雲終於破開了一道口子。一線金色的陽光從雲層裡照射下來,將這沉鬱的山林鍍上一層金邊,雖然氣候仍舊寒冷,但這陽光還是給了人足夠的慰藉。

鳥雀鳴響在山澗,幾間茅屋就搭在河邊,周遭叢林掩映,翠樹蔥鬱,與山林渾然一體。

一個面帶菜色的女子,正攜着兩個小兒在茅屋前的菜園子裡擇菜,聽得馬蹄聲響起,不由得擡眼望去。只見一行車馬在路邊停下,兩名文士從馬車上緩步走下。

其中一名相貌和善的年輕騎士,操着幽州口音,客氣的問道:“叨擾了,敢問這裡可是盧公居處?”

見這一行人氣度舉止,應該不是什麼兵痞匪類。婦人心中警惕稍減,頗有禮數的福了一福,並不着痕跡的將兩個小兒攬到身後。她似乎心有顧慮,未有直接作答,反而問道:“不知幾位來找盧公,是作何去處?”

騎士明顯一愣,像是沒有料到一個山林裡的婦人說話都這麼有禮有節,而且應對不卑不亢,顯然是很有家教。他尚未答話,身後從車上走下的一個文士朗聲笑道:“我乃朝廷使臣,特奉天子詔旨來見盧公。”

朝廷使臣?婦人不由着眼多看了那文士,直到看見那文士手中持着的一根旌節方纔反應過來。

這天下除了朝廷的使者,還會有誰能持節?

那婦人這才放下戒備,趕忙拉着兩個孩子跪倒在路旁,誠惶誠恐的回道:“愚婦沒有見識,怠慢節下,還望恕罪。”

這回驚異的倒是裴茂了,他是沒有料到一個山野村婦居然會認出朝廷的旌節,心裡有些好奇,伸手作勢讓人起身:“快快請起,不知……”

婦人以爲裴茂還在問詢盧公的去處,起身答道:“妾身正是盧公兒媳,這是盧公長孫,這是盧公幼子。”說完還將身側兩個年紀相仿的叔侄向裴茂一一介紹。

裴茂下了馬,仔細看了看其中一個孩童眉眼,展顏笑道:“老夫記得了,左邊這位便是盧公的小兒盧毓吧?當初在雒陽,老夫有幸在貴府上見過幾面,沒想到這幾年相別,昔日襁褓如今成了童稚,實在是時移俗易啊。”

裴茂在孝靈皇帝時擔任過尚書令,而盧植也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尚書,兩人都是尚書檯的舊相識。

盧植的幼子盧毓也才九歲多,長得很討人喜歡。此時聽了裴茂等人的介紹,那一雙黑漆發亮的眼珠靈活的轉了轉,奶聲奶氣的說道:“阿翁有時感念雒陽往事,也常說起過裴公。”

“喔?沒想到他還記得老夫,也不知這兩年他那兩卷文集編的怎麼樣了?”裴茂熱情的牽着盧毓的手,一邊走一邊問道:“盧公的身子好些了沒有。”

此話一出,盧毓的面色突然悲痛起來,裴茂有了些不好的預感:“怎麼?尊君他……”

“阿翁病篤,已經很久未見起色了。”

衆人頓時一驚,他們本以爲盧植的病情只需調養,沒想到竟變得這麼重。

裴茂急忙道:“快,帶老夫去見盧公。”

幾人不敢耽擱,在盧植兒媳的帶領下,衆人來到了盧植隱居的住所。盧植的兩個兒子得知了情況,不敢怠慢,急忙前來拜見。裴茂顧不得虛禮,徑直說道:“尊君何在?快帶老夫去見他。”

盧植的大兒子剛剛把裴茂、溫恕等人帶入房間,一股濃濃的藥味便衝的裴茂皺了眉頭。

房間內用具簡單,就只有一張牀榻,一副桌案,牆角疊放着幾隻書篋。牀邊的一張矮几上還擺放着一隻陶碗,碗裡剩着半碗藥,沒有冒出熱氣,顯然已經冷了許久了。

“阿翁。”大兒子在盧植身側輕輕喚道:“天子派使臣來看望你了。”

躺在牀上的是個年過半百,滿頭花白的老人,他面色蒼白,病骨支離。聽得兒子輕喚,他喉嚨裡咕噥了兩聲,然後緩緩睜開渾濁的雙眼,細細打量了眼前諸人。

裴茂也是四十來歲,此時看到故交淪落這般淒涼地步,裴茂心頭一酸,哽咽道:“盧公?”

盧植看清了人,又聽了這句熟悉的稱呼,眼睛不由睜的大大的,驚道:“裴巨光?”

驚訝之情尚未平復,他隨即瞧見了裴茂手中拿着的屬於朝廷使者不能離身的旌節,突然激動了,掙扎的欲要起身,並對大兒子說道:“是陛下派來的天使?快,快扶老夫跪下參拜!”

“切莫如此!”裴茂急道,連忙迎上去將盧植扶回到牀上,口中說道:“你如此重病,還是不要折騰了,國家也不會在意這點縟禮。”

“這如何使得?這是非禮。”盧植並未領情,固執的說道。

“禮在人心,你還是安心躺着吧。”裴茂勸道,他心裡也是不忍心看着這個病痛纏身的老人辛苦的折騰。

想當年,這個人親率朝廷精銳,平定百萬黃巾,是何等的雄姿英發,只可惜命犯小人,未遇明主,一代名臣巨儒,竟落得如此晚景,實在是可悲可嘆。

盧植心知沒有氣力再下牀行禮,只重重的嘆了口氣,不再多說。

裴茂見對方心情平復,這才爲其將來人一一介紹:“這位是涿郡太守,想必盧公也曾見過。”

溫恕上前一步,施禮道:“盧公。”

“府君能於理事,治民以寬,涿郡百姓無不心悅。”盧植低語說道:“老夫也是感佩莫名。記得夏天的時候,府君還想讓令郎入我門下,可惜我這沉痾痼疾,讓我錯失良駒。”

“犬子愚劣,豈敢叨擾盧公門下。”溫恕心裡的確爲此感到遺憾,在表面上仍作出大度的樣子,擺了擺手,說:“盧公還是將養身子要緊!”

裴茂這時說道:“這位是天子親封的騎都尉田疇,字子泰,是右北平無終人。”

田疇一臉恭敬的對着這個當世大儒拜了一禮:“晚生仰慕盧公學問已久,今能拜見,實在是平生之幸。”

“老夫聽說過你,”盧植扭頭看向田疇,聲音有些中氣不足,但語氣卻十分堅定:“當年劉使君要請人代他去長安拜見天子,還是你不懼艱難,領命前去的吧?”

見田疇點了點頭,盧植這才讚許說道:“不矜不伐,看來我幽州又出了一個賢才啊。”

剛剛纔誇完,盧植便不可制的猛地咳嗽起來,幾人大驚,連忙上前又是拍背,又是撫胸,好不容易纔消停下來。

之後裴茂又向其介紹了與田疇同行的鮮于銀,鮮于氏是漁陽大姓,盧植雖然有心交談幾句,但此時心力交瘁,無奈之下,也只是隨口說幾句敷衍了過去。

溫恕、田疇都被盧植評議過,並得到了很好的考語,雖然盧植不是許邵那般以考評人物出名,但到底是一代大儒,對人作出的肯定,無疑事最好的鍍金。

鮮于銀一開始也是躍躍欲試,此時見自己被草草略過,不由得感到失望。

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
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