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

“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明太祖實錄·卷二三九】

“說起這個,臣倒是有言進陳。”隨行而來的黃門侍郎來敏忍不住插言道,隨皇帝微服而來的除了侍中荀攸以外,還有黃門侍郎來敏、毌丘興、法正等人。只是荀攸是何等身份,他與皇帝兩兩對話,着實沒有讓他人置喙的餘地,但來敏偏就說了。

他看皇帝沒有異樣,荀攸也只是挑了挑眉,便像是受到鼓勵,愈加起興了:“尚書檯自改制以來,新增、更設數部,其中有吏部、刑部、度支等部職權完備,各有領屬,然則也有如工部、禮部、兵部等未有明定製度。中臺諸部事繁,諸部事簡,似有與陛下所定中臺‘各司其職,各得其所’之意相違。”

衆人知道皇帝與荀攸兩人相談,旁人一般不得插嘴,哪知來敏太不持重。這一番話躍躍欲試的說出來,無論有沒有道理,衆人的臉色一時都變得十分古怪。尚書檯有些部門制度明晰,其職權甚至壓制、統屬九卿;而有些部門只掛了個名頭,職權範圍模糊,形同虛設。實權部門與清水衙門同處一個尚書檯,這樣違和的現狀,難道就只有來敏發現了麼?

都說來敏輕狂,不明世故,看來果然如此。

荀攸看了皇帝一眼,見皇帝默不作聲,便好整以暇的說道:“陛下雖愛聽臣子進諫,但不喜臣下只說事、不說如何治事。既然來君有所言,想必是有所高見了?”

他這話是隱隱有點醒來敏身後的法正、毌丘興等人的意思,光提問題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在皇帝面前可是大忌。法正等人雖然都知道荀攸爲人大度,但也沒想到這等侍君的奧秘都能輕易言之,他們盡皆動容於荀攸慷慨指教之情,默默頷首領情,如今就看來敏究竟是不是有的放矢了。

“愚臣淺見。”來敏小心的觀察着皇帝的臉色,輕聲說道:“工部,原爲周之冬官、昔之民曹,是乃掌營造、功作及工匠之部。陛下既已命治水修堰之都水監從屬工部,此次不妨也將考工、尚方、將作等處劃於工部名下,方便統屬,也好過各行其事。至於禮部、兵部,臣慚愧,尚且不知陛下設部深意,不敢妄加揣測。”

荀攸眉頭一抖,臉上難得作色:“將作大匠秩二千石,都水使者秩千石,尚方更是與尚書同爲少府屬下。尚書再是權重,也不過六百石,哪有如此歸屬的?來敬達,你簡直是妄談!”

來敏被荀攸這厲聲一喝,連忙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忙不迭的叩首請罪:“臣一時失言,淺見妄語,還望陛下恕罪!”言罷,又戰戰兢兢的看向皇帝。

“失言?你說的很在理,何來淺見妄語一說?”皇帝輕聲一笑,終於將視線從河岸堤柳上挪了回來,他看着中等身材,一副文質彬彬樣子的來敏。心裡想着,這人既然當初敢潛行益州做那火中取栗之事,就足以證明其人膽識與智謀不可小覷,若僅因對方表面上所展現的輕狂性格,就以此斷定其人不過爾爾,那就有所偏頗了。

荀攸似乎不依不撓,拱手道:“黃門侍郎來敏言語無狀,臣請治罪!”

“好了。”皇帝沉聲說道,衝來敏揚了揚下巴,示意他回到馬上。自己則是掉轉馬頭,往南起行,衆人有意無意的落在後頭,身邊緊跟着荀攸,他有些埋怨的說道:“荀君,你我相處那麼久,有什麼話不能直說,非得挑動旁人開口?”

荀攸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皇帝看穿,也未曾引起對方的反感,於是笑着迴應道:“臣早有此意,只是一時難覓良機,不知該如何進言。適逢來敬達受人指教,急欲出頭。臣心裡想着,不如順勢爲之,好請命於陛下。”

“你啊。”皇帝放慢了步子,任由坐騎沿着河堤小趨,荀攸雖是順勢而爲,但他難道沒想過來敏這麼說會有什麼不利後果?若是皇帝心中早有定計,卻將來敏之言視爲不識相的逼迫,那皇帝對來敏以及其背後黃琬的觀感又將如何?但這種使絆子的手段十分常見,只要不鬧的太過分,皇帝向來也聽之任之。

不過想歸想,皇帝也明白以荀攸爲首的一行大臣,對尚書檯改制後仍遺存的‘清閒’部門的疑惑,雖然表面上不提,但已通過許多途徑旁敲側擊了。就如同這次,荀攸與來敏看似態度迥異,其實何嘗不是在唱雙簧?都想讓皇帝儘快把其餘的尚書職權明確下來,更進一步加大尚書檯的權勢,乃至於就如來敏與荀攸所暗示的那樣,尚書管轄職權範圍內的各監,品秩與九卿等同。

如今承明殿有司徒黃琬、司空趙溫、太尉董承,以及侍中楊琦、荀攸、尚書令吳碩等六人。各方勢力皆以皇帝是從,政治格局穩定,日常運作也有條不紊,可以想見,這樣一個宰輔集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皇帝都不會進行人員調整。在現有權力存量分配完畢的情況下,要想壓得他人一頭,除了愈加勤勉任事,獲得皇帝寵信以外,就得自己想辦法獲取權力增量。

現在的尚書檯清閒部門中,就有尚書文禎、尚書郎馮碩兩個荊州人,以及不少潁川、汝南人,更別說,在尚書令吳碩以下,仍有個尚書僕射的位置久懸未決。這些人一旦獲得了比同吏部、度支部相應的職權,或是有人成爲了尚書僕射,雖不能入承明殿,但也是一份舉足輕重的力量。

“工部一職,我本意以營造、建設爲主,考工、尚方等監,雖爲百工,但實以鑄軍器刀兵之物爲主,不宜納入工部。”皇帝一邊斟酌,一邊信口而談。他不願把軍工與普通的建設部門混爲一起,對於工部的定位,皇帝是想讓它接過屬於‘司空’的權責,成爲專門的交通、水利、大型工程的建設部門,同時也好爲以後加強監察而提前明確職權:“都水、將作等監則不然,彼等權責分散,互不統屬,不便於朝廷集中調度,興辦大工。”

荀攸聽罷,似乎仍有顧慮,捋須說道:“只是尚書檯自中興以來,權重無比,雖總掌朝政,但也從未有過直轄外朝的先例。早先陛下以刑部總廷尉、御史中丞,監督法紀,也不過是事權,並非上下之屬。尚書名在少府屬下,與都水、尚書同列,總得先定下名分,再定權屬纔好。”

“尚書檯作爲內朝,早已不歸少府屬下,如今將這個統屬的關係也去掉,增加秩俸,使之名副其實,權位相符,也不是不行。”尚書令作爲少府名義上的屬官,皇帝的高級秘書,即便權重,在品秩上也只有千石。這種配置,符合任何一個帝王以小制大的心思,但皇帝卻輕易將其拔高、獨立,顯然是打算摒棄以往只將尚書檯視作制約外朝的幕僚的思路了。

“這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乃至於左右丞、侍郎、令史,該增秩多少,荀君回去後先與黃公、趙公等人商議,之後再報呈。”

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
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