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

“竊惟皇上念天下之計,至大至重,思得良大夫主之,故寤寐閣下之賢,復有此拜。”————————【與省主葉內翰書】

只不過賈詡太精明瞭、太執着於明哲保身了,皇帝要想徹底收服他,爲己所用,非得有一個絕妙的說辭不可。

“董卓在世曾言‘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這是真的嗎?”皇帝看着賈詡,緩緩說道。

皇帝近來對肆意侵佔上林之地的三輔豪族進行不遺餘力的打擊,看上去是有意抑制豪強,但是又對楊氏等士族百般優渥。這讓賈詡一時摸不透皇帝的想法,這時又聽皇帝提及汝南袁氏的兩個當家人,出於謹慎,他答道:“董卓在世時,確實說過這樣的話。”

這個回覆很有抓不住重點的意思,皇帝不得不強調道:“我問的不是董卓有沒有說過這句話,而是‘天下自服’這句話是真的嗎?”

賈詡避之不過,只得答道:“臣見關東諸人,強者唯有袁氏兄弟。袁公路自負意氣,志在四海,而勇而無斷,不足爲慮。袁本初好務虛名,雖以寬厚得衆人之心,實無魄力得以馭下。關東各地方伯大都仰賴袁氏,若此二人束手歸朝,天下自無不服。”

皇帝笑道:“朝臣不免都對袁氏等人抱有幻想,希冀他們獻義輸誠,你倒是敢說話。”

不是敢說話,而是不得不迎合上意。

見賈詡沒有應答,皇帝也沒有說話,直到車駕到了宜春宮舊址,皇帝帶賈詡登上廢棄的高臺,對賈詡說道:“東邊這塊地界在前朝被喚作宜春下苑,孝武皇帝每每遊獵過後,常在此暫歇。特有宜春禁囿令丞,不許百姓私自闖入,禁絕樵採漁獵。只是你看——”

順眼望去,只見一條彎曲的河水,滋潤着兩岸阡陌縱橫的田地,菽麥漸黃,農人在上面辛勤的勞作着。

皇帝嘆道:“映水輕臺,緣堤弱柳,當年這裡曾是何等風光。”

他轉身看向陷入沉思的賈詡,緩緩說道:“若不是這次清丈上林,又怎知這二百年間,堂堂上林禁苑,都化作了他人的壟畝田莊。”

賈詡淡然答道:“據臣所知,此處曾爲京兆王氏所侵佔,如今王氏被董司隸拷掠入獄,家產抄奪。這方田地又迴歸朝廷所有,今被陛下用以安置流民、推行屯田,以爲興盛之基,不負祖宗留下的這塊寶地。”

又是一次毫無意義的話,皇帝盯着賈詡,非得要逼他表態不可:“這天下侵田佔地的豪強還少了嗎?若不是他們肆意兼併,暴虐地方,各州郡會有那麼多百姓流離麼?他們說禍亂朝綱的都是那些閹豎,殊不知他們纔是國之巨蠹!”

“陛下!”賈詡趕忙衝皇帝拜了一揖,小心張望着四周,發覺穆順早已將閒雜人等趕得遠遠去了,心裡這才稍安:“萬不可說此語,光武得天下,全賴豪強之助。如今滿朝公卿皆是一時名士,陛下欲興祖業,哪怕有約束之意,也不能在這個時候行背離之事。”

“任何事都有輕重緩急,我自有分寸,只是心裡鬱鬱不平,非得與你傾訴一番不可。”皇帝擺擺手,制止了還想諫阻的賈詡:“宦豎當權,董卓擅專之時,天下士民皆呼討賊。於是幾年間大興義兵,名門大族,富室豪強,不遠萬里奔赴一地。”

既然皇帝想說,賈詡也不再攔着,一邊聽一邊在心裡思索該如何回覆。

“酸棗盟後,兗豫之師戰於滎陽,河內之兵屯於孟津,以致朝廷西都長安。這個時候關東諸人又在幹什麼?他們逡巡不前,還相吞滅,各自攻伐。”皇帝淡淡看了賈詡一眼,問道:“賈公,依你之見,何者是天下紛亂之源?”

答案已經十分明確了,但賈詡仍有些猶疑,這比如何取天下要難回答的多了!

最穩妥的法子就是虛與委蛇,別看皇帝對士族豪強滿心惡意,但誰知道皇帝對削弱豪強的決心有多大?當初光武度田,也是存着削弱士族的心,結果使好不容易安定的天下再次紛亂,度田一事也變得虎頭蛇尾。

以光武的雄才大略都不能徹底抑制豪強之勢,皇帝雖然聰敏,再度中興倒也不難,只是未見得能做到光武都做不到的事。到時候乘興而起,半途而廢,遭殃的還是他這個謀士。

董承如今不就是這樣麼,爲人刀俎而不自知,看似風光,其實關中所有豪強對他極爲不滿,稍有不慎,便會跌落萬丈深淵,

這纔是賈詡一直猶豫搪塞,不肯擅自表態的緣故。他既已提前預見了董承今後的下場,自然不會讓自己重蹈覆轍。

再說了,好生輔佐皇帝安定天下,撈一個繪圖雲臺的功績還不夠麼?何必要學商鞅去得罪權貴,趟這攤渾水?

在分析了付出與回報、以及其中所蘊含的難度與風險之後,賈詡明智的選擇了拒絕,他委婉的說道:“天下之亂始於朝廷失政,朝廷失政始於幼主臨朝。萬機決於帷闥,閹豎矇蔽聖聽,名臣賢士不得躋身於廟堂,以致禍亂滋生。”

“真是如此麼?彼等豪強親親相隱,藏匿民戶,兼併田地,把持選舉,還自詡爲當世君子,結黨自守。雖有肅清宦豎之功,但也有割裂地方,不尊朝廷之過。”皇帝咄咄逼人,說:“天下黎庶皆心懷漢室,擁戴天子,反觀這些人,可謂是兵民未叛,而吏士大夫先反。”

“陛下。”賈詡突然跪伏在地,態度堅決:“臣微賤之身,才智鄙陋,恐難以爲陛下授受大事。”

皇帝雖然很失望,但他並沒有灰心,賈詡的顧慮未有出乎皇帝的預料之外。對於皇帝來說,董承是隨時可以拿來作交換、暫且安撫士族情緒的棄子,而賈詡在皇帝心中則應該是謀篇佈局、無可替代的人物,不是董承這種可有可無的角色。

眼下還不是對士族豪強圖窮匕見、大動干戈的時候,賈詡顧慮太多而不敢投效,皇帝這也能暫時接受,想着只能用別的方式來迫使他低頭了。

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
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